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讀后感1500字左右名著》,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讀后感1500字左右名著》。
第一篇:優(yōu)秀名著讀后感1500字
《水滸傳》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水滸傳也被改變?yōu)殡娪?、電視劇,家喻戶曉?/p>
水滸傳作為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生動的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xiàn)了民反。但是故事結尾卻是以悲劇收場,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結束了!
本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我的體會是好漢們對于國家,朋友永不熄滅的忠義。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不背叛不欺騙。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就是義;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這也是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在電視上看到有一些人為了救一個與自己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自己身負重傷或死亡,留下的是家人的傷心痛苦。他們值得我們去尊重學習那種精神。
在水滸傳一書中也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忠有義、要有勇氣面對一切,對于家人,朋友要以真心待人不可以做對不起家人、朋友的事,要有忠有義、忠干義膽、兩肋插刀。
水滸傳是一本讓人喜愛的書讓人終身受用。
《水滸》是本老少庸雅皆愛的巨著。它引人入勝的連環(huán)章節(jié)中塑造了不計其數的人物形象。個性之鮮明,在中國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這些英雄豪杰的斗爭之中,卻隱藏著施耐庵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你只需隨好漢們―齊發(fā)威,一齊狂笑,一齊叫罵,在無拘無束的痛快淋漓之中,便能發(fā)現(xiàn)這一百零八個人,每一個都是作者精神追求與內心情感的寄托?!端疂G傳》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文學上的一部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小說,和《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幾百年來,一直受到廣大群眾和小朋友們的喜愛,就連我也不例外。
《水滸傳》主要講述了太尉高俅原本是個無賴,因為會踢球,
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云直上,無惡不作。他的干獨生子高衙內橫行霸道,為了霸占十萬禁軍總教頭林沖的漂亮妻子,他誣蔑林沖帶刀進八軍機重地白虎堂圖謀不軌,把林沖配充軍,還想在野豬林半路把他殺死,幸虧花和尚魯智深仗義相救。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宋江等眾多好漢,共108人,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逼在梁山落草為寇,揭桿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貪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tǒng)治者
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群眾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
李逵
他是一團火,一團抗爭的烈火。在他身上,永遠體現(xiàn)著性格的徹底自由與無拘無束。他不是神化的孫悟空,他只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現(xiàn)實中桀驁不馴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縛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兩把板斧砍盡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將自己對于社會、制度、正義不得伸張的不滿淋漓盡致地揮灑在李逵身上,同時又寄托了作者對反抗和自由的熱切向往。我想,李逵未免是激進的。但在社會文明的今天,人們是否被處處是規(guī)條條是律的社會磨光了個人主體思想的棱角,在其中個性不也是被磨平了嗎?我對李逵的贊揚,并非贊頌他處處違規(guī)犯律,而是欣賞他在嚴酷的社會中依然保存著人心最底處的激進思想,他沒有成為時代的奴隸,沒有套上社會的枷鎖,他要反抗時代的不平,這正是他的可貴之處??涩F(xiàn)在的人們,精神與思想的無拘無束似乎被條條框框束縛了,被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fā)展所消磨。社會的文明,人的精神與思想理應進入更為人性化的深層境界。人的社會不能沒有規(guī)定、條例,人們理應遵守,但人們本應在叱咤千里無拘無束的思想境界中開拓更廣闊的空間,讓精神理想超越古人,卻沒想到反讓古人當了自己的模范。李逵反抗與自由的思想精神永遠都昭示著人的行為可以有所依托、管制,但人的精神與思想決不可消沉、低迷與戴上世俗的枷鎖。
第二篇:優(yōu)秀名著讀后感1500字
這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離家出走的故事,伴隨著少年的出走有了一系列的出場人物。叫烏鴉的少年,列車上偶遇的櫻花,回憶幾十年前的廣島原子彈事件,命中注定的賈村圖書館,和貓說話的老人,一切看起來是那么的難以有交集,但就是這些,讓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最終堅強的去面對生活。書中最讓人難忘的,莫過于直面靈魂深處最脆弱,最裸露,最真實的自己。
讀完這本書,開始思考生與死的意義,性與愛的關系,時光與記憶的本質,書中始終沒有很直接的挑明這些事物之間的關系,只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卻由不得讓人去思考很多。雖然已經過了十五歲的時光,不過能在心地依舊善良無暇的時候讀到這本書,感覺也會很釋然,人生某個階段結束的時候,總是應該好好去深思的。
正如作者所說,十五歲的少年,他們的身體正以迅猛的速度趨向成熟,他們的精神在無邊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猶豫。主人公田村小的時候被母親遺棄,在一個并不疼愛自己的父親的養(yǎng)育下成長,有著同齡人缺乏的成熟,更有著不屬于這個花季的恐慌,不過我們共同擁有的,是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長,去接受祝福,去挑戰(zhàn)世界。接下來,就用我拙劣的文字,讓我談談這個故事之于我的深思。
幽幽歲月,浮生來回,愛情,總是一個美好的話題,可是,書中的愛情似乎缺乏中國固有的倫理。田村小的時候就被父親詛咒會跟自己的母親姐姐交合,而田村又成為母親幼時愛情的替代物。田村因幼時被母親拋棄,渴望得到母親的愛。他迷戀永遠十五歲的佐伯(田村母親)的活靈,更深愛著五十歲的佐伯。他們交合,相愛,用靈與肉的交融去享受生命的美好。田村選擇離開森林,帶著佐伯的畫去勇敢的面對生活,將自己深愛的人埋藏在記憶中。開始讀的時候,內心總會隱隱作痛,為什么如此相愛的人會是這樣的結局。
閉上書仔細想想,身邊的愛情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神把世人劈成了男男,女女,男女,于是我們在尋找自己另一半的過程中惶惶不可終日??v然找到,又會有種種原因不得在一起。作者筆下這種違背倫理的性與愛,讀完之后,對自己的愛情釋然好多。對愛情中的無可奈何,道一句,醉笑陪君三千場,不訴離傷。
書中這樣寫了一句話:“盡管世界上有那般廣闊的空間,而容納你的空間---雖然只需一點點---卻無處可找。想著自已這個存在,但越想越覺得不具體,甚至覺得自已不過是個毫無意義可言的單純的附屬物。”你是否想過生命之于我們的無力,田村父親小時候在他身上的詛咒,靈驗的是那么自然,大島天生就是血友病,生理上又分不出男女,佐伯的男友被誤殺,田村父親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殺貓,中田在生命的最后毫無緣由的體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等等。好像那些宿命中安排好的我們根本無法去掌控,縱然你試圖去改變,總會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將一切落回起點??墒牵汶y道就這樣袖手不管嗎?答案是否定的。
沒錯,田村縱使離家還是未能擺脫在他身上的詛咒,可就是在他試圖改變的過程中,他變得堅強,他嘗到了人世間的情暖,他最后終于有勇氣面對生活,面對現(xiàn)實。在我們頹敗的時候,總會有宿命論這樣的理由支撐自己頹敗下去,感覺成事在天,可是你是否忽略了事在人為呢。縱使結局不會有太大差別,可是你是否忽略了過程中的美好?當結局最終到來的時候不至于那么的措手不及。
書的最后,作者還是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告訴我們要勇敢的面對生活。田村想將自己留在第三空間,用以逃避現(xiàn)實生活,最后在母親的要求下,勇敢的走出了避世的桃園,選擇了正視生活,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有時候活著比死更難。然而,生命就是如此,而田村,成為了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
命運就象沙塵暴,你無處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當你從沙塵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時的你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去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世界,試圖傾聽畫中的聲音,感受愛情的美妙,體味人間的溫情,命運似乎早就安排好了,卻又那般無償??v然過了十五歲的年紀,不在那么彷徨,不在那么憂郁,那么,就繼續(xù)在這最美好的年華,去享受生命帶給我們的一切。
第三篇:水滸傳讀后感1500字
如果提前預知結果,你是否有勇氣前來?
1、一直放在書架子上的書讀完了。記得我第一次接觸水滸是小學的時候,看《水滸傳》電視劇。當時家里沒人,自己就坐在椅子上,看的是宋江擒方臘那一節(jié)。至今腦袋里的印象還是王英,扈三娘被刺死;盧俊義被四大奸臣下水銀墜入江里;宋江把一杯毒酒給李逵后,抱著他問:“疼不疼?”
自己一個小孩子邊看邊哭,等到媽媽回來后看見我的樣子,她來了一句:“你看人家哭你也哭,你有病??!”當時懷疑這是不是自己的親媽。
時隔幾年,重新回過頭來看這些情節(jié),依然會淚流滿面。我甚至一直在想,為什么讀到這樣的作品時,會一遍遍的流眼淚?無論是《活著》《我與地壇》《巴黎圣母院》甚至現(xiàn)在的《水滸傳》,我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我有一段時間一直想變成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這樣我就可以想我所想,做我所做,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墒俏野l(fā)現(xiàn)很難。只要你還有心
2、我一直接受不了的是水滸傳里的“痞子文化”。我一直理解不了宋江李逵等人口中的忠義。在我看來,他們就是江湖上的小混混,蚤上鼓時遷是偷雞賊,武松、宋江是殺人犯,花和尚魯智深粗魯殘暴,矮腳虎王英是“土匪頭子”。還有一些身份混亂的人:如菜園子張青開個了酒館,來往過客都要死在他們刀下,被熟了吃。這些人都是憑著自己的一些武功,剽悍甚至無賴聚集在一起,踐行他們口中的忠義以及所謂的替天行道。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在書中看到了李逵的濫殺無辜,婦女孩子沒有任何錯處,仍要一個不留。為了騙徐寧上山,不惜殺掉他的全家,只為完成他們心中的大義。他們一邊想著我要除暴安良一邊卻又用同樣殘暴的手段對付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這和那些人又有什么區(qū)別?!
3、梁山泊上的人個個都以好漢自居,可是他們也為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吳用裝扮成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墻上寫下反詩,逼其就范;宋江為了自己的官夢不斷想要招安,卻使108將在擒方臘的途中死傷無數,最后只剩27人能健康回京。這難道就是宋江為國效力的方式?
晁天王死后,眾人擁護宋江為首,一起占山為王時,宋江對兄弟們禮讓有加,可是朝廷招安時童樞密和高俅百般無禮,宋江仍以禮相待,全然不顧兄弟們的想法。宋江口中的大義自己從頭至尾都沒有做到。剛開始怒殺婆惜,被迫上梁山,是被逼無奈;受晁蓋禮遇收了收心,沒了糧食也甘愿三打祝家莊,這時他又隱藏起了自己的招安心思??墒钦邪驳南敕ㄋ恢倍加校?08將到位時酒后作詩,招安心思暴露無疑。他的心從來都是招安身上,他的理想也是為國效命。他心中的正道是替天行道,這里的天就是皇室。她一心為王室賣命。對于招安,他全然不顧其他兄弟的想法,甚至都沒有和他們商量,至少在書中我沒有看到一處宋江征求眾兄弟的意見。宋江,一個十足的小人!憑借自己的名望俘獲108將士之心??墒堑筋^來在他的帶領之下死的死傷的傷,得善終的寥寥無幾。
4、擒方臘之后,燕青勸說盧俊義告老還鄉(xiāng),盧俊義以立了軍功,封妻蔭子的理由拒絕了他,最后也被奸人所害!宋江一身正氣,最后也被御賜毒酒所傷,他死了也要拉上李逵這個墊背。李逵真是個四肢發(fā)達又沒怎么有腦子的人,他一心跟隨宋江,到最后哪怕是宋江的毒酒,他喝下也心甘情愿。這可能就是我們這些凡人理解不了的情義。筆者認為,《水滸傳》里最能體現(xiàn)忠的是李逵!
筆者認為,宋江是愚昧的。他想要為官報效祖國的心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當時徽宗時期權臣當道,四大奸臣把持朝政。不分黑白的效忠君主,最后總還是會被奸臣所害,事實也是這樣的。他認為對的事情沒有分清自己的忠心是不是給了對的皇帝,如果皇帝昏庸無能,自己有能力有軍隊,率兵推翻自立為王也不是不可以的。這樣自己的兄弟們也不至于戰(zhàn)死沙場,病死途中??墒沁@樣他自己就會落得謀權篡位,目無尊上,大逆不道的千古罵名,這是他不想要的結果!所以為了自己的名聲,宋江選擇了盡心盡力為朝廷,只可惜了那些草莽英雄,魂無定處!
我不禁想問宋江一句,如果早就預料到了眾兄弟的死傷結果,你還會不會作出同樣的選擇。
真是讓人唏噓!
第四篇:優(yōu)秀名著讀后感1500字
讀書,可養(yǎng)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流淌在書籍中的那一個個如寶石般璀璨的文字,映射的是時間長河里洗禮的文明的積淀!
記不清從孩提時代至今多少次翻開《三國演義》,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知識閱歷的不斷增加,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卻給了我更深深的震撼。它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張作為中國五千年歷史象征的橫幅拉開了一段詳盡而宏偉的歷史。它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司馬炎建晉約110多年的歷史。雖說它是羅貫中以陳壽的《三國志》為模板而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可能有很多地方與正史相否,但它卻以一種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展現(xiàn)在廣大群眾面前,并為人民所喜愛、傳頌。作者羅貫中以兵法三十六計匯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jié),也有兵法韜略。因為這樣,它又是一部兵書。它也因此被列為“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確無愧于這一美譽。
《三國演義》讓人覺經典絕妙是在于它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
諸葛孔明雄才大略,神機妙算,精忠而耿直,謙虛而謹慎,認真而盡職。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即使在魏將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面前,也表現(xiàn)得鎮(zhèn)定自若、處變不驚。面對曹操南下的百萬雄兵,他并沒有慌張,更沒有絕望,而是主張聯(lián)合東吳,憑借自己的過人才智,在青史上寫下了火燒赤壁的著名篇章。七擒孟獲的千古絕唱,更將他的過人膽識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逆境中,他也從不放棄自己的理想。不管遇到了多少風雨,不管前路有多少坎坷,他心中希望的火苗從未熄滅,他逐夢的腳步也從未放慢。他一步一步征服著世界,憑借著一顆造福眾生、矢志不移的心,經歷了多少失敗,多少風雨,他終至目標,促造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在中國青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世紀路上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但他的重任卻依舊沒有完成――北伐。一次次的出征,卻注定是一次次的失敗。但他依舊沒有氣餒,總是懷著那份試圖力挽狂瀾的希望,那份一統(tǒng)山河的決心,不驕不躁、堅韌不拔地向著理想的終點出征。
“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被稱奸絕的曹操――雄才大略,殘暴且奸詐;他既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也是一個生性多疑的疑慮家;他是一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明主,卻又是一個兇殘殺戮的暴君;他討董卓,剿黃巾,誅袁術,滅呂布,平袁紹,定劉表,而確定中原的霸主地位。最后他也因他多疑而煙消玉隕。
“降漢不降曹”,講述了一代名將,被譽義絕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他既是一個軍事戰(zhàn)術家謀略家,也是一個驕橫跋扈的驕橫家;他被尊“五虎將”之首,卻又是一個蠻橫無理的統(tǒng)領;他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而威震華夏。最后他也因驕橫跋扈失荊州,敗走麥城,壯死于江東。
還有許多人物。譬如“成也劉關張,敗也劉關張”的劉備,“粗中有細”的張飛等。
每當我沉浸在《三國演義》這本書時腦海就猶如展開了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在這畫卷里,講述了“三分虛,七分實”的歷史故事。這種宏大而一氣呵成的氣勢,使人讀完有種無可名狀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經典之作無法抗拒的魅力;這畫不僅描繪出了無煙寂靜的斗爭,也顯現(xiàn)了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這里既有七俠五義,同樣也有兒女情長。引人入注的細節(jié)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名著,而分明是在清晰地描述一個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之作與眾不同之處吧。
《三國演義》確實是一部蘊意細長的經典巨著,我們世人又怎能憑借三言兩語而論述?如今,硝煙以散去,光陰以逝去,英雄以過去,唯有留下了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不管歷史如何去改寫,歷史的潮流如何去進展,它卻不回隨時間的流逝而被世人健忘。因為它的魅力影響著世人,因為它的意義提醒著世人,最后它又以經典這個贊美而埋葬世人的心中。
第五篇:紅樓夢讀后感1500字
幾世情債,幾世風流,多少癡夢?盡付紅樓,盡付予那似海深宅。
――題記
深夜,一時興起翻起了枕邊的《紅樓夢》,將自己沉醉于書中那紙醉金迷的世界。我仿佛在朦朧中醉了,醉得深了,醉里幾世輪回,仿佛置身其中。
憶黛玉
朦朧中,仿佛走來了纖纖瘦弱的少女。她站在船頭,風吹起了她的發(fā)稍,帶著幾分柔柔的感傷。心緒因憂慮而飄零,化入綿綿的江水解不開,解不開那深鎖眉睫的愁,淚順著她的面頰無聲的滑落,滴落江中,濺起幾許些微的波紋。她想到了自己的母親,那早早拋下她獨自哀傷的逝去的人,淚又一次滑落。
相見時的似曾相知,寶黛之緣在相見的那一剎早已注定。就在這大觀園之中,寶黛互相的情愫至此開始醞釀。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上天注定的緣分,也又拗過賈母的一語定音。
黛玉從小就體弱多病并且她常常把自己內心的痛苦放在心里,不說出來在賈府中常常默默寡聞。因為她多猜疑,并把愁放在內心的性格,和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實在太少了,使她與寶玉的愛情也無法長久。她與寶玉無法長久的在一起,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理。她有愛情,可她只放在心上,無法讓寶玉真正的理解。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體會不到。黛玉悲哀只能用詩來寄托自己的精神。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后就是萬箭穿心的那種窒息感,那種肝腸寸斷的刺痛。
其實曹雪芹對黛玉,是充滿憐愛與惋惜的,“兩彎胃眼眉,一雙含情目。嫻靜時似嬌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痹谒麄兛磥恚斀裆鐣鑼氣O這樣賢靜莊淑的人。而在我看來,她卻是在柔弱中帶著幾分剛硬,似翠竹一般不屈、剛毅。她在金陵這個靈秀之地,絢麗的綻放,又在金陵這個腐朽之地,無聲地凋落。上天注定她最終要離開,或許,在她看來,腐朽的賈府已無她的容身之處,倒不如回到太虛幻境,繼續(xù)做自己的絳珠仙子。這應是她最好的選擇。
千年絳珠,降臨人世,只為報那滴水之恩但卻因此流盡了此生的淚。郁郁而終,不得善緣?;厥准t樓,輩兮、夢兮、憂兮、嘆兮。
品寶釵
如果說黛玉是一種茶,那她必定是一杯不染俗塵的清新的菊花茶,而寶釵她屬于那種濃郁的苦丁茶,讓人一口難忘,只有品過后的絲絲回味才能令人領悟她的真諦。
她,一個富有心機的女子,因哥哥犯事得賈家周旋,又因要進宮選秀而來到了這繁榮雜亂的大觀園,值得慶幸的是她,好似一茱出水的芙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并沒有將自己埋沒在一群俗不可耐的庸枝俗粉中,她,心思靈巧,用她獨特洞明的眼光品評著這個繁榮沉辱的世界,但她并非似林黛玉般的流于外表,將自已的感時傷懷流露在外,她只是深埋于心底,也許正因為她比黛玉更深諳世事吧,因此她深得大家喜愛。
但大觀園中的女子,總逃不過悲慘的命運,黛玉因情愁餓香消玉損,而她,卻嫁給了一個自己并不愛的人,賈寶玉。
當她看著自己所愛的人為了別人憂傷心碎,日漸消瘦時,她又是何等凄哀,終究寶玉因思念而遁入空門,而她,獨自留下,流淚悲傷。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似假似真,讓人琢磨不透。美黛終損水,可知當時一怒摔玉只為伊人。焚稿時,有誰知道黛玉心中的苦楚,淚灑了一遍又一遍,寶玉卻還蒙在鼓里。終那個眼里常有淚水的絕代女子,最終含恨而去。而寶玉最后知道了真相,傷心欲絕,最終看破紅塵。
再去看王熙風,她果敢、潑辣、陰毒。她收受銀兩,逼死年輕情侶,逼死尤二姐,犯下的罪行著實不少。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王熙鳳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女強人,她將賈府上上下下的事務處理得有條不紊,幾乎沒有出過亂子,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當家人的角色,而且最后王熙鳳身患重病,還要處理賈府事務,最后被所有親人背棄,死得也確實可憐。賈府的丫鬟們也是構成紅樓夢的重要元素,雖說是丫鬟,卻也都是氣質出眾,富有才情的雅女子。襲人鴛鴦、晴雯、妙玉,哪一個不是令人傾倒的女子?
閉上眼,合上了書,我的眼角禁不住淚水的肆意漫延。自古多少的愛恨離愁,自古多少的悲情恨意,任留下多少的淚水,亦無法掩飾傷感的情愁。
《紅樓夢》,一本好書,一段情愁,一席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