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朗讀者之遇見觀后感(大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朗讀者之遇見觀后感(大全)》。
第一篇:《朗讀者》觀后感心得
《朗讀者》中的每一個朗讀者都珍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在他們敞開心扉的娓娓敘述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躍然而出。在他們充滿深情的朗聲誦讀中,傳播著廣博高雅的文化內(nèi)涵,讓聽眾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從而產(chǎn)生發(fā)自心底的共鳴與感動,激起人們沉寂已久的對知識的汲取與渴求。
《朗讀者》其新穎的創(chuàng)意在于把文字和閱讀者經(jīng)過閱讀的方式緊密地連結在了一齊,融合在了一齊,是人與文字的和諧統(tǒng)一。一個朗讀者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一部作品;而朗讀者所誦讀的每一部作品、每一段文字都是朗讀者最真摯的心聲和最切身的感悟。
首期推出的朗讀者之一許淵沖,是北京大學的教授、翻譯家,至今已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多年,異常是古詩翻譯,世界稱奇,號稱“詩譯英法唯一人”。他能做到英漢、法漢互譯,成為中外文化傳播交流的使者。至今96歲了還在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且立下豪言壯語,一百歲完成莎士比亞全部著作的翻譯工作。在談到翻譯林徽因的詩《別丟掉》時,還引出了老人的一段完美的感情故事,當時為了喜歡一個女同學才翻譯這首詩送給她的,可是,直到50年以后才收到這位女同學的回信。老人說起來以往的完美往事也是動情的熱淚盈眶,不禁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記住了多少日子”。這樣的朗讀者,這樣的故事,就是《朗讀者》饋贈給觀眾的饕殄大餐,應對老人活到老干到老的錚錚誓言和未泯情愫,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只爭朝夕地工作,不發(fā)奮努力地修身養(yǎng)性相信每個人都會在敬佩他的同時被其深深地感染,定會思考自我的路怎樣走,自我的目標是什么,怎樣更能體現(xiàn)自我的價值。
朗讀者來自社會各界,有知名學者、文藝名流、企業(yè)家,也有普普通通的民眾。無國界醫(yī)生、16年陪讀失聰兒子的母親、選擇與艾滋病患兒共成長的校長等等,他們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用實際行動默默詮釋著人性的光輝。他們能夠敞開心扉暢談一個個親身經(jīng)歷、親身感受的人和事,朗讀著自我鐘愛的作品或自我寫作的作品,能夠感染人的不是他們的朗讀水平高低,而是朗讀者背后所凝聚和散發(fā)著的一種進取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一份沉甸甸的愛,一份對社會、對國家及對家庭的無私的奉獻精神。
關注《朗讀者》,做一個朗讀者吧,朗讀能夠讓人遇見更好的自我,喜歡上朗讀,你便會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都在偷偷愛著你,朗讀者的世界也所以變得絢麗多彩,充滿關愛,充滿和諧。
第二篇:董卿朗讀者觀后感
董卿和馬東一樣,是個聰明的媒體人。馬東做《奇葩說》,雖然打著奇葩非主流的稱號,但是本質(zhì)和內(nèi)涵還是正確說話的技巧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更多閃光點,所以《奇葩說》的火爆絕非偶然,因為它觸到了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而董卿似乎也摸到了門道,《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讓更多人開始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再加上《見字如面》的加持,熒屏上又開始刮來一陣清風。
在這種情況下,《朗讀者》應運而生。
第一期的主題是“遇見”,我覺得最明智的地方在于沒有把視線只局限在名人身上,而是涵蓋了各個行業(yè),發(fā)掘出了更多震撼人心的故事,比如這一期當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女醫(yī)生蔣勵、鮮花山谷夫婦、還有翻譯家許淵沖先生。尤其是許先生,當他講到林徽因的故事的時候痛哭流涕,我也不禁淚目,似乎在他那飽含深情地語言之后,也能感受到當時那種熾烈的情感。
所以,光朗讀是不夠的,朗讀只能夠讓我們知道原來還有這篇文章,喚起一些文學的情懷,更重要的還是故事的分享,因為每一段故事的背后,告訴我們的都是銘記與感恩。
是的,現(xiàn)在太缺少這銘記和感恩了,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步子也邁得越來越大,不經(jīng)意間總會錯過很多可貴的美好,忘掉很多讓自己感動的瞬間,而《朗讀者》的出現(xiàn)就是告訴我們,這些你不經(jīng)意間錯過的東西,可能才是你人生最大的價值所在。
就像許先生說的,生命價值的衡量標準不是在于你過了多少天,而是在于你記住了多少天,這句話仔細品味,真的很動人。
看到接下來《朗讀者》將要邀請的嘉賓,有斯琴高娃、蔣雯麗、王學圻這樣的資深演員,有劉震云、鄭淵潔這樣的著名作家,可能還有很多文體界的知名人士,但是我更希望看到的還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走上這個舞臺,就像《奇葩說》是很多和這個主流社會有些格格不入的人的發(fā)聲場所一樣,《朗讀者》同樣可以讓這些平凡而又了不起的人站上這個舞臺,說出他們的故事,我想這會是這檔節(jié)目最大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最后說一下文化類節(jié)目重新回歸大眾視野的問題,距《百家講壇》的火爆正好十年了,十年前是國學熱,十年后是文學熱,這樣的文化情感回歸終究是一件好事情。很多人說《奇葩說》可以火恰恰印證了現(xiàn)在很多人不能好好說話,而《朗讀者》火爆也是說明中國人對于文學的熱情已經(jīng)大大地消減,這個觀點我不敢茍同。中國終究是一個以文載道的國家,文是這個國家的根本,多一些這樣節(jié)目的出現(xiàn),可能會把我們從浮躁消極的心態(tài)中拉出來,多關注一些文學的珍貴性以及生活的美好,我們應該持積極的態(tài)度,而不是貶斥與打壓類似節(jié)目的興起。
《朗讀者》畢竟只出了一期,雖然開局很驚艷,但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節(jié)目組勿忘初心,繼續(xù)呈現(xiàn)出更多好的感動的故事與我們分享。
以上。
第三篇:朗讀者觀后感
在這個星期,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讀者》節(jié)目。剛聽老師說完,我很好奇,難道這個節(jié)目是一群人在朗讀嗎?那該多無聊呀!為什么老師會讓我們看這種節(jié)目?
等看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并不是我想的那樣。嘉賓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們的朗讀,也不是平白無趣,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充滿真情實意。當節(jié)目剛開始時,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簡潔明了地告訴了我們第一期節(jié)目的主題:遇見。在我心中,遇見這個詞是相當平常的,不就是一個人碰見另一個人嗎?當我看到一個人時,我才發(fā)現(xiàn)遇見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他就是聯(lián)想集團總裁柳傳志,他曾經(jīng)想當宇航員,可是沒能當選。這時他"遇見"了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鼓勵他,使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他選擇了新的行業(yè),并且經(jīng)過多番波折,當上了總裁??赐曛?,我感慨萬千:人生是多變的,但有許多人都因失敗而沮喪??伤麄兌嘉丛脒^,或許他們走另一條路,便可登上人生巔峰,可他們并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了放棄,在一條路上跌倒不起。哪怕當不上白領,董事長什么的,只要勇于挑戰(zhàn),不畏失敗,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
通過這個節(jié)目,我受益匪淺,明白了許多做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