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家校合作經驗交流會講話稿(優(yōu)秀范文三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家校合作經驗交流會講話稿(優(yōu)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家校合作經驗交流會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今天,因為孩子們的緣分,我們走進了――市第十三中學,走進了初一、13班的教室,歡迎各位家長朋友!
從您的孩子跨入―十三中的大門那一時起,就是我們相識和攜手合作,“聯(lián)合教育”的開始。因為教育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老師和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現(xiàn)在您的孩子已進入中學階段,中學時代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是學生思想品質和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階段,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中學與小學階段存在的不同
第一,學科增多。小學主要是語文、數(shù)學兩科,學生負擔輕,升入初中后突然增加到初一七科、初三八科、初四九科。如中考考試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不少初一新生由于對新學段缺乏認識或認識不足,未能根據(jù)初中生活的新特點進行調整,結果上初中后手足無措。
初中與小學相比:科目多、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作業(yè)量大。中學是人生知識基礎的奠定時期,而初中又是整個中學的奠基階段。在課堂上,初中生比小學生學習的門類要多,而且每一門學科的內容逐漸趨于專業(yè)化,并接近科學體系。他們面臨的學科的常識性知識越來越少,反映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性與知識的嚴密性、邏輯性越來越強。
第二,教材難度增加,中學比小學教材在難度上有很大的跳躍性,以數(shù)學為例,中學教材中每一節(jié)課安排的信息量較多,重復少,重在講普遍規(guī)律,而不是在某一道題上下功夫,重在分析數(shù)量關系和綜合運用,而不是單一題型、習題的編排。記憶性、重復性知識減少,理解性知識增多。小學習題基本與例題相似,而中學的習題與例題相比題型變化較大,因此即使學生上課聽懂了,反應稍慢的同學課后仍不會做題。所以學生感到中學課程難度太大,稍一分心就不明白了。
第三,教學速度加快,小學語文、數(shù)學內容較少,每周上8―10節(jié)課,中學課本內容增多,幾乎增加一倍,但每周只能上5節(jié)課,因而教師教學進度必須加快,上課提問學生次數(shù)相應減少。在小學階段學生放松一段時間的學習,如果努力還能趕得上,而中學有幾堂課走神,不認真聽講,課下不認真完成作業(yè),則可能導致跟不上學習進度,從而掉隊。
第四,在學習方法上,中學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在能夠理解基礎上記憶,記憶基礎上靈活運用。初中階段,老師們不再像對小學生那樣,手把手地指導學生,學生感到中學老師不如小學老師講授得那么仔細,學起來吃力,有時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只能囫圇吞棗地咽下去。隨著學科的多樣化、深刻化、要求這就特別需要初一新生從小學的依靠老師逐步朝著獨立方向發(fā)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表現(xiàn)在:不死記結論、公式,要重點掌握其推導過程;不滿足于會解題,要窮究為什么這樣解;不孤立地學知識,要將各知識點揉成一個整塊;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從識記到探究的'轉變;不局限于課本,還要拓展到課外。另外,還要合理分配各科學習的時間,有計劃,有重點。
第五,課外作業(yè)增多、自主學習增多,下午放學時間延長。
第六,分數(shù)區(qū)別,小學考試的分數(shù)和初中考試的分數(shù),是不可能等同而論的,小學生考個90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初中,有時候,你考個80分也是班級第一,小學常考90多,在初中考不及格也是可能,因為兩者不可相提并論,當然分數(shù)不能作為衡量學生發(fā)展的唯一一項指標,我們也不能以分數(shù)論英雄,要同時關注的是學生的發(fā)展,關注的是學生這一階段的成長經歷。我校每學期舉行兩次大型考試,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班級介紹
本班目前有76位學生,其中女生35位,男生42位。兩周下來之后,我覺得班級學生整體表現(xiàn)不錯,同幾個課任老師交流,現(xiàn)在班級上課紀律一般,作業(yè)收交情況比較好,班級的各項工作開展的也很順利。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當然,班級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少數(shù)幾個學生行規(guī)較差,喜歡插話,好動,注意力難集中。
2、作業(yè)習慣差,作業(yè)完成質量低,對于不會做的題目,沒有問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習慣,不懂就不懂,作業(yè)做錯了,沒有及時進行訂正。
3、不會聽課,不懂得如何做筆記,如何融入新的課堂。
4、粗心馬虎,常丟三拉四,上個星期,每天早上都有好幾個學生,忘記帶作業(yè),需要家長送過來。
5、有的同學學習工具準備不齊全,像數(shù)學用的三角板,刻度尺,語文、英語用的詞典,字典等,數(shù)學馬上要用到計算器,到時就要有。
三、班級管理―學習習慣,行為規(guī)范
根據(jù)班級目前的這種情況,我提出的教育管理原則是傾注真情,關愛每一個學生;關注細節(jié),注重個人習慣培養(yǎng)。有一句話,叫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特別對于初一新生,我非常關注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要養(yǎng)成的衛(wèi)生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非常重要,那么近期班級管理策略就是針對習慣養(yǎng)成,讓學生在近一個學期中能改變原先那些不好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著良好的習慣,學習的成績必然會跟著上來。
四、作業(yè)輔導要求
對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進行檢查輔導,家庭作業(yè)的輔導以學生為主,家長起督促檢查作用。家長最低應檢查學生作業(yè)是否全部認真完成。作業(yè)輔導不僅包括書面作業(yè)、還包括復習和預習。完成作業(yè)前應讓學生對本天所學的進行復習。作業(yè)完成后應對第二天要學習內容進行預習,切實養(yǎng)成:先復習后做作業(yè),先預習后上課的學習習慣。
還有一些心里話要和各位家長交流。不少家長有這樣的認識,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來學習的,因此學習成績最重要,這種認識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夠全面。我覺得培養(yǎng)學生成人,學習好固然重要,身心健康也很重要,思想道德素養(yǎng)更加重要,有專家指出:“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心理不好是危險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一個人將來能否有所作為,除了水平能力,更主要的看這個人的品格如何,因為“品格決定成就?!蔽覀兗议L在教育子女中要從品格教育入手,才能培養(yǎng)出舉止文明,品行端莊,風度高雅,充滿自信,敢于爭先的孩子來。良好的品格養(yǎng)成了,還需要擔心孩子不文明禮貌,不勤奮好學,不求上進嗎?因此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從孩子的小事細節(jié)抓起,以“品格第一”的理念去教育引導孩子,去訓練培養(yǎng)孩子,去開發(fā)挖掘孩子的潛能,去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孩子獲得成功,去體驗因點滴成功所帶來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激勵孩子走向成功。你要讓孩子獲得成功,就要想方設法使孩子充滿自信激發(fā)內在動力,“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別人說我行,努力才會行,你在這點行,我卻那點行,今天若不行,明天爭取行,不但自己行,幫助他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第二篇:大班家長會發(fā)言稿
各位家長:
很多謝你們抽時間來參加家長會,今晚家長會的主要內容是:一關于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二是我們一起來探討學習我園在教學上、孩子在生活上的問題等。
一、首先是孩子入學前的準備
在孩子接受社會教育的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銜接時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便是其中之一,而且這一銜接過程一直以來都令家長們關注,所以幼兒大班下學期就成為家長們和老師幫助孩子做好進入小學準備的最佳時期。
為孩子在入小學前所做的準備是讓孩子在學習、做事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包括自主學習、良好的控制力,對事情有探索思考的精神。而不是提前將一年級的習題讓孩子做熟,這樣做極易使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不愛動腦思考。因此,根據(jù)我們的經驗和針對孩子的特點,我們應幫助孩子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一)、心理
在幼兒園里,由于幼兒教師時刻關心著孩子在園的全天活動,對孩子的照顧比較周全,孩子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大。而在里,老師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孩子的生活、活動的關心會相對較小,因此最初會使孩子不易用適應,進而出現(xiàn)抗拒心理。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接觸身邊的小學生,了解小學生上課、作業(yè)、考試等情況,從而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其次,家長要注重兒童自信心和任務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做事。這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基礎。同時要培養(yǎng)孩子承擔任務的意識,形成接受、完成命令的指示的習慣。平時家長要經常給孩子布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任務,并鼓勵督促他們按時完成。如:掃地、整理衣柜、收拾碗筷、購買簡單的物品,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孩子的任務意識。
(二)、學習能力
這里所說的學習能力的準備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的準備,也包括前閱讀、前書寫和初步計算能力的準備。入學前,家長要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有意注意、記憶及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成人可以給孩子提一些觀察、記憶的要求。比如,請孩子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擺出來;讓孩子觀察房間里物品的擺放,并用語言加以表述,等等。還可以與孩子做一些訓練性的游戲,如讓孩子閉目聽自然界的聲音或成人有意發(fā)出的聲音;聽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孩子一次聽完記住,再按順序逐步完成。
閱讀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調查發(fā)現(xiàn),孩子入學后發(fā)生適應性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閱讀跟不上。所以入學前讓孩子作好閱讀準備也是相當重要的。這里所說的閱讀準備主要是指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訓練時成人應從讓孩子喜歡看書開始,然后會一頁一頁、一個內容一個內容地看書。還可以讓孩子接編故事,仿照講述,看圖講述等。這樣對孩子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是有力的促進。千萬不要在孩子間橫向比較,給自己的孩子亂貼標簽??吹絼e的孩子能背20首唐詩而自己的孩子只會背5首就說孩子笨,這樣的標簽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聽的習慣與能力是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標準之一。許多作文優(yōu)異的小學生,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聽的習慣,傾聽是一促和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對聽故事、聽兒歌總有極大的興趣。經常聽聽錄音、聽聽廣播;聽得多,勢必積累得多,在表達時就有了豐富的素材與較強的組織能力。大人在與孩子說話時,不要羅嗦反復地說,一句話說得多了,則成了可聽可不聽的話。這樣的羅嗦重復對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相當不利,孩子很難直接辯別出哪些是要聽的,哪些是可以不聽的,結果很可能導致孩子沒興趣聽,對什么都不認真聽,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這樣就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大人要對孩子聽的習慣負責。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過多重復自己的話。
交際依靠表達。進入小學,進入一個新的交際圈,表達自然就顯得重要起來。通常一個善于表達的人,容易獲得別人的肯定,自然就獲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學校不原表達自己的孩子,很難主老師、同學在短時間內了解他、喜歡他;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別人很可能會覺得他笨,認為他懂的少。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導致孩子不自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害怕到學校去。因此在入學前,家長要給孩子機會表達,幫助他組織語言,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自理能力
進入小學后,孩子不僅要盡快適應新的學習要求,還要能獨立解決原來由幼兒園老師幫助解決的許多日常生活問題。因此在入小學前關注孩子自理能力的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前提。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除了會自己吃飯、穿衣、睡覺外,還要學會根據(jù)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膽地說,懂得講衛(wèi)生和注意保護自己,等等,特別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做事干凈利落,不拖拉。
(四)、交往能力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面臨著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順利過渡,處理好與新伙伴的關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兒園階段就要積極地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兒階段孩子的社會程度不高,他們在群體中習慣接受別人的幫助,而很少想到幫助別人,有了糾紛常常求助于老師,缺乏經驗自行解決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長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比如讓孩子主動與不認識的小朋友打招呼,與別的孩子一起玩時能謙讓,還可以教孩子一些解決糾紛的方法,如輪流、猜拳等,學會夸獎別人,會對人說“對不起”,與此同時要讓孩子學會與家長溝通,會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告訴家長,同時也愿意配合家長做事。
入學前的準備對成人對孩子都不是小事,但也不要操之過急,要采取科學穩(wěn)妥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訓練、培養(yǎng),作好準備。
二、我們一起來探討學習我園在教學上、孩子在生活上的問題等。
(一)、近期我園有個別家長對我們開展的分組教學進行錯誤的理解,認為我們將孩子分開好班和差班進行教學,其實我們的分組教學也叫小班額教學,即將小朋友分成兩組,每個老師帶一組進行上課,完成了一節(jié)教學活動后再進行交換。這樣老師可以顧及到每個人,能及時注意、觀察到小朋友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而較小人進行上課也可以以使孩子的精神比較集中,減小了講說話的現(xiàn)象。
(二)、天氣逐漸轉熱,而春夏季交接的時候正是傳染病出現(xiàn)的高峰期,為了了減小孩子發(fā)病的機會,請家長每天為孩子準備更換的衣服及一條手巾,讓幼兒在活動時墊在背部用于及時吸汗,避免出汗后未換衣服而生病。
(三)、有個別家長反映孩子一放學就叫肚餓,是不是在幼兒園吃不飽?其實我園的二餐一點是嚴格按照國家保健院規(guī)定的量進行定食譜的,保證足量(將表格內容讀出)。由于午點是3:00進行進食,然后有教學活動和興趣活動,到放學時已是5點半了,孩子覺得肚餓是正常的,證明孩子消化力強,吸收得好,晚上家長只要提供孩子谷類1。44兩,肉、魚、蛋、奶、豆制品類1.14兩,蔬菜、水果類1.44兩就可以保證孩子一天有足夠的攝取量。
第三篇: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發(fā)言稿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能站在這里做經驗交流,我感到很榮幸、很激動,同時更多的是不安,說到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在座的老師都非常豐富,和大家相比,我還處在學習階段,談不上什么經驗。但我又想,我能站在這里,是因為大家對我的肯定和支持,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我要珍惜,所以接下來算不上是經驗交流,只是結合南京的學習經歷,把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成敗得失、酸甜苦辣總結為以下幾點,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親其師,信其道
像有句話說的那樣,“班班有本難念的經”,“幸福的班級個個相似,不幸的班級各有各的不同”,我覺得,自己班里的調皮孩子尤其多,時不時地惹事、扣分,人家都說每個班都有每個班的班風,而班風與班主任的作風密切相關,我不知道這是我的原因造成他們的頑皮還是分班時恰巧這些頑皮的孩子都來了這個班級。在很多老師的眼里,我是一個嚴厲的老師,乍一聽到,還很委屈,其實我自己反思,自己確實也很嚴厲。他們是我的孩子,我對他們又愛又氣。盡管清楚地記得寒假的論壇上,大談特談自己的教育理想——心平氣和,這卻是一件說來容易做來難的事情。在一次次情感的撞擊、底線的碰觸中,終究敗給了止不住的憤怒,難以抑制自己的情緒。就這樣,孩子不聽話,心情煩躁,接二連三發(fā)火,作業(yè)控制不好數(shù)量等等,都牽扯到了一起,充分發(fā)揮了蝴蝶效應的后果。感覺有時,是在進行一種自殘,給孩子們布置了作業(yè),自己還忙得焦頭爛額地批改,最后累了孩子們,家長們也各種不情愿。
后來,恰巧優(yōu)質課后找王主任評課,王主任和我聊起平時的教學工作,我也向王主任敘述了我的苦惱和問題,王主任在交流中告訴我“親其師,信其道”,首先得讓孩子們喜歡我,然后才會喜歡我這門學科,他才能真正地學好。這似乎把我驚醒了,仔細反思,我天天對孩子那么嚴厲,作業(yè)那么多,久而久之,孩子們還喜歡我嗎?那豈不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嗎?六年這么下來,可能誰過得都不安生,我多么希望,六年后的自己,得到的是孩子們對我的戀戀不舍,而不是遠遠唾棄?。∠胂朐谧约旱慕虒W中,確實有時會因為心急而考慮不到孩子們的感受,導致不能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致使孩子們受累,這的確是我的極大錯誤。
反思過后,我決定真正地心平氣和地來對待孩子們,我選擇放慢我的語調,從他們的接受能力來考慮我的話語,盡量默念三秒后再選擇說話,盡量表情靈活,不顯得兇神惡煞,幾天下來,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比以前可愛了。我想,今后還是用這種心態(tài)、語調去對待我可愛的孩子們吧。也許這會讓孩子們真正喜歡上我這門學科!
南京的學習中,楊堅老師也說,名師是把自己種到孩子心上的人。一個孩子喜歡學習,一定是從喜歡老師開始的??戳诉@句話,讓我又一次想到了“親其師、信其道”這句話,不要再埋怨孩子不喜歡學習,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孩子喜歡上我們,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做一名被學生喜歡的老師!楊老師還說,教育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追求幸福。教育是一項幸福的事業(yè),必須以幸福為目標、為導向!如果天天被憤怒環(huán)繞,何有幸福可言?臨近暑假寫《成長記錄冊》的時候,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缺點在腦子里過濾了一遍,掀開一本本記錄冊,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多話想和孩子們說,發(fā)覺他們個個都可愛至極,一個個可愛的小臉龐在腦子里盤旋。我想,在我的職業(yè)生涯里,能有他們的陪伴,這就是我的一種幸福吧!
二、表達期待,及時贊美
記得教育心理學上有個“皮格馬利翁效應”,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以避免對方失望。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功,但能不能成功,取決于我們教師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和鼓勵他。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請多給孩子一點贊美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我們的贊美之中。南京學習時,鄭杰老師更是通過科學驗證的方式,向我們闡釋了關注什么就強化什么的道理,所以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優(yōu)點!若是關注孩子的缺點,那么就會不斷強化孩子的缺點!班里的王少軍,接受能力比其他孩子都要慢,但在班里,我從來不會責怪他的笨拙,哪怕一點兒的小進步,我也會使勁夸贊,每次一夸贊,他的上課積極性就特別高。臨近期末,我告訴他老師覺得你肯定能考A,可是我心里明白,這對他來說,簡直太難了,不考C已經是萬幸。就這樣,內心深處沒抱希望,嘴頭上卻一直這樣給他期望,沒想到到了期末,居然考了A,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于后進生,要想讓他們有所提高,老師一定要給予他們期望。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給予他們的溫暖,給予他們的信心,讓學生從內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所在,從而努力學習。有一次上收學校的問卷調查,一眼掃到王少軍媽媽的話,上面寫著:“在這我非常感謝一三班的老師們,我兒子因接受能力有點兒慢,老師給予充分的關愛,并且犧牲休息時間為孩子補課,每天都用鼓勵的方法教孩子上學,雖然孩子學習不是很好,但特別愛上學,因為孩子在學校從來沒有受到打擊,真誠地謝謝老師們?!笨吹剿脑?,我感到無比地欣慰,感謝家長的認可與肯定,更讓我嘗到了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帶給我的成就感。
對孩子的贊美、表揚,一定要及時、準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好的學生難免也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學生身上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有時上課鈴響了,教室里還亂哄哄的,這時我會拿起粉筆,把坐得最端正的那個孩子的名字寫到黑板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靜了許多。我在班里,每天都會把幾個聽話孩子的名字寫到黑板上光榮榜的模塊中。班里的上課紀律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觀。
三、孩子是一粒充滿無限可能的種子,靜待花開
聽楊堅老師的報告時,楊老師說孩子根本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粒種子,充滿著各種可能與奇跡,會長出我們所不知道的無限可能,教育不是對白紙的改造,而是去發(fā)現(xiàn)種子里孕育的精彩。不同的種子,有不同的花期,遲開早開的花朵,同樣美麗?!霸趯W校表現(xiàn)好”不代表“在社會表現(xiàn)好”,我們身邊的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孩子的成長是場馬拉松,教育需要靜待花開。教育首先是發(fā)現(xiàn),然后去成全,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聽著楊老師的報告,我腦子里浮現(xiàn)出了49個孩子的身影,他們是充滿個性的一個個小精靈,我為什么非得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一種人呢?想起了班里老是慢半拍的王少軍,接受能力差的馮建霖。我何必去強求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學習程度呢?這對他們來說是艱難的,對我來說,豈不是自尋煩惱嗎?正因為孩子們的興趣不同、發(fā)展不同,才有了現(xiàn)在所謂的三百六十行。我們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成為牛頓、愛迪生。從那以后,我盡量考慮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去評價、教導每個孩子,不去過分地強求,不去控制生命發(fā)展的方向,而是激揚生命。
四、教育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次,班里的井**因為打鬧被扣分了,這個孩子平時學習很好,也特別聰明,看起來也很老實,可是為什么老是因為打鬧或者亂跑亂跳的事兒給班里扣分呢?我感到非常納悶,于是請他到辦公室里談話,當我問他為什么老師不讓他們打鬧時,他說會被扣分,我接著問為什么要扣分呢?他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后低聲說:“不知道”。此時的我,有點兒蒙了,我沒想到他居然會告訴我不知道。他的媽媽是大學老師,爸爸在看守所工作,我也曾因為孩子打鬧、亂跑的問題和家長溝通過,我覺得他的爸爸媽媽應該跟他講過這關乎安全,可是孩子告訴我他不知道。于是,我只能給他一步步地分析,如果打鬧或者亂跑亂跳,會對自己和同學造成什么危險,會給爸爸媽媽造成什么損失和影響。從那之后,孩子就沒因為打鬧亂跑被扣分了。通過這件事,我想我還是要時刻記住,他們還只是一個孩子,有許多簡單的道理他們不懂,需要我耐心地告訴他們。特別是針對孩子屢次犯錯的問題,需要我靜下心來深究原因,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把孩子可能不理解的東西盡量講細致、講清楚,那么才能減少孩子犯同樣錯誤的可能。
有段時間,班里的女孩子流行抹口紅、染指甲,開始的時候我還沒太在意,后來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在一次班會我告訴孩子們這樣做的壞處,這種現(xiàn)象果真沒有再出現(xiàn)。以后再發(fā)現(xiàn)類似情況,一定要把他們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其實,不論是知識的掌握還是規(guī)范的學習,在讓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過程中,都要注意保證我們講解時的耐心和細致,這樣才能讓師生處在愉快輕松的交流環(huán)境中,這樣也才能讓孩子學得更好。這是我在暑假學車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學車時,重新做回了學生。而我的教練,就是一個極其沒有耐心的教者,他討厭我們尋根刨底的問題,有時選擇大聲呵斥、有時選擇默而不語,致使我十分討厭他??墒欠催^來想想,他不正是在學校里的自己嗎?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正是我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嗎?頓時感覺慚愧不已,暗暗發(fā)誓開學后一定要做到不急、不躁,做一個有耐心的好老師。
五、做個有愛的班主任
鄭杰老師說,孩子在做錯事情時,一般都是直覺判斷,而非有預謀的價值判斷,比如一個孩子把別人的東西弄壞了,這并非已經預謀了好些天的事情。盡管家長、老師總是告訴他不要亂碰別人的東西,但在事情的發(fā)生過程中,這些話語還是起不到任何作用。聽了鄭老師的話,我突然明朗了很多,有時我們并不應該劈頭蓋臉地責備孩子,這也非他們的本意,這與孩子的人格、品質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不要想得太過復雜。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是搞一些“小動作”,或和同學在課堂上說幾句話,這些都是小孩子的天性所致。他們還只是單純的孩子,我們不能用厭惡、丑惡的表情去對待他們,要表達出對孩子們的愛。對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時機,是在這件事情發(fā)生之后,引導孩子去反思自己的行為,這樣才會強化孩子心中的.是非意識,提高孩子的判斷力。對孩子,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教育,比如間接方式的講故事、看電影等等。我們要用積極的情感和情趣去引導孩子正確的歸因,給孩子正確的暗示,不能把他們的進步歸因為聰明和優(yōu)秀,而是他的努力,要贊美孩子的努力付出。低年級孩子的思想里充斥著各種貪玩的念頭,前一分鐘告訴他們的規(guī)矩,會在瞬間忘得一干二凈,我想,也許我們老師就是應該扮演一個嘮叨不止的媽媽,一直和他們強調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時間久了自然在他們的腦子里留下印象,所以我們不能怕重復、怕啰嗦!
有這樣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太陽比賽,看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下來。北風使出了渾身的力氣,刮得天地間飛沙走石,一片昏暗。但風越大,越是寒冷,行人的大衣就裹得越緊,結果失敗了。然后是太陽上場,他不聲不響地將陽光灑向大地,天地間溫暖而明亮。行人漸漸感到熱了,就解開大衣的扣子。陽光越來越溫暖,行人終于脫下大衣。從這則寓言里,我們可以領悟到陽光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對孩子的訓斥就好比這北風,對孩子的愛就好比這陽光,做一個心中有陽光的班主任,與他們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把自己愛的陽光照射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讓他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之中茁壯成長,那么再頑固的學生也能被改變、被轉化!
六、與家長溝通交流要不卑不亢,真摯誠懇
在班里有兩個家長不管孩子的學習,尤其是上半年剛轉來的一個孩子,先不說學習,僅僅是看他的字,就是潦草至極,作業(yè)本發(fā)下去沒有幾天,已經是慘不忍睹的樣子了。學習上,基礎訓練做得一塌糊涂,錯題一向不知道更改,強調一百八十遍都不頂用,跟家長交流溝通,家長的回應態(tài)度很好,諸問題和家長強調一遍,第二天拿過來基礎訓練一看,照樣錯題不改,不會的題空了一片,再和家長溝通交流,態(tài)度依舊很好,但是行動上卻不落實,總是有應付的嫌疑,孩子的學習還是抓不上去。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后來借群眾路線實踐活動談心談話的機會,順便向王校長請教。面對這樣的狀況,王校長支招說,當我打電話和孩子家長說孩子需要完成什么任務后,如果第二天孩子沒有完成,那么我應該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把孩子帶回去,完成后再回學校上學。并且告訴家長,這樣做是讓孩子養(yǎng)成規(guī)則意識,時刻遵守班級、學校的規(guī)則,那么他長大了之后才會做一個遵守社會規(guī)則的人,從低年級就應該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學習習慣好了,將來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還要和家長講明白,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兩相結合,在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更是占到了70%多,所以不要認為孩子被送到學校里來就可以不管,孩子的成長進步離不開父母和老師的共同關注。聽了王校長的話,我在心里就有了底兒。之后,當這兩個孩子依舊不按時完成作業(yè)時,我就按照王校長說的去和家長不卑不亢地交流,真摯誠懇地分析,后來家長果真變得比以前負責了,孩子的成績也有所提升。
人生之旅,就像一列生命列車。孩子便是我們生命列車上的同行者。孩子上車時都是空空的行囊,但愿同行的六年,我們能給他們裝滿甜蜜的記憶。作為一名只有一年教齡的小學班主任,我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我需要學習和借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我對班主任工作的一點粗淺見解,有不妥之處,請同事們多提寶貴意見,并予以批評指正。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