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南京中山陵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南京中山陵觀后感》。
已是深秋,南京的天氣卻依舊有些燥熱,樹葉換上金裝,開始變得調(diào)皮,脫離大樹媽媽的懷抱,隨風而舞,舞出應該有的活力。
就是這個日子,我們有幸瞻仰了孫中山老先生的陵墓。但這個陵墓,說大吧,卻又不及皇親貴族的陵墓大,說小吧,卻也足足兩千多平方米。他的氣勢,恢弘,壯觀,氣派,不僅令人心曠神怡,還令人在心中對陵墓產(chǎn)生一種敬佩,莊嚴的情感,讓人的情緒由心而發(fā),無法阻擋。
開始,我們隨著導游的腳步而出發(fā),聽著導游的介紹,我們開始逐步了解到孫中山偉人的事跡,逐爬上了樓梯,導游告訴我們,這里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級階梯,代表著當時三億兩千九百多萬人民。所以可以說,設計者的心思,是別出心裁的。
這臺階還不是最主要的,畢竟靈堂,才是這其中最核心的部分。首先,我們繞過了一段曲折的路,上面有許多字牌,例如“請衣著整齊”,“請不要隨地亂人垃圾”,“請保持安靜”等,意味很明顯,我們要敬佩孫中山先生這位偉人,做為一民中國人名應該有的樣子。很快,我們便進入了。從門口望去,“天下為公”四個燙金大字正擺放在中央,讓人看了就不經(jīng)肅人起敬,這時導游又說,孫中山先生的遺體放在靈堂正中下五米,與之前所擺的碑高九米正好呼應,被紅帶子所圍成的中間,放著孫中山先生的雕塑,只見他兩眼莊重有神,銅像高2。9米,重1噸多,以孫中山向民眾發(fā)表演講的姿勢為造型,氣勢磅礴,栩栩如生。靈堂的三個門上面刻著“民生”、“民權”、“民主”,媽媽告訴我這是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靈堂里面立著12根大理石的柱子,銅像由日本著名的“筱原金作工場”計劃,雕塑家牧田祥哉制作,一共鑄造了四尊。除了南京的這一尊外,其余三尊分別安置在廣州黃埔軍校、廣州中山大學和澳門國父紀念館。接著,便出來了,兩旁的千花松依舊引人注目,我們很快就出發(fā)了。
只是那雕像與中山陵,依舊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