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中學音樂教學中器樂進課堂的研究》,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中學音樂教學中器樂進課堂的研究》。
《中學音樂教學中器樂進課堂的研究》
校本研究結題報告
主持人:邢亞霄
單位:高碑店一中
中學音樂教學中器樂進課堂的研究
一、課題的提出
《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這一基本理念。而器樂教學作為音樂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已在新課標的“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領域里有著明確的定位。音樂課僅僅學唱歌曲、欣賞樂曲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們的求知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樂器進入課堂讓學生從被動接受教育轉變?yōu)橹鲃拥貐⑴c到教學之中,器樂教學應與唱歌、鑒賞、創(chuàng)造等教學內(nèi)容密切結合。老師除了在歌曲教學上深入鉆研之外,在樂器教學上進行大膽的嘗試:豎笛、葫蘆絲、口琴等小樂器逐漸的走進了音樂課堂,使我們的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過于注重器樂的演奏技法而使音樂教學難度增大,扼殺了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例如過于注重演奏結果,而忽視對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的過程;例如器樂教學不能與歌唱教學不能夠有機結合,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對原有的表現(xiàn)能力等等。器樂進課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表達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進行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在于:在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學習音樂興趣的基礎上,利用樂器的促進學生的聽覺能力,讓學生通過學習樂器,不僅僅學會了樂器的演奏,更開發(fā)了對音樂的感知、理解能力以及聽辨音高、節(jié)奏、音色等音樂要素的能力,從而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發(fā)展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促進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
器樂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音樂的輔助性用具,使學生能更好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鑒賞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在音樂教學中加強器樂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多項性,提高學生識譜、視奏、視唱等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思維,從而更好的優(yōu)化音樂課堂,達到音樂課堂教學的目的,對全面促進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及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著名的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墨塞爾講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音樂學習的領域。”柯達伊的“高音手勢“和”“節(jié)奏唱名”教學法,在器樂教學中都是直觀而簡易的,非常適合器樂合奏的學習,這也是音樂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奧爾夫認為:“從即興開始的教學才是真正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即興是對一個人的一切禁錮的放縱?!痹诔R?guī)的音樂教學活動中,他強調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有效性。他的器樂教學原則是:只有在音樂實踐中才能學到音樂。他提倡先感性后理性、從音響開始的新教學法。
三、本課題研究現(xiàn)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1、本課題研究現(xiàn)狀
在國外對器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是比較重視的,其主要觀念是器樂的學習對于提高人的音樂素質,并形成了多種有效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教學方法,例如:“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羅斯教學法、鈴木教學法”等。為了更好的趕超世界先進的科學教育思想,我國在音樂新課改課程中,把器樂的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如“音樂表現(xiàn)(歌唱、演奏)中和音樂課程標準中”確定了器樂教學在音樂創(chuàng)造領域中的重要作用。
2、預計有哪些突破 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集中課堂教學與課外練習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建立以“豎笛音樂教學法”為代表的器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形成一批能反映該課題成果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課例。
四、研究目標
1、探索器樂教學中提高中學生聽覺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2、以器樂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增強音樂情感體驗。
3、通過演奏實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4、在演奏實踐過程中,有效的提高中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1、配合唱歌、欣賞、音樂知識等教學內(nèi)容,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2、轉變學生學習音樂的方式,培養(yǎng)中學生對豎笛吹奏的興趣,提高學生吹奏的技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學習態(tài)度。
3、通過器樂教學,促進學生情感體驗,培養(yǎng)審美情趣,豐富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
六、研究方法
調查法:按照確立的研究對象,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訪談或問卷,收集關于研究對象的第一手資料,并跟蹤觀察,定期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
文獻資料法:查閱、鉆研相關資料。關注省內(nèi)外的研究成果,將國內(nèi)外的研究成果借鑒到本課題的研究中。
行動研究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積累豐富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經(jīng)驗。這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個案分析法:重視案例搜集、整理和分析,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經(jīng)驗總結法:定期對課題的研究狀況進行反思,交流研究心得。以論文、展示課、問題研討等多種方式總結經(jīng)驗,逐步形成成果。
七、預期研究成果
1、通過器樂學習,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通過學生的演奏使自己欣賞到悅耳的音樂,同時也讓別人欣賞自己精彩的演奏,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2、解決學生識譜問題,在唱熟歌曲的基礎上使他們帶著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進入吹奏的音樂實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葫蘆絲的自信心,培養(yǎng)了學生在音樂課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5、建立以“豎笛音樂教學法”為代表的器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6、形成一批反映該課題成果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課例、教學案例、課題研究反思集等。
八、課題組成員分工情況: 邢亞霄:對課題研究總體策劃、統(tǒng)籌以及實驗研究指導工作,負責課題組各類會議、研討的開展,各階段性工作的安排。
孫偉:案例設計與運用研究,信息資源收取,問卷調查設計。楊曉卿:收集研究資料,撰寫個案分析,張艷榮:研究成果整理、匯編 及其他。
九、完成本課題的條件
人員結構:課題組成員都是從事一線的教學骨干,教學經(jīng)驗豐富,教科研能力強,他們曾主持或參與各級課題的研究工作,為該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資料準備:學校擁有足夠的圖書資料,有微機室、多媒體室、遠程教育網(wǎng),教學及研究資源豐富??蒲惺侄危翰殚嗁Y料,制作課件,撰寫論文、案例,問卷調查等。研究保障:
(1)加大領導力度,學校成立研究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研究工作。(2)聘請教科所有關專家作為課題研究顧問,充分發(fā)揮專家組的把關作用、指導作用和輔助作用。(3)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時間、定地點、定研究內(nèi)容,保證研究落到實處。(5)設立專項研究資金,竭盡全力保證研究工作的投入,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
十、研究進度及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16、4—2016、8)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
1、了解該課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2、收集與課題研究有關的書籍、雜志,設計調查問卷。
3、撰寫課題方案。第二階段:(2016、9—2017、4)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1.采用問卷調查,收集學生對本課題研究的意見。
2.課題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實施研究。采取邊實驗邊思考,邊學習邊總結的方法,不斷完善課題研究的方案。
3.深入課堂了解中學生對器樂教學研究的意見并對存在原因的進行實踐、研究、分析。
4.定期開展研究活動,研究器樂教學的途徑、方法,調整上階段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再做進一步實踐活動,積累經(jīng)驗,以便形成一套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理論體系。
5.完成“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加強器樂教學的研究”論文的撰寫工作。第三階段:(2017、5—2017、7)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1、全面總結研究工作,統(tǒng)計研究數(shù)據(jù),整理原始研究資料,全面系統(tǒng)地對各項研究進行“點”和 “面”的總結,展示研究成果。
2、撰寫研究報告。
3、接受課題鑒定組的評估驗收。
十一、本課題的成果形式
1、撰寫結題報告。
2、專題論文,實驗教師心得體會集。
3、課題研究的教學反思集;
4、優(yōu)秀課例展示、案例分析
2016邢亞霄 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