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社會實踐教育調查報告(范文3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社會實踐教育調查報告(范文3篇)》。
第一篇: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
在由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共同組織的全國大中專學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走過5年輝煌歷程之際,我也有幸作為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隊伍的一員,于2018年7月23日,來到平度市崔家集周家村參加立時五天的三下鄉(xiāng)活動。 這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模范村,全村230戶村民耕種者為數不多的1550畝土地。他們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改革開放的良機,大力發(fā)展高效田和制種業(yè),種植了蘋果、柿子、黃煙、葫蘆、辣椒、西紅柿、西瓜等作物。在創(chuàng)造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令人贊賞,各種村務工作開展得有條有理,村里的治安良好,無刑事案件發(fā)生。村兩委工作認真負責,心系村民,重視教育。村辦學校也村里及附近村莊的適齡兒童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為此,周家村贏得了青島市文明村莊、青島市文明標兵、青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青島市模范村委會等多項稱號。 到這樣一個模范村開展三下鄉(xiāng)活動,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發(fā)揮自身的智力優(yōu)勢和知識優(yōu)勢,為地方經濟發(fā)展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貢獻;學習和宣傳的思想,親身體驗重要思想的深刻含義;積極向廣大人民學習,在社會實踐中檢驗自己,完善自我。
一、送科技文化下鄉(xiāng)
為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我們的下鄉(xiāng)服務以科技、文化服務為主,我們去了大量圖書和宣傳材料,主要是有關農業(yè)技術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過它們,開闊了村民的視野,也宣傳了的思想。我們還為村民義務維修家用電器,提供法律咨詢和解決各種問題。雖然我們所能提供的東西是有限的,但畢竟把科技春風帶進了農村,吹進了村民心中。
作為本次三下鄉(xiāng)活動的重頭戲,我們還在周家村小學開辦了小學生義務輔導班。我們一共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四個輔導班共計50余名小學生、初中生前來聽課。在各種輔導班上,大家竭盡所能,不僅為同學們解決了各科所存在的疑難問題,還積極地給大家講歷史故事,法課,做趣味數學題,教英文歌曲等。同時,我們還利用各種機會對同學們進行人生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他們明確學習目的,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緊記重要思想,立志將來為祖國,為家鄉(xiāng)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和同學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誼,大家待我們有自己的親人,是我們感到好象回到了家中一樣。我們還和同學們一起聯歡,開展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育比賽,為他們播放科普電影及動畫片等。 在這些實踐服活動中,我們不僅為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作了自己的貢獻,而且也學習、體會到了重要思想,從而對有了更深的認識。
二、了解農村實際情況,提高自身素質。
對進行實踐服務是對三下鄉(xiāng)活動的深化和創(chuàng)新的實踐重要思想,我們走訪了老黨員,與基層黨員干部座談,考察農村改革開放成就等了解社情,加深對的理解。 我們通過走訪老黨員,聽老人講周家村從解放前一直改革開放后的巨大變化。老人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沒有黨,廣大老百姓就不能翻身做主人,沒有黨,廣大人民就不能走上致富道路。我們在于基層黨員干部的座談會上,我們了解了周家村的基本情況,村里農民主要靠種植果樹和制種致富。由于本村人多地少,他們大力發(fā)展高效農業(yè),種植了200畝種子,100畝香港西瓜,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1992年他們還在房前屋后種上了柿子樹,去年又種植了1000棵,按每棵柿子樹收入200元計算,去年僅柿子樹一項,全村就收入了40多萬元。周家村取得的成就,多半歸功于村兩委(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領導。他們利用改革開放的良機,積極采用新技術,開拓市場。村領導心系村民,處處為百姓謀利益,敢于承擔責任。但是,村兩委普遍感到村里經濟還主要停留在種植上,而農村經濟要想發(fā)展,必須上項目,深加工,辦企業(yè),走出去。但領導的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能人帶頭。我們也積極為村里出謀劃策,并表示回去以后多宣傳周家村,提高周家村的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引進外資,引進人才。 我們還對村里部分村民進行了農民生活問卷調查和婚姻、經濟、教育觀念問卷調查。通過這些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農村經濟收入顯著提高,村民也更加關心社會,關心國家,村民的各項意識都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村民越來越重視自身及下一代的文化素質的提高。總之,一切都表明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是與黨的重要思想密不可分的。
三、三下鄉(xiāng)活動總結
這次暑期三下鄉(xiāng)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宣傳學習方面又有了創(chuàng)新。我們深刻體會到,開展三下鄉(xiāng)活動和實踐有著內在聯系:科技下鄉(xiāng)推動了先進生產力,文化下鄉(xiāng)傳播了先進文化,衛(wèi)生下鄉(xiāng)、法律下鄉(xiāng)等都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事實、好事。以前總覺得只是報紙上、領導干部們講話里的東西,經過實踐活動,讓我們對重要思想有了深刻認識,受到了最直接、最現實的思想教育。通過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擴帶大了視野,對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僅發(fā)現了自己知識結構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這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啟發(fā)。 總之,我以為這是一條在社會實踐中鍛煉成才的好途徑,是支持農村改革,發(fā)展和維護穩(wěn)定的好辦法,也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好形式。
第二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的一個精英群體,是未來社會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推動“依法治國”方略順利實施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來,卻出現了很多對大學生的批判性評議。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缺乏和法律素養(yǎng)的不足,經常有違法犯罪的事件發(fā)生,甚至有些是震驚全國的惡性犯罪行為。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本人通過一些網上資料和書本知識、老師課堂法律道德知識的講述,還有通過問卷,對大學生的一些法律意識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發(fā)現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平時對于法律方面報以無所謂態(tài)度的是少數,但是大部分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多數同學都只報以一般關心,同時他們的總體法律意識也只是一般。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意識不強,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對于法律意識最重要的問題。
1、大學生對法律知識了解甚少
承認自己在法律知識方面有缺失的占了45%,雖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卻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知識于實踐的占了29%,能夠掌握并應用法律的僅有少部分人。被調查的同學中,近80%的人對法律援助僅限于聽說過,知道并且了解的人少之又少。
2、大學生法律知識的來源
大學生了解法律的渠道多樣,其中通過課堂和電視新聞獲得法律知識和最新資訊占最大的比例。課本上知識過于局限,過于書面化,沒有與實際生活很好的聯系,并且課堂上課時有限,學生接受法律知識、受法律氛圍的熏陶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大多學生只重視專業(yè)課的學習,并不重視基礎課。而電視上的,雖然有很強的靈活性,但是專業(yè)性不夠,甚至有可能還有錯誤,對接收知識的時間和空間有著很大的限制。
3、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
通過調查可知,76%的人都沒有維權的經歷。由此可購買,當代大學生維權意識較為淡薄在被問及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是否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只有35%的人選擇會簽訂合同,而絕大部分同學認為沒必要或者無所謂。這就表示了大學生并沒有完善的法律意識,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保護自己應有的權益。在大學生在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有50%的人會選擇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但是還是有不少的大學生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去爭取他們的利益,甚至有10%的大學生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這種情況著實令人擔憂。法制宣傳日是每年的12月4日,但是只有45。45%的同學知道。這就證明,法制的宣傳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很多高校并沒有在12月4日得時候開展相應的法制宣傳活動,致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與法律知識缺失。
4、大學生缺少維護法律公平公正的決心。
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抱著一種只要自己遵紀守法,不觸犯法律就可以了,只要不做損害社會和集體利益的事情就可以了,抱著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觀者心理。當大學生面對生活中的違法亂紀的行為時,40%的人選擇用沉默面對,有些人說:我們的力量太薄弱,和他們抗衡那就是以卵擊石。生活中,部分大學生缺少維護法律的勇氣和責任感。在現實的競爭和壓力環(huán)境下,一些學生開始變得重實{求實用,趨于以實現自我為中心,對有困難的人缺少同情心、對社會集體缺少責任感。
5、大學生對法律的漠視與不關心。
僅有2%的人會選擇去關心和了解一些國家的立法和法律報告,這就導致了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欠缺。接近2%的人對于已經觸及到法律的行為熟視無睹,沒有判斷的能力。30%的大學生不懂得如何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并且保護自己的人身以及財產安全。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缺乏的原因
1、大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yè)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只是臨考應付,根據部分學生反映法律課程太過于乏味,提不起興趣去學,都只是在學期末的時候背背相關資料以應付考試,因此大學生缺乏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易產生錯誤的觀點,淡薄法制觀念。在調查的過程中,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好象真的離我們很遠,我們在課堂學到的知識長時間不用,缺少實踐,很快也就忘記了。學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講述了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理論卻沒有經實踐考驗.他們只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卻不懂得如何運用,只是流于形式。
2、教師與學校方面的原因
除了將法律作為專業(yè)課來對待的專業(yè),老師一般不會對學生有過高的要求,只要能夠不影響課堂秩序就可以了,因此學生也會在私下做自己的事情。有些老師對此也是不以為意。另外,老師每堂課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大綱進度,講述基礎知識,課堂氣氛乏味,使得學生提不起精神去學習。
學校方面關于大學生法律知識方面的課程也只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課時也不多,說明學校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關注不夠。另外,高校的法律教育存在著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的現象,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死讀書的現象。
三、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措施
1、學生自身意識的提高
學習法律知識對于大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對于他們將來的工作亦或是生活都息息相關,學生自身應更加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加強大學生自身道德修養(yǎng),讓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同時進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人生追求。現實中有一些偏激的大學生道德方面的問題已經做出很多駭人聽聞的事情,所以大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多了解些法律的相關報道,閱讀參考法律書籍,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
2、學校需加強對法律教育的重視
學校開設法律基礎課,并予以重視。通過老師的講授,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遇到問題,糾紛應該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而不是選擇沉默或采取暴力手段解決。在課時的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講授一些發(fā)生在學生周圍的案例,提高學生的興趣,適當的對學習方法進行改革,不僅僅采用老師講授,還要采用課堂討論,進行案例分析結合錄象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根據大學校園發(fā)生的事件及時采取措施,以及反省發(fā)生的原因,同時適當的進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學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學子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多組織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使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啟迪;多組織學生參加與法律有關的活動,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從課堂中學到的產生的效果會更好。
盡量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加對法律知識的認識。
3、開設法律咨詢室并進行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
學校開設法律咨詢室,定期開展法律咨詢服務,專門負責學生的咨詢預約接待工作,同時適當安排專業(yè)教師為學生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在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校外主體的侵犯時,可以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建議,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法律咨詢服務和正確引導。解答學生關于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和學校學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加強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法律、法規(guī)和校規(guī)校紀的宣傳和教育作用,引導學生遵紀守法。同時,通過與學生違紀申訴制度相聯系,協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緩解各種校內矛盾。
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可以推進高校依法治校的進程,尤其要對學生工作管理干部、專職輔導員、兼職班主任和主要學生干部進行重點培訓。
開展法律知識交流會,解讀校園法規(guī),交流學法心得,開展法律答疑,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其中通過加強對法學專業(yè)社團的指導,通過社團活動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建立網絡,高校法律咨詢室應安排機構成員聯系掛點院系,建立專業(yè)教師聯系班級,各級學生會、班級設立法制委員的制度,在全校形成法律學習、宣傳、應用的網絡。協助學校各級黨團組織開展法律普及教育工作。
第三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的一個精英群體,是未來社會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推動“依法治國”方略順利實施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來,卻出現了很多對大學生的批判性評議。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缺乏和法律素養(yǎng)的不足,經常有違法犯罪的事件發(fā)生,甚至有些是震驚全國的惡性犯罪行為。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本人通過一些網上資料和書本知識、老師課堂法律道德知識的講述,還有通過問卷,對大學生的一些法律意識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發(fā)現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平時對于法律方面報以無所謂態(tài)度的是少數,但是大部分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多數同學都只報以一般關心,同時他們的總體法律意識也只是一般。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意識不強,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對于法律意識最重要的問題。
1、大學生對法律知識了解甚少
承認自己在法律知識方面有缺失的占了45%,雖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卻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知識于實踐的占了29%,能夠掌握并應用法律的僅有少部分人。被調查的同學中,近80%的人對法律援助僅限于聽說過,知道并且了解的人少之又少。
2、大學生法律知識的來源
大學生了解法律的渠道多樣,其中通過課堂和電視新聞獲得法律知識和最新資訊占最大的比例。課本上知識過于局限,過于書面化,沒有與實際生活很好的聯系,并且課堂上課時有限,學生接受法律知識、受法律氛圍的熏陶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大多學生只重視專業(yè)課的學習,并不重視基礎課。而電視上的,雖然有很強的靈活性,但是專業(yè)性不夠,甚至有可能還有錯誤,對接收知識的時間和空間有著很大的限制。
3、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
通過調查可知,76%的人都沒有維權的經歷。由此可購買,當代大學生維權意識較為淡薄在被問及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是否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只有35%的人選擇會簽訂合同,而絕大部分同學認為沒必要或者無所謂。這就表示了大學生并沒有完善的法律意識,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保護自己應有的權益。在大學生在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有50%的人會選擇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但是還是有不少的大學生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去爭取他們的利益,甚至有10%的大學生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這種情況著實令人擔憂。法制宣傳日是每年的12月4日,但是只有45。45%的同學知道。這就證明,法制的宣傳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很多高校并沒有在12月4日得時候開展相應的法制宣傳活動,致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與法律知識缺失。
4、大學生缺少維護法律公平公正的決心。
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抱著一種只要自己遵紀守法,不觸犯法律就可以了,只要不做損害社會和集體利益的事情就可以了,抱著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觀者心理。當大學生面對生活中的違法亂紀的行為時,40%的人選擇用沉默面對,有些人說:我們的力量太薄弱,和他們抗衡那就是以卵擊石。生活中,部分大學生缺少維護法律的勇氣和責任感。在現實的競爭和壓力環(huán)境下,一些學生開始變得重實{求實用,趨于以實現自我為中心,對有困難的人缺少同情心、對社會集體缺少責任感。
5、大學生對法律的漠視與不關心。
僅有2%的人會選擇去關心和了解一些國家的立法和法律報告,這就導致了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欠缺。接近2%的人對于已經觸及到法律的行為熟視無睹,沒有判斷的能力。30%的大學生不懂得如何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并且保護自己的人身以及財產安全。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缺乏的原因
1、大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yè)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只是臨考應付,根據部分學生反映法律課程太過于乏味,提不起興趣去學,都只是在學期末的時候背背相關資料以應付考試,因此大學生缺乏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易產生錯誤的觀點,淡薄法制觀念。在調查的過程中,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好象真的離我們很遠,我們在課堂學到的知識長時間不用,缺少實踐,很快也就忘記了。學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講述了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理論卻沒有經實踐考驗.他們只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卻不懂得如何運用,只是流于形式。
2、教師與學校方面的原因
除了將法律作為專業(yè)課來對待的專業(yè),老師一般不會對學生有過高的要求,只要能夠不影響課堂秩序就可以了,因此學生也會在私下做自己的事情。有些老師對此也是不以為意。另外,老師每堂課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大綱進度,講述基礎知識,課堂氣氛乏味,使得學生提不起精神去學習。
學校方面關于大學生法律知識方面的課程也只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課時也不多,說明學校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關注不夠。另外,高校的法律教育存在著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的現象,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死讀書的現象。
三、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措施
1、學生自身意識的提高
學習法律知識對于大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對于他們將來的工作亦或是生活都息息相關,學生自身應更加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加強大學生自身道德修養(yǎng),讓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同時進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人生追求。現實中有一些偏激的大學生道德方面的問題已經做出很多駭人聽聞的事情,所以大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多了解些法律的相關報道,閱讀參考法律書籍,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
2、學校需加強對法律教育的重視
學校開設法律基礎課,并予以重視。通過老師的講授,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遇到問題,糾紛應該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而不是選擇沉默或采取暴力手段解決。在課時的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講授一些發(fā)生在學生周圍的案例,提高學生的興趣,適當的對學習方法進行改革,不僅僅采用老師講授,還要采用課堂討論,進行案例分析結合錄象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根據大學校園發(fā)生的事件及時采取措施,以及反省發(fā)生的原因,同時適當的進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學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學子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多組織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使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啟迪;多組織學生參加與法律有關的活動,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從課堂中學到的產生的效果會更好。
盡量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加對法律知識的認識。
3、開設法律咨詢室并進行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
學校開設法律咨詢室,定期開展法律咨詢服務,專門負責學生的咨詢預約接待工作,同時適當安排專業(yè)教師為學生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在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校外主體的侵犯時,可以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建議,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法律咨詢服務和正確引導。解答學生關于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和學校學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加強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法律、法規(guī)和校規(guī)校紀的宣傳和教育作用,引導學生遵紀守法。同時,通過與學生違紀申訴制度相聯系,協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緩解各種校內矛盾。
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可以推進高校依法治校的進程,尤其要對學生工作管理干部、專職輔導員、兼職班主任和主要學生干部進行重點培訓。
開展法律知識交流會,解讀校園法規(guī),交流學法心得,開展法律答疑,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其中通過加強對法學專業(yè)社團的指導,通過社團活動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建立網絡,高校法律咨詢室應安排機構成員聯系掛點院系,建立專業(yè)教師聯系班級,各級學生會、班級設立法制委員的制度,在全校形成法律學習、宣傳、應用的網絡。協助學校各級黨團組織開展法律普及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