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芳華》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范文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芳華》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范文6篇)》。
第一篇:《芳華》讀后感
今天看完了芳華,唯一的感覺就是沉重。
一個不被人原諒的好人,一個從小到大缺愛的女孩子。她們超越愛情與友情的感情成為了不朽成為了一些人永遠無法彌補的羞愧,那些背叛都云淡風輕的被時間掩蓋,然而時間不會給任何人機會,也不會給任何人原諒。
好人就不能有愛的人,好人就要對誰都好,“我”和一眾旁觀者享受著劉峰的好,卻還在尋找著劉峰的缺點,我們對壞人坐視不理,滿是包容和接納、甚至忍讓,卻不給好人任何機會。那個時代人心雖然沒那么壞,但是卻更是一個隨波逐流的時代,把批斗與批判當為神圣與正義??傄谒毼⒅幰欢ㄒ讶朔殖龅燃墸l都是小心翼翼,小心翼翼的觸犯著所謂的道德底線享受著叛逆的、偷偷的快感與快樂。
是啊!女孩哭是因為有人疼有人愛才哭的。沒人疼沒人愛的女孩只能把眼淚憋回去讓它流到心里。沉默不語……悄悄的、慢慢的、漸漸的使自己的外殼無堅不摧。小曼它遭受了無盡的黑暗和痛苦,但是只有她沒有背叛善良。她愛他正像她維護著善良,他維護她,是因為他背叛了大眾給一個小女孩的黑暗。
人也許是一下子就死了的,然后軀殼帶著受傷的靈魂獨自游走。也許劉峰早就“死了”,或許他還是沒看透他愛的女孩,或許都不是。勞碌了一輩子,心傷了半輩子,被別人誤解被判了半輩子。但他還是那樣的好,無論對待什么人。
兩個被傷的人的惺惺相惜,讓人覺得心疼,為什么好人沒有好報?為什么總是要隨波逐流?為什么總要那么的冷漠?如果總是善良的人被辜負,那么這世界就絲毫沒有溫暖。
我做不到像她們那樣坦誠,正是因為我做不到像她們那樣輕易原諒別人,可能是歲數不夠經歷太少。
是嗎?生活真的像小說里那樣無常嗎?真正經歷了到底會怎樣?
但愿我的執(zhí)著,我的克制,也希望能有一個好結果。
雖然結局還是憂愁,但我已經聞到了不朽的味道。
我還要再讀一遍,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氣再讀一遍。再來補充,真的,有些感受真的說不出來,也沒有勇氣說出來,但給我些時間我會坦然。
第二篇:《芳華》讀后感
又一次暈機。整個人難受到不行,胃似乎都翻轉過來了。
回到宿舍,沒有收拾行李就躺床上睡著了。醒來時舍友都在,那一刻突然覺得很溫暖。
晚上把《芳華》結尾看完了。影片色調很舒服,但那個年代離我太遙遠,只有共情但沒有共鳴。小說里講的是文藝的愛情,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現實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不愛我就拉倒,相信愛情就是一種罪。理解何小為什么會喜歡劉峰,因為她從小到大都沒有得到過愛和關懷,我很難相信,一個妙齡少女會因為別人不嫌棄她的體味而愛上這個人,但是何小會。我唯一難過的片段是為了贏取一個擁抱,何小不惜把自己弄到發(fā)高燒,我明白,她的偏執(zhí)注定了她這輩子都與幸福無緣。在現實生活里,我們不得不服輸……
很喜歡黃軒,文藝男青年的氣質,看起來話不多,整個人透露著一股憂郁,但卻又不失內涵。他很愛酒。但他演的不是我想象中的劉峰,那個因為愛情失去一切的人,應該是頹廢和無力的,盡管善良地生活著,可他的臉上應該是沒有希望的光,他隨波逐流,不肯抗爭,默默地為了心上人奉獻一生。但是電影里的黃軒,還是透著一股光芒,可能我太喜歡黃軒了,因此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吧。
她為她愛的人送終,他的心中始終只有另一個人,一個我們看起來庸俗、平凡、不甚了了的人??墒怯惺裁崔k法呢。愛情就是有它難以想象的路徑,而劉峰的每一條路都指向了林丁丁――靈魂和身體。小惠和小,都只是過客。他一生善良,只破了一次戒,卻背負了一生的罪孽,這才是最讓我難過的地方,所以我對林丁丁愛不起來,甚至覺得她糟糕至極,生活中如果遇到這樣的人,恐怕我會扭頭就走。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影片的最后一幕還是給劉峰和何小萍安排了一個好結局,不算殘忍。書里的劉峰和何小終究是無緣幸福,我沒有哭,只是沉重和壓抑,心里下了一場大雪。旁人像看戲,心上人嫌棄,她只好壓抑。劉峰和何小都是一樣的人,兩個偏執(zhí)的人怎么會向現實低頭呢。他們的心中,永遠在追逐著自己渴望的一切,得不到,也不回頭。小說里的愛情總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但是我知道,我永遠都不想擁有這樣的愛情,也不想過這樣的人生。我不會為了一顆星星,放棄回家的路燈。
嚴歌苓將《芳華》的英文名譯作You touched me 。是的,你曾觸碰過我,你曾打動過我,你曾在我的心上留下最溫暖的回憶。
然而到了最后,我仍一無所有。
第三篇:《芳華》讀后感
相比于影片,自己更喜歡文字一點。因為,可以隨心所欲的快進或快退,又或者在文字中可以有更多的聯(lián)想,天馬行空,書中人即我,我即書中人,通過文字很容易有一種代入感,影視則將人物形象化,也進一步固話了,自己是先看的電影《芳華》,后面再看書籍《芳華》的時候,每次看到劉峰其實都會不自覺的想起電影中的“劉峰”。
總體來說,電影還是比較忠實于小說本身的,有一些小的改動,不過基本劇情是一致的。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說里面有一個結局:劉峰患癌去死。而電影中只說到劉峰和小曼相依為命。
看豆瓣上的介紹說,《芳華》原名叫做“你觸摸了我”,其實從整本書來看,觸摸事件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觸摸事件之前,整個小集體雖然有摩擦,有勾心斗角,不過還算是一個完整的集體。前期的一些鋪墊和人物介紹也是在這之前發(fā)生的。然后就是劉峰拙劣的表達了自己的愛意――觸摸了林丁丁,劉峰從神壇上被拉下來,踩著泥土中,最后黯然離去,去伐木連,去前線,最終把一只手留在了戰(zhàn)場上。
留在文藝團里的人也在之后四分五散,郝淑雯嫁給了認識的“表哥”,后來一起南下淘金。林丁丁在親戚的介紹下終于嫁入了豪門,不過最終還是難以融入進去,離開后再嫁一個商人,移民國外,后來依舊黯然離婚再回國。蕭穗子成為了一個作家,也成為了記錄他們曾經芳華的人。讀后感?而故事的另一個主人翁――何小曼在經歷過觸摸事件之后,也徹底對文藝團失去了信任。裝病被發(fā)現之后去了前線,偶然情況下成為了一名英雄,卻變得精神失常,同時丈夫也在戰(zhàn)場上犧牲了。再后來,和劉峰相依為命。陪著劉峰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程。
讀完全書以后,依然有一種無處排解的壓抑感。仍舊是因為,書中沒有一個反派。作者也是用很平淡的語氣,平鋪直敘她們曾經的故事。沒有過多的摻雜個人情感。只能感慨一下,個人有個人的幸運與不幸吧。劉峰不幸嗎?他是幸運的,相比十五歲上了戰(zhàn)場,最終也留在了戰(zhàn)場的無名小戰(zhàn)士。何小曼不幸嗎?她的童年確實很悲慘,不過后來好歹遇到了一個“貴人”,讓她得以脫離曾經的苦海,不至于被淹沒。林丁丁?蕭穗子?郝淑雯?應該都算不上不幸吧,甚至相比于劉峰和何小曼,她們還是比較幸運的。
大家都不是壞人,也都有各自的幸運與不幸,這就是所謂的生活吧。
第四篇:《芳華》讀后感
中華讀書報:《床畔》中萬紅對英雄的堅守,我理解為是價值觀的一種堅守;而《芳華》中小曼對好人劉峰的愛,也是一種高尚的價值觀的追尋和堅守。您對英雄的書寫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比如《床畔》中女護士萬紅對張谷雨的守護,小說中許多人對陷入昏迷的張谷雨連長從崇拜到視為累贅,漸漸開始遺忘,甚至連他的親人也準備放棄。但是,萬紅沒有放棄,在幾十年的堅守中使自己同樣也成為了英雄。您如此反復書寫這種堅守,是不是也有英雄情結?不同的時代,是否您看待“英雄”的眼光也有所不同?
嚴歌苓:寫軍隊題材的小說,大概總是離不開英雄情結,《床畔》和《芳華》都是如此。其實劉峰這個主人公并不是真正的主人公,他是一個貌似主人公的映照物,就是說通過對他的態(tài)度,以他引起的行為,圍繞他產生的故事,產生的人物命運變遷映照出時代變遷導致的人性、價值觀變遷。劉峰在小說中的功用,大致等同于《床畔》里的植物人英雄張谷雨。盡管我們被“平凡即偉大”的價值觀誤導,我們對人性,尤其女性的人性是從來沒有信服過的。女性的心理基礎,集體潛意識,是百萬年的進化史決定的,那就是雌性生物永遠選取群落里最有力量、最兇猛、最有權威的雄性作為她后代的雄性基因。
我讀過一本影響了國外很多科學家和知識分子的書,叫做《道德動物》(The Moral Animal),就是講人類和動物界進化進程中形成的心理學。它激發(fā)了我對女性、雌性的心理和行為的推測,就是雌性生物,人類女性對于雄性中的強者(也就是經典意義上的英雄)的追求的集體潛意識——這是關乎與通過自身生育而永遠延續(xù)自己物種的生與滅的本能意識?!斗既A》中的女兵們盡管對劉峰這個老好人都是在品行上贊賞和擁戴的,但作為擇偶,她們只會屈從雌性集體潛意識;劉峰在群體里無論再“偉大”,但這平凡的偉大,反過來說是偉大的平凡,在女性本能認識中仍然是個弱者。
無論社會賦予這樣的好人怎樣的英雄定義,但這種定義不可能推翻百萬年來女性潛意識里的對于雄性的價值判斷。所以《芳華》中的獨唱女演員林丁丁不可能愛劉峰這樣的平凡英雄,從而造成整個一場悲劇。應該說,《芳華》主人公是何小曼。何由于自身獨特的身世,選擇了悖逆雌性集體潛意識的情感歸宿。《芳華》也是講述了人性的迫害本能;何小曼是這種負面人性的犧牲品,只有這種犧牲品才能對于劉峰的善良產生強于一切的饑渴。
中華讀書報:劉峰有超乎常人的心靈手巧、超越自我本能的善良和利他心,他以“模范標兵”的姿態(tài)在被需要中活得心滿意足,卻因一次“觸摸事件”遭遇人生巨大轉折。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令人傷感。
嚴歌苓:是的,假如我們把雌性集體潛意識里對于雄性的偉大分為:兇猛(群落中與同性角斗的勝出者,以及捕殺獵物的機智和力量)、殘酷(對于敵手的殘酷殺滅)、霸氣、勇敢(挑戰(zhàn)更強者,如大衛(wèi)挑戰(zhàn)巨人)。對立于這些強者素質的善良是一種宗教理想,在強者素質面前,善良看起來是多么柔弱!女性必須要為自己的兒女們尋求最安全、最富足的出生和養(yǎng)育環(huán)境,善良這項素質是多么文不對題;善良甚至是有害于女性的兒女們的生存安全的。所以原始社會“駿馬和美女都是酋長的”,中國過去和當今都存在明或暗的外室就說明了這種集體潛意識。
那是個混賬的年齡,你心里身體里都是愛,愛渾身滿心亂竄,給誰是不重要的
中華讀書報:《芳華》中幾個女兵的命運,令人唏噓,讓人心痛。雖然明明知道是小說,但還是想知道,小說的幾個主人公,是有原型的嗎?
嚴歌苓:我從軍十三年,人生中塑造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最重要年代,我都在軍營里度過,那也是青春時代最敏感,感情最豐富的年代,因此身邊所有的戰(zhàn)友,都為我提供了生動的細節(jié),不用原型我也有足夠的原材料去虛構人物。我總是強調,細節(jié)的儲存和運用是寫活人物的關鍵?!斗既A》里只有劉峰、林丁丁和何小曼是有一點原型的。蕭穗子作為故事的敘述者,表述出的所有反思和懺悔,當然跟我本人的真實感情緊緊關聯(lián)。其他就都是虛構。
中華讀書報:盡管小曼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最讓人心疼的還是小曼。小說中敘述者“我”不停地跳出來發(fā)表議論,您覺得這是敘述的需要嗎?
嚴歌苓:假如說《芳華》這本小說的一切都不重要,那么敘述者本人的詮釋是最重要的。這不是有關青春愛情的故事,而是一個過來人對青春愛情詮釋的故事。這是我現在還存在的良知對我所見證的青春愛情的認識和發(fā)現。人對自己過去的認識和發(fā)現永遠不應該停止。人的當今經歷和閱世都會重啟對自己和民族歷史的發(fā)現和認識。所以我的這份發(fā)現和認識要比被發(fā)現和認識的事情本身重要的多。
這是我第三次書寫,這一次算我寫得最透徹的一次。我為小曼的行為著迷,為她許多不可理喻的行為感到難為情,但更為形成她那些行為的社會和我們這個集體感到難為情。我痛恨把小曼扭曲成那種畸形人格的社會和集體的偏見和成見,正是這些偏見和成見升溫成了迫害。人群迫害別人是免除自己被迫害,是延緩自己被迫害的時限,從而建立一個短暫的安全期,所以從眾去迫害一個可迫害的對象,是人性中尋求安全的本能。所以我在故事中感嘆:我們那群可憐蟲。
嚴歌苓是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作家。已經或將要合作的導演包括:李安、張艾嘉、陳沖、陳凱歌、張藝謀、李少紅、姜文、馮小剛等。第一部《少女小漁》囊括了臺灣電影金馬獎導演、編劇、女主角等幾項大獎。
中華讀書報:您看了電影《芳華》有何感受?
嚴歌苓:電影《芳華》我看了,很感動,有時形象表現的東西,文字是望洋興嘆的。我曾經用了畫家陳川(陳沖的哥哥)的一句話,解釋我的這種感覺:圖像誕生之際就是語言啞然之時。
中華讀書報:這次電影是您做編劇嗎?
嚴歌苓:是的,《芳華》電影是由我自己做編劇的。在做導演臺本的時候,馮小剛導演又做了一些修改。
中華讀書報:可否談談您一路寫到今天,是否覺得越寫越好,幾乎不存在什么寫作的瓶頸或障礙?
嚴歌苓:寫作一本較長的小說,自我質疑、否定、低迷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都是會出現的。人的健康狀態(tài)都不可控,何況創(chuàng)作狀態(tài)。但我不相信瓶頸,不順利是順利的鋪墊,必須經過這些鋪墊達到神來之筆。
中華讀書報:這么勤奮的寫作,但我想并非所有的作品您都滿意吧?您衡量“好作品”的標準是什么?
嚴歌苓:不可能所有作品都讓自己滿意。我很少完全滿意自己任何一部作品。這就是為什么我一再寫何小曼的故事。我衡量好作品的第一標準是誠實。誠實的作家才有心靈和精神的自由,而任何一種精神不自由的狀態(tài)都不會給我神來之筆。神來之筆就是讓自己的創(chuàng)作反過來“surprise”我——給我驚喜——這種Surprise越多,創(chuàng)作就會越自由,反過來也就越誠實。
中華讀書報:您的文學觀是什么?您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作家?
嚴歌苓: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百分之百的誠實的作家,就是只忠實于自己的審美價值、道德審美、心靈感受。任何故弄玄虛,嘩眾取寵的語言,造句,不能誠實表達出最準確意思的寫作,都是我不想要的。寫得美,寫得震撼,假如百分之百的“達意”,那么我寧可不要“傳神”,傳神是錦上添花,達意是雪中送炭。首先雪中送炭了,再升華為錦上添花。中國很多作家都不先求“達意”,寫得很“飛”,但落不了地。先求達意,就是我所追求的誠實的一部分。
中華讀書報:您覺得軍旅生活對自己有怎樣的影響?
嚴歌苓:軍人經歷是我最重要的經歷之一,其次是留學經歷。這兩段生活奠定了我之所以為我。這兩段經歷都需要堅強、紀律、堅持。所以我的軍旅經歷幫助了我在美國留學時代的生活,沒有軍人的堅韌不拔,我不可能在一年零七個月里考過托福,拿到577分的成績,用這個成績保住了我的全額獎學金。
必須給自己限制,否則生活和思考都會失去自由
中華讀書報:您是在《陸犯焉識》中才用電腦寫作的,感覺如何?為什么那么晚才用電腦?現在早已習慣用電腦了吧?
嚴歌苓:我同時感到電腦書寫的優(yōu)越和弊端,手寫的情緒,手寫的動腦勤于動手的感覺,換作電腦寫作都犧牲了。但現在我手寫一部小說,都找不到稱職的打字員。有時候打出字來,我還要猜,那是什么意思,因為打字員看不懂我的手寫體,就亂打,還要找來原稿逐頁逐行地對照,更麻煩。長期用電腦寫作,我怕很多字都會忘掉。
中華讀書報:情書在您的小說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現在您還有機會寫情書嗎?
嚴歌苓:手寫的情書肯定和電腦寫出來的感覺大不相同?!扒椤边@個東西是非常有機的,手寫才能保持它的有機性。白紙黑字,把你對對方的感情一筆一劃地書寫出來,是一種定案,筆墨落在紙面上,本身就是儀式,就是結盟,是筆和紙,黑與白,思想、感情跟載體的結盟,是精神實體化的實現。所以,不用筆墨寫的情書,我不真正把它們看做情書。一種可以最后一分鐘寫,下一分鐘刪除的東西,會在心靈上留下多少痕跡呢?
中華讀書報:網絡、微信等新媒體在您的生活中占用的時間多嗎?您如何看待新媒體的傳播?
嚴歌苓:現在我每天花一個小時專門處理微信和郵件,閱讀微信和網絡信息。必須給自己限制,否則生活和思考都會失去自由。這些雜七雜八的信息不可能不在潛意識里影響一個人的思考獨立性。我住在海外,四海為家,就是想保持這種獨立和清醒的思考。
中華讀書報:您的寫作狀態(tài)一直特別好,是否與受到寫作訓練有關?如此看來,國內很多大學開設的寫作課,是有必要的嗎?能否傳授一下國際寫作課的經驗?
嚴歌苓:因為居住在海外,生活單純,時間充裕,所以想寫的東西就把它們寫出來了。沒什么秘訣,只為了自己每天可以有一種有尊嚴的生活狀態(tài)——工作。不工作,我的生活就缺乏結構,缺乏濃烈度,就像你不去長跑,不去劇烈鍛煉,就不會有鍛煉后的松弛和愉悅。所以,完成一天的寫作之后,我變得比較容易跟人相處,跟自己相處。所有人都可以不喜歡我,但可怕的是自己不喜歡自己,寫作之后,我比較容易喜歡自己。
第五篇:《芳華》讀后感
小說讀完了,故事的結局很悲涼,文工團里的那幾個女孩都沒有活出幸福的人生。郝淑雯算是嫁的比較好的一個了,丈夫下海經商致富,但最終還是離婚了;小穗子也就是作者自己,文中沒有過多的描述,靠寫作為生,過的也一般;林丁丁千挑萬選,先嫁給一個軍事科學院研究生,卻不被婆家人待見且丈夫懦弱,最后離婚,而后嫁給一個居住國外的潮汕人,也以離婚告終;何小嫁給排長,而后她精神失常,丈夫犧牲,最后一個人踽踽獨行,老來與劉峰相依為伴,沒有名分。
《芳華》,她們哪來芬芳的年華,有的是人間的滄桑與凄涼。
二十歲的劉峰遇上二十歲的林丁丁,默默地為她做了那么多事情,默默地對她好了那么久,自以為水到渠成的表白卻以林丁丁哭著喊“救命”結束,以被罰上前線告終。劉峰有沒有用盡全力去愛林丁丁,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因為這個女人,劉峰的命運來了個大逆轉,并以失去一只手臂作為代價,更慘痛的代價應該是對那顆曾經青春萌動的心的打擊吧。傷的越深,記得越牢,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劉峰這一生算是沒法忘記這個女人了。后來的劉峰,娶了售票員為妻育女,而后,妻跑而未見心中波瀾;遇見小惠結一段緣,但也就僅僅是身體的喜歡,我甚至都認為劉峰對小惠連身體的喜歡都沒有,畢竟他與小惠的相識也僅是因為他這個老好人可憐這個發(fā)廊女;老來與何小相依為伴,卻從未碰過她,病危的劉峰,還為小做了不少事情――換竿子、砌地磚、修燈泡、叮囑換碗,讀來感動。小穗子說,“劉峰的心是愛她的,疼她,憐惜她”,是的,劉峰是愛小的,但是這種愛不是愛情,是親情,是戰(zhàn)友情。如果劉峰真的是愛情那種愛小,應該是身體和心都愛她的,除非劉峰認為小是那種不可褻瀆的女神,而事實上小從來就不是劉峰心中的女神,林丁丁才是。終其一生,小就這樣愛著劉峰,而老來能陪伴在他身邊,即使沒有名分,對小來說,她心里應該也是滿足的吧。
我想,如果當年的劉峰愛的不是林丁丁而是郝淑雯,又或者如果當年劉峰愛著林丁丁的時候而正好林丁丁也愛著他,故事的結局會很不一樣,他們是不是都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呢。但是,故事沒有如果,生活也沒有如果。終究是人物的性格決定了他們人生的走向和遭遇。
都說愛對了人,每天都是晴天。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才知道你愛對了人?假如你真的愛錯了人,是不是真的只能自暴自棄?你的選擇,你作主。
每個人都有或曾有青春,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芳華。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第六篇:《芳華》讀后感
我最喜歡那句話“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
書相比于電影來講,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將小曼的生活背景詳細道來,你只有知道從前的何小曼,才明白后來的何小曼――一個自卑的,敏感的,倔強的,珍視善良的需要愛的何小曼。
她需要耍點心思才能讓媽媽抱抱她,她為了留住媽媽給她扎的辮子幾天不洗頭,她為了爸爸能夠解放,出來之后認識她,急迫著盜用丁丁軍裝拍了一張照片(那怕是她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錯事了),她以為離開繼父的家,來到一個沒有人欺負她的地方,后來才意識到只不過換了一批人欺負她看不起她。
所以當有人不嫌棄她愿意因為排練舞蹈碰她(touched)時,她無限放大那種善意,她感受到更多附加的情感,信任,依賴或者是愛,她珍視這種善意,用盡一生去回報以善和愛。
何小曼沒有被那個把背叛當成正義的操蛋的時代腐蝕,她珍視劉峰的善良,把他當作一份特殊的禮物而不是理所當然,在所有人批判劉峰的時候她大聲喊“劉峰你明天走我送你?。 ?/p>
感覺馮導吧小說中劉何之間那種情感升華了一下,(鏡頭)劉峰與小曼去看望死去士兵之后,小曼對劉峰說出當年去他房間看他時想說的那句話。
“能抱抱我嗎?”
很云淡風輕的一句話,對那時的小曼顯得卻那么沉重,讓她不敢開口,而如今他們風風雨雨,愛對于這種陪伴依賴情感顯得都有點庸俗和膚淺。
喜歡那個識得善良,平和知足的何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