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莊子說讀后感(推薦3篇)》,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莊子說讀后感(推薦3篇)》。
第一篇:《莊子》讀后感
孔子被人們稱為“圣人”,把莊子稱為“神人”。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fēng)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愿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于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游》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游”的狀態(tài)。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yīng)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看莊子的《逍遙游》,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氨壁び恤~,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本搛H大鵬,充盈于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礴?!芭w,其翼若垂天之云?!贝蟾窬?、大氣量、大胸懷是逍遙的第一步。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游》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再說如果水的積聚不夠深,那么則無力承載大船。同樣的,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聲就是人生鳴笛啟航的標志。我們在書海中、在困難中逐漸成長,小船歷經(jīng)風(fēng)雨,變成了大船。倘若沒有在學(xué)習(xí)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經(jīng)驗的積淀,水不夠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里航行,必然危機重重。當然,內(nèi)涵深度的積累無疑是一種漫長的過程,需要鍥而不舍的堅持,這也是一種逍遙游的前提與資格。
《逍遙游》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fā)乎自然,莊子于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于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游……
第二篇:《莊子》讀后感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莊學(xué)的創(chuàng)立者,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老莊”。
與孔孟的克己復(fù)禮不同,他崇尚浪漫與自由,敢于想象和變通。而他的浪漫主義思維也在《莊子》一書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假使將孔孟喻作鐘鼎器樂,那么莊子便似一支不知天上人間的狂想曲,他的人生樂章中飽含了自由的渴望與追尋。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比纭胺虼髩K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再如“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一字一句,都流露著莊子對超然自由的向往。
假使將孔孟喻作教授文明禮儀的典籍,那么莊子便似一本思想啟迪的教材,他的內(nèi)頁中滿是人生的哲理與對自然的參悟。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比纭耙詿o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痹偃纭叭瓴恢蝮牒??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币粨P一頓,都散射著莊子對萬物自然的透析。
假使將孔孟喻作載動歷史發(fā)展的長河,那么莊子便似其間蕩漾的木舟,他的船體上斑駁的盡是對生死的淡泊?!比纭拔粽咔f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比纭靶∪藙t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再如”人之生也,與憂懼生。壽者惛惛,久憂不死,何之苦也,其為形也亦遠矣。”一思一慮,都散發(fā)著莊子超然物外的魅力。
莊子,不可不謂是一位集莊嚴與浪漫為一身的偉大思想家。任千載悄然而逝,他的理論與思想都仍宛若明月高懸,照耀著國人前行。
第三篇:《莊子》讀后感
“無為”,這是在讀《莊子》之前,對莊子的印象。讀后,也還是無為。閱讀的過程中,對于莊子思想的理解幾乎沒有阻礙,仿佛自身本就是這樣子,這些思想與心境早已在很久以前就思考過,只是在這里找到了一個系統(tǒng)而肯定的闡釋。
莊子,姓莊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人,道家代表人之一,與老子并稱“老莊”。據(jù)書中序言中關(guān)于莊子的考察,莊子的歷史記載非常少,最早可據(jù)的歷史資料是司馬遷的《史記》,僅有一百多字。如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莊子偶爾會出現(xiàn)在書中,通過一些生活事跡,對道家的觀點做更進一步解說。而在這些事跡中,莊子的形象比道家所宣揚的無為思想更加鮮活。比如在與惠子論戰(zhàn)時,無論是關(guān)于“大瓠”、“大樹”,還是關(guān)于“子非魚”的辯論,都可以感覺到莊子很“剛”;而在“游于雕陵之樊”,因“異鵲”而忘其身,遂而遭致虞人誶罵時,他三天不愉快,又可以看出他的小任性;而莊子過惠子墓而語“匠石斫堊”的寓言,并慨嘆“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zhì)矣,吾無以言之矣”,又可以看出他是性情中人。而這些,都是他至真的表露,如言:謹守勿失,是謂返其真。
如果說“逍遙于塵垢之外”是莊子理想的追求,那“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則是他眼中的現(xiàn)實。很多人看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論說之后,都認為莊子對于世界的看法非常消極。不過莊子生活的年代是戰(zhàn)國時期,那時,各國之間混戰(zhàn)不止,謀士奔走各國謀取功名,諸子百家爭鳴不休,有為、賢能之士枉遭慘死,天下民不聊生。要想在亂世之中保存生命的同時,又保有純真的本性,卻真非此不可。即使在現(xiàn)今國家沒有戰(zhàn)爭的時代,保存生命不是相當難的事,但是保有真實的本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么想來,積極還是消極之說,要看個人更加珍視什么,這也應(yīng)了文中的一句。有人覺得這樣那樣也未嘗不可,這也是某個角度的一個道理??墒乔f子將絕對純正的生命視為至高的追求,那也只有“逍遙”“無為”之說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如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莊子》一書系統(tǒng)闡釋了莊子的思想,也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該書共33篇,分內(nèi)篇、外篇和雜篇。據(jù)說雜篇多偽作,而辨別真?zhèn)蔚囊粋€很重要的方式是寫作風(fēng)格。莊子的風(fēng)格天馬行空,時而“乘云氣”,“御飛龍”,“逍遙于塵世之外”;時而撥開世俗紛爭的面紗,申斥三皇五帝,痛罵仁義禮樂;時而論說至人之道,鞭笞詭辯之術(shù)。他的文章,浩莽宇宙與秋毫之末同在,卻沒有一絲違和,仿佛渾然天成。他的思想,變幻莫測,又逍遙自在,仿佛于天地間取得一絕世之材,配以鬼神之技,才雕就如此般驚世之作。
看書的過程中不得不對一些詞匯進行一些思考,以下部分是一些領(lǐng)悟,但這并不一定就代表莊子書中的觀點。這是古人思想的糟粕中找尋的一點殘骸,但也許只是幻影。
――道。道是什么?道是宇宙的起源,是天地萬物形成的根源。道在那里?道無所不在,鴻大至宇宙,卑小至螻蟻。道可知嗎?道可知,但不可傳,不可授,也不可語于他人。何人能得道?真正得道的人不知道,接近道的人知道不能言道,知道能言道的人并未得道。
――真?!爸斒匚鹗?,是謂返其真”。
――化。天地萬物順應(yīng)自然之道,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而道永存,至人持守唯一的道而與萬物一同變化。
――無為?!盁o為而無不為”。
――齊物?!疤斓嘏c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世間本無尊貴卑賤,無仁義禮樂,無是非真假,天地萬物同等存在。
最后,還想提到一點沒有求證,也不一定正確的感想:
很多永垂不朽的巨作都在強調(diào)一個類似的觀點,這個世界所存在的道德、觀念、是非的判斷等等,都以人類的需求為準則進行定義,但這并不是世界的本質(zhì)。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有,“人類欲留存于世,先要衡量眾生,于是,他們規(guī)則了眾生的意義,當然也有人的意義!”《莊子》中有,“且也若與予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記得《瓦爾登湖》中也有類似的觀點。同是關(guān)于生命的自然本性,觀點卻各有千秋。莊子說的是要遵循它,不對它做任何改動;梭羅說要找到它,推翻世間種種秩序的束縛,在關(guān)于這個世界的認知與態(tài)度中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而尼采說,要認可它,超越它,站在強權(quán)的頂端,成為超人的存在。
關(guān)于這一點,我更喜歡梭羅和尼采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