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籃球訓練總結》,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籃球訓練總結》。
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是指多年來該校在一或兩個運動項目上已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相當?shù)倪\動水平,長期以來形成傳統(tǒng)的學校。我校自二0xx年被市教育局、文體局確定為“青少年籃球業(yè)余訓練網(wǎng)點校”以來,把普及籃球項目做為學校特色項目來抓。隨著我?;@球運動廣泛、深入開展,近年來,這一運動已經(jīng)成為我校展示體育風采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校籃球運動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均得到上級與同行的認可與肯定。
為進一步弘揚我?;@球特色項目建設,使我校籃球運動普及和水平再上一個新的平臺。本人認為,在今后教學組織、訓練及機制管理上還應做到分層遞進,整體提高。
一、 構建籃球課堂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策略
要使全校學生普遍參加籃球活動,人人都會玩籃球,課堂教學是基礎,它是學生獲取籃球知識,掌握籃球技能的主要陣地。
在現(xiàn)行體育與健康(小學)教材中籃球教學內容沒有形成體系,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的盲目性。我們應綜合體育與健康各年級教材,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身體發(fā)育的特點,對1--6年級教材中的一些選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合理的安排籃球教學內容和輔助素質練習,從而達到分層遞進,不斷提高訓練水平。
1、教學內容分層安排:
一年級安排 以原地左、右手運球、 面對面拋接球 、直線跑、
跳等練習;
二年級安排以 原地左右手運球、 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行進間往返運球、 運球急停、急起往返 、跳繩、單雙腳跳、往返摸線跑、投壘球等練習;
三年級安排以行進間曲線往返運球、 運球急停、急起、 雙手胸前跑動傳接球、原地單雙手胸前投籃、雙人攻防練習、 60米加速跑 、200米耐力跑、立定跳遠、單腳跳. 仰臥起坐、立臥撐等練習; 四年級 安排以行進間往返變向運球、 運球接跑籃、 跑動傳接球上籃、雙手胸前投籃、單手肩上投籃、 攻防練習、 60米、100米快速跑、400米、800米耐力跑、 立定跳遠、單腳跳、引體向上、府臥撐、 步伐移動等練習;
五年級安排以雙手胸前跑動傳接球上籃、 假動作突破運球上籃、全場往返運球上籃、傳接傳切配合上籃、快攻傳球跑動上籃、 人盯人攻防練習 、 800米、1000米跑、變速跑、 摸線往返跑、單雙腳交換跳、仰臥起坐、府臥撐、引體向上、擲實心球等練習;
六年級安排以過障礙變向運球、全場人盯人攻防練習、 定點投籃(單手肩上投籃)、行進間急停跳投、區(qū)域聯(lián)防、小組對抗賽 、60米、100米加速跑、 1000米變速跑、往返摸線跑、助跑摸高、單腳跳、連級蛙跳、府臥撐、引體向上、 擲實心球等練習;
2、籃球課堂教學策略:
(1) 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興趣入手,力爭每堂課前安排熟悉球性或與籃球相關的練習。
(2) 要求教師對籃球基本技術教學,動作要規(guī)范、正確。
(3) 籃球技術教學與身體素質練習相結合。
(4) 要切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不急于求成。
(5) 籃球教學內容列入學期考查內容中,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明確目標,促進自學自練。
二、構建以三個保證為前提,以課堂教學為主線、以比賽為動力的活動模式
根據(jù)學校構建籃球傳統(tǒng)校目標要求,應采取以下管理策略
(一)做到“三個保證”
1、場地器材保證:學校應對全校訓練的場地合理安排規(guī)劃,并為年段或班配備相應數(shù)量的小籃球,保證體育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時間上的保證:各年段每月安排二節(jié)籃球教學課和一節(jié)活動課,進行籃球基本技術的練習。
3、輔導人員的保證:由體育教師、班主任、體育委員、體育小組長組成階梯型輔導隊伍。具體分工:體育教師負責技術指導,班主任全面管理,體育委員和體育小組長負責各小組的分組練習。通過教師指導、學生互幫互學,促進各年級運動水平的提高。
(二)以“教學”為主線:專任教師以學校制定的籃球訓練目標和要求,根據(jù)各年級訓練內容,認真抓好學生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上好普及班、提高班、課外活動課。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提高普及和整體的運動水平奠定良好基礎。
(三)以“比賽”活動為模式:學校應把籃球比賽列入學校校歷。每學期安排1―2次籃球單項競賽,為學生構建自我展示平臺 。 如:各年 級 比 賽 項 目
一年級 以原地左、右單手運球、直線運球比賽等;
二年級 以原地左右手運球、行進間直線往返運球接力比賽等; 三年級 以行進間往返運球接力 、曲線往返運球接力、定點投籃 、半場五分鐘鐘連續(xù)投籃比賽等;
四年級 以行進間運球接力 、定點投籃 、兩人跑動傳接球 、半場人盯人防守、三人籃球賽等;
五年級 以運球接力 、一分鐘連續(xù)投籃、一分鐘全場跑籃 、三人半場人盯人比賽、全場五對五比賽等;
六年級 以變向運球接力、 運球過障礙物接力、定點投籃比賽、.全場五對五比賽、師生聯(lián)隊友誼賽等;
“學而不練則不熟,練而不比則沒提高”。通過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的籃球比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到別人的各種長處,促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主動的去參與學習;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培養(yǎng)組織、判斷、反應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綜合身體素質。通過比賽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比賽場上表現(xiàn)出來的意識、能力的進步。
三、積極發(fā)揮校園媒體作用,營造籃球運動良好氛圍,增強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感性認識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能
使學生受到感化和熏陶,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它直接影響到師生的關系、雙方信息、感情上的交流以至整個教學效果。積極向上的氣氛符合學生求知欲的特點,這是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必要條件。校園媒體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生收集信息、增長知識的陣地。我們充分利用這一陣地,對學生進行籃球運動的宣傳。學校體育教研組可指派一些學生收集、整理、出刊、播放籃球知識和信息。
具體采取的策略是:
1.利用每周的“校紅領巾”廣播站,開設“籃球樂園”欄目,播放籃球知識,國內外籃球戰(zhàn)況,籃球節(jié)目預告等。
2.以班級黑板報為陣地,每學期刊出二期以籃球為重點內容的體育專刊。
3.發(fā)揮學校宣傳窗作用,展示本校學生中涌現(xiàn)出來的籃球尖子的運動身影,個人簡介,校籃球隊參加各級比賽的獲獎情況.展示國內外優(yōu)秀籃球運動員的圖片資料。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比、學、幫、超”的活動氛圍。
4.利用科教手段在下雨天的體育課、活動課轉播國際國內的籃球賽事,放映實況錄像,觀看籃球基本功.基本技能的教學片。
通過以上手段,讓學生逐漸了解籃球比賽規(guī)則,強化比賽規(guī)則意識,學會欣賞比賽;在形象生動、氣氛熱烈的比賽場面中受到感染,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形成良好向上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