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楊家將讀后感400字(推薦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楊家將讀后感400字(推薦6篇)》。
第一篇:楊家將讀后感400字
今天,我讀完了《楊家將》這本書,書中的楊家將門讓我非常佩服。
《楊家將》主要講楊繼業(yè)和他七個兒子驍勇善戰(zhàn),而楊繼業(yè)、大郎、二郎、三郎和七郎英勇犧牲,四郎被擒,五郎出家,只剩六郎楊延昭一個人赤膽忠心,為祖國效力。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大破天門陣,故事是這樣的:蕭太后的手下呂客布了個全軍無人能破的天門陣,便讓熟讀兵法的佘太君前來看陣,宗保卻找奶奶,誤遇神仙傳授兵法,知道破陣之法,皇上命他為大將,他派呼延贊夫人金頭馬氏和八姐攻打太陰陣,派穆桂英攻打鐵鎖金門陣……取得勝利,將各個陣破的七零八落,最后與八王爺、父親楊延昭一起,大破玉皇殿,大獲全勝。
這個故事主要講楊宗保大破天門陣,共殺死遼兵四十余萬人,多少年后,游人路過這里,見尸骨滿地,無不悲傷;同時,這個故事還體現了楊家將的英勇,為下一步大破幽州,解除我國邊疆連年痛受北遼的侵襲做下了良好的鋪墊。
此外,這本書還講了許多楊家將大戰(zhàn)遼軍的故事,個個生動精彩,打斗場面仿佛躍然紙上,講述了楊家將一門忠烈,驍勇善戰(zhàn)的高貴品質和楊家將赤膽忠心,鎮(zhèn)守三關,捍衛(wèi)祖國的偉大功績。
《楊家將》講述了楊繼業(yè)和七個兒子為國建功立業(yè)的事跡,我非常佩服他們。
第二篇: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后感
首先,本文的題目靈感來自于一句廣告詞:男人的人生要像一把刀,要有所斬獲。昨晚終于欣賞了《鴻門宴傳奇》這部電影,看完之后我發(fā)現我竟然有些悵然,下面就是我對這部影片的感受和評價:
本人關注這部影片許久了,直到影片真正開始在面前播放,才發(fā)現“鴻門宴”后面還有“傳奇”二字。既然影片的編導們都把這部影片定性為“傳奇”了,那么我想我也就沒必要從大歷史的角度來加以解讀了。等影片放映結束,我才明白這部影片說的其實是人性,是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男人之間的人性。盡管劉亦菲扮演的虞姬這個角色不僅僅是一個花瓶角色,她的戲份還算不少,但總體來說這仍是一部十足的男人戲。而這部男人戲顯然沒有像其他某些港片一樣把男人之間的肝膽相照、兩肋插刀的情義渲染地令人熱血沸騰,反而把男人之間權謀、陰暗的一面刻畫地淋漓盡致,且聽本人細細分析:
一、項羽和劉邦。
在影片開始,項羽這個出身于楚國貴族的義軍首領,其實對劉邦產生了嚴重的誤判。在影片中他們最初相識是在咸陽,他們不約而同地去刺殺秦始皇這個暴君,并因此產生了英雄相惜的情感。后來,在一個虞姬遇難、項羽英雄救美的橋段中,劉邦在即將開始的廝殺中主動要求和項羽結為兄弟,而項羽也豪爽地表示:照顧好你嫂子!可見,項羽把劉邦視作一個非常不錯的、值得信任的心腹小弟了。而到后來,項羽這個大哥安排劉邦護送虞姬回后方,事實上等于剝奪了劉邦和自己競爭“先入咸陽為秦王”的資格。項羽這個大哥也許是這樣認為的:自己是貴族出身、而且又是義軍盟主;而劉邦是平民出身,況且又對自己擔當霸主的信心不足,所以讓劉邦在自己手底下做小弟,做像項莊一樣值得信任的小弟是劉邦最好的出路了,自己也算沒有虧待劉邦。
但是,劉邦無疑也是一個想當大哥的人,因為他也說過“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豪言壯語。他之所以在項羽面前沒有顯露,一是為了自保;二是由于如果他也進兵咸陽,勢必和項羽成為對頭,這么做風險極大,需要眾兄弟的鼎力支持才行,如:夏侯嬰、蕭何、樊噲等……而他之所以順從項羽的指示而護送虞姬回鄉(xiāng),當然也是為了試探眾兄弟的心思,或者說這根本就是一個“激將法”。終于,快人快語的樊噲不滿劉邦這樣做,當眾坦露了心跡,要求劉邦帶大家進軍咸陽。于是大家終于思想統(tǒng)一、步調一致地調轉方向而朝咸陽進發(fā)了。
說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三國演義》里的兩個橋段:曹操對關羽那么好,可關羽還是棄他而去,原因正是關羽在曹操那里待遇再好也是個打工的,怎么也算不上心腹小弟,曹操真正的心腹小弟是曹仁、曹洪。而關羽在劉備那里當然算是可以參與核心機密籌劃的心腹小弟了,一旦成就大業(yè),理所應當地是會擁有原始股份的。而劉備也在曹操那里混過,可他最終離開曹操無疑是因為劉備也和老祖宗劉邦一樣是一個注定要當大哥、注定要和曹操爭天下的人物??磥恚绻粋€人也想當大哥,那么認清自己的職業(yè)定位、認清別人的職業(yè)定位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兒。項羽最初在這方面可以說等于看錯了劉邦。
二、項羽和范增。
范增無疑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角色,而且和項羽的關系非常好:項羽尊其為“亞父”(比干爹還要厲害),范增則稱呼項羽為“羽兒”,好一對情誼融融的準父子!可是,當張良籌劃的離間計在頭腦相對簡單的項羽身上起作用時、項羽質問范增“軍師對我項家是否也是此一時彼一時”時,我們可以想象范增的心會不會一下子冷到3.86攝氏度!而項羽這次的疑心之所以這么大,也許是因為當初看劉邦走眼之后的反彈。隨后范增知道自己失去了信任,向項羽辭行時,已經不敢稱呼“羽兒”,而是“主公”,看到這里不免令人心寒,打工的就是打工的,無論老板對你多么好、多么客氣、多么視你為心腹,可你還是一個打工的。這一點需要每一位打工者牢記!人家對你“言聽計從”說明你的職業(yè)生涯已經算是相當成功了,接下來該急流勇退了,否則很有可能自取其辱了。當然了,項羽頭腦雖相對簡單,但也不是沒心沒肺,所以他面對范增的辭行,手握范增留下的錦囊妙計,還是淚流滿面,激動地、重新叫了一聲“亞父!”這種場景真令人唏噓不已。老板和打工者究竟怎樣才能善始善終呢?
三、范增和張良。
縱觀整部影片,范增和張良這兩位超級大謀士的對弈主導了整部電影情節(jié)的推進。他們最初見面開始對弈,范增贏了,張良差點兒被自己的老板劉邦殺掉(看起來的確如此)。但張良歸到項羽帳下之后,又成功地離間了項羽和范增。而當范增拖著老朽的軀體離開項羽后,又成功地運用“兩敗俱輸”的方法離間了劉邦和張良以及蕭何、韓信等骨干,讓劉邦到最后奪得了江山,但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任何人都不相信,一點兒也不快樂。因此,范增和張良對弈的招數一個比一個狠,一個比一個毒。那么,同樣作為謀士的范增和張良,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什么?當然是為了“個人價值的實現”。通過輔佐某位賢明的主公而奪天下、安萬民來實現自己在歷史上的價值、得到一種歷史成就感。而“革命”成功以后,他們不一定非要要求得到多大的物質回報。可惜的是那些當大哥、當老板的不一定這么認為,他們往往對這類謀士采取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處理辦法。
四、劉邦和張良。
可以說沒有張良的輔佐劉邦是很難戰(zhàn)勝項羽、奪得天下的。但是,當項羽和虞姬雙雙自殺、天下已定的時候。劉邦僅憑范增一個所謂“錦囊妙計”的孤證,便懷疑張良、蕭何、韓信等人的忠誠,進而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追殺。莫非劉邦和項羽一樣頭腦簡單而經受不住低劣的“離間計”?本人不這么認為,當時天下已定,張良等功臣的地位相當敏感,劉邦當然是不想和他們“平分天下”的。因此,對于他們是否勾結了項羽,劉邦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也正是所謂“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的真實寫照。
五、劉邦和樊噲。
樊噲無疑是劉邦的心腹,而且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有話就說,所以樊噲得以“善終”。但他對劉邦殺戮舊臣的做法感到不解和難以接受。所以他在向劉邦說出了自己的痛苦之后,竟然自殺了。他是死于自己的單純,和對殘酷現實的難以接受。
以上便是影片中展示的男人與男人之間故事,大哥與小弟、老板與打工者、與聰明的打工者以及頭腦簡單的打工者、打工者與打工者之間的陰謀、權術、信任、猜疑和殺戮的故事。所以說,男人們的一生就像一把刀,隨時準備殺別人或者防止別人殺自己,或者干脆等自己的價值防線崩潰時用來自殺……這樣的人際關系是不是有些太累了?所以行文至此我終于明白《失戀33天》中李可(河南人)老公的一句臺詞:找李可這樣的女人當老婆,省心!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男人之間耍耍大刀還是值得品味的,因為這畢竟是人類智慧的一種體現。女人就算了吧!否則,女人耍大刀很有可能演變成《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那樣的群毆!
當然,在影片中也有比較單純的關系:項羽和虞姬。他們自始至終都簡單地相愛著。而虞姬一句臺詞仿佛是說給其他男人聽的:我還是喜歡選擇相信別人??梢韵嘈艅e人的人是簡單的,也是快樂和幸福的。而影片中成就大業(yè)、消除了各種隱患的劉邦顯然是不快樂不幸福的,用他自己的話說:覺得身邊每一個人說的話都是在騙自己。好多人向往豐功偉業(yè)到最后竟然是這樣的?豐功偉業(yè)在這里被神奇般地解構了,男人之間的肝膽相照、英雄相惜也被解構了,只剩下了項羽和虞姬之間的愛情沒有被解構,這一點和《東成西就2011》恰好相反?。?/p>
第三篇:《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觀后感
《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觀后感
《楊門女將》是中國古典十大名著之一《楊家將》的節(jié)選,說的是公元十世紀,距今一千年前,北宋時期第四個皇帝宋仁宗年間,皇帝迷戀酒色,疏于朝政,朝中奸臣當道,邊關戰(zhàn)火連綿,戰(zhàn)事不斷,民不聊生。而西夏國封殷奇為元帥,以勢不可擋之勢舉兵侵犯中原,欲奪大宋江山,朝中無人敢與敵兵征戰(zhàn),唯有楊家能舉兵出征,虎將們都已戰(zhàn)死沙場。只剩楊宗保一人鎮(zhèn)守邊關,朝中奸臣王強保舉佘太君出征,楊家十四員女將和楊宗保之子楊文廣英勇善戰(zhàn),以楊文廣為元帥,佘太君為監(jiān)軍統(tǒng)領一萬人馬和楊大娘周云鏡;楊二娘耿金花、鄒蘭秀;楊三娘董月娥;楊四娘孟金榜;楊五娘馬賽英;楊六娘柴清云;楊七娘呼延赤金;楊八姐楊延琪;楊九妹楊延瑛;楊宗保之妻穆桂英;楊文廣之妻楊金花和佘太君的干女兒楊排風浩浩蕩蕩殺向西夏國,平滅了西夏。
我真為她們的英勇所折服;為她們的勝利所歡呼;為她們的犧牲所惋惜。無論是怎樣難的戰(zhàn)爭;怎樣多的犧牲;怎樣惡劣的環(huán)境……在她們的'心中永遠記住了四個字――軍令如山。
楊門女將為什么會勝利得如此光榮?因為她們很團結,她們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如果姐妹們快要走向死亡的邊境,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們就會把生死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機會留給自己。這種大無畏的精神能不讓我震撼嗎?
《楊門女將》給我的是勇氣,是力量,是互助,是品質――大無畏,舍己為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這些精神不得不使我贊嘆,一些壯舉也會使后人稱贊的。雖然她們犧牲了,但是她們的精神還在淵遠流長!舉世聞名的楊家十四女將已流傳至今,我相信,她們一定會名垂千古的!
第四篇: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后感
最近熱播的《鴻門宴傳奇》,我也去看了,鴻門宴故事流傳千年,熟悉這段歷史的人不少,影片觀者之多,雖然爭議不斷,《鴻門宴傳奇》的票房仍然水漲船高。筆者認為,鴻門宴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對一部歷史題材電影來說,尊重歷史比講故事重要,因為電影本身也有歷史資料屬性,不能因為一時的娛樂需要而篡改了歷史。何況鴻門宴不是傳說,更不是神話,它不僅僅是歷史,更是楚漢相爭的重大轉折,是兩位爭奪天下的領袖一次歷史性會見,被人們稱為“一念決生死,一宴定天下”的天下第一宴,
看過《鴻門宴傳奇》的人都知道,演員演技也不差,“項羽”的帥氣和“虞姬”的美感讓人養(yǎng)眼了。但是劇中的一些場景與歷史不太相稱,如“鴻門宴”上沒人喝酒也沒有人吃飯,而是兩位高深謀士棋盤對弈的玄機貫穿其中;“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的時間應該是夜里,項羽在帳棚內喝酒,并自編唱起了悲壯而又令人凄涼的歌,邊上將士無不泣淚、不敢仰視,電影里卻是大白天,項羽沒喝酒、沒唱歌,對項羽與虞姬的愛渲染不夠,這里看史書比看電影更為動情;樊噲、韓信、蕭何的死法也與史書不一,再是烏江應在安徽和縣,電影里烏江邊是一片沙漠。也許這是劇情需要吧。
按照項羽的性格,劇中項羽的說話不夠粗獷,造型是挺霸氣的,可惜氣場不夠強大。項羽是一個性格暴躁、內心仁弱的大男人,對敵人也講仁慈,致使養(yǎng)虎為患!而劉邦則是一個無賴,很有心機的人,為實行個人理想,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
縱觀楚漢相爭,雖然到最后項羽輸了,被人們稱“悲劇大英雄”,但是劉邦登基之后身邊的親信相繼死去,落到最后無人可信,孤苦終老,心驚膽戰(zhàn)的過完一生。姜還是老的辣啊,范增果然棋高一著,這可不是:在鴻門宴上項羽沒聽范增和話,沒把劉邦殺掉,劉邦逃走后,范增對項羽說:我不能與你共事了,得天下的肯定是劉邦。于是老淚橫流。
項羽一次次地腳下留情,劉邦一次次地化險為夷,結果貴族出身的勇將,敗在土包子出身的無賴。
香港導演冼杞然的《西楚霸王》我也看過,感覺上比較真實。不管怎么說,《鴻門宴傳奇》與史記和漢書的出入較大!希望小朋友看了后不要認為這是都是歷史!
第五篇:愛國影片觀后感
我看了《地道戰(zhàn)》這部影片,影片講的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高家莊的老百姓想了好多辦法挖了好多地道,來打敗鬼子的故事。第一次,鬼子來掃蕩,老百姓只會藏,不會打。第二次,他們挖了許多地道,就以為敵人找不到他們了,敵人又來掃蕩的時候,發(fā)現了他們的地道,然后往里面放毒、灌水,傳寶費了好大的勁才把老百姓轉移,傳寶忽然說:“趁現在鬼子在煮雞湯,我現在馬上上去把他們消滅掉?!焙髞韨鲗毎褦橙讼麥缌?,可是還有很多敵人沒有消滅。經過這次的戰(zhàn)斗,他們挖了有兩個方向的地道,一個地道是一直通向下面,一個是拐左的,他們在拐左的那個通道里裝了一扇門,那一扇門一點也不漏風,就可以避開毒氣和水,那些毒氣就會一直往下排,這樣子就不會被毒氣熏死在里面,敵人以為一直通下去沒有其它的洞口,毒氣還是下面那里,它們沒有往上升。后來他們把地道一直挖到敵人的炮臺下,這次他們和武工隊一起合作,他們把敵人全部消滅了,鬼子山田隊長也被活捉了。
我在這部電影學到了什么事都要堅持,才是勝利,還有他們挖地道不是亂挖,而是戰(zhàn)爭用的,因為他們第一次想了辦法,還是沒有打敗敵人,但是他們沒有灰心,他們一直在努力,就象傳寶說的打一次仗,就會進步一次,他們不斷去思考怎么挖,還一直增加他們的武器,所以他們勝利了。
第六篇: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后感
鴻門宴,只要是稍微懂點歷史的人應該對它都不勝了解了,太出名的段子了。聽說要看鴻門宴傳奇這片子時我就來了興趣,不知這視覺效果跟我心里顯得那個效果有幾分相似,能給我多大的沖擊呢。事實證明,給我的印象還挺深。甚至讓我覺得我簡直是低估了中國人的想象力。怎么會是倒數第一呢,就憑這個也得往前再排點吧。
開始兩分鐘,很多人推著門進了個屋子,視覺效果挺震撼,在電影院看肯定還不錯。之后就越來越不錯了,越來越有范兒了,根本就是一魔幻大片!大約劉邦項羽都現了身又過了會兒,不知是不是我這個人理解有問題,我真沒把他們分清楚。按照歷史,兩人性格應該是相差甚遠,屬于一看見就可以分出誰是誰的那種款式,可是這里面他兩都文縐縐的,要說霸氣,我覺得劉邦比項羽還霸氣,項羽那是還沒長大的孩子,劉邦更成熟冷靜。情節(jié)越來越離譜,感情原來劉邦還暗戀虞姬,他們緣分還比項羽早。雖說我不知道虞姬和項羽到底是怎么個情況,可是這言情劇里最喜歡用來騙眼淚的俗套三角戀還是看得多了,更說這項羽在聽說虞姬被綁了之后的那氣勢那眼神,是本片他最霸氣的時候,大有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意味。 不得不發(fā)出感慨,原來項羽劉邦也就兩癡情種。到了鴻門宴這個最關鍵時刻,那個棋局只讓我想起了《天龍八部》,堪稱一模一樣。然后就是太血腥了,原來鴻門宴最主要的居然是救人,受刑也不要讓觀眾看啊,小孩看了會有陰影。結尾我是笑著看完的,因為我找不到其它的表情了。項羽劉邦雙雙殉情,這真是符合觀眾口味啊,可是太符合了就必然有極端不符的一面,歷史中的英雄項羽已經英雄不再,已然該行成為了癡情王子??杀娜宋锇?。
原本在心里給這片子的定位是歷史片,這下看來只是一個錯誤的定位,這只能當是商業(yè)娛樂片來看。雖說心里這么想,可是還是越看越氣憤,也不知哪里來的火氣,一直都不能平息。劇情基本已經和歷史不符,人物設定也怪里怪氣,人物關系更是剪不斷,理還亂。我瞬間覺得我敗了,完敗。不跟誰比,我只是真沒想到鴻門宴可以拍成這樣!要是歷史也有版權的話,絕對不會允許它這樣胡編亂造!這完全是在考察我的耐心和忍耐力,我只能說,我認真,我輸了?!而欓T宴傳奇》,我看只是鴻門宴傳得奇怪。
我想,去電影院看的免不了都是中產階級一家人,這樣一批人去看的目的,除了娛樂,肯定還是想看看歷史,想讓一家人都了解了解歷史,若是像這片子的電影一多,去看只能是害了想了解歷史的人,不知這段歷史的孩子就會把錯誤的當作真實的。而它歷史的噱頭打得重,去看無非都是這么些人。本想是想來慶幸它的票房應該比較低,那還不錯,卻一查,票房很高,還準備在國外上映,照理說在國外上映中國片,好啊,我現在心里卻不是什么個滋味。
推而廣之,看到現在什么改編劇,清宮劇,穿越劇盛行,憂慮了幾分。改編劇把經典一改再改,賣個名字的出名,實在是傷財。其實就是沒有好的編劇了,沒有好的故事了,可是市場空閑,想去占個位置。我并沒有看到社會主義文化多好,什么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各種補助獎勵,但是中央你也得看清楚啊,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化,而不是只圖數量沒有質量,那樣不就圖個錢嗎?并沒有好的文化出現。實在沒看出教科書上灌輸給我們的,社會主義文化好好好!若真是沒有文化還可以理解,只是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怎么會沒有好的文化,那么好的文化又去了哪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