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沈陽昭陵導游詞(推薦5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沈陽昭陵導游詞(推薦5篇)》。
第一篇:沈陽清昭陵導游詞
清昭陵也稱為“北陵”,位于沈陽市區(qū)北部的北陵公園內,是公園內的主體景點。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還葬著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慶宮淑妃等后妃佳麗。在清初的“關外三陵”(福陵、昭陵、永陵)中,昭陵是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這里古松參天、樓殿威嚴,處處透著皇陵的氣勢,你還能在這些建筑中看到明朝皇陵和滿族建筑特點的融合。
陵寢始建于1643年,于1651年基本建成。陵寢遵循“前朝后寢”的布局,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從下馬碑到正紅門為前部,正紅門到方城為中部,神道兩側有石獸、華表對稱排列,中間有為頌揚墓主而建的碑亭,豎有“昭陵神功圣德碑”。
后部是方城和寶城,是陵寢的主體。方城好似一座城中城,有主殿和多座配殿,隆恩殿是其主體建筑,它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臺階為底座、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很是華麗。隆恩殿之后是寶頂(一座大土丘),底下是地宮,安置著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但地宮目前為止并未被打開。
陵寢的外圍即是北陵公園的休閑區(qū)域,如果不進昭陵參觀,那么僅買公園門票即可。公園西側有象征中日友好的友誼園和玲瓏剔透的芳秀園、杜鵑園等。東側為開闊湖面,還有幽靜的沁芳亭以及兒童樂園。整個公園樹林密布,每逢春夏綠意盎然,適合踏青消暑,還可以在湖中劃船,冬季時一派美麗的北國雪景。
第二篇:沈陽北陵導游詞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于沈陽(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
風景名勝清昭陵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充分顯示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壯麗和現代園林的清雅、秀美。陵園后部的主體建筑由方城、月牙城和寶城組成。方城為城堡式,南墻正中辟券門,名隆恩門,上建三重檐黃琉璃瓦歇山頂門樓。城四角建有角樓,均為重檐十字脊,黃琉璃瓦頂。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于沈陽(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園內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充分顯示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壯麗和現代園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有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第三篇:昭陵導游詞
昭陵博物館是一所展示初唐文化及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昭陵博物館保存的大量歷史文物,不僅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而且是反映唐代前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珍貴資料。位于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zhèn)西側,距離禮泉縣17公里,與昭陵相距14公里。
昭陵是唐代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陵墓。昭陵博物館內,除李勃墓外,還包括兩個碑石陳列室和出土文物、雕刻繪畫展廳。除展出近年來發(fā)掘出土的十多座陪葬墓中文物外,主要陳列昭陵范圍出土的各式唐代碎石與墓志銘。因為這些碎石獨有的巨大書法藝術價值,這座博物館又被人稱為“昭陵碑林”。
唐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陜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陜西省禮泉縣城西北22.5公里的九舊繳?。西巨\靼彩70公里,咸陽市30公里,咸陽國際機場25公里。1961年,國務院公布昭陵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3A”級旅游景區(qū)。
從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xù)了120xx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我們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
昭陵陵園長60公里,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譽為“天下名陵”,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第四篇:沈陽導游詞
九一八紀念館館內收藏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前后近1000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及700余件歷史文物,分7個部分,展示了東北人民從淪為亡國奴走向抗戰(zhàn)勝利的歷史。
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殘歷碑”,整個建筑高十八米,寬三十米,厚十一米,用混凝土鑄成,花崗巖貼面,呈立體臺歷狀,兩邊對稱。巨大石雕臺歷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征著千萬個不泯的冤魂在吶喊和呼號。右面的一頁銘刻著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農歷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頁鐫刻著“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闭麄€建筑莊嚴肅穆,風格獨特,既有現代化特點,又不失民族風格,讓每個參觀的人都回浮想聯(lián)翩,記住那個“國恥日”。
在“殘歷碑”的前面有一座警世鐘,懸掛在三角形的支架上。銹跡斑斑的鐘身上鑄造著醒目的銘文:“勿忘國恥”。
警世鐘的旁邊,倒放著一座“九一八”事變柳條湖爆破地點碑,是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者修建的。此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由基座、碑身、碑頂三部分組成?;商菪?,碑身為方錐形,與碑座銜接處為正方形,碑頂為炸彈尾翼形,三翼間距為七十六厘米,埋深為二百六十厘米(俗稱“炸彈碑”)。這塊碑既無碑志,也無銘文,碑身高七米,下面梯形基座,上書“爆破地點”。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罪證。
與之相反,在“殘歷碑”廣場的一側,見到了另一個石碑,黑色大理石碑面上鐫刻著“反霸權、反戰(zhàn)爭、反侵略”醒目的'大字,是日本友人組織的“侵華歷史傳講會”在“九一八”事變六十周年時建立的。它告誡后人“反對霸權、消滅戰(zhàn)爭”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
院內還有沈陽魯迅美術學院雕刻系創(chuàng)作的兩件雕刻作品,一為《國難》,鑲嵌在博物館南面的墻上,雕塑藉中國傳統(tǒng)書法藝術,再現了九一八事變后,國土失守,山河破碎,東北錦繡河山慘遭日寇蹂躪,生靈涂炭,黑土地區(qū)在流血呻吟。雕塑用四十六噸青銅澆鑄,國難之恥,永世銘記。另一件為《奮起》,鑲嵌在博物館的東面墻上,雕塑共分四個部分,分別再現了東北義勇軍奮起抗日,英勇殺敵;愛國學生走出書齋,點燃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燎原之火;億萬軍民用血肉壘起新的長城;中國人民最終贏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等場面,總體表現中華民族抗爭、昂揚、勝利的精神。在展覽大廳前的廣場上高高地聳立著一座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碑,碑體由三塊倒立的梯形柱組成,直插云天。
第五篇:沈陽導游詞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是東北地區(qū)經濟、文化、交通、金融和商業(yè)中心,是東北地區(qū)最大的城市,是東北地區(qū)最早命名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就在我們沈陽舉辦。
沈陽市轄九區(qū)一市三縣,東西長115公里,南北長205公里,全市總面積為12980平方公里,沈陽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地,居住著漢、滿、回、蒙、朝鮮、錫伯zu等三十多個民族,總人口720.4萬人。
沈陽市位于渾河北岸,渾河古稱沈水,因古代以水北為陽,故稱沈陽。沈陽地區(qū)地勢平坦,以平原為主。這里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受季風影響,降水集中,溫差較大,四季分明。
沈陽是東北地區(qū)最早的歷史文化名城。
遠在7200年前,先民們便在這里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出源遠流長的新樂新石器文化。
公元前300年,燕國名將秦開在此屯兵戍邊,設立侯城,為沈陽建城之始,據今已有2300年的歷史。秦始皇統(tǒng)一6國之后,分天下為36郡,沈陽屬遼東郡境內。
遼金時代設置沈州,元改稱沈陽路,至此沈陽見于史冊。
162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攻占沈陽。并于1625年遷都沈陽,皇太極繼承罕位后改沈陽為盛京,滿文譯為謨克敦(興盛的意思),成為清朝兩代皇帝的都城,因而沈陽素有“一朝發(fā)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
1644年,大清遷都北京后,清以沈陽為陪都,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設奉天府,這便是沈陽又名奉天的由來。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陽成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統(tǒng)治東北的中心,1923年,正式設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陽首次出現市的建制。
1928年張學良執(zhí)政東北,于1929年將奉天市改名為沈陽市。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9.18事變,侵占沈陽,將沈陽市改為奉天市。
1945年8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奉天市恢復沈陽市名稱。
1948年11月2日,沈陽獲得解放。
沈陽是中國的重工業(yè)基地,有東方“魯爾”之稱,曾被驕傲的稱為新中國建設的長子。創(chuàng)造出中國工業(yè)史上200多個第一:新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戰(zhàn)斗機、第一部水下機器人,還有新中國第一枚國徽,都在這里誕生。目前全市形成了以機械加工為主的門類齊全的工業(yè)體系,具有較強的綜合加工能力。世界銀行評選出41座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沈陽與北京、上海共同位列其中。
沈陽是東北地區(qū)最大航空、鐵路、公路交通運轉中心。桃仙國際機場是東北地區(qū)最大的`樞紐機場。沈陽還是東北地區(qū)最大的鐵路樞紐,鐵路網密度堪稱全國之首。從沈陽出發(fā),沿高速公路,1.5小時之內就可以到達沈陽周邊7座城市中的任何一座。
沈陽是首批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景觀豐富多彩,共有景區(qū)景點200余處,目前,沈陽的旅游產品共有以下幾大系列,以一宮兩陵為主體的清文化旅游,以張氏帥府、九一八歷史博物為代表的近現代史旅游;以沈陽棋盤山為代表的冰雪旅游;以沈陽植物園、棋盤山風景區(qū)為代表的休閑度假旅游;以沈陽水洞、怪坡為代表的奇特景觀旅游;另外還有工農業(yè)旅游、民族、民俗特色旅游、宗教旅游等等。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一宮兩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另外,沈陽還有沈陽國際旅游節(jié)、冰雪旅游節(jié)、黃寺廟會等豐富多彩的旅游節(jié)慶活動。
沈陽是一座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美食城,您可以品嘗到“中華名小吃”老邊餃子、馬家燒麥、那家館白肉血腸,還有遼寧十大美食之稱的滿漢全席,扒鍋肘子等。等您吃好喝足,還可以去欣賞到東北民歌、東北大秧歌,綠色二人轉。
此外,沈陽還是中國足球的福地,2001年,中國足球就是在沈陽五里河體育場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里也將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分賽場。屆時,本導游員愿再次恭候各位的光臨。
尊敬的各位游客,沈陽就為您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沈大高速公路,貫穿了遼東半島的7座城市,途經營口港、鲅魚圈港、大連港三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