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講授法教案》,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講授法教案》。
篇一:演示講授教學模式案例
案例二:電功率
該案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節(jié)內容,此案例應該說是一個典型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演示講授教學模式”教學設計,可為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開展演示講授教學模式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該案例主要是從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角度考慮設計的,力圖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使學生突破難點,抓住重點。教學內容大多是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的,如電功率的概念、公式推導等,這樣節(jié)省了教師寫板書的時間,把更多的精力能夠用在給學生認真講解內容上,把握了重點,合理地安排的教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外本案例也滲透著新課改的基本理念,雖說演示實驗內容沒有,但是也加強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并未脫離生活而單純的講解知識,學生常見的燈泡、電飯鍋都成了本課的重要教學工具,通過對燈泡、電飯鍋銘牌、用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既學習了電功率知識,又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獲得了提高。
一、案例背景(基本信息)
設計者:徐偉;姚鎖立,沈陽市第一三四中學,中學一級 學生:沈陽市第一三四中學 八年級九班,49人 教材: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教學設計指導者: 楊薇,沈陽師范大學副教授
馬淑新,沈陽市和平區(qū)教師學校,和平區(qū)物理教研員
二、教學內容分析
《電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二節(jié)內容,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能之后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的指標。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有,什么是電功率、千瓦時的來歷、額定功率等,既是對電能知識的深化、具體化,讓學生了解用電器工作時消耗電能快慢與功率的關系。又為本章第三節(jié)“測量小燈泡的功率”的學習,第五節(jié)“電功率和安全用電”的學習作了理論上的準備。
本節(jié)教材內容較多,涉及四個知識點:電功率的概念、千瓦時的來歷、額定功率、生活中電功率的測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內容。本節(jié)內容用
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安排電功率概念和千瓦時的來歷的教學,把它概括為一大部分:電功率。第二課時安排額定功率和電功率的測量的教學。把它概括為:生活中的電功率。為了完成第一課時的目標,特別采用了演示——講授教學,設計中運用類比方法引入課題,突出重點以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利用實物、圖片增強感官效果,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學習)目標與重難點
課程標準中要求: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計算。能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功率的定義、定義式及單位。知道千瓦時的來歷,能區(qū)別千瓦和千瓦時。
(2)會利用公式計算,簡述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2.過程和方法:
(1)電功率對用電器用電的影響。
(2)經歷觀察用電器銘牌并交流對其意義理解的活動。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對各種用電器銘牌有觀察了解的興趣,對生活中各種電器耗電情況有關注的熱情。
(2)感受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教學重點:
深刻理解電功率的定義,理解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的關系,并利用關系解決問題。
四、學習者分析 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完成了電學的初步知識的教學,通過對電路的連接、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等,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基本的電學知識和技能,通過進一步的理論學習和實驗得出了最基本的電學規(guī)律——歐姆定律。但是學生并未接觸
過電功率的相關概念,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是“某個燈泡、電器是多少瓦的?”,“用了多少度的電”等這些未深層次認識的生活經驗,本節(jié)注重從學生的這些認識水平出發(fā),逐漸將正確、全面、深刻的知識教給學生,使學生建構這些知識。
另外,學生比較喜歡上有實驗的物理課,而本節(jié)課沒有實驗安排,所以應該從其它方面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一是要注意引導、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努力讓學生參與進來,如,對于教師提出某個問題可以采取搶答的方式讓學生回答,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一些公式的推導換算讓學生動手去做,教師給予指導。總之,針對本節(jié)的內容特點,要注重多與學生互動,多設計疑問讓學生思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題的設計理念是從學生出發(fā),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使學生高效率的獲得知識。本課題是以演示講授為主,既演示相關視頻圖片,同時也細致演示概念、規(guī)律的推導過程,步驟鮮明,結合教師認真詳細的講述,學生的積極參與回答問題。
在情境引入階段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入課題,由學生熟知的知識引導出待學習的知識,這樣做既能讓學生很好地學習新知識同時增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在介紹燈泡的銘牌時是以視頻播放的形式進行的,燈泡易碎,若是每個學生都拿一個燈泡很可能發(fā)生危險,所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較安全,而且多媒體播放可放大,增強學生觀察的可視性。電功率的概念、公式推導、額定功率概念、練習題等我們都是安排到了多媒體課件上,通過多媒體演示這些內容,順序播放,要點分明,設計過程中注重知識間的過度,以使學生順利建構知識。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七、教學過程
篇二:課堂講授法
課堂講授法
這種方法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因執(zhí)行簡單、針對性較強,因而在企業(yè)內部培訓中也最為常用由于這種方法以教師向學生單方面講授為主,所以師資力量對培訓效果影響很大課堂講授法的缺點是方式上整齊劃一,不適應多樣化的要求,所以常和其他方法結合使用。
程序化教授法
這是一種通過教科書或計算機傳授工作技巧的系統(tǒng)培訓方法。這種方法首先提出問題或陳述事實,要求接受培訓者做出回答,然后立即對其回答的問題給予反饋。程序化教授法的優(yōu)點主要有二:一是克服了課堂講授法的“單向灌輸”的缺點,使受訓者可以通過反饋機制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二是這種方法困進度統(tǒng)一,程序化教授,可以減少培訓時間。這種培訓方法的缺點是制作符合企業(yè)程序化教授的教學手冊和軟件有時要花費很大的成本。
案例研究法
這是一種為接受培訓人員提供有關一個企業(yè)問題的書面描述(即案例),然后讓其在分析案例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相互交流的培訓方法。案例研究法具體實行起來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討論法,即在給出案例后,采取討論的方式,由受訓者(一般是中層以上的管理者)自由討論各抒己見,達到提高認識的目的;另一種是情節(jié)演繹法,即首先舉出某一特定時間的真實情節(jié),針對受訓者的推理、想象和預見能力,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其回答使情節(jié)逐步擴展,直至描繪出事件的全貌。最后再通過討論歸納解決對策。
模擬培訓法
這是一種側重對操作技能和敏捷反應的培訓方法,它通過把受訓者置于模擬的現(xiàn)實工作環(huán)境中,讓受訓者反復操作訓練,以解決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為進入實際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利用模擬培訓法可以減少培訓開支、提高學習效率和降低危險性 這種方法的缺陷有三:一是適用范圍限于操作技能和反應敏捷的培訓;二是模擬現(xiàn)實工作環(huán)境也需要一定的成本;三是接受此法培訓的受訓者要想勝任實際工作應輔以實際實地訓練。
影視培訓法
即運用電影、閉路電視、vcd、錄像等手段對員工進行的培訓。影視培訓法的主要優(yōu)點有三:一是可以通過影視手段的動作靜止、快速和慢速播放以及回放來描述一段時間內應遵循的特定次序;二是可以向受訓者展示一般講座中難以表明的真實場景;三是在對整個組織的人進行多次內容重復的培訓時可以減少成本。這種培訓方法的缺點主要是不具備交互式,受訓者往往按自己的理解取舍情節(jié),從而影響培訓效果。
現(xiàn)場培訓法
這種方法是指讓受訓者通過實際干某項工作來學會干這項工作,也就是說,上級管理者和老資格員工一方面作為領導者,指揮和組織部下或新員工完成工作任務;同時作為教育者,在工作過程中向部下或新員工傳授技能和知識?,F(xiàn)場培訓的優(yōu)點比較突出,即其花費的成本比較少,受訓者邊干邊學,不需要像程序化教授法和模擬培訓法等方法投入較多的脫產培訓設施。但這種方法要求實施培訓的人要接受過嚴格的訓練,并且有必需的培訓資料,否則易流于形式。
角色扮演法
這是一種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加者在給定的管理場景中分別扮演不同作用的角色,通過他們的角色扮演,使其他受訓者看到事態(tài)發(fā)展的多種可能的傾向,并據(jù)此考慮對策的培訓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受訓者能較快熟悉工作環(huán)境,了解工作內容,掌握必需的工作技能,能較快地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主要有二:一是花費較少;二是利于角色扮演者的行為創(chuàng)新,而這是其在實際工作中不能或不敢做的。但這種方法也有明顯的不足,如一次活動可能需要用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如果活動指導人員沒有準備好就組織,會給受訓者以浪費時間的感覺。工作輪換法
這是一種企業(yè)通過有計劃地讓員工輪換擔任不同工作,從而達到考察員工的長處和弱點以及從事多種工作能力的培訓目的的培訓方法。
工作輪換法的優(yōu)點主要有五點:一是可以讓受訓者通過到各部門實踐來了解企業(yè)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二是可以避免因不斷介紹每個部門的新情況而造成的枯燥;三是可以對受訓者進行測試,幫助其確定自身的長處和弱點;四是有助于改善部門間的合作,尤其是經理人員的工作輪換,可以使其更好地理解相互間的問題;五是利于企業(yè)從長期培養(yǎng)經營管理人才。
不足之處:一是對受訓者掌握某些復雜專業(yè)技術不利;二是對其保持和繼承長期積累的傳統(tǒng)經驗不利此外因各部門的本位主義而造成的不愿放走得力骨干也會使工作輪換法受挫。
參與管理培訓法
這種方法多用于培訓企業(yè)中有發(fā)展前途的中層管理人員,主要方法是成立一個由受訓者組成的參與管理層,并讓其對整個企業(yè)的政策或某一具體問題提出建設,為他們提供分析企業(yè)問題的經驗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參與管理層來自企業(yè)的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因而在相互學習討論中有利于他們對各部門的了解,另一方面其就高層管理問題如組織結構的調整、部分沖突的解決所提出的建議會對企業(yè)高層管理者有積極的意義。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由于抽調企業(yè)的中層骨干容易給企業(yè)造成不良影響。經營演習法
這是指讓受訓者分別作為用計算機模擬的同一行業(yè)中互相競爭的企業(yè)的經營者,并向他們提供相同的經營條件和數(shù)據(jù),讓其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競爭“經營”,最后以“經營”成績優(yōu)劣來研究經營決策的得失的一種培訓方法。這種方法由于真實且富有競爭性,使受訓者充分準備甚至重新開發(fā)其工作的部門,從而利于企業(yè)開發(fā)領導能力,培養(yǎng)合作及團隊精神但這種方法也有其固有的缺點;一是其軟件的設計及實施費用高;二是這種培訓方法往往只限定受訓者在一個既定的決策表中進行決策選擇而不利于創(chuàng)新。
行為模仿法
這是指通過先向受訓者展示良好的管理方法,然后要求其模仿,最后由指導人員給予反饋從而起到培訓作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適用范圍較廣,對于普通員工可以使其掌握提出和接受批評、要求和給予幫助的技巧;對于基層管理人員可以使其更好地處理給予常識、訓導、引進變革以及改進不良工作績效等問題;對于中層管理人員可以使其更好地處理給予指導、討論工作績效以及部門間的協(xié)作等問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由于良好的管理方法已被模型化,不利于受訓者創(chuàng)新和發(fā)揮積極主動性。參觀訪問法
這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員工到有關單位參觀訪問以求使受訓者得到啟發(fā)、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培訓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通過典型的現(xiàn)身說法,受訓者可以迅速接受某一新方法、新事物。
篇三:講授法
講授法,是指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直接向學生系統(tǒng)連貫地傳授知識的方法。從教師教的角度來說,講授法是一種傳授型的教學手段;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說,講授法是一種接受型的學習方式。
1、講授法的具體方式有四種:講述、講解、講讀、講演。其中講述側重于生動形象地描繪某些事物、現(xiàn)象和概念,有從情緒上感染人的效果;講演是教師就教材中的專題進行有理有據(jù)首尾連貫的論說,中間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活動,如向學生說明、解釋和論證科學概論、原理、公式和定理的時候多采用講解的方式。講授法可以以讓教師選擇不同詞語陳述相同的內容,來幫助學生理解;講授中有師生的情感交流,師生相互作用,相互強化;在講授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聽課對象、設備和教材對講授內容靈活處理。由此看出,講授法的明顯優(yōu)點是教師可以控制整個教學過程,實施自己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自己的教學目的。因此,大多數(shù)教師感到,講授法比其他教學方法更容易掌握,而且安全可靠。
2、講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
講授法具有兩個特殊的優(yōu)點,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師的講授能使深奧、抽象的課本知識變成具體形象、淺顯通俗的東西,從而排除學生對知識的神秘感和畏難情緒,使學習真正成為可能和輕松的事情;講授法采取定論的形式(而不是問題的形式或其它形式)直接向學生傳遞知識,避免了認識過程中的許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難,這比學生自己去摸索知識可少走不少彎路。所以,講授法在傳授知識方面具有無法取代的簡捷和高效兩大優(yōu)點,這也就是講授法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現(xiàn)行的班級授課制里,采用講授法能有效地保證讓絕大部分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到人類花費漫長時間積累起來的知識和技能。
3、講授法有利于幫助學生全面、深刻、準確地掌握教材,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學科知識體系的一個藍本,不僅匯集著系統(tǒng)的學科知識,而且還蘊藏著許多其它有價值的內容,如學科的思想觀點、思維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的編寫要受到書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對學生來說,不僅知識本身不好讀懂,其所潛藏的內涵更是不易發(fā)現(xiàn)。而教師由于聞道在先,術業(yè)有專攻,能夠比較全面、準確地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內涵。所以,正是借助教師的系統(tǒng)講授和透辟分析,學生才得以比較深刻準確地掌握教材,從而不僅學到學科的系統(tǒng)知識,而且還領會和掌握了蘊含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學科思想觀點、思維方法和情感因素。這樣,學生的學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4、講授法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得到遠比教材多得多的東西 任何真正有效的講授都必定是溶進了教師自身的學識、修養(yǎng)、情感、流露出教師內心的真、善、美。所以,講授對教師來說,不僅是知識方法的輸出,也是內心世界的展現(xiàn)。它潛
移默化地影響、感染、熏陶著學生的心靈??梢哉f,它是學生認識人生、認識世界的一面鏡子,也是學生精神財富的重要源泉。
5、講授法是其它教學方法的基礎
從教的角度來看,任何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講”,其它各種方法在運用時都必須與講授相結合,只有這樣,其它各種方法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價值。所以,可以認為,講授是其它方法的工具,教師只有講得好,其它各種方法的有效運用才有了前提。從學的角度來看,接受法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其它各種學習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學會了“聽講”,才有可能潛移默化地或自覺系統(tǒng)地把教師的教法內化為自己的學法,從而真正地學會學習,掌握各種方法。
6、講授法容易使學生產生“假知”從而導致知識與能力的脫節(jié)
教師運用講授法,把現(xiàn)成的知識教給學生,往往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似乎學生只要認真聽講就可徑直地獲得知識。而實際上,學生對任何知識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和自己的獨立思考上。而在講授法中,教師把知識講解得清清楚楚,學生以聽講代替思考,即使有自己思維參與,也是被教師架空起來的,因為要跟教師同步進行,這樣也就把學生在獨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決的各種必要的疑問、障礙和困難隱蔽起來。結果,學生聽起來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卻又說不清,一遇新問題就會手足無措。這樣不靠思維獲得知識,不僅知識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談不上舉一反三加以遷移應用,從而促進能力的發(fā)展。
7、講授法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和期待心理,從而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講授法淵源于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論,教師是知識的象征,一切知識得由教師傳授給學生,所以,這種方法在運用過程中也容易使教師產生重教輕學的思想。教師往往只考慮自己怎么講,怎樣講得全面、細致、深刻、透徹,似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掌握得越多、越好,長此以往,就會使師生產生心理定勢,教師不講就不放心,總覺得不講學生就學不到東西,于是乎,注入式、滿堂灌便應運而生,并愈演愈烈。而學生呢?也不知不覺地形成了依賴心理,一切問題等待教師來講解,特別是教師講得越好,這種期待和依賴心理就越強烈。正是這種期待和依賴心理嚴重地削弱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是目前講授法運用過程中存在的一種相當普遍的病癥,也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病癥
篇四:講授法
從講授法教學的歷史看,其形成和發(fā)展多災多難。講授法自問世至今,對它的批評、指責和否定始終不斷,究其原因,皆因歷史上講授法的確出現(xiàn)過嚴重的缺陷,諸如 “填鴨式”、“注入式”、“滿堂灌”等做法的講授教法。歷代教育改革,隨著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和科學化水平的日益提高,講授的形式和方法都在不斷地改進,現(xiàn)在 的講授早已不是舊式傳統(tǒng)的那種“口耳之學,授受之教”的單純講授,更不等同于“注入式”。
二、講授技能的特點
(一)講授技能的基本特點
在 使用講授技能時,教師是教學的主要活動者,在教學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學生是知識信息的接受者,教學活動以“學生聽,教師講”的方式進行學習教材內容;教 師主要以口頭語言傳授知識,即口頭語言是教師傳遞知識的基本工具;教師以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促進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講授是面向全體學生,根 據(jù)班級學生的一般特點和水平進行群體教學。
(二)講授技能的優(yōu)點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推行,課堂教學無論是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還是教學內容都遭受著強有力的沖擊。不少教學理論的專家強調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為主,建議教師不能夠在課上多講,要給學生足夠的獨立學習時間。
適當?shù)刈寣W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一些前人已經發(fā)現(xiàn)的結論,無疑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質。但是,我們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學生把前人走過的路全部重新走一遍。通過講授法,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知識,這樣才造成了教學活動的發(fā)生,促成了教學的發(fā)展。講授法也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
1.通過教師的引導,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tǒng)的生物科學知識。
2.教師合乎邏輯的論證、科學的思想觀點,善于設疑、置疑以及生動形象的語言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融入思想教育,教師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進行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教學過程,可以自主把握,易于控制教學過程,更有利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4.講授法教學對教學設備沒有特殊要求,不受限于外界環(huán)境,教學成本較低,便于廣泛運用。最簡單的只要靠“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三大法寶,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便可進行教學活動。
(三)講授技能的局限性
根據(jù)講授技能的涵義及基本特點,講授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教學內容往往由教師以系統(tǒng)講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單向的信息傳輸方式。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機會對學習內容及時做出反饋,不容易發(fā)揮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得到教學反饋信息比較少,也難以恰如其分地調控教學進程。
2.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之間的矛盾。講授不能代替自學和練習,講授過多,會擠占學生自學和練習的時間,學生課堂上活動的時間減少,勢必影響學生全面學習和發(fā)展。
3.不能很好地照顧到學生的差異。因為學生接受水平不同、學習態(tài)度不同、個性傾向不同,所以面向全體學生講授,掩蓋了個別學生接受困難的現(xiàn)象,因材施教不易得到全面貫徹。4.教師如果單純、空泛地講授不能有效地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容易陷入“填鴨式”的教學泥潭,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雖然講授法與其他教法相比存在著不足,但不能因此否定它的存在價值。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講授法有著其他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優(yōu)越性。
講授法的運用 1.講授框架
教 師在全面熟悉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新知識本身的內在聯(lián)系,根據(jù)知識結構和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順序和認知水平,提出一系列 的問題、論據(jù)、論點,從而形成講授的框架,以便呈現(xiàn)教學內容??梢?,框架的建立主要以論點、論據(jù)和一些問題所組成,通過這些構架,可以使教師的講解更加條 理清楚,也有利于引起學生思考。
講授框架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引入(引入題目導論)、主體(議論、推理、論述)和總結(結論、結果),這三個部分都不能脫離主題。
講授框架的設計要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即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表及里,由已知推及未知,由簡單到復雜,使講解條理清楚,有的放矢,突出整個知識體系中最基本的內容,起到“削枝強干”“以主帶從”的作用,便于啟發(fā)學生思維,形成正確的認識。2.語言表達
講 授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言的邏輯表達。講授技能的語言是一種專業(yè)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類型。它是以口頭形式出現(xiàn)的話語類型,是一種以特定的交際 雙方(教師和學生)在特定的場合(課堂),以特定的話題(課程標準教材限定的教學內容)、特定的方式(課堂講授并輔以師生間相互問答)來實現(xiàn)的口頭語言表 達形式。
講授技能的語言要具有針對性,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適合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思想感情、興趣需要,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層次和認識能力。語言要清 晰、緊湊、精練,既有嚴密的科學性、邏輯性,又要通俗明白,正確地運用生物學術語,還應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避免邏輯上的混亂,以及表達上的重復或其他語 病。不模棱兩可,閃爍其辭;不拖泥帶水,吞吞吐吐;不刻意雕琢,言過其實。另外,語音的高低、強弱、語速和間隔應和學生的心理節(jié)奏相適應,讓學生聽清楚,才能有助于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3.引用例證
例 證是進行學習遷移的重要手段,例證能將事實或學生熟悉的經驗與新知
識、新概念聯(lián)系起來。舉例的數(shù)量并不重要,以能夠說明所要講解的概念或問題為宜,不宜過 多過濫,重要是所舉的例子應與要講的概念或原理有密切的邏輯聯(lián)系,要適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并且教師要對此聯(lián)系做透徹的分析。
例證一般是用普通的、典型的事例說明復雜的、抽象的概念或理論,把抽象的概念或理論與具體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可使講解生動、具體。恰當?shù)睦C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
在講授時,通常以正面例證為主,同時還應注意恰當?shù)亟Y合使用反面例證。在初學新知識時,學生很容易從正面例子中獲得新的概念或原理,此時如正、反例子交叉使用很容易造成混亂。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新知識之后,再使用反面例證可使所獲得的新知識更加清晰準確。4.形成連接
清楚連貫的講授過程是由新舊知識之間,例證與原理之間,問題與問題之間恰當?shù)倪壿嬄?lián)系構成的。在講授技能中需要仔細安排各步驟的先后次序,選擇能起到連接作用的詞語說明上述關系,使講授形成意義連貫的完整系統(tǒng)。
連接對講授內容符合邏輯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教師講授過程自然地從一個問題過渡到另一個問題,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逐層分析,引導講授步步深入,層層擴展。
5.運用強調
強調也是講授技能運用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強調可以使講授重點突出,它將重要的信息從背景信息中凸顯出來,幫助學生,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保持在重要的方面,并減少了次要因素的干擾。強調關鍵內容,以保證學生的思維順利進行。沒有強調的講授會使講授過程過于平淡、重點不突出,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在講授中教師可以通過聲調的變化,語速調整進行強調。講授中聲音強弱的變化,以及聲調的變化都能夠突出關鍵字、詞、句。教師聲音的變化可能會帶有較大的夸張 性,只要這種夸張符合強調內容的需要,在教學情境下就會是自然的。有時還可以直接用語言提醒學生注意重要的內容。比如說:“下面的內容很重要,請同學們注 意聽”,這也是經常采用的方法。6.獲得反饋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現(xiàn)代教學特別強調學生的參與。成功的講授過程必然要有師生間知識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在講授過 程中要隨時注意獲得學生學習的興趣、態(tài)度和理解程度等反饋信息。一般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行為和操作活動,留意學生的非正式發(fā)言,如“???!”“為什 么”“明白”。捕捉學生的興趣、態(tài)度、注意力的變化,從學生回答問題或提出的問題中了解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程度,從而獲得反饋信息。根據(jù)反饋信息及時調 整講授的方式和速度,強調師生間的默契和情感交流,使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跟上教學進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原理中心式講授
原理中心式講授是以概念、原理、規(guī)律、理論為中心內容的講授。方法是從一般性概括的引入開始,然后對一般性概括進行論證、推理;最后得出結論,又回到一般性概括的復述。
生物教學中,原理中心式講授主要運用于定義解說、理念論證、原理演繹、觀點歸納、思想分析等內容的講授類型,屬于高級類型的講授類型。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知識中,概念、原理、規(guī)則、規(guī)律都是教學的核心部分,因此,原理中
心式講授是教學中最重要的講授方式。
原理中心式講授經常用敘述加議論的表達方式,一般結構模式為概念、規(guī)律、法則、原理的導入—論述、推證—結論。其中,論述、推證環(huán)節(jié)是最關鍵的。原理中心式 講授強調例證、依據(jù)及統(tǒng)計材料組織。在講授中交替應用分析、比較、歸納、演繹、抽象、概括、綜合等邏輯方法,注重論證說服的力度,既有科學性,又有趣味 性。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授課時應該是推理嚴密,層次分明,啟發(fā)學生思維,逐漸走向真理,同時還要注重語言幽默風趣,自然生動,能刺激感染 學生,形成課堂教學的和諧氣氛。
問題中心式講授
以解答問題為中心的講授,其方法是引出問題——明確標準——選擇方法——解決問題——得出結果(總結、結論),是在教學中常用于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方法探究、答案求證的講授類型,它也是屬于高級類型的講授。
問 題引出可以從各種事實材料導出,事實材料是指建立論點、證明論題的事例、數(shù)據(jù)等各種客觀實際材料;明確標準就是明確解決問題的具體要求;選擇方法就是對各 種方法、策略,進行分析比較,定出最佳解題方法;解決問題要從證據(jù)、例證并運用邏輯思維方法來進行論證,最后得出結果。問題中心式講授法適用于重點、難 點、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的教學,通常配合提問、討論等其他教學技能。
篇五:講授法
(二)講授法
講授法是指教師運用口頭語言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通過教師的語言,適當輔以其他教學手段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促進學生理解,啟發(fā)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能力。講授法是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也是物理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之一。它既適用于傳授新知識,也適用于鞏固舊知識,它既可以描述物理現(xiàn)象、敘述物理事實,又可以解釋物理概念、論證物理原理、闡明物理規(guī)律。其他的教學方法一般都離不開講授法的配合。因此,無論過去當今還是將來,講授法是中學物理教學中既適用又可靠的教學方法。講授法是指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學生以接受知識為主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既有優(yōu)點又有缺點,其優(yōu)點是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邏輯性強的講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嚴謹?shù)闹v解還有利于創(chuàng)造一種嚴肅的學習氛圍。其缺點是學生相對被動,不能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如果以接受的形式學習知識,易于滋生學習的依賴性,產生學習上的惰性,教師容易偏重于教法,忽視對學生的學法引導,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不容易得到鍛煉。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運用講授法必須符合以下四個基本要求。
(1)合乎科學,用語準確。
講授法要符合科學性。首先講授的物理知識必須合乎科學原理,不能出現(xiàn)科學性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物理知識水平,能夠深刻理解這些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既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又不犯科學性錯誤。例如,在講“電場”概念時,不應當說“帶電體周圍的空間叫電場”,而應當準確表述為“帶電體的周圍空間里存在電場”。另外,教師應當盡可能使用科學、規(guī)范的專用術語,而不能使用那些違背科學的術語。
(2)合乎邏輯,嚴謹有序
講授必須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符合知識的邏輯。首先要把講授的內容放到整個知識體系中來研究它的上下的邏輯聯(lián)系,例如,在結束“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教學后,學生已經知道“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有感應電流”的結論,但還有“閉合電路中感應電流的方向是怎樣的”“感應電流的方向由哪些因素決定的”“感應電流的方向遵循什么規(guī)律”等疑問,順著這些疑問就可以自然導入“楞次定律”的教學。在學生知道了“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的楞次定律內容后,還存在“如果電路不閉合的情形又會怎樣呢”的問題,順著這個問題又可以自然進入“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教學。另外,還可以順著“這些電磁感應規(guī)律有什么用”的問題,進入“電磁感應規(guī)律的應用”“互感和自感”“渦流、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的學習。其次,講授物理知識要遵循科學探究的思路,激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活動。再次物理規(guī)律的敘述要有嚴密的邏輯性,不應任意顛倒。從數(shù)學上看,a=b即b=a,c∞d即d∞c,但物理學規(guī)律一般不能顛倒表述。例如,不允許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不能把“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說成“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正比”。不能把“勻變速直線運動是速度均勻變化運動”說成是“速度均勻變化的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這些物理規(guī)律或關系的敘述蘊含著物理學中的因果關系,而不僅僅是數(shù)量上的等量關系。
(3)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能力
講授不僅是簡單地向學生傳遞知識,而且要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使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因此,在運用講授方法時,首先,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情緒,要善于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運用富有啟發(fā)性的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其次,教師可以用問題性的講解方式來進行講授,注意用問題來激勵學生的思維活動,這就要求教師的講授不能夠平鋪直敘、強行灌輸,而應該以飽滿的精神,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在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
題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思考。學生在積極的思考過程中,不僅學到知識,而且能學到一些研究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技能。最后,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做到“不噴不起,不悱不發(fā)”。講授的語速要適中,要留有合適的時間讓學生思考。
(4)簡明生動,形象具體
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表象,促進學生的想象,而且有助于對抽象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形成抽象的物理概念時,應該能夠結合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和生產實例,或物理學史上典型物理事例,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物理問題進行透徹的分析和講解。這既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圖景,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從情感上接近學生與物理學的距離。
一、課程的內涵:綜合國內外對課程的各種界說,我們可以把課程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課程指為了實現(xiàn)教育目的而規(guī)定的學生應該學習的所有學科與應該從事的所有活動的綜合及其有計劃的進程。狹義的課程指學生在學校一家廣告學習的一門學科與應該從事的一種活動的內容及其有計劃的進程。廣義的課程觀更有助于我們認識課程的內容,體現(xiàn)人們對課程理解的深入。
二、課程內容及其具體表現(xiàn)形式
中小學課程內容應該由哪幾部分來組成,不是品自己的主觀臆測來拼湊的,它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響。其一是社會的發(fā)展對學生成長的客觀要求;其二是學生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其三是科學文化發(fā)展的趨勢。依據(jù)這三大因素,中小學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關于自然、社會和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知識
這些構成了學校課程中的科學知識體系部分,包括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政治、歷史、地理等社會科學知識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知識。
2、關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識經驗
智力技能是指借助內部語言在頭腦中進行的活動方式。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實際動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構成的操作活動方式。只有掌握了這些技能,學生才具有繼承社會文化的能力。各門學科中都具有這方面的知識經驗。
3、關于對待世界和他人的態(tài)度的知識經驗
這部分經驗構成了課程中的道德、審美、情感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以上三大內容是學生發(fā)展的基本需要。不能把課程內容簡單地看作為知識和技能。它們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無知必無能,要培養(yǎng)能力需要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又必須通過道德、情感修養(yǎng)來吸取發(fā)展的動力。所以三大課程內容是一個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
課程內容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有:
(一)課程計劃
課程計劃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由四部分組成:
1、課程設置:它是課程計劃的首要問題,主要包括學校要開設的學科和所要進行的各種活動。
2、課程開設順序:依據(jù)科學規(guī)定的年限、各門學科的內容和教學法的要求,確立各門學科的教學順序,同時依據(jù)學科本身的體系、各門學科之間的銜接性和相互聯(lián)系,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水平和接受能力確立學科的學習順序。
3、教學時數(shù):依據(jù)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和各門學科的教學任務、教材分量和難以程度以及教學法上的要求來確定每門學科授課的總時數(shù),各門學科在一學年的授課時數(shù)、每周的授課時數(shù)和各年級的周學時數(shù)等。
4、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指每個學年階段的劃分,各個學期的教學周數(shù),假期和節(jié)假日的規(guī)定等。
(二)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
學科課程標準是根據(jù)計劃以綱要的形式制定的有關課程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規(guī)定課程的知識范圍、深度、體系、教學進度和教學法的要求,是編寫教材的直接依據(jù),也是檢查教學質量的直接尺度,對教師工作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教材是根據(jù)學科課程標準系統(tǒng)闡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它是知識授受活動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
課程的類型
課程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設計課程的種類,對課程進行明確的分類有助于我們認清課程的本質與特征。對于課程,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教育家,有不同的分類標準,代表性的分類有以下幾種:
(一)隱性課程
1、涵義:隱形課程,又稱“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隱蔽課程”,對于其涵義至今尚未有一個明確的、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定義。一般認為它以潛在性和非預期性為主要特征。它不在于課程規(guī)劃中反映,不通過正式教學進行,通常體現(xiàn)在學校和班級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質情境(如學校建筑、設備)、文化情境(如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學風、班風、校風),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促進或干擾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2、特點:①潛在性。即它不是直接或公開地向學生施教,而是隱蔽在學習活動中,寓教于無聲無息中。②整體性。其范圍涉及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一種整體性的經驗,包括道德、認知、情感、審美等多方面的經驗。③易接受性。隱性課程使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影響,而不帶任何逆反性。④持久性。學生長期在隱性課程滲透下,往往會形成某些穩(wěn)定的個性心理品質,能夠持久伴隨人的一生。⑤差異性。由于學生們從事的學習活動不同,所處的課程環(huán)境不同,個人的學識、興趣、愛好等不同,因而受到的潛在影響表現(xiàn)出差異性。⑥開放性。隱性課程具有開發(fā)人腦潛能的積極意義,它常常利用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機制攝取有關的教育性經驗,從而大大激發(fā)學生蘊藏的心理潛能,把無意識和有意識心理活動有機統(tǒng)一起來。
3、教育功能:①有助于形成學生良好的品德。美觀別致的校舍建筑,優(yōu)雅整潔的校園環(huán)境,積極向上的校風班風,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等都具有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光線充足、溫度適宜、空氣新鮮、優(yōu)雅寧靜的學習環(huán)境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提高智力活動效率。③有助于促進學生是健康成長。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發(fā)展他們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