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校園環(huán)境污染調查報告3000字》,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校園環(huán)境污染調查報告3000字》。
第一篇:環(huán)境調查報告1000字
環(huán)境既包括以大氣、水、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行為準則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非生命體形式,也包括生命體形式。環(huán)境是相對于某個主體而言的,主體不同,環(huán)境的大小、內容等也就不同。
狹義的環(huán)境,指如環(huán)境問題中的 環(huán)境 一詞,廣義的環(huán)境往往指相對于人類這個主體而言的一切自然環(huán)境要素的總和。
調查時間:20xx年2月15日
地點:澄城縣
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于下: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面 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只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 白色災難 。
我們的調查研究:
我們在正街的一條小街道上,一小吃店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制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并且大部分還沒有扔進箱里。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我們去了環(huán)衛(wèi)所。環(huán)衛(wèi)所的李叔叔告訴我,每天有500多名環(huán)衛(wèi)工人為塘廈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辛勤地工作著。在那里,我還了解到了 白色污染 的真正組成,并 初步了解了 白色污染 危害。
為了擺脫困難,在學長和同學的幫助下,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對 白色污染 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撰寫文章有很大的幫助。
什么是 白色污染 ?
白色污染 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 白色污染 呢? 白色污染 主要指白色的發(fā)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 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fā)泡劑,熱穩(wěn)定劑,抗氧化劑等。
造成 白色污染 的主要原因:
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許多企業(yè)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guī)。(幸好國家新出臺了 禁塑令 ,但效果還不顯著。希望能有大的作為。)
盡管在創(chuàng)建省級文明衛(wèi)生城鎮(zhèn)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白色污染 的危害:
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huán)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huán)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潛在危害:
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行動起來治理 白色污染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yè)生產的迅速發(fā)展,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huán)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tài)破壞、環(huán)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時,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huán)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我在塘廈鎮(zhèn),雖然每天都有500多名環(huán)衛(wèi)工人日日夜夜與 白色污染 作著斗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huán)保意識。環(huán)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huán)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huán)境的義務。
同時,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huán)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huán)保意識,節(jié)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huán)保,天天環(huán)保,就能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 我們共同的家園。
第二篇:環(huán)境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目的及出發(fā)點
為了貫徹黨中央“又好又快”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把我國建立成綠色節(jié)約型社會,黨中央下達了關于怎樣加強環(huán)境保護的諸多建議,也為之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這股改革之風的吹動下,我校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對各級學生作動員和鼓勵,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地實踐活動,參加環(huán)境保護的行動。我院更加身先士卒,各班級也舉行了各種實踐活動,雖然我未參加,但我也對xx的環(huán)境做了初步調查。
地點:xx市各主干道
參加人員:本人及一同學
二.調查的內容及方法:
通過對路人以及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提問,了解他們對各路段的環(huán)境的看法。并將事先打印好的自制問卷調查表發(fā)給他們填寫,為接下來我的分析及整理做出鋪墊。
三.總體狀況及分析
通過對路人及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調查,以及對問卷調查表的整理分析發(fā)現,人們普遍對當前環(huán)境表示不滿,只有在極個別地段人們表示差強人意,針對這些方面人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下面,我將針對這些情況做一些系統的匯報及整理。
調查人群
由于適逢春節(jié)假期,在各主干道上只能遇到很少的路人及環(huán)衛(wèi)工人,所以,我們調查的人群結構相對單一,所調查的一些問題及征求的建議也只能代表極個別觀點,但這并不影響所做調查的整體方向,它能對xx市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作出一定的反應,因此有一定的借鑒性和改進性。
發(fā)現問題
很多人反映很少和家人及同事談論有關xx環(huán)境現狀的問題,對有些方面的活動也相對冷淡,也有人反映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樣的活動,當然參加的也很少啦。
調查中的多數人雖然認識到環(huán)境的重要性,但是鑒于各種因素并未能夠身先士卒,身體力行的參加活動。
人們對環(huán)保的意識總體上欠缺,尤其是在一些費精力的活動(分類垃圾)上,更加顯得力不從心了。
人們反映政府的一些活動未曾下達到基層,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就結束了。這就反映在政府的交流機制上。
政府在環(huán)境保護上面的投資相對較少,在有一些方面(道路拓寬)方面更加欠缺。對一些污染大的工廠更是放縱,并為對這些稅收大戶進行整治,只要其交納一定的處理費就行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xx的環(huán)境以及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
大多數被調查者反應他們的自律能力很差。
分析原因
自身原因起決定作用。很多人學歷并不高,文化素質也就低,因此對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種種看法和觀點都會受到影響。
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所采取的措施未下達到各階層,以及有些政府機構的陽奉陰違,導致措施不能有力的進行。
環(huán)境保護機構有關部門總體能力欠缺,不能進行有力及具體的規(guī)范,出現政策方面的漏洞,使環(huán)境保護工作陷入癱瘓,阻礙了工作的總體進度。
個體之間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一,對環(huán)境保護的看法不一,所采取的看法及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在環(huán)保的工作中所辦演的角色不盡相同,所能做的工作也不相同。對環(huán)保的貢獻也就不同。
社會教育力度不夠,尤其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欠缺,俗話說:孩子是社會的未來。但是有些被調查者反映他們的孩子并未對環(huán)保有所重視,他們欠缺這方面的知識,學校及社會未對其進行系統的教育。
父母監(jiān)督力度弱。
四.解決措施及建議
個人應該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環(huán)保方面的知識及技能,做到有所憑證。
各家庭應該加強對子女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認識。
環(huán)保部門應該建立各種保護機制和體系,加強對環(huán)境的監(jiān)督力度。
實行環(huán)保獎懲制度,大力獎勵對環(huán)保有力的個人。
加強對廢棄物的有效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并實行廢棄物的分類處理。
政府在舉行活動時應該加強對基層的通知力度,做到各基層都能及時參加,可以貫徹執(zhí)行環(huán)保制度。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個人素質,使居民們不光自覺加強環(huán)境保護,從小做起,從個人做起。
最重要的是把一切措施付諸實踐,實踐第一。
五.個人心得
本人這是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第一次嗎,雖然這樣,但是我覺得通過這一次實踐活動使我懂得了很多,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了群眾的呼聲了。我的實踐活動在xx市里進行,雖然在有些人的眼里xx的環(huán)境可以說是比較好了,但在我這個自己人眼里我得xx的環(huán)境并不是很好,比較差啊。其中有一位被調查者的話令我很是動容。
有點沙啞了。由此可見老人的品德是多么的高尚啊,令我也為之動容。
調查中雖然人數并不是很多,但是被調查的人都是暢所欲言,把自己心中的想法都說了出來,毫無保留,他們是如此的希望把xx建設成美麗的家啊。由此可以看出xx的未來有希望了,人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建設xx的,這是每一個xx人的夢想。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認識到了如何進行人際交流,如何將自己定位到社會中,我對環(huán)保了解了很多,我知道了環(huán)保只有發(fā)動全社會才能起效。我受益匪淺。
第三篇:調查報告范文3000字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的快速增長,環(huán)境污染也開始向農村蔓延,并已經成為環(huán)保工作的一項現實而嚴峻的課題。我國明確提出,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fā)展的基本目標之一是: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農村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改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不斷增強。這些都為我們構建生態(tài)新農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們只有切實解決好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農業(yè)農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突出環(huán)境問題,才能使農村真正走向“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fā)展道路。
環(huán)境污染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針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目前人類已經部分認識到了自身與環(huán)境的唇寒齒亡的關系(人類與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當人類不合理地開發(fā)利用資源或者任意排放廢棄物等有害物質時,便導致了一系列的環(huán)境污染),同時人類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決辦法?,F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關的環(huán)境污染情況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于地球的水循環(huán)。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污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循環(huán)、自凈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為每年3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另外,淡水資源的分布與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僅占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的1.2%;而埃及 1976年人均取水量為1180立方米,已接近該國人均可利用總量1470立方米的極限。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yè)、農業(yè)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2、水資源保護
抽取地下水是緩解淡水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面沉降。在我國的蘇州、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長期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了明顯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損壞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發(fā)展工業(yè),建設城市的同時,就要注意到水資源的保護。因為一旦水資源受到污染,將嚴重的制約工業(yè)、農業(yè)的發(fā)展。要解決水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在于要發(fā)動全球人民,增強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意識。同時大力研制循環(huán)用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污水凈化技術等,并對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質嚴重的企業(yè)、生活區(qū)進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懲罰,以增強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大氣污染
1、概述
在干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xù)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tài)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fā)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yè)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fā)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yè)區(qū)域。所謂干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09%;氧氣,占20.94%;氬,占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 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qū)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fā)“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所謂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fā)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2、大氣層的保護
許多環(huán)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污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huán)境有害,并且開始尋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匯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huán)境公害的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經過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按照規(guī)定,工業(yè)國的氟氯烴和其他受限制物質的排放量必須立即減少,在2019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這類物品。發(fā)展中國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繼續(xù)有限度的增加這些物質的消費,然后就應當逐步減少,到2019年時必須完全停止使用這些有害物質。除了時間上的優(yōu)惠以外,這一協定書還包含了兩個對發(fā)展中國家有利的條款:一個是建立一項臨時多邊基金,幫助發(fā)展中國家采取代替氟氯烴的技術;另一個是技術轉讓條款,要求簽字國把最好的技術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條件”轉讓出去。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并且制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行業(yè)的管理規(guī)范,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yè)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根據我國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19年,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總量至少要減少60%,到 2019年則完全淘汰這些有害物質。
三、固體污染
1、概述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tài)或半固態(tài)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yè)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可以轉變?yōu)橛嘘P部門行業(yè)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梢姡腆w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提倡資源的社會再循環(huán),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與經濟效益,減少廢物處置的數量,以利社會發(fā)展。
垃圾正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計劃10億噸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業(yè)垃圾由于缺少處理系統而露天堆放,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質污染地表和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這種現象若得不到遏制,人類將被自己生產的垃圾埋葬掉。
2、解決辦法
要解決固體廢物的危害,惟有全體人民集體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再利用,不隨便拋棄固體物質。政府應出臺一系列關于固體廢物處理的條例,以規(guī)范大眾的資源利用行為,減少廢物排放。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為人類自身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垃圾困擾的環(huán)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淀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tài)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于相對平衡狀態(tài)。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fā)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qū)最為嚴重。我國目前水土流失總的情況是:點上有治理,面上有擴大,治理趕不上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解放初期為17.4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 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qū)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噸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 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qū)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徑流在坡地上運動造成的。各項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減少坡面徑流量,減緩徑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沖能力,并盡可能抬高侵蝕基準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時,應從地表徑流形成地段開始,沿徑流運動路線,因地制宜,步步設防治理,實行預防和治理相結合,以預防為主;治坡與治溝相結合,以治坡為主;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只有采取各種措施綜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續(xù)治理,才能奏效??傊?,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迅猛發(fā)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也為今后的進一步發(fā)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對此,人們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好象自己已經成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長期掠奪資源而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然而,這種掠奪式生產已經造成了生態(tài)和生活的破壞,大自然向人類亮起了紅燈。我們必須承認面臨的嚴重危機,但是也應相信我們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zhàn)勝它,尋求新的發(fā)展道路。要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一個大的方向就是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即保證現在的經濟發(fā)展,又保證后代享受資源的權利,讓我們世代都生活在沒有污染的天空下吧。
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節(jié)約資源,愛護環(huán)境,共建美好家園。
第四篇:調查報告范文3000字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然而在人們越來越奢侈的物質享受的背后,卻是生態(tài)的失調、環(huán)境的惡化。到處可見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嚴峻的問題正在威脅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嚴重影響著經濟的發(fā)展。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魚蟲絕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濫,原本蔚藍的天空,被渾濁的灰色所代替,原本“桃花流水劂魚肥”的河水被發(fā)臭的水溝所代替;原本撐起的一把把綠色大傘,被人們以愚昧的思想,鋒利的斧子所砍掉。面對這樣的慘狀,我國政府近幾年也大力抓好環(huán)境保護工作,例如,對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利用,每天做好空氣質量日報,禁止農民亂施農藥,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然而,人們的愚昧、無知,總是一味地追求經濟的一時發(fā)展,為了眼前的利益,煙囪個個“吐黑煙”隨處可見,樹葉片片“缺了補”枯枝敗葉,原本清脆的鳥兒叫聲,也已經銷聲匿跡了。人類的所作所為不但危及著幼小的生靈們,連人類自己也自食其果。倘若人們不行動起來,我想過不了多久,人們所面臨的環(huán)境將一片黯然失色。
環(huán)境污染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針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目前人類已經部分認識到了自身與環(huán)境的唇寒齒亡的關系(人類與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當人類不合理地開發(fā)利用資源或者任意排放廢棄物等有害物質時,便導致了一系列的環(huán)境污染),同時人類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決辦法?,F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關的環(huán)境污染情況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于地球的水循環(huán)。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污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循環(huán)、自凈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為每年3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另外,淡水資源的分布與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僅占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的1.2%;而埃及 1976年人均取水量為1180立方米,已接近該國人均可利用總量1470立方米的極限。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yè)、農業(yè)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2、水資源保護
抽取地下水是緩解淡水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面沉降。在我國的蘇州、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長期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了明顯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損壞了地下管道和道路。 因此,在發(fā)展工業(yè),建設城市的同時,就要注意到水資源的保護。因為一旦水資源受到污染,將嚴重的制約工業(yè)、農業(yè)的發(fā)展。要解決水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在于要發(fā)動全球人民,增強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意識。同時大力研制循環(huán)用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污水凈化技術等,并對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質嚴重的企業(yè)、生活區(qū)進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懲罰,以增強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大氣污染
1、概述
在干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xù)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tài)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fā)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yè)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fā)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yè)區(qū)域。所謂干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大氣 (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09%;氧氣,占20.94%;氬,占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 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qū)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fā)“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所謂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fā)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2、大氣層的保護
許多環(huán)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污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huán)境有害,并且開始尋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匯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huán)境公害的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經過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按照規(guī)定,工業(yè)國的氟氯烴和其他受限制物質的排放量必須立即減少,在20xx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這類物品。發(fā)展中國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繼續(xù)有限度的增加這些物質的消費,然后就應當逐步減少,到2019年時必須完全停止使用這些有害物質。除了時間上的優(yōu)惠以外,這一協定書還包含了兩個對發(fā)展中國家有利的條款:一個是建立一項臨時多邊基金,幫助發(fā)展中國家采取代替氟氯烴的技術;另一個是技術轉讓條款,要求簽字國把最好的技術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條件”轉讓出去。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并且制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行業(yè)的管理規(guī)范,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yè)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根據我國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xx年,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總量至少要減少60%,到 20xx年則完全淘汰這些有害物質。
三、固體污染
1、概述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tài)或半固態(tài)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yè)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可以轉變?yōu)橛嘘P部門行業(yè)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梢?,固體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提倡資源的社會再循環(huán),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與經濟效益,減少廢物處置的數量,以利社會發(fā)展。
環(huán)境污染調查報告精選默認分類 垃圾正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計劃10億噸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業(yè)垃圾由于缺少處理系統而露天堆放,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質污染地表和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這種現象若得不到遏制,人類將被自己生產的垃圾埋葬掉。
2、解決辦法
要解決固體廢物的危害,惟有全體人民集體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再利用,不隨便拋棄固體物質。政府應出臺一系列關于固體廢物處理的條例,以規(guī)范大眾的資源利用行為,減少廢物排放。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為人類自身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垃圾困擾的環(huán)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淀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tài)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于相對平衡狀態(tài)。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fā)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qū)最為嚴重。我國目前水土流失總的情況是:點上有治理,面上有擴大,治理趕不上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解放初期為17.4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 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qū)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噸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 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qū)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徑流在坡地上運動造成的。各項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減少坡面徑流量,減緩徑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沖能力,并盡可能抬高侵蝕基準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時,應從地表徑流形成地段開始,沿徑流運動路線,因地制宜,步步設防治理,實行預防和治理相結合,以預防為主;治坡與治溝相結合,以治坡為主;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只有采取各種措施綜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續(xù)治理,才能奏效。
總之,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迅猛發(fā)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也為今后的進一步發(fā)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對此,人們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好象自己已經成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長期掠奪資源而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然而,這種掠奪式生產已經造成了生態(tài)和生活的破壞,大自然向人類亮起了紅燈。我們必須承認面臨的嚴重危機,但是也應相信我們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zhàn)勝它,尋求新的發(fā)展道路。要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一個大的方向就是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即保證現在的經濟發(fā)展,又保證后代享受資源的權利,讓我們世代都生活在沒有污染的天空下吧。
第五篇:校園環(huán)境調查報告
我小組通過發(fā)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在我校的人群進行了有關我校環(huán)境與衛(wèi)生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對校園環(huán)境的整體評價
校園是我家,也是大家的家,我們在這面積不大,范圍有限的樂土上過著集體生活。為了了解這個“家”在大家心目中的映像怎樣,我們進行了實地調查,經數據統計,發(fā)現有53.3%的同學認為我們所在的校園環(huán)境一般,38.3%的同學認為我校的校園環(huán)境較差,而僅有不到10%的同學認為我校環(huán)境很好。據此看來,盡管我們作為這個家的主人,在這個家中生活,但這個所謂意義上的家,在大家心目中并不理想。無論客觀認知也好,還是主觀評價也罷,我們都有必要去為這個結果作出思考。
校園環(huán)境的問題不是某個局部的縮影,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接下來在有關學校的各個設施(包括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操場,教學樓等)映象調查中,有86.4%的同學認為圖書館的環(huán)境最令人滿意,這個結果足以令人欣慰,畢竟圖書館是作為我校的核心領地,其環(huán)境氛圍還是很不錯的。接下來的一項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據調查最不令人滿意的產所依次是操場,食堂,教學樓。這些公共活動中心卻是我們覺著環(huán)境最不理想的地方,這讓每天在這些場所生活娛樂學習的我們情何以堪,難道是我們不愛惜自己的環(huán)境嗎?還是我們真的已經習慣這樣的環(huán)境?
環(huán)境不好,定是有污染物的存在,在對我校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眾污染物中,塑料首當其沖,成為造成環(huán)境不好的最惡劣的因素,占比42.4%,這不覺讓我想起校餐廳為提供學生方便也為自己方便而大量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和泡沫飯盒。學生在理所當然的使用中卻未顧及到自己方便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危害。其次是紙質污染,占比32.2%,也是,看到無論是教室還是餐廳,無論是操場還是大馬路上,總難免有廢棄的紙張,仔細端詳,會發(fā)現這些紙張除了同學們用的極少部分的稿紙,面巾紙外,大多都是宣傳單。看來宣傳單在我校的盛行真的有必要制止了。
總之,我校環(huán)境在多數同學看來不容樂觀,難道越是熟悉校園環(huán)境,就越容易忽略對它的環(huán)境保護嗎?我想原因未必是單方面的。為改觀我校環(huán)境現狀,我組進一步作了關于我校環(huán)境現狀的原因和行為分析調查。
原因及學生行為的初步解讀
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或操場上,難免會碰上有未及時清理的垃圾,比如一片紙,一個飲料瓶,此時的你我又會有怎樣的作為,熟視無睹還是彎腰撿起?經調查統計,對此現象有高達76%的人認為這不關自己的事,都覺著會有工作人員去清理的。而僅有2%的人會自己動手撿起來,其余的人則認為不是自己丟的沒必要撿。但無論有怎樣的行為,我們都無可厚非,因為或許我們就是這大多數中的一員。
看到垃圾,大多人選擇了熟視無睹,繞路而行,但是垃圾哪里來,我們是否曾親手丟棄過?對此問題,雖有58.5%的人表示不會隨地丟垃圾,但仍有37%的人表示自己偶爾會隨地丟垃圾。對于會扔垃圾的這部分同學,經調查統計發(fā)現其原因有:38%的同學認為找不見垃圾桶,或垃圾桶離自己太遠,所以就丟了。27%的同學認為別人可以在此處丟垃圾,所以自己也跟著丟了。還有18%的同學認為習慣了隨地丟垃圾,不受自己控制。但不管我們有過怎樣的行為,我們都造成了我們生活的這個環(huán)境的不整潔,當我們遺棄手中的垃圾時,是否曾想起過滿大街隨處可見的衛(wèi)生標語“關愛環(huán)境,人人有責”“校園是我家,衛(wèi)生靠大家”,我們的行為讓這些標語的存在又作何感想。
對于我校的重大污染物,我們定是不能放過,經調查統計,發(fā)現竟有85%的同學表示自己會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和泡沫飯盒,由此造成我校的白色污染。這不是專屬校餐廳或學生的錯,畢竟,有需求就有供給嘛。若是學生能知道方便之后隱藏著的巨大危害,說不定會大量減少這些簡易包裝的使用,從而大大改善我校環(huán)境。
縱觀校園,它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就拼湊成了我們對它所有的認知。作為二師的一員,我們有必要去關注我們身邊的每個角落。調查過程中總免不了有同學說,越是有垃圾桶的地方,垃圾越多,究其原因,是因為學校的垃圾桶比較分散,還有就是垃圾很多,清潔人員的打掃頻率跟不上學生投放垃圾的頻率。更有甚者是因為有些學生酷愛“投籃”,結果技術不精湛,沒投進去,卻選擇了一走了事。后者的行為除了想彰顯出所謂“青春的個性”,但在周遭人看來卻是深惡痛絕的。
通過以上眾多領域的調查分析,似乎學校環(huán)境的弊病一無是處了。但相對令人欣慰的是,在有關宿舍環(huán)境衛(wèi)生的調查中,多達77%的人表示宿舍衛(wèi)生基本會保持干凈,且50%的人會保持一定頻率定時清潔宿舍衛(wèi)生。由此看來同學自己居住的地方沒那么多的責任分散問題,大家還是比較自覺和愛惜的。
由此引發(fā)的建議
針對以上現象的種種,糾其原因,歸根結底,是大家對環(huán)境問題意識薄弱的表現。出現問題就該從源頭抓起,特此,經小組討論及調查分析,我們針對我校環(huán)境和衛(wèi)生的改善提出以下建議:
一、針對學校公共設施中的環(huán)境問題,學生應該自發(fā)組織校環(huán)衛(wèi)隊,并讓有責任心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環(huán)境的建設中,監(jiān)督校容校貌,并對不同學生的行為實行褒貶。例如對隨地亂丟垃圾的同學進行處罰或通報批評。對于主動撿起垃圾,清潔校園的同學進行表揚等。并向學生宣傳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而激起同學們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自覺保護環(huán)境,愛護衛(wèi)生。
二、盡管學生宿舍衛(wèi)生狀況表現的還是相對不錯的,但完美是無止境的,我們還應繼續(xù)保持并積極鼓勵每棟宿舍樓經常性的搞評比活動,每棟樓與每棟樓之間的對比,宿舍與宿舍之間的評比等。對表現臟、亂的宿舍進行通報,對表現好的宿舍進行表揚并授予文明寢室流動紅旗,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勤搞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