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大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大全)》。
第一篇: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
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查時間:20xx. 5.23調查地點:武勝縣民族小學
調查對象:
武勝縣民族小學3-6年級學生
一、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
本次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查選取的對象是廣安市武勝縣民族小學3-6年級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每班隨意抽二十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武勝縣民族小學是廣安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學校,始建于清朝末年。幾經(jīng)搬遷,現(xiàn)地處縣城中心,以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先進的設施設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水平的辦學質量,已躋身于市、縣一流學校行列,成為市、縣有名的示范學校。學校設學前班和小學1-6年級,現(xiàn)共有教學班35個,在校學生近2900人。學生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5%的學生家長是大專學歷,20%的學生家長是高中學歷,60%的學生家長是初中學歷,15%的學生家長是小學及相當小學學歷。
二、調查內容及數(shù)據(jù)分析
問卷調查表有15道選擇題、1道文字表述題,涉及的內容有:
1、小學生每日閱讀時間、閱讀量;
2、小學生的閱讀對象、閱讀興趣;
3、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4、學校班級開展的讀書活動等。
(一)閱讀量和閱讀的時間
問卷1.你平均每天讀多長時間的課外書:a.60分鐘以上b.15分鐘左右c. 0分鐘
從以上調查數(shù)字表明:各年級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的趨勢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其中六年級學生因功課的壓力,60分鐘閱讀量的人數(shù)相對少一些)。無課外閱讀的學生人數(shù)隨年級逐年下降,但總體分析,每天閱讀15分鐘左右占50%,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并不多。
2.你每周的讀書量為()a.沒有b.1500字左右c.3500字左右d.7000字以上
據(jù)調查結果反映,小學生一周內閱讀量極少的約占27.5%,閱讀量在3500字約占43.3%,而有一定量的閱讀占29.2%。我們了解到農村孩子從小到大,課外書較少,閱讀的時間少,不少孩子幾乎不讀課外書。造成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1、書源不足?,F(xiàn)在農村小學的圖書館建設和藏書量的充實各級的重視力度不足,有的學校根本沒有建圖書室(館),有的僅作“擺設”而己。
2、家庭重視不夠。不少學生在調查中均有反映,有時很想多買幾本課外書,但都遭家長制止。理由只有一個:與學習無關。
3、受其他信息渠道所搶占,學生課余大多時間看電視,熱播的電視劇如數(shù)家珍。
4、學生的作業(yè)負擔仍偏重,能夠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很少。學生在校的課外時間(尤其是后進生)多數(shù)被老師“好心”的輔導和補課所擠占?;氐郊依?,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后,家長又另開“小灶”,復習期間尤為嚴重。
(二)小學生的閱讀對象、閱讀興趣
本次問卷調查有四道選擇題、一道文字表述題是關于閱讀內容的`選擇,對中外名著的閱讀情況的了解,小學生閱讀的興趣。
3.你喜歡讀什么類型的書籍?a.教輔書b.文學故事類c.科普類d.漫畫類e.其它
4.你喜歡讀什么樣的書?a.全是文字的b.文字為主,配一些圖畫的c.圖畫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的d.全是圖畫的
5.你讀過下面哪一本古典名著(可多選答案)a.西游記b.水滸c.三國演義d.紅樓夢,讀過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占10%。
6.你還讀過哪些中外名著?(學生能答出的沒幾個)
7.你讀課外書,是因為:a.自己喜歡b.爸爸媽媽要求自己讀c.老師的要求,(答a的占30%、b的占30%、 c的占40%)。
你的課外書主要來自a.自己買的b.從班上圖書角或學校圖書館借的c.從父母單位借的d.跟同學朋友借的e.其它(答a的占40%b的占25%、 c的占5%d.的占25%e.的占5%)
從數(shù)據(jù)匯總分析來看,學生課外閱讀的讀物以教輔書和漫畫故事居多,占了65.8%。而配合教材自覺進行閱讀者略少,只占25.8%。而且喜歡圖文結合的書,究其原因大致有三方面:
1、漫畫及童話故事適合了兒童的年齡特征,對兒童易產(chǎn)生較大的吸引力。
2、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啟發(fā)及引導。
3、現(xiàn)行的少兒出版物對于配合教材內容方面的書籍仍偏少,因課本所選篇目乃為為古今中外名篇,現(xiàn)在出版發(fā)行的少兒讀物屬長篇巨作的略少。
此外,從5、6、7題分析結果來看,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主要以學習輔助類書籍為主,名著的則偏少,內容比較單一;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余,對閱讀還是顯得比較隨意、消極的。以個人的興趣來選擇課外讀物,這樣勢必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寬,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由于課外書來源渠道單一,學生課外讀物相對匱乏,學生對閱讀興趣不高。
(三)小學生閱讀習慣
本次問卷調查有4道題涉及學生的閱讀習慣。
8.你讀課外書時最喜歡
a.摘抄好詞佳句
b.寫讀后感
c.圈圈點點,寫批注
9.你讀課外書時,一般
a.認真讀
b.挑選有趣的地方讀c.隨便翻翻
10.你覺得讀課外書有那些益處?
a.擴大知識面
b.提高學習成績
c.能積累好多優(yōu)美詞句
d.好玩
11.你讀課外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問題怎么辦?
a.跳過去不讀
b.查工具書
c.隨便認讀
d.問爸爸媽媽或老師
從結果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25%的學生能認真閱讀并摘抄好詞佳句,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問題,有25%的學生能通過查工具書解決。這不能不使我們對語文教學進行反思:在教學中,大量時間和精力都花費于對基礎知識的機械重復、死記硬背上,而對學法的指導偏少,對于課外閱讀的方法的指導更少得可憐。家長的育兒觀念也未能適應教育新形勢所需,只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觀念。
(四)班級、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
問卷
12.你們班有圖書角嗎?;問卷
13.你們老師每天都布置讀課外書嗎?;問卷
14.你們班有沒有經(jīng)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參加問卷調查學生有120人,結果統(tǒng)計來看,問卷12、13,回答“有”占50%。問卷14以六年級為例,“有”占12.5%,“有時有”占50%,“沒有”占37.5%。從全校的數(shù)據(jù)分析,也是這樣,大部分班級有時有讀書交流活動,有不少班級則沒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三、調查的結果
從調查內容及數(shù)據(jù)匯總分析來看,目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以下問題:
1、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和閱讀的時間少,大部分家庭缺乏讀書氛圍,家庭藏書不夠或根本沒有,學校圖書館圖書資源還沒有充分利用,學生借閱圖書渠道不暢,近1/3小學生幾乎無課外閱讀。
2、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缺乏,課余時間閱讀隨意性較大,閱讀書籍中,教輔書、尤其作文書比例較大,名著等不夠,閱讀種類少,閱讀面較窄。
3、大部分學生缺乏閱讀方法的指導,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待教師的指導、完善。
4、學校開展讀書活動需進一步落實、完善,建議設立獎勵機制,扎實檢查,使每一項活動落實到每一個班級、每個學生。
5、家長的重視少,家長的育兒觀念未能適應教育新形勢所需,只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觀念。自身讀書看報者甚少,未能較好地為子女提供學習的榜樣。
四、調查體會
針對調查所掌握的情況,本人認為要改變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要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觀念,增大投入。當前,農村的小學教育仍未真正脫離“應試教育”的陰影,小學生課外讀物很單調,《作文選》、“口袋書”居多,大多數(shù)家長給孩子購買課外讀物的意識淡薄,即使買,也是以功利性為主――對考試“有用”的。就是為孩子訂點報刊,也是“了若星辰”,不要說家中有藏書了。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家長轉變“應試”觀念,有計劃地向家長推薦一些有價值的課外讀物。學校的一把手也要沖破阻力,爭取多方資金的支持,注重圖書室(館)的建設,充實藏書數(shù)量,定時向學生開放,為學生創(chuàng)設借閱課外書的條件。作為家長應改變育兒觀念,多為孩子購買適合他們閱讀的少兒讀物。多指導、督促孩子進行課外閱讀,努力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具有全面素質的適應新世紀所需的多能型人才。
二、重視激趣,培養(yǎng)習慣。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泉,枯燥的說教不如點燃學生心中的好奇心,培養(yǎng)興趣最重要。首先,教師要善于表現(xiàn)感染學生。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在語文課、班會課、晨會課等一切場合有意識地在自己的講課中、演講中善于用“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博覽群書,而曉天下”、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斛粟”等成語、詩句和格言來啟發(fā)、熏陶學生,以自己的口才和學識感染學生,讓學生懂得多讀書對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對讀書產(chǎn)生強烈的愿望,并由羨慕、崇拜老師發(fā)展到去追求讀書、追求積累。
其次,教師要注意引導。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弊x一本好書,猶如交上了一位良師益友。為了讓孩子從好的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說話、習作、或給自己書寫座右銘、給同學贈言時學會運用家喻戶曉、耳熟能詳?shù)拿嗣?,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知識就是力量”、“不讀書就像生活中缺乏陽光一樣”等。在習作講評中,注意對孩子們運用課外閱讀知識的點評,激勵孩子們在課外閱讀上一比高下,讓學生踏上課外閱讀的快樂之旅,品嘗到作品中的“美味佳肴”,慢慢地使學生形成“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行為,并持之以恒,養(yǎng)成習慣。
三、課堂上教師應少講多讀,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給學生留更多的讀和思考時間與空間,努力使他們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達到多讀多積累的目的?!墩n標》也指出閱讀教學要“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p>
第二篇:小學課外閱讀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弊鳛橐幻r村教師,我也無時不在思考著農村孩子的閱讀。我認為我們要開展好課外閱讀活動,要把孩子們領上“閱讀方舟”,盡情地暢游書海,汲取精神食糧。
為了更好的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我對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這次問卷調查分為三部分:一、閱讀興趣,二、閱讀習慣,三、家庭情況。設計此調查問卷的目的是想更準確的掌握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為進行“激發(fā)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實踐研究”做些參考,在研究中有的放矢。
二、閱讀現(xiàn)狀:
(一)閱讀興趣
1.你喜歡課外閱讀嗎?
82%的學生選擇“非常喜歡”;16%的學生選擇“比較喜歡”。
2.你現(xiàn)有的課外書籍量:
68%的學生選擇“5-10本”;16%的學生選擇“10-20本”;9%的學生選擇“20本以上”;7%的學生選擇“幾乎沒有”。
3.平時,你哪方面的書讀得比較多一點?
71%的學生選擇“漫畫卡通”;56%的學生選擇“作文選”;15%的學生選擇“詩歌散文”;48%的學生選擇“科普讀物”。
4.你認為電視和課外書什么對你吸引力更大?
56%的學生選擇“電視”;40%的學生選擇“課外書”4%的學生選擇“差不多”。
5.你讀課外書,是因為:
3%的學生選擇“老師的要求或推薦”;85%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12%的學生選擇“能積累好多優(yōu)美詞句”
(二)閱讀習慣
1.你一般每天閱讀課外書多少時間?
2%的學生選擇“從來不看”;38%的學生選擇“15分鐘左右”;41%的學生選擇“30分鐘以上”;19%的學生選擇“一小時以上”。
2.閱讀課外書時,你遇到不理解地方會:
70%的學生選擇“跳過”;19%的學生選擇“查字典”;11%的學生選擇“請教他人”。
3.閱讀課外書時,你喜歡的方式是:
43%的學生選擇“一目十行”;38%的學生選擇“只了解一下情節(jié)”;11%的學生選擇“摘錄好詞佳句”;8%的學生選擇“做讀書筆記或批注”。
4.你經(jīng)常和同學交流課外讀書的情況嗎?:
39%的學生選擇“經(jīng)常”;48%的學生選擇有時;13%的學生選擇“沒有”。
5.雙休日和寒假中,你讀課外書的情況是:
26%的學生選擇“基本不讀”;48%的學生選擇“想起來就讀一點”;26%的學生選擇“每天讀一會兒”。
(三)家庭情況
1.你要買課外書,父母會同意嗎?:
5%的學生選擇“不同意”;41%的學生選擇“同意,只要我提出要買”;55%的學生選擇“要看書的類型,會選擇性的買”。
2.你父母的文化程度是:父()母()
18%的學生選擇“小學”;48的學生選擇“初中”;28%的學生選擇“高中”;2%的學生選擇“大學”;4%的學生選擇“不知道”。
3.你父母會經(jīng)常督促你進行課外閱讀嗎?
19%的學生選擇“經(jīng)常督促”;28%的學生選擇“偶爾提醒”;53%的學生選擇“不管”。
4.你父母平時在家閱讀書報嗎?
41%的學生選擇“從來不看”;39%的學生選擇“有時會看一會兒”;20%的學生選擇“非常喜歡看”。
5.父母認為看課外書對你的學習:
54%的學生選擇“有好處,鼓勵你讀”;28%的學生選擇“作用不大,要求你少讀”;18%的學生選擇“影響學習,不允許讀”。
三、結果分析:
學生課外閱讀的主動需求性還是比較強的,但是課外閱讀書的'數(shù)量還是比較有限,書的種類也比較少,學生的閱讀面比較狹窄,大多數(shù)學生只中意卡通漫畫系列的課外讀物,經(jīng)典名著讀得太少;大多學生對科學閱讀方法的掌握不夠,好的閱讀習慣沒有養(yǎng)成,大多數(shù)學生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時,跳過去讀的比較多,很少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因而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無法得到評估;農村學生沒有較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很多學生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成員中大多沒有讀書看報的習慣,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家長對課外閱讀的認識也較為浮淺,學生的課外閱讀得不到家庭成員有力的監(jiān)督和指導。
四、應對策略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讀書應該成為每一個孩子的需要,成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語文教師應讓學生明白“讀書好”;引導學生“好讀書”;達到人人“讀好書”的境界。結合本次課外閱讀的調查,針對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特提出以下建議:
要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看報習慣。
一、培養(yǎng)興趣。
結合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有意識地挑選一些精彩生動的兒童讀物的故事片斷。在課余或課堂上講講。當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時便戛然而止,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想迫切看看這本書的愿望。在平時教學中應注意發(fā)掘部分比較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對于一些知識面廣的學生應多予以肯定和表揚。這樣,既激發(fā)他們努力向上的信心,也為同學樹立榜樣,增強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
二、豐富資源
針對農村小學生課外讀物量少、類型少的特點,要加強學生課外讀物的資源建設,可以在班級建立“圖書角”,讓學生們交換圖書,做到課外讀物資源共享:好書一起看;提高學校圖書室的圖書藏書數(shù)量、質量,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
三、選擇讀物。
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經(jīng)常性地為學生介紹有益書報。為了讓學生有選擇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學進度大力介紹有益讀物,教師應有責任相機誘導,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引導他們吸收多方面知識,防止課外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食”現(xiàn)象避免學生只中意那些卡通漫畫系列的圖書。
四、教給方法。
幫助學生掌握讀書的基本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教師要提供一些常用的讀書方法給學生。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币虼?,要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處理好精讀與粗讀的關系。注意讀書既要有深度,又應有廣度。既要以讀帶寫,又以寫促讀。
五、配合教學。
應注意結合學科的教學進度,引導、介紹學生看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書籍或文章。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可供參考。這樣,不僅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效地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步養(yǎng)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六、創(chuàng)設環(huán)境。
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好系列讀書活動,把講、讀、寫、做幾個環(huán)節(jié)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開展學科知識競賽、讀書演講、讀書征文比賽、經(jīng)典誦讀活動等,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發(fā)展。
通過調查,使我們看到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中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足。我們必須以此為鑒,加強重視在這方面的引導,把課外閱讀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