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南京地質(zhì)博物館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地質(zhì)博物館觀后感》。
第一篇:參觀博物館觀后感
今天由于學校的組織,我有幸到中大生物博物館參觀,經(jīng)過這次的活動的確讓我大開眼界,其中陳列的動物標本數(shù)不勝數(shù)、琳瑯滿目,也使我感到萬分驚訝。
剛進入大門,映入我眼簾的第一個標本就是一個猛犸(大象)模型。起初,我以為是塑料或者是其它的什么東西做成的動物模型。但是聽我班同學(之前就在附中讀書)的介紹說,這個并不是用其他的材料做的塑像,而是用大象的尸體,把其掏空,再加上防腐劑做成的標本。聽完他的介紹后我不禁驚嘆起來。隨后,我緊跟著導游進入了陳列海洋生物化石的區(qū)域里。雖然說誰都知道一切生命來自大海,但是親眼去看恐龍化石與海洋生物骨骸的區(qū)別,還仍然是令人吃驚,畢竟我們都是只從書中所學,無法想象到實物。古代的魚類外形別具一格,與現(xiàn)今的魚類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館內(nèi)陳列的生物標本和種類數(shù)不勝數(shù),也無法逐一認真的去觀賞。但是惟獨有一個模型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個便是北極熊的模型。雖然以前在電視上也看過相關(guān)的介紹,也大概清楚它的數(shù)據(jù)------身長2~3米,重幾百公斤。但是當我真正0距離接觸了這個模型后,才知道這個數(shù)據(jù)是如此之大。假若北極熊站立起來,大概就有一層半的樓房那么高。如此的龐然大物,與它雙目對視不禁心生敬畏。雖然它僅僅只是個標本而已,但是它傳達給我的仿佛是它生的活力、威猛。
經(jīng)過這次的觀賞,讓我有了一次寶貴的經(jīng)驗-----要真正認識世間的事物,不能局限于書本和電視等狹小的`范圍,而是要走出這狹小的空間,親自去實踐、探究,尋求出其真理。同時這次的活動也讓孤陋寡聞的我開拓了視野,讓我大開了眼界,大飽了眼福,也使我認識到了生命的多樣性。
第二篇:參觀博物館觀后感
在上個月的時候,我的叔叔帶我來到了位于鐘書路100號的無錫博物館。首先在拐彎就可以看到一個長方形的建筑物,外觀基本上都是金色的而且上面還是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建筑物絕對是符合館內(nèi)的文化內(nèi)涵的。進入館內(nèi)首先看到的就是在幾臺電視機上面循環(huán)播放的內(nèi)容,里面的內(nèi)容就是關(guān)于登月計劃??吹贸鰜碓陔娨暀C的前面圍著許多的小朋友,這些小朋友以前都沒有了解過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忍不住停下來觀看。甚至還時不時發(fā)生驚嘆的叫聲。
大廳的地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所以十分的光滑,就連在旁邊電子屏幕上放映的內(nèi)容都可以清晰地在地面上面倒映出來,整個大廳給人一種十分廣闊的氣勢。我和叔叔在大廳里面慢慢的參觀四周的內(nèi)容,里面有許多關(guān)于無錫歷史發(fā)展的記錄。甚至有些東西我還根本沒有了解過,只是從一些老人的嘴里聽說過而已,沒想到在今天終于見到真實的事實資料了。就在我們觀看的時候,有一位解說員向我們這里走來,他帶我們乘電梯來到了上一層的惠山泥人展廳。惠山泥人我是清楚的,這是無錫的三寶之一。剛進入這個展廳,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個很大的惠山泥人作品-廟會。可你看得出來這個作品制作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是我更佩服它的作者,竟然能夠依靠自己的一雙巧手,把普普通通的泥巴竟然能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小人,商鋪。甚至在一些屋子里面還點燃了蠟燭,在這細節(jié)方面更是體現(xiàn)了作者的用心程度。后來解說員跟我們說只有惠山腳下的泥才能捏泥人,因為這里的泥里面的鐵和鋅的含量最高,所以捏出來的泥人不易變形。此次去無錫博物館參觀對于我來說簡直就是一次精彩的經(jīng)歷。
第三篇:參觀博物館觀后感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來到了河南省地質(zhì)博物館參觀。地質(zhì)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qū),建筑也是別具一格。
剛?cè)腽^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屹立在門中央的母子龍,汝陽黃河巨龍的仿真模型。那逼真的神態(tài)與動作,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母親對孩子的疼愛。
館內(nèi)有地球廳,恐龍廳等多個廳組成。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地球廳。在這里,我了解,認識到了由于地質(zhì)作用形成的各種各樣的巖石、隕石。地球廳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廣闊無垠的宇宙和地球的相關(guān)知識。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恐龍廳,在這里,我們仿佛就像來到了數(shù)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在恐龍廳里,陳列著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恐龍化石與模型。最令我記憶尤新的是可愛的小恐龍破殼而出的復(fù)原雕像。小恐龍破殼而出的情景好像還歷歷在目呢!
之后觀看的展廳,最令我難忘的就是礦物廳了。大廳里擺放著數(shù)以千計美輪美奐的礦物晶體,等一些礦物標本,如寶石、熒石、方解石……其中有兩樣礦物令我記憶猶新。
1、方解石,透亮的方解石像美麗的珊瑚,像鮮紅的瑪瑙,像潔白的無暇的翡翠,像……顏色也是五光十色。
2、紫水晶晶洞,把一個約4.5分米的巖洞簇滿了,令人贊嘆不已,眼花繚亂,它是那么的美麗、耀眼。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了解更多的地質(zhì)知識,了解了已經(jīng)滅亡的“霸主”“恐龍”,還看到了許多耀眼、善良、美麗的礦物石。而且通過觀看模擬自然環(huán)境突發(fā)事件,了解到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性。
第四篇:參觀博物館觀后感
在星期三的早上,老師組織我們四年級全體學生參觀安康博物館,我們在學校教學樓樓下集合,同學們穿著整潔的校服,佩戴著鮮艷的紅領(lǐng)巾,然后坐著公交車,唱著郊游的兒歌來到了博物館。我們像小鳥一樣從車上飛奔下來,一眼看到的是一個奇形怪狀的石頭上雕刻著安康歷史博物館幾個字,大家都興奮的叫著目的地到了,目的達到了!
當我們走進博物館里,我們都很驚訝,因為這里面很大,大的超乎我們的想象。有一位帶著我們參觀的姐姐說這個博物館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了,里面收藏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比如:石斧、石刀、銅鏡聽完我們迫不及待的想馬上參觀,在姐姐的帶領(lǐng)下我看到了許多動物標本,有羚羊、大熊貓、金絲猴還有十八羅漢,有的十八羅漢的手都不見了。姐姐說:失去的東西是永遠找不回來了!我覺得非??上?。
我們還去了科技館參觀,里面所有的東西都是最先進的。我玩了許多東西,我最感興趣的是球球冒險記,驚險刺激讓人愛不釋手。我們還看了機器人跳舞,在遙控器的操縱下兩個一紅一藍的機器人不停的扭動著身體,變幻出各種姿勢,可好看了??上⒂^時間太短,很快我們就要返回了。
參觀完博物館,讓我知道了許多古代用的東西和許多我不認識的東西,他們都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象征,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將來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有用的東西,為人類服務(wù)!
第五篇:參觀博物館觀后感
今天是農(nóng)歷初六,我和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弟弟兩家人一起去首都博物館,在大門口有5只小兔子在兩旁站著,為我們拜年。吸了眾多游人來合影留念。
生肖文化展在首博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三年,每年都以其歡快、喜慶的氣氛受到觀眾的喜愛。與那些讓人們心中產(chǎn)生敬畏的生肖動物相比,兔子那憨態(tài)可掬的模樣,善良溫厚的個性更容易受到人們的喜愛。
本次展覽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寶兔魔盒?!澳Ш小奔词侵R的“寶盒”。選擇從古至今帶有兔子形象的物品集中展示,有戰(zhàn)國的青玉土浸小兔、遼代的木十二生肖(兔)、清代的白玉八卦十二辰圓佩、現(xiàn)代的糕點模子、壓勝錢……這些活潑生動的兔形象實物與資料詳盡的多媒體小片搭配展出,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兔文化發(fā)展脈絡(luò)圖。
第二部分是寶兔送福。注重與觀眾的互動和交流,展館引進了高科技的“擴增實境技術(shù)”,使觀眾和屏幕中的主持人進行實時交流,并由動畫兔子將新年的祝福送給我們,這種妙趣橫生的互動方式相信會給每位小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還和屏幕上跳出來的主持人游戲互動呢!
第三部分是寶兔劇場。木由中國木偶劇院的叔叔阿姨為我們表演《小羊過河》、《蝸牛刷牙》、《過橋》等經(jīng)典劇目。第四部分是寶兔樂園。
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筑、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shù)、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xiàn)代化博物館,并躋身于“國內(nèi)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收藏、展示、研究是博物館三大主要任務(wù),首博新館充分吸納和采用了當今世界博物館建設(shè)的先進技術(shù),展廳安裝智能化控制溫濕度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保證展廳內(nèi)觀眾活動的空間是舒適的溫濕度,而展柜內(nèi)保持利于文物保護的溫濕度。
作為一名小游客,我們應(yīng)該遵守參觀注意事項,愛護展館設(shè)施和展品,不在展廳里亂跑亂叫,保持館內(nèi)衛(wèi)生。
看完了這些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首都博物館,我的腦海里還不斷浮現(xiàn)上面的圖畫,它太壯觀了!
第六篇:參觀南京博物館的四年級作文
今天,我參加了現(xiàn)代快報組織的參觀南京博物院的活動。
一大早,我就和幾個小伙伴來到了博物院門口。迫不及待的我,不時問媽媽:“媽媽,媽媽!活動什么時候才開始呀?”媽媽總是這樣回答:“快了,快了?!?/p>
終于,活動開始了,我們走進了博物院。講解員阿姨先給我們每個小記者發(fā)了一個語音機,它小小的,上面有幾個按鈕和一個特別的耳機。我一開始還把它當成了擴音器,對著它嘰里呱啦,說個不停,后來,我才知道那是語音機,戴在耳朵上,即使離得遠,也能聽見講解員的介紹。
講解員先領(lǐng)著我們來到了馬年特展館,這里的“馬”可真多呀!有石頭雕成的石刻馬;有陶制的戰(zhàn)馬;有絨布做成的似風火馬。在這些各式各樣的馬中,我最喜歡《八駿圖》。這八匹駿馬和真馬一樣大,它們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顯得十分高貴優(yōu)雅。講解員告訴我們,《八駿圖》是西洋畫師艾啟蒙為乾隆皇帝的御藏寶馬畫的肖像圖,十分珍貴,因為今年是馬年,才全部掛出來展覽的。
看完了馬,講解員又帶著大家來到了歷史館。歷史館的寶物數(shù)不勝數(shù),有的金光閃閃,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古樸精致。我最感興趣的是光著肚皮,大跳古代“肚皮舞”的唐代陶人;還有南博鎮(zhèn)院之寶之一的銅牛燈。這盞燈不僅外表精致,設(shè)計也很巧妙。聽講解員說,牛的肚子里裝著水,燈燃燒時產(chǎn)生的*和雜質(zhì)可以溶解在水里,十分環(huán)保!
活動結(jié)束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南博。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藝,我們也要努力,也要給我們的后代留下一些讓他們贊嘆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