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教師先進事跡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教師先進事跡觀后感》。
第一篇:先進人物事跡觀后感
今天在觀看了最美教師張麗莉和最美司機的英勇事跡后,我不禁被他們所做的事震撼了。張麗莉老師在面對失控的車輛撞向?qū)W生時,毅然決然地將學生推到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輪下。吳斌司機被突如其來的鐵塊擊中后,面對肝臟破裂,多處挫傷骨折的劇痛,以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完成了一系列的安全停車措施,確保了24位旅客的安然無恙,而自己卻因傷勢過重去世。
他們的事跡在感動中國的同時,也給了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感動。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有很多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學習他們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英雄氣概,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們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tài)度。他們在關鍵時刻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平凡中見偉大、危難時見真情。他們的經(jīng)歷將“責任”二字深深地刻在了我們心里。我們定將向他們學習,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機電學院 1110840110 王坤
第二篇:教師觀看《一生只為一事來》的心得體會
與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結(jié)緣是在9月10日八景鎮(zhèn)慶祝第35個教師節(jié)暨表彰大會,當時只是看了它的片花,黑白的畫面帶我回到過去,一位純真、樸素、執(zhí)著的女老師形象映入我的眼簾,走進了我的心,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開學這段時間有點忙,又要帶小孩,一直沒有機會觀看。9月24日下午,在學校組織下才有幸觀看了《一生只為一事來》。
影片講述一個十九歲的小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背井離鄉(xiāng),只身來到道路不通的偏遠山村,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扎根大山為教育奉獻一生的故事。影片中支老師的'每一個舉動都令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深思。初到學校時孩子們的捉弄,讓她受盡委屈不得不含淚離開,但是在離開前一晚,為了孩子們不要受凍,安心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學習,她連夜把教室的窗戶用紙糊好。教育教學中支老師用她的一舉一動也感動了調(diào)皮的董大山;感化了山村里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的家長們,主動把孩子送到學校;她關愛孩子、幫助孩子,不讓一個孩子曠課、不讓一個孩zi輟學。她不僅管孩子們的學習,還要照顧孩子們的生活的老師并不會,從不喊苦喊累。
平凡的生活中,總有一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讓我們感動,總有一些事讓我們暖心。支老師她的一生奉獻給了教育事業(yè),懷著對家人的深深愧疚,把愛和希望播灑在這貧瘠的大山。正如她所說的“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們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堅持,而是我們堅持了才有希望”。
“一生只為一事來”,支月英老師一生只為教育一件事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也要有支老師這般堅定的信念、執(zhí)著的精神、無私的奉獻。國家大計,教育為本。我們要熱愛教育這份事業(yè),努力把這份事業(yè)做好,把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yè)。我們要堅守教育報國的初心、立德樹人的使命,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學習心得體會作文
作文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我們教師教學的一個難點。在課堂上如何讓孩子愿寫、愛寫,激發(fā)學生想拿起筆一睹為快的激情,確實是作文指導課上要解決的重點,也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感覺比較頭疼和困惑的事情。這一次聽了名師們上的幾節(jié)作文課,讓我茅塞頓開:
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低年級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趣最為重要,這里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內(nèi)心真情及激發(fā)寫作興趣??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教學也應“趣”字當前。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學習興趣在鞏固和鼓舞兒童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起著重要作用。戴建榮老師執(zhí)教的詩話作文《春天的歌》,讓我感受到了習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情,戴老師的課堂充滿著“樂”趣。
本次觀摩會給我最大的驚喜是欣賞到了戴建榮老師的“詩話作文”教學藝術。這節(jié)以唱唐詩《春曉》開場的二年級習作指導課《春天的歌》,就像一首清新明麗的詩,更像一首歡快動聽的歌。最令人嘆服的是戴建榮老師豐富多變的體態(tài)語――吟之唱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讓人感覺妙不可言。課前導入聊天時,戴老師和和小朋友們“兩兩相望”,你一句我一言的輕松聊天加上俏皮的瞪眼睛,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在指導習作時,戴老師注意激活學生思維,喚醒他們頭腦中已有的沉淀,為學生順暢、豐富的表達鋪路搭橋。以吟誦古詩《春曉》為切入口,感受生活即是習作的源泉,花、鳥、自己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口中筆下的主角。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的視角延伸到了更為廣闊的大自然。在輕松的交談中,學生們感受《春天的歌》的習作內(nèi)容就是自己的生活,鮮活、美麗而動人。學生頓時解決了“無米之炊”的困擾,他們也愛說樂寫了。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戴老師在課的開始就激發(fā)起學生說、寫的欲望,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積極交流、敢于表達。課堂上,戴老師善于組織語言,用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積極思維的學習境地,從而促使他們積極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他扮演著小蝌蚪快樂地穿梭在課堂上,“春天隨著我小蝌蚪游起來咯!”戴老師在詩話作文的課堂上說道。她的語言表達生動活潑,不拘泥一格,與孩子們平時說話的方式很貼近。然而除了貼近之外,他巧妙的運用字詞讓語言更具有語文味也是讓我欽佩的。有了語言的表率,學生們也隨之模仿,一個可愛的女生說:“春天隨著我楊柳飄起來咯!”另一個說道:“春天隨著我迎春花開起來咯!”原來學生們生動的語言也可以這樣自然而然的“信手拈來”孩子們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使他們高高興興地說,快快樂樂地寫。他的幽默也感染了全場,大家自始至終臉上都掛著快樂的微笑。
二、 給予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于永正老師上的《把作文寫得有聲有色》一課,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
一)一看錄象。
(播放的是一段沒有聲音的錄象,讓學生進行地觀看、體驗。并交流,重點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出現(xiàn)的事物,并感受這個無聲的世界。)
二)再次觀看錄象。
(這一次的錄象,教師加入了音樂,使之與前面的錄象作比較,觀察的重點放在了聽力上,并引導學生在不自覺中進行前后片段感受的比較中。) (以此為例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感受聲色兼?zhèn)涞闹匾?。學生的交流中自然地將自己聽到的小鳥啾啾、知了“知了”、泉水“丁冬”、小鳥“撲啦”、青蛙“呱呱”等景中聲友情有趣地描摹出來。)
三)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存在的有聲有色的生活片段。
四)出示閱讀卡片三:
1、轟隆隆 呼呼 嘩啦嘩啦
2、咯咯 嘿嘿 嘻嘻
3、啪 嗚嗚 啪 撲哧
五)、提出本次習作的要求:
(選取上面呈現(xiàn)的三種材料中的一種,進行象聲詞的片段練習。) 作文教學指導中最關鍵的便是內(nèi)容上的指路。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既要給學生指明方向,又不能將思維框死。在上面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能鮮明地看到了于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習作層次、習作性格,進行了有意義的內(nèi)容開掘和分層教學:
第一層次:描繪教師呈現(xiàn)給大家的風景材料。這是一種觀察寫作的方法,學生只需將現(xiàn)場看到的、聽到的描繪即可,由于有著新鮮的體驗,寫來不費力氣,適合于習作能力一般的學生。
第二層次: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聲色兼?zhèn)涞膱雒孢M行再造想象。這是一種回憶,將學生對內(nèi)容的開掘以“聲色具備”為要求,在自己的記憶倉庫中搜腸刮肚,既使學生內(nèi)容的面上有拓寬,又啟動了學生根據(jù)某一限制組織素材的能力訓練,
這適合于有一定習作基礎,并且愿給自己增加難度,喜歡寫出自己個性的學生。 第三層次:出示了三組象聲詞,抽象中富有意趣,在看似無關的詞語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好想象的年齡特點,使他們躍躍欲試地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結(jié)合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去虛構一個有趣的生活片段。而真正有趣的是:因為是扣著這幾個象聲詞進行故事或生活場景的創(chuàng)造,在文中象聲詞的用法肯定會更妙,會在文中起到關鍵作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較之前兩種方式的運用,一定會更到位。
于教師在一個片段訓練里就給予學生這么大的內(nèi)容空間,這在我們平時的作文教學中還是非常少見的??梢娪诶蠋熢谠O計此三維時考慮的周詳,對學生特點把握的準。
三、作文是一種高尚的智力游戲
賈志敏老師曾提出過這么一個觀點:作文,是一種游戲。我們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的最愛,如果能把作文融入到游戲中,讓孩子們邊玩邊寫,在游戲中學寫作文,讓游戲的趣意在作文中再現(xiàn),學生就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了。
通過游戲作文教學設計活動,我們有了更多的作文教學素材,但怎樣讓游戲和作文自然地溶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樂于傾訴,張化萬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有效的教學理念?!兜谌谎邸肥菑埨蠋煘槲覀冋宫F(xiàn)的一堂游戲作文指導課。
上課伊始,張老師始終把玩和寫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記得課初張老師說“我們每個人有三只眼睛”的時候,有好幾個學生都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啊!”的驚嘆,張老師馬上問:“啊”是什么意思?剛才老師在說“我們每個人有第三只眼睛的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寫下來。學生對于人有第三只眼睛感到非常的疑惑,張老師就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把心中所想的及時地記錄下來,抓住瞬間感受,及時書寫,這真實地反映學生此刻的心理。寫自己心里所想,學生能自然的流露,情感真實,既給了這篇作文一個很好的開頭,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寫”就是自己情感的真實流露。
課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張老師把重點部分有意的讓學生進行定格觀察,強化印象。如,“嘗白醋片斷”,張老師不僅多次讓學生嘗白醋,而且多次刻意地讓學生注意臺上同學嘗醋的表情、動作、語言。然后讓學生來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情形?”幾個學生興致勃勃地說了以后,張老師就指導寫游戲的重點部分。由于好多學生剛才沒有盡興地講,所以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寫給其他同學看。曾記得我以前教高年級時,也上過類似的游戲作文指導課。但授課過程大都是先玩,再回憶玩的經(jīng)過以及自己的心理體驗,最后指導寫作。每次學生的在玩的時候都是很盡興的,可一聽到要寫作文卻都是唉聲嘆氣,可在張老師的課堂中我看到的是學生饒有興趣地寫,沒有絲毫的無奈。我想,這可能都歸功于張老師把游戲與寫作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學生感覺到寫片斷似乎也是一種游戲似的。而且剛才玩得痛快的游戲經(jīng)過還是歷歷在目的,所以下筆也就順暢了。
張老師的授課中令我印象深刻還有他對學生作文中肯的講評。課堂中,張老師總是把寫得較好的片斷讀上幾遍,并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寫得好?為什么寫得好?在重點部分的寫作評改中,張老師則采用了同座互換作文進行評改。并要求同學冷靜地看,冷靜地改。我記得在這時的評改中,張老師說了一句這樣話:“如果你在同桌的作文中,連一個好詞也找不到,那說明你不僅沒有第三只眼,連你臉上的兩只眼都沒有多少作用?!?這說明張老師讓學生善于去發(fā)現(xiàn)別人閃亮點,這是學生對被改習作的學生的一種鼓勵。在這樣的鼓勵下,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地被激發(fā)起來了。在《第三只眼》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積極、高興的氛圍中,不管是在玩游戲還是在寫作中,他們的情緒始終是高漲的。張老師把游戲與作文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寓思維于游戲之中,順其自然地進行寫作訓練,順應了學生的心理,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他的這種教學理念和風格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天的聽課,對我的觸動很大。通過聽課,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地摸索、實踐,讓每個學生都能把寫作當作一件樂事。
第四篇:榜樣心得體會
10月21日,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錄制的反映優(yōu)秀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典型事跡的專題節(jié)目《榜樣4》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8點檔首播,節(jié)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經(jīng)過張富清、李連成、黃文秀等一批優(yōu)秀黨員的先進事跡講述了他們在不一樣的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感人故事。
堅守“舍我其誰挑重擔,為觀奇景上高山”的擔當精神。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大山深處,有一位被稱為“羊書記”的扶貧干部,他就是省婦聯(lián)組織聯(lián)絡部副部長、駐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zhèn)共村第一書記隋耀達。5年來,他舉家“落戶”黎村,扎根基層,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推動共村61戶貧困戶231人整體脫貧“摘帽”。為了開闊村民眼界,增強致富的信心,隋耀達自掏腰包帶領貧困戶到省內(nèi)各市縣、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村、社區(qū)、企業(yè)等地參觀學習、現(xiàn)場學習感受鄉(xiāng)村旅游新模式、農(nóng)村電商運營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扶貧產(chǎn)業(yè)發(fā)展、脫貧致富典型等好經(jīng)驗。
恪守“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有這樣一位老英雄,習近平總書記稱贊他,“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我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他就是湖北來鳳縣離休干部,今年95歲的張富清老人。革命年代,他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退役后他又主動選擇到偏遠的貧困山區(qū)工作,60多年來他深藏功名,在工作崗位上不改軍人本色、奉獻一生。戰(zhàn)爭年代出生入死,一枚枚軍功章鐫刻著他的榮耀,他的經(jīng)歷很富有;和平時期,為貧困山區(qū)奉獻一生,用中國人的本色贏得群眾信賴。
弘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實干精神。60余年來,兩彈一星、飛天探月、北斗導航……中國航天人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不斷鐫刻新的榮光。此次“嫦娥登月”更是創(chuàng)下人類歷史上多個“首次”:首次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地球與月球背面的測控通信、首次在月球背面留下足跡。一次次大膽設想、一次次成功實踐,推動著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實現(xiàn)飛天夢、登月夢,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以“嫦娥四號”為代表的中國航天事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凝聚著我國航天工作者的辛勤汗水,集中折射了中國航天人不畏艱難拼搏奮斗的實干精神。新時代下,更多的科學大家、領軍人才、青年才俊和創(chuàng)新團隊應抓住機遇、不負年華、勇立潮頭、銳意積極,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fā)展大潮,不斷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卑駱拥牧α渴菬o窮的。人生就像一段旅程,而榜樣就是我們旅途中的向?qū)?,為我們指明正確方向,讓我們能夠“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第五篇:榜樣心得體會
《榜樣4》專題節(jié)目中,今年90多歲高齡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年紀最大的一位嘉賓。張老因為身體原因,不能來到節(jié)目現(xiàn)場,我們經(jīng)過節(jié)目中的短片了解到這位老英雄始終不改初心本色的故事。
張富清是湖北省來鳳縣一位離休干部,一向過著平凡的日子。直到2018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位低調(diào)的老人原先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大英雄。
在解放戰(zhàn)爭中,他是穿梭在敵人槍林彈雨中炸碉堡的突擊隊員,退役轉(zhuǎn)業(yè)后,他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在貧窮的山區(qū)扎根奉獻。他就是被授予“時代楷?!薄叭珖赖履7丁薄白蠲缞^斗者”等榮譽稱號,并被頒授“共和國勛章”的張富清。幾十年來,無論順境逆境,張富清從不提自我的戰(zhàn)斗功績。
向淡泊名利,不計得失的老兵致敬?!耙槐玖⒐ψC書、一份西北野戰(zhàn)軍的報功書、一枚西北軍員會頒發(fā)的獎章?!崩媳鴱埜磺鍖⒆晕业墓鈽s歲月、戎馬征程塵封70年之久,直到2018年冬天進行退役軍人登記管理時才展此刻世人面前。老兵并不是故意隱藏軍功,而是覺得不需要拿出來跟人炫耀,更不會以此向黨和政府提要求,這種淡泊名利,不計得失的做法令人欽佩萬分。這一刻他日益佝僂的身軀,映射著中華民族的脊梁,他蹣跚執(zhí)著的腳步,濃縮著中華民族的堅強。
向甘于奉獻,勇于擔當?shù)狞h員致敬?!暗驼{(diào)二字不難寫,奉獻一生實不易”。張富清雖然戰(zhàn)功赫赫,但他從不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更未用此換取一分一粒的物質(zhì)利益。相反他轉(zhuǎn)業(yè)后選擇了最偏遠的山區(qū)、做最艱苦的工作、過最平凡的生活。轉(zhuǎn)業(yè)后的數(shù)十載,他始終扎根人民、始終奉獻自我,始終堅持對黨的一顆赤膽紅心,堅定的做一個忠實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履行一位黨員的職責和使命。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讓信念之光不滅、信仰之樹常青。
第六篇:學習支月英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20
學習支月英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現(xiàn)代的網(wǎng)絡比較發(fā)達,自從接收并學習了學校工作群中上傳的有關支月英老師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說說我的幾點體會。
我在這個視頻中了解到了支月英老師今年55歲,現(xiàn)任澡下鎮(zhèn)白洋村教學點負責人。1980年,支月英通過教師招聘考試來到海拔近千米的偏遠山區(qū)——澡下鎮(zhèn)泥洋小學任教。 同為老師,我深有體會老師工作的艱辛與不易。但是支老師卻有一顆全心全意為教育的熱心。她不在乎工作環(huán)境的好壞,一心想的是為了孩子們的學習,她已經(jīng)把學生當作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更寶貴。她就是山區(qū)孩子們的福星。古人常常說,人一生中最幸運的事之一就是上學遇到一位好老師。校舍年久未修、窗戶四處漏風,她買來薄膜和釘子,把窗戶釘好。孩子們的課本、教學用的粉筆,都是支月英和同事們步行肩挑手提運上山。山村的家長不讓女孩讀書,她挨家挨戶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很為孩子們的前途著想,因此她是群眾心中永遠的好老師。
當視頻中出現(xiàn)了學生們回答幸福是什么的時候,學生們說:“幸福就是有父母的愛,有老師的愛!”感覺這是支老師在教育事業(yè)中最成功的,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同為老師,雖然我們的教學環(huán)境比支老師先進,但是我們也要向支老師學習無私奉獻的精神,做一個學生喜歡,群眾信賴的人民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