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親密關系》羅蘭 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親密關系》羅蘭 讀后感》。
我們渴望建立真摯的親密關系,卻又害怕再度受傷。如何在“親密關系”中獲得自己向往的幸福?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我們當然可以把在“親密關系”中遇到的挫折、苦難、傷痛歸結于外因或他人,可是這樣往往是于事無補的,我們還是得不到我們向往的幸福,傷痛依舊無法痊愈。
就讓這本書帶我們一起來了解“親密關系”的本質。
根據(jù)動機理論,人們的行為都是在其動機支配之下而做出的,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某種需求。我們追求或吸引別人來做我們的伴侶,是因為我們需要他人的陪伴、照顧、了解、支持或其他。
所以在親密關系中,一切的行為都是有動機的,了解這些行為的動機能夠更好的看清我們自己的“需求”,看清自己。(批判性思維)
當我們遇到這樣一個人,仿佛找到了那根丟失的肋骨,瞬間圓滿了。為了吸引這樣的人,我們必須假裝自己有那些需要那個人來彌補的特質。比如說你想找一個自信的人作為伴侶,那么你就會認為一個自信的人是不會喜歡一個特別自卑的人,所以你在這個自信的人面前,就會盡量地去表現(xiàn)出自己自信的一面。
我們需求別人來愛我們,那就是否認我們自己心中有足夠的愛。有需求就會提出要求,想把他們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然而不管我們多努力地運用暗示或明說的道理,試著讓伴侶“變得更好”,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我們行為背后的需求,并不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愛。
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強加在伴侶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內心深處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擺脫了需求的束縛,你就能感受到純粹的愛。另外,學著接納你的'伴侶,也能讓你學習到接納本來的自我,而不再認為你需要什么來讓自己變得完整。
如果我們執(zhí)著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們尋覓真愛的任務注定會失敗。你終究會發(fā)現(xiàn),你的需求永遠不會得到滿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憤恨。
我們都應該思考,為什么會感到失望和憤恨,是什么沒有被滿足,而這些都是一定要被滿足的嗎?有沒有別的辦法。
每段親密關系都會遇到困難,而每個問題的背后,都伴隨著某種情緒的傷痛。就是這種傷痛,導致爭吵、批評或相互指責。
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卻縱容自己任意發(fā)怒,這將會導致兩人的感情漸行漸遠。
從表面上看,爭執(zhí)的雙方似乎往往站在相對的立場,但事實上,所有的爭執(zhí)都起源雙方共同的痛。只要能察覺彼此的問題,他們就能化爭吵為理解。(覺察他人)
絕大多數(shù)的親密關系都會讓人有些失敗的感覺。如果你把伴侶當作滿足你個人需求的工具,那你很快就會覺得要不是自己選錯了人,要不就是愛的火花已經(jīng)熄滅。
但如果你把親密關系當作學習無條件的愛的途徑,那么你的決心能讓你渡過難關,體驗更美好的快樂和親密。而這個階段中,潛意識中的陷阱無數(shù),而你的努力好像都是白費。而要突破這些看似固若金湯的障礙,我們必須學會“穿墻而過”的藝術。(內醒,覺察自己)
內省通常被看作親密關系中最丑陋的階段,因為你覺得伴侶不再像從前那么迷人了。你已經(jīng)習慣了用一套固定的方法來對待彼此及處理不斷浮現(xiàn)的老問題。
在這個階段,親密關系中的所有事情都不能讓你滿足,你可能會感到難以捉摸的倦怠感,無聊,過度的幻象,上癮的行為變本加厲等,而且還覺得自己不管做什么都不能改變現(xiàn)狀。這些無形的墻,讓你痛苦萬分。
如果你現(xiàn)在或將來身處此種情形,你必須非常謹慎地選擇回應的方式。逃避解決不了問題,但我們可以選擇“穿越”障礙那么如何“穿墻而出”?
在親密關系中,有很多的“墻壁”包圍著我們,要如何才能“穿墻”呢?如何走出受害者的監(jiān)牢呢?雖說親密關系是沒有公式的,但還是有一些原則是共通的:
1、要解決問題,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你必須得突破自己的認知,先得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
2、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經(jīng)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jīng)驗。就是當你解決了一個問題,并不僅僅解決的是洗碗或電費的問題,而是你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問題。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
4、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生活中的事百分之百負責?;橐錾钍悄阋粋€人的事情,是你一個人面對自己的內心,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然后了解自己內心的這個缺口就能解決的事情,不要去怪罪別人。
5、自由并非來自答案,而是來自問題。就是能夠問出一個好的問題,能夠發(fā)現(xiàn)親密關系當中到底有什么問題。找到這個問題,我們就更加接近自由。
6、沒有什么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就是一切的東西,只要你用愛來對待,用愛的方法來解決它,就一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