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地形圖測繪實習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地形圖測繪實習報告》。
一、實習的具體技術要求
水準測量:(1)方法是采用“s水準儀、中絲法、配合木質雙面水準標尺、觀測順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紅黑紅,要求尺子三絲能讀數(shù)。(2)每測段進行往返測。限差如下:1.儀器i角<20′。2.前后最大距離<100m。3.前后視距差≤3m。4.每站的前后視距累積差≤10m。5.同一尺子黑紅面讀數(shù)之差(去尺常數(shù))≤3mm。6.黑紅面高差只差≤6mm。7.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5mm。8.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限差<±20mm。9.環(huán)線閉喝差限差<±25 mm。_表中公式的k是路線或環(huán)線的長度以公里計算。
(3)注意事項:①各測段采用測站數(shù)必須是偶數(shù)站,觀測時打傘,記錄時須將觀測者、記錄員、測站的起點及終點、日期書寫清楚。②前后尺讀中絲時,須調(diào)平符合水準氣泡,盡可能使前后視距相等,保證測站只有一次調(diào)焦。③每站記錄員計算完畢,確認無誤后,允許觀測儀器搬動,后尺方可前移,此時相應前尺變?yōu)橄乱徽竞蟪撸坏靡苿?。④在觀測中,若確需設間歇點,則可選擇堅固穩(wěn)定的兩個點,立尺(不放尺墊)并觀測這兩個點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間歇點字樣。
⑤立尺人員不得離開尺子和尺墊,沿公路施測時,注意安全,要盡可能在路邊立尺,當?shù)竭_已知點開始返測時,前后兩尺應互換。當天成果要由記錄員和組長進行檢查,測段成果交有指導教師及時驗收。(4)工作過程:①驗收儀器②室外測段施測。③手簿管理(路線長,各頁測站高差累積注在頁面下方)往返測高差驗收。④按照水準網(wǎng)圖,組成環(huán)線。構成平差圖形,繪出圖形標出高差及方向。⑤內(nèi)業(yè)解算⑥完成過5秒點的高程成果成表。
二.導線的觀測:
①導線布設車逼和導線,導線變數(shù)6到8條邊;邊長觀測采用全站儀、(精度為一方向中誤差2秒)及j(一方向中誤差6秒)經(jīng)緯儀,測導線按前進方向左角觀測,記錄要特別注意,觀測方向順序。②3個以上方向半測回要歸零,觀測水平角之后,觀測垂直角,二者分開進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記錄清楚儀器高和覘標高(精確到毫米),③導線連接角要觀測兩個測回,第一測回起始方向配置讀盤為0°0′若干秒。第二測回90°00′若干秒。④j觀測時要求不同測回同一方向值較差小于25′,同一測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歸零差小于24′。
其主要工作過程:外業(yè)選點→外業(yè)觀測→內(nèi)業(yè)計算(觀測整理、平差解算、求坐標形成成果表)。
3.經(jīng)緯儀導線:使用j 儀器觀測一測回,①連接角,兩次較差不超過正負25秒。②符合導線方位角閉合差不超過±40′(n是導線折角個數(shù))。③導線相對閉合差小于1/__。各導線邊通過全站儀觀測。其基本工程過程:外業(yè)選點(7―8個點,邊長近似相等)→外業(yè)觀測(左右角度,邊長,高差)→內(nèi)業(yè)計算求出坐標和高程。
三、實習目標:
較熟練地掌握經(jīng)緯儀、水準儀的使用及檢驗方法;掌握角度距離及高程的測定和測設方法。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的順序和方法。掌握施工放樣的基本方法。在實習中,要注意組內(nèi)每個人都能參加各項工作的練習。注意培養(yǎng)我們獨立工作的能力,加強勞動觀點、集體主義精神和愛護儀器的教育,使我們得到比較全面的鍛煉和提高。
四.體會:
通過本次實習,鞏固了以前所學知識,掌握了水準儀、經(jīng)緯儀的基本操作。從而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還有從技術,團隊合作,專業(yè)素質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收獲。從技術方面來說,這次實習給了一次我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實習過程中,許多原來并不熟練的知識逐漸被清晰的理解,許多原來沒有重視的方面也得到了鞏固,更在發(fā)現(xiàn)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新東西,在課本中所提到的技術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我有了比較深的體會: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點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2、由于是同組合作,所以在實習程中團隊精神就尤為重要,首先要擬訂準確的計劃,分工明確,在測量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考慮同組人的工作,盡量要為別人帶來便利。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3、在實習前一定要及時復習測量方法以及相關的計算公式,在實習過程中要聽指導教師的安排,避免由于測量方法錯誤而造成的錯誤和誤差。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