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
第一篇:大學生讀書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概要
調查目的:了解我校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大學校園良好讀書風氣的形成。
調查對象:校本部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采用書面問卷形式,在分層的基礎上對各年級進行抽樣調查。
調查項目:課外閱讀的目的、時間長短、閱讀場所、書籍類型及其范圍、閱讀書
二、結果與分析
(一)課外閱讀的狀況:
本次調查涉及大學生的整個課外活動,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課外活動興趣豐富多彩,范圍廣泛,種類繁多。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按次序排列分別為:課外閱讀65%、網上沖浪62%、體育活動59%、觀看影視58%、玩25%、其他(2%)。本次調查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范圍是書籍、報紙和雜志,調查表明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就是閱讀!這說明我校大學生對課外閱讀有較高熱情,對課外閱讀持積極態(tài)度。
上網和課外閱讀是大學生打發(fā)業(yè)余時間最常用的方法,我們從其他調查結果了解到,大學生對網絡資源的利用率比較低,把網絡用于學習的只占較小的比重,而用于聊天和玩游戲的所占比重最大.我們走進網吧和學校機房的時候就會獲得一些體驗和清醒的認識――應接不暇的是奇跡-傳奇-大話西游等網絡貴族游戲和如CS等硬盤游戲,以及嘟嘟嘟的QQ鈴聲。對于這樣的調查結果,我們應該感到幸運――課外閱讀者比網上沖浪者高出三個百分點,從中我們可以知道,現(xiàn)在大學生的危機意識提高了很多,對自己的前景不如以前那么自信,知道怎么才能增加自己在未來競爭中獲勝的籌碼,切身感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修養(yǎng)的重要性,當代大學生逐漸多了幾分成熟,少了一些沖動和急噪,開始用審視的目光看待未來。令人欣慰的是,作為理工類院校的礦業(yè)大學,有閱讀習慣的人占總人數(shù)的94%,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尤其是在閱讀類型上
文學類書籍的閱讀者要遠多與其他如專業(yè)輔導、外語計算機等,達到60.07%,如果在人文類院校,這并不是一個比較高的數(shù)字,但在以煤炭專業(yè)為主導的礦大,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這里缺少縱向比較的數(shù)據),作為文科學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安慰,因為這寫數(shù)據可以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信息――我們學校又多了一些人文氣息,已經在向真正的綜合類院校轉變,不必擔心一個崇尚學術自由和學術交流的人文學者在這里找不到知音和“敵人”。但是這里又存在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們課外閱讀的結構是否合理的情況,大學生都對文學特別青睞,而對專業(yè)課的學習卻不夠重視,容易出現(xiàn)對什么都了解除了自己的專業(yè)的怪現(xiàn)象。
每天課外閱讀所花時間
情況1小時以內2小時3小時3小時以上合計
人數(shù)124943416268
比例(%)46.2735.0712.695.97100
月閱讀量
情況0本1-2本3-4本4本以上合計
組中值01.53.54.5
人數(shù)111348142268
比例(%)4.149.6329.8519.42100
從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上,我們可以直接了解到人們對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及重視程度。
在時間上:46.27%的學生每天花1小時左右的.時間作課外閱讀,35.07%的學生花2小時,12.69%的學生花3小時,5.97%的學生花3小時以上的時間。所花時間在兩小時以內的占總人數(shù)的81.34%,超過兩小時的僅占18.66%,說明在課外閱讀上所花的時間還是偏少。因為大學還是相別于高中的,我們有著很多的課余時間,從時間上看,我校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的。
在閱讀量上:沒月不搞課外閱讀的僅占4.1%,有49.63%的人每月讀1.5本,29.85%的學生每月讀3.5本。而每月讀4.5本的占了19.42%。從閱讀兩上暴露的問題則更加明顯:每月閱讀量在1.5本以內占53.73%,在3.5本以上的僅占49.27%,在業(yè)余時間很充裕的大學里出現(xiàn)這重狀況,不管怎樣也不算是合理。所以雖然礦大的人文氣氛有所改善,但總體上還是不夠理想,與以文科為主導的學校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狀況:
從表二:大學生課外閱讀類型可以看出我校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比較偏愛文學類(60.07%),外語計算機次之(10.07%),專業(yè)輔導僅9.33%,其他20.52%
(一)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差異
從年級看,大一大學生專業(yè)輔導類占課外閱讀的3.08%,文學類占61.54%,外語計算機占12.31%;大二:專業(yè)輔導1.56%,文學類68.75%,外語計算機類7.81%;大三學生:專業(yè)輔導11.86%,文學49.15%,外語計算機16.95%;大四:專業(yè)輔導類5.77%,文學類42.31%,外語計算機類23.08%。對于不如同的年級,同學的閱讀狀況并不一樣,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低年級大學生比較喜歡娛樂性、消遣性的課外讀物;高年級大學生比較喜歡知識性、專業(yè)性和學術性的課外讀物,其中文學類的讀物大二是高峰,然后呈遞減的趨勢
(二)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分析
課外閱讀興趣,是當代大學生最主要的課外活動興趣之一,占總人數(shù)的65%,這也是大學生作為知識文化群體的主要特征。調查發(fā)現(xiàn),文學書籍(主要是小說)依然是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最主要的讀物,這與文學自身的特色與優(yōu)勢有關。同時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yè)學習之余,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閑、娛樂類讀物,文學類書籍以其思想性和批判性的風格,非常適合大學生的閱讀心理(也適合更多的大眾),因此成為了大學生首選的閱讀刊物。造成大學生低年級和高年級閱讀興趣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級大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比較差,學術水準較低,專業(yè)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方法,因而對專業(yè)性、理論性、學術性的課外讀物難以產生興趣,只能把閱讀興趣主要放在消遣、娛樂性的讀物上。
四、大學生的閱讀動機
55.97%大學生的閱讀目的是為了陶冶情操,80.97%是為了拓展知識,指導實踐也占了25.31%,而為了提高考分的僅占3.36%。這說明在課外閱讀中,人們的功利意識并不是太強,并不是單純的為了提高考分,拿到學分,在考試中可以不“掛”,而是上升到一個高度,即為了自身發(fā)展,提高自己的素質,全面發(fā)展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人格,也是為了指導自己的學習,使自己的行為更加合理化和科學化。同時,也是為了調節(jié)機械的專業(yè)學習,獲取專業(yè)以外的知識,養(yǎng)成合理的習慣,從這一點上,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文學類讀物更受大學生的歡迎了。從大學生的閱讀動機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課外閱讀已經成為大學生提高自我修養(yǎn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經成為大學生全面發(fā)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專業(yè)學習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沒有課外閱讀的調節(jié)和補充,大學生的業(yè)余生活也是不可想象的。
五、總結:
(1)當代大學生的興趣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
本次調查表明在課外閱讀興趣等方面,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興趣表現(xiàn)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雖然在調查中,我們知道的是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比較偏愛,但這并不能掩蓋閱讀的多樣化傾向,大學生注重從多方面去發(fā)展提高自己,需要從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
(2)當代大學生的興趣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
個體興趣自身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對滿足大學生課外業(yè)余活動和閑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大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和自身社會化不可或缺的途徑。例如大學生對文學類課外讀物的興趣,滿足了他們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生活,并借以抒發(fā)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達自己對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這對他們強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的過多重視,而埋頭于對他人生活的解讀,忽視了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這也顯然不利于大學生個體素質的提高。
(3)當代大學生的興趣具有社會性和實用性
興趣的產生和發(fā)展是以需要為基礎的,大學生興趣的選擇也是其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反映。從調查得知,文學類、英語計算機類和專業(yè)輔導類是大學生最經常閱讀的對象,大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中對實用性的英語、計算機類課程及專業(yè)等讀物的關注,符合當前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實,這也是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重要體現(xiàn)。當前社會各
行各業(yè)對英語、計算機等人才及知識的廣泛需要,成為大學生們興趣發(fā)展的有效內驅力,也反映了大學生對自身發(fā)展和社會需要關系認識的現(xiàn)實和實用的態(tài)度。
第二篇:大學生閱讀情況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結果】
“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yǎng)對書的酷愛,使書成為生活中的指路明燈?!毙抡n標對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僅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養(yǎng)成終身自覺閱讀的習慣。為了了解學生課外閱讀情景,便于針對性地推薦閱讀書目,科學引領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拓展課堂教學資料。本學期11月份,對本班學生的課外閱讀作了調查。全班學生人數(shù)59人,收回調查表59份。調查結果統(tǒng)計如下:
【調查分析】
1、閱讀習慣差:從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我們班學生喜歡讀書的學生大約占一半,竟然還有2人不喜歡讀書,情景堪憂;自覺讀書的不足班級學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長和教師的督促下閱讀;每一天保證一小時閱讀的學生64%,閱讀時間不能保證,各幾乎占三分之一;尤其是不愿意與同學交流閱讀體會者占多數(shù),僅7人愿意與人交流;在閱讀批注、圈畫記錄方面有40%人從不動筆;49.2%學生閱讀時能做到專心致志,3.4%人竟然是在三心二意的狀態(tài)下閱讀,47.5%學生承認閱讀時比較認真。由此可見,大多學生對科學閱讀方法的掌握不夠,好的閱讀習慣沒有養(yǎng)成,而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自然無法評估。而從調查表中得知學生迫切期望教師向他們推薦課外閱讀書目,運用課堂時間閱讀課外書籍,講一講閱讀故事,定期讓他們交流閱讀體會。
2.閱讀資料單一:身為六年級學生,竟然還有17名學生喜歡看卡通小說類書籍,閱讀中外名著者僅占班級的45.5%。閱讀書目比較直觀、淺顯,欣賞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奧的自然科學書籍,喜歡瀏覽淺顯易懂的卡通小說、童話寓言類書籍,與所在年級不成正比。
【調查反思】
1.家庭因素。從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來看,他們大部分來自進城打工者家庭,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讀書氛圍,很多學生的父母幾乎每夜都在電視前或者在打牌中度過。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閱讀習慣,沒有濃厚的家庭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這一客觀因素造成學生沒有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習慣。
2.家長盲目指導。由于家長文化的局限性,客觀上不明確閱讀哪類書籍對孩子有益,對孩子的閱讀指導束手五策。只是抱怨孩子不讀書,貪玩,盲目購買教輔資料逼著孩子閱讀,認為這就是課外閱讀。
第三篇:大學生調研報告
調查小組:
xxx
組 員:
xxx
調查時間:
xxx
調查地點:
xxx
調查對象:
xxx
二○一三年四月
摘 要:當代大學生由于社會,家庭,學校等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很多方面面臨很大的壓力,如學習、就業(yè)、情感、經濟、自己和父母的期望等。而學生在面對壓力時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反應,即面臨壓力時的態(tài)度不一樣。但我們要找出適當?shù)姆椒▉砭徑庾约旱膲毫Γ员愀玫靥岣呶覀儗W習生活的質量,也讓我們擁有更健康的心理去面對學習生活。
關 鍵 字:壓力 壓力來源
一、調研目的:
通過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壓力問題,包括來源,種類、態(tài)度等,以便找到相關的解決措施來減輕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其能夠更好地生活學習質量。
二、調研背景基本情況:
隨著社會發(fā)展速度的不斷提高,快節(jié)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面對這種生活節(jié)奏,每個人都在高速運轉,像一只陀螺,工作學習生活忙的焦頭爛額。不僅面對自己的期望值,還要面對來自各方的期待、質疑。這也就使得現(xiàn)在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來源范圍越來越廣。
而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社會發(fā)展的精英人才面臨著更多的壓力,而這些壓力也來自各方面。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是90后,很多人說,90后是個矛盾體。他們有著其他年齡段沒有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穩(wěn)重與張揚的結合體,同時他們又安于現(xiàn)狀,有冒險精神卻又不思進取。在這個和平發(fā)展的年代,沒有政治經濟波動使其沒有太多危機感,更為現(xiàn)實且功利性較強。同時,90后多為獨生子女,私密空間較小,對家庭依賴性較強,這就使得他們的抗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較弱。
同時現(xiàn)當代大學生作為90后的一部分,也具有這樣的特質。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各界主要關注的一個群體,他們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而其中就包括;就業(yè)壓力,學業(yè)壓力,父母的期待帶來的壓力和在校情感壓力,當然,也有一部分同學面臨著社會交際壓力和經濟壓力。因此,在校大學生所承受的壓力可以說是最大的,有的人有自己的解壓途徑,但也有些人在面臨壓力時不知所措。本小組成員在經過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等方式后,對當代大學生壓力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
三、調研方式
1、通過向各個學院大一及大二的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共計400份。
2、通過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大致了解情況。
3、通過與周圍同學的交談,得到相關信息。
四、調研分析:
經過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如今大學生壓力的主要來源分為學業(yè)、就業(yè)、感情和父母的要求等。
其中有超過30%的學生認為當前的壓力來自于學業(yè),而大一與大二年級的所占比例卻有所差距。大二年級的學習壓力較大,人數(shù)在40%以上。通過我們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xiàn),大二年級的課業(yè)負擔較為沉重,尤其表現(xiàn)在專業(yè)課的增多,帶來的學習壓力。
對于就業(yè)所帶來的壓力,大一的學生沒有太大影響,他們沒有太大的意識,目前僅僅在知識的積累。而相對于大二的學生開始有了憂患意識,他們較為關注就業(yè)形勢,因此有34.8%的學生認為如今的學生壓力主要來自于就業(yè)。
31.7%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心理壓力來自于父母的期望,如今家庭大多數(shù)只有一個孩子,父母的期盼僅僅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為了所有父母的心聲。父母將自己的心愿全壓在孩子身上的做法,讓孩子有苦說不出,這種無形中的壓力便變成了學生成長中的煩惱。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其中有些學生會將這壓力轉化成自己學習的動力。
任何事情都會有兩面性,壓力也是。54%的同學認為壓力在學習生活中具有正面的'影響,會為學習帶來動力。而又14%的同學則認為壓力會對學習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從而阻礙學習。
對于采取何種方式應對壓力,有40% 的同學認為通過音樂、游戲等方式進行轉移,而有18%的同學認為他們可以做到自然調整。總之,只要適合自己同時又合理并起到減壓的效果,應及時采用。
關于學校的心理指導工作對減壓的幫助效果,有54%的學生認為作用不大,僅僅只有2%的學生認為作用很大。由此不難看出,學校的心理指導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五、調研的結果:
由此不難看出,大學生壓力的產生是一個多方面因素結合的結果,不能簡單的將之歸結于客觀外界因素。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調節(jié)壓力更重要的是從自身入手,提高心理素質,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尋找解決的對策。
通過這次的調查問卷分析,我們了解到大學生的壓力來源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壓力使我們身心疲憊,而我們面對這樣形形色色的壓力,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壓力,找到恰當?shù)姆椒▉碚{整自己,從而減輕壓力,輕松面對學習生活。其中自我調整是最重要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好的面對壓力可能通過睡一覺等簡單的方法就疏解了。而對自我調節(jié)差的可能會為此飽受折磨,甚至于自殺。其中在就業(yè)階段是人的各種心理壓力最多的時期,因為那個時期大學生要面對學習、生活、就業(yè)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這使得大學生引發(fā)諸多心理問題。尤其在就業(yè)形勢如此嚴峻的今天,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數(shù)不容樂觀。當然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家庭和社會等諸多要素也會導致大學生對自己產生自卑、怯弱、自負、急功近利等不良的情緒。他們的不自信、怯弱、缺乏勇氣會使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流,尤其在遭受挫折時會想不開。而太過自信、自負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比平常人打擊更大,那時受到的傷害也是不能預料的。這些人在未來的路上是情景堪憂的。重要由于:
①經濟壓力:大學生剛進入一個嶄新的環(huán)境,對一切都那么好奇,都想進行一些新鮮的體驗,而這些體驗的前提是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經濟進行一些控制,而另一方面大學生卻沒有經濟來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產生壓力。
②情感壓力:大學生可能會因為愛情、友情等幾方面的情感問題上糾結。內心的情感不被人們所理解,在一些問題上觀點不一致,人際關系的處理也需要方法和技巧,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會讓大家苦惱,無形中就產生了壓力。
③學習壓力:盡管大學沒有向高中那樣緊張,但就專業(yè)知識而言卻依舊會有一定的壓力,課多的一天,同學們奔波于各種教室之間,課后也會有一些社會實踐及書面作業(yè),好多學生就會有熬夜的習慣,從而使得白天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各種各樣的壓力使得大學生產生了困惑,對于沒有及時自我調整好的同學就會產生自卑等情緒。長時間下去會對學習失去動力,對未來的生活失去信心,于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隨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