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大學美育論文(推薦2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大學美育論文(推薦2篇)》。
第一篇:大學美育論文
美育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影響
人文素質教育被稱作當代大學生的“營養(yǎng)套餐”,是因為人文素質不僅指人之所以為人的種種理性覺識、理論闡述和實踐規(guī)范,還包括對人的立身處世的現(xiàn)實規(guī)范,也包括對人的精神和價值追求的理論升華,是人格完善的重要“營養(yǎng)”。各種大學生的暴力事件的出現(xiàn)又給我們提了個醒: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不容樂觀,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專業(yè)素質和身心素質等內(nèi)在的整體素質;促進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精神,開發(fā)思維,凈化“靈魂”;盡快強化大學生的責任意識;盡快增強大學生的適應能力是國家對大學生培養(yǎng)的重點。
“人文”一詞,最早見于中國古籍《易經(jīng)》,其中說到“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边@里的“人文”,就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它是人類實踐能力、方式及成果的總稱。它既體現(xiàn)在物質方面,也體現(xiàn)在制度和精神方面。
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現(xiàn)狀不容樂觀。人文素質教育尚存在較大差距,“人文社會學科缺乏癥”越來越嚴重,表現(xiàn)在不少學生行為不文明,社會公德意識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處理人際關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對民族歷史優(yōu)秀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了解甚少。人文基礎的薄弱直接導致很多大學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質,溝通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不足,對世界、人生的看法有所偏頗,這種情況在我校這樣一所理工科高校尤為突出。
對于智育和美育是不可分隔的統(tǒng)一體。科學(智育)與藝術(美育)從總體上是認識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雖說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思維方式和創(chuàng)作過程,二者相互滲透,這也是學習科學知識和進行審美教育相結合的最基本條件??茖W與藝術的出發(fā)點是共同的,都在追求人類擺脫愚昧和黑暗,爭取文明和進步,展示人類創(chuàng)造力,促進人類社會和諧發(fā)展。審美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體系中之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它不僅應成為學校、乃至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應承擔的共同責任,也是教師與學生對創(chuàng)造和諧、溫馨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共同追求。學校在注重科學知識價值時同樣要注重教育的育人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先天的潛能、才能和氣質。因此,把審美教育放在整個教育教學實踐中,放在大學生生存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背景的多方位視野中來考查,我們國家對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的重視程度還仍然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這種片面追求智育,忽視審美教育必然導致學生的心理缺失,審美空虛的結果。
縱觀中外歷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民族都要求每個社會成員按照其社會要求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古希臘的思想家帕拉圖、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審美素質具有的強大力量能滲透到人的心靈深處,使人的心靈凈化,性格變得高尚優(yōu)雅??鬃右彩种匾晫Α岸Y”、“樂”的學習,孔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他認為,一個君子的培養(yǎng)通過學習詩歌等作品得到知識啟發(fā),通過學習禮儀塑造品德,而成為君子則要憑借樂教。在我國近代史上,王國維和蔡元培也曾大力提倡美育教育。古代哲人對育人規(guī)律的總結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美育教育既是對歷史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又是對當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創(chuàng)新,在培養(yǎng)學生健康個性、健全人格上,美育和智育都是不可缺少的。
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審美教育的主要意義和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審美素質。審美是美學的源泉。審美教學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文學、音樂、繪畫等藝術人文學科,同時還涉及更多深刻的內(nèi)容。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種美育資源,為學生開拓更多的視野,把審美教育延伸到校外,擴大到整個社會,如美術館、音樂廳、博物館及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歷史文物、人文景觀等都是學生開展審美教育的最好課堂。高校還可通過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使學生了解我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世界優(yōu)秀藝術成果,可借助審美的教學媒介,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媒體引發(fā)學生審美心理,使學生直接感觸到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讓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凍、積淀,傳留和感染著他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通過這樣一個個美的歷程,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審美觀和鑒別美、欣賞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凈化靈魂,抵制不良文化影響。從而培養(yǎng)學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人性,遵守行為道德規(guī)范,豐富文化知識修養(yǎng)。審美教育作為一種超越性、綜合性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帶有情感教育特點,它通過對美的感受,欣賞,評價和判斷學生健全的審美心理,可以使一個人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教育的偏頗使學生缺少的就是這種個性鮮明的人格魅力的自我塑造才能和良好的審美素質,甚至最基本的禮貌行為和文明語言。我們不時感到我國公民公共道德水準和文明素質現(xiàn)狀正在泱及后代和國家的形象,我們在人文素質教育上的缺失應當引起警覺了,我們不能把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丟失在當代。縱觀我國五千年文明史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孕育了偉大德中華文明,進入本世紀以來,掀起的“國學”熱,就是對傳統(tǒng)美德的呼喚,人們重新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道德之美,而傳統(tǒng)道德之美既是“國學”之美。我們要讓所有的學生從傳統(tǒng)美德中去尋找智慧、與時俱進、與時代文明、現(xiàn)代社會形態(tài)相適應的道德行為,這是我們教育者的使命。如果我們真正重視到美育在當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就可以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智力超常、身心健康、意志品格堅定的優(yōu)秀人才甚至讓全體公民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會公德。
營造校園文化和環(huán)境建設的藝術氛圍。適當?shù)膶徝澜逃?,既可以充實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又在學生的人格塑造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好的積極作用。青年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可塑性較大,要培養(yǎng)“真、善、美合一”的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不僅僅是簡單的增加幾門藝術人文類的課程,還應創(chuàng)造使人溫馨、陶醉的校園環(huán)境,細致到每一個角落,一張照片、一首詩、一幅畫、一曲音樂、一個建筑、一件雕塑甚至于都要適應時尚潮流,構建起具有鮮明個性的校園魅力,使校園環(huán)境凈化、綠化、美化、師生和諧化。讓每一個學生個體從這種倡導審美文化的大氛圍當中尋找其自身的愛好和心靈方向。另外還應該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上有突破性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學科交叉,在醫(yī)學學生中開展閱讀和欣賞優(yōu)秀文學作品課,開展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小說、詩歌、散文欣賞課,音樂、繪畫鑒賞課,網(wǎng)頁制作、動漫設計課,以及豐富的社團活動,使學生盡可能地運用藝術門類的知識來豐富專業(yè)知識,課程設臵盡可能以多種審美通道開發(fā)學生對美的追求,把那些玩物喪志,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的學生吸引到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中來。
大學美育讓我們醫(yī)藥大學生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
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對于藝術家來說,美是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找到激情,找到美。于是,在藝術家的審美視野中,美是一個個形象。對于哲學家來說,美在過程,美在存在,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②。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這種聯(lián)系包括橫向系統(tǒng),也包括縱向過程。過程的美可以揭示宇宙無限進步的歷史和歷史聯(lián)系,它既包括運動,也包括相對靜止,既包括無限,也包括相對有限,既包括持續(xù),也包括間斷,它能以立體而不是平面的角度來反映世界。但是,過程同一切理性思維的成果一樣,它本身是抽象的產(chǎn)物,雖然它是科學的、真理的,但它卻是世界萬物的概念升華,所以,在哲學家審美視野中,作為純概念的過程就是美。美在未知,這種看法,對于科學家與探險家們來說也是同一的?!笆乐?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雹蹖τ谔诫U家來說,探索未知就是尋求非常之美,這是他們不畏艱險的源動力。對于科學家們來說,盡管他們從事的是純理性純抽象的探索,但對他們來說,對世界未知領域探索比什么都具有迷人的魅力,因為它不僅能為科學家描繪一個更真實的世界,而且能反映一個更高層次美的世界,這個美的世界必須通過理性思維的語言來描述,通過抽象的審美眼光來觀察??梢栽O想,如果理性世界沒有美,如何能夠使幾個世紀的科學家們前仆后繼地為之奮斗。
從另一個具體側面看,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美是具有多樣性的?;旧倥敲?,鶴發(fā)童顏的老翁何嘗不美?連綿大浪是美,靜水中的孤波何嘗不美?江南吳儂軟語是美,燕北鐵板銅琶何嘗不美?這是美在外表。西施捧心,人皆以為美,無鹽捧心,人皆以為丑;碧草時花,人皆以為美,糞便垃圾,人皆以為丑,這是美超越民族老幼的同一。郭靖雖丑,其行為美,楊康雖美,但其行為丑,這是美在本質。陽春白雪,和者必寡,下里巴人④,和者必眾,這是美的層次。因此,人們的審美觀念不是簡單的是或非,而是非常復雜的美學建構。
為什么美具有這樣的復雜建構?這是因為美的構成基礎本身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眾所皆知,世界分為自然、社會、認識和思維(精神)四大領域,自然、社會合稱為物質領域,認識和精神源于物質領域又抽象獨立于物質領域。這四大領域本身又具有復雜的建構。同時,世界規(guī)律又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外部世界、認識和思維共同的一般規(guī)律,即一切運動的普遍規(guī)律。二是外部世界物質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認識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和思維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三是外部世界物質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局部表現(xiàn),自然的一般規(guī)律和社會的一般規(guī)律。由此可見,同物質領域一樣,精神領域同樣存在著美,而且這種美比物質領域更具有主觀能動性,比物質領域美更復雜,抽象的定理、公式,理性的思維,都內(nèi)含著美。事實上,在大學教育中,應當爭議的不是理性思維和抽象理論存在不存在美,而是我們是否能找到一種描述這種美的語言、表現(xiàn)這種美的工具、審視這種美的方法??梢哉f,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這樣的語言、工具和
方法,那么,我們就可以直接進入到抽象世界美的神圣殿堂。由于人們認識上的差異,一些從事大學教育的同志沒有認識到抽象世界本身存在美,他們?yōu)榱嗣烙坏貌辉噲D降低對大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中小學直觀教育和形象思維教育,借助于藝術領域多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來簡單地圖解理論知識,借助于文學語言來烘托課堂氣氛。我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不能說是真正的大學素質教育,因為這種嘗試只是淺表的圖解美育,沒有真正深入到大學理性教育的美學層次,其最基本的根源在于沒有認識到認識、精神、抽象理性世界本身也存在美,當然無法進行發(fā)掘。
第二篇:大學美育論文
大學美育論文
美學是人類社會實踐、審美實踐、創(chuàng)造美實踐的產(chǎn)物,是對人類、個體的歷時性、共時性審美、創(chuàng)造美實踐經(jīng)驗的理論概括。它對于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尤其對于文學藝術的繁榮,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于開展美育,促進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趣味,提高審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改造社會,美化生活,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處不存在美和美的東西,但是往往人們?nèi)鄙僖浑p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美無處不在。美,是尋常的,又是難得的。有時,她會不經(jīng)意地出現(xiàn)在你面前;有時,她卻需要你用心去捕捉。在生活中,美需要你去細細發(fā)現(xiàn)。美,可以分為社會美,自然美,形體美,音樂美,自然美。美,可以美得驚天動地同時也可以美的無聲無息,就看你如何理解和發(fā)現(xiàn)。接下來我就介紹一下我在學校中找的的美。
這張照片是我在學校的湖邊拍攝的。當時拍攝的情景是晚上,剛剛天黑,我獨自一個人走在湖邊,微閉著雙眼,享受著迎面吹來的微風,溫潤二舒適,這時候心情也是蠻好的。偶然向著湖那邊望去,看著遠方的景色看著遠方的余暉,再一看湖中的倒影,忽然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舒適和平靜,覺得,這一刻這一幕這的是好美的。于是拍下來了這張照片。乍一看到這張照片可能會覺得這張照片時候會覺得根本沒什么美的,甚至根本就是有點難看。在照片中只是有著單純的湖水和建筑工地,還有這沒有建設完的樓房,不搭調(diào)的東西的簡簡單單的搭配在一起,幾乎沒有任何美感可言。但是,如果身處其中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人們都在忙于工作忙于學習,忙于生活中的瑣碎事情,天天想著房子,車子,票子等世俗的東西,往往忽略了最本源的美,最樸素的東西。在我們學校中,我們天天都經(jīng)歷著一樣的東西,每天的時間表都是一樣的,天天按照這一樣的規(guī)律去做事情,天天忙碌,思想似乎都有一些麻木。當我走到那里的時候,享受著迎面吹過來的微風,突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一天有一天麻痹的思維也已經(jīng)放松了,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舒適。在一日又一日的枯燥忙碌中,突然感覺到了舒適放松,這一刻突然覺得這個場景很美。枯燥中的一點的意外就是美,忙碌中的一點舒適就是美,萬千從中一點紅就是美,世俗的生活中真實就是最好的美。
美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他是從實用、功利中衍化出來的。最關鍵的不是美,而是審美。在大學美育課上,通過教員對什么是美、自然美,音樂美等的介紹,我逐漸具有并提高了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同時還提高了我對美術意義的認識,讓我知道該如何正確的欣賞一部美麗的作品,更是讓我有了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我認為,欣賞美術作品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同時也能使我的精神境界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對于美的感受最直接的是情感的觸動。情感體驗說美感始終是動情的,具有愉悅性。美感首先是悅耳悅目,這里耳目不只是認知而是享受,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悅。其次是悅心悅意,它包含無意識的本能滿足,包括性本能、情欲、行為、心境、理念的被壓抑,通過審美獲得解放和宣泄,還有此范圍之外的心意的滿足和愉悅。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悅志悅神,它是道德基礎上達到某種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還是整個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開始認為我們理工科的學生學美沒什么意義,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我們理工科大學生在人文社會科學及審美教育方面一直欠缺,很多理工科大學生除了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幾乎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文史哲知識的熏陶,更沒有接受過文學、美術與音樂的感性訓練。因此,美育在不少理工類大學里僅僅是一個概念,很少有專門的課程,更談不上系統(tǒng)的教育模式和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理工科大學的美育不僅僅是開一門課程的問題,它需要的是建構一種美育環(huán)境,形成一個良好的人文氛圍。
理工科大學生如果僅僅局限于專業(yè)知識教育,即使專業(yè)課程分數(shù)再高,也很難成為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藝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有利于豐富人們的感性世界,增強人們對藝術形式的認識,有助于提升人的審美能力。然而把美育等同于文藝知識的學習,限制了美育研究的視野,縮小了美育研究的范圍。美育不僅是要培養(yǎng)人的藝術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從根本上是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其豐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心靈。美育促進大學生人格的健全。無疑,美育不是塑造完整人格的充分條件,它與德育智育一起共同承擔這一偉大的歷史重任。審美活動雖然包涵有理性的思維,但更多的是感性的思維,因為美的世界并不是公式原理可以論證的,美的世界更多的依賴的是人的心靈的觸摸與碰撞,因此美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情感教育。
人最可以被觸動也最不容易觸動的就是情感。懂得美,認識美,那么你的生活中就從來不缺少感動,你的生活必定因此多彩。你的生活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