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金庸作品讀后感2000字(范文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金庸作品讀后感2000字(范文6篇)》。
第一篇:名著讀后感2000字
《名人傳》包括三個藝術(shù)家的傳記:《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由于羅曼羅蘭取得的非凡成就英國《不列顛百科全書》稱他為“20世紀(jì)法國文學(xué)的偉大神秘者之一”、“人類深愛戴的作家”。
19世紀(jì)初的西方,物質(zhì)利益決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力橫行成國際秩序。在這種時代,非常需要富有高貴的精神、甘愿自我犧牲、以痛苦為人類祭奠的榜樣。作者從眾多名人中選擇了19世紀(jì)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19世紀(jì)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他深信,這些藝術(shù)巨匠的不平凡經(jīng)歷將會引導(dǎo)人們脫離低級趣味的生活。
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來發(fā)展到耳朵失聰,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都無法戰(zhàn)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彼麘{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
“早在1793年,貝多芬就立下了這一志向:一定要歌頌歡樂。這一志向,讓他激動了一生,躊躇了一生,抗?fàn)幜艘簧?。在?chuàng)作了《命運交響曲》和《田園交響曲》后,貝多芬徘徊在強烈的興奮之中,他仍不滿,仍要將快樂的音符灑向大地,于是就有了他的《第九交響曲》這是一部具有突出地位的巨著?!?/p>
從這一段,我讀出了作者積極向上、進取的.樂觀精神。這種樂觀精神引導(dǎo)貝多芬作出一首首偉大的歌曲。
羅曼羅蘭稱為英雄的,不是思想或力量的偉大,而是心靈的偉大。作者在貝多芬傳的結(jié)尾寫道:一個極其不幸的人,掙扎在貧困、殘疾、孤獨、痛苦中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給世界創(chuàng)作了歡樂!他用苦難鑄造歡樂,就像他所說的那樣――“用痛苦換取歡樂”這句話正是他心靈的箴言,是他英勇的一生。
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夜以繼日的工作,以致筋疲力盡。
“他的生活似乎一種苦役。他甚至抽不出時間去吃飯睡覺。在他的信件里隨處可見這樣的語句:‘我?guī)缀鯖]有時間去吃飯……我沒有空吃東西……十二年以來,我的肉體被疲倦機會了,我缺乏一切生活用品……我沒有一個金幣,我衣不蔽體的承受這煎熬……我在悲慘與痛苦中求生……我和患難作斗爭……’”
其實米開朗琪羅非常富有。他有大量財產(chǎn),但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他自己舍不得享用一點財富。
米開朗琪羅在70歲高齡時,接受了宏大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師兼總監(jiān)的職務(wù)。他認為這是神的使命,是他應(yīng)盡的義務(wù),他甚至不肯接受應(yīng)當(dāng)享有的俸祿。他繼續(xù)工作,已不是出于對藝術(shù)的信心,而是出于一種信仰,是創(chuàng)造的慣性才是他不斷工作。1564年的一天,他站著坐了一整天的《耶穌之死》病倒了。他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從可怕的暴風(fēng)雨回到了溫柔和平的寂靜”。
19世紀(jì)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創(chuàng)作的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復(fù)活》《安娜卡列尼娜》等為世界人民所喜愛。他還創(chuàng)作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和童話故事。
“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內(nèi)心有多么痛苦,要承受那些心理堅強卻沒人情味的信徒們的無言的譴責(zé),又被自己的懦弱和優(yōu)柔寡斷所困擾著,所以在對家人的愛和對上帝的愛之間徘徊著,直到那一天,他再也無法仍受,也許是臨死前的一種狂熱,他沖動的離開了家,四處流浪,想逃離這一切。他曾在一所修道院投訴過,次日又離開了。在途中,他終于病倒了,在一個無名的小城里休養(yǎng)身體,但是,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了。
在彌留之際,他躺在床上哭泣,不是在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他抽泣的說道:”這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受苦受難,你們卻都在這里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1910年11月20日,凌晨六點多,他終于得到了解脫,如他所說”死,幸福的死……“
早年對宗教抱反感情緒的他重新思索:”信仰是生命的力量。“可是,托爾斯泰不能接受教會的宗教,他花費大量時間論證教會與宗教精神的抵觸,毫不畏懼的向神學(xué)挑戰(zhàn)。這些舉動使他最終被開除教籍。他努力擺脫”奢華“,希望做上帝的好仆人,但他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他為實踐信仰不惜放棄人世間的一切,甚至生命。
《名人傳》告訴我們:悲慘命運不知降臨于普通人頭上,他同樣也降臨在偉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免除痛苦對他們的考驗,這三位英雄用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我們要用自己的毅力戰(zhàn)勝命運,讓患難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
第二篇:紅樓夢讀后感2000字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紅樓夢中林黛玉低吟的悲涼詩句一直被獨孤人士吟唱至今,出自曹雪芹手筆的詩句,似乎已暗示了《紅樓夢》這部小說的悲涼結(jié)局。在小學(xué)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呢,當(dāng)時并不懂其中的含義,那印象中大喧鬧而繁華的大觀園仿佛就是童年對《紅樓夢》的的理解。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童年的我是這么理解的。
再次仔細品讀之后,隨著視野的漸漸開闊,似乎《紅樓夢》不僅是一個古人所描述的黯然,它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隨著哀傷的語調(diào)所描述的悲傷與凄慘,我,亦領(lǐng)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xué)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紅樓夢》中感觸最深的則屬黛玉了,亦許黛玉死了是最好的結(jié)局,我并不是一個喜歡看悲劇的人。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于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jié),是她的幸福。當(dāng)她喝下孟婆湯,忘記了前世的是是非非,亦許,黛玉的臉上會重新綻放出笑容,亦說不定?
高鄂的續(xù)書的,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自哀自怨的凡俗女子。可是,她還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绔子弟,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我覺得黛玉若是得不到幸福,還不如離開,罷了。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jié),是她的性格體現(xiàn)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p>
亦許很多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fā)了她的自尊,當(dāng)寶玉挨打后,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xùn)教的口氣規(guī)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來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林黛玉,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
黛玉是叛逆的,亦是孤獨的,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ㄇ鞍V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宛如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始終執(zhí)著著自己的那份信念,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黛玉富不僅有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有絕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裊娜風(fēng)流的外形之美,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劇性格之美。曹雪芹而且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劇性格,還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奇特的想象和詩意,創(chuàng)造了亙古未有的“還淚”之說,以象征林黛玉是帶著宿根、宿情、宿恨來到人世的。她一生下來,就有“先天不足之癥”;會吃飯時便吃藥,而且不許哭,不能見外人。命運對她太殘酷,太不公平了。少年喪母,不久又喪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長期寄居在賈府。我們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她剛剛來到賈府。作者通過鳳姐語言,描繪了她天仙似的人品。鳳姐一見就驚嘆道:“天下竟有這樣標(biāo)致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然而,使她動人心魄、更具藝術(shù)魅力的則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yōu)美的精神世界。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xiàn)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zhì)。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于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fēng)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結(jié)局。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著狂熱的內(nèi)涵;它,傳承著深刻的思想;它,透散著醉人的感傷……
第三篇:邊城讀后感2000字
夜闌人靜的夜晚,躲開白天城市的喧囂,讓自己沉浸在一片靜穆之中,在屬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細品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思緒隨著書中人物的變化發(fā)展起起伏伏。
《邊城》是沈先生的代表作,發(fā)表于1934年,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故事。在湘西風(fēng)光秀麗、人情質(zhì)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這樣一個奇特的家庭:靠擺渡為生的老船夫和孫女翠翠二人。在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儺送,從此心中埋下朦朧的少女情懷。儺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歡上翠翠,托人向老船夫求親。兄弟倆人都愛上翠翠,他們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zé)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xiāng)。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dān)憂,在風(fēng)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地等著儺送歸來。
沈先生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給人一種詩意。沒有扣人心弦的懸念,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氛圍,更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jié),但沈先生能夠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深處,以簡練而又細膩,散淡而又自然的筆法刻畫出人物的心理,使你情不自禁地融進人物的心靈世界?!哆叧恰冯h永的文字彌漫著邊地山村的濃郁氣息,沈先生給我們展示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tài)。正如他談及《邊城》時所說,“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p>
邊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們保持著昔日寧靜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與純樸勤儉的古老民風(fēng)。通過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構(gòu)了一個充滿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創(chuàng)造的人物閃爍著人性中率真、美麗、虔誠的一面,邊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沈先生所描繪的.人性美首先體現(xiàn)在老船夫和孫女翠翠身上。老船夫自甘貧苦而生性達觀、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他有重重的心事,他牽掛翠翠的將來。他的后半生是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標(biāo)就是要使翠翠快樂?!八麖牟凰妓髯约旱穆殑?wù)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dāng)日頭落下時,又不至于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彼痛浯湎嘁罏槊瑢Υ浯涞膿磹壅故玖舜緲?、善良的人性。而翠翠呢,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是全書的靈魂人物,她從小和青山綠水為伴,“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湘西的清風(fēng)、麗日給了她一個壯健的軀體;茶峒的青山、綠水給了她一雙清明如水晶的眸子;撐渡船的簡單生活賦予了她一顆毫不世俗的心。她和老船夫不貪財、不嫌貧、不偷懶,樂于助人,在這兩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勤勞、善良、淡泊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隨著年齡的增長,翠翠也多了一份心思,多了一份憂愁,對愛情的羞澀和不解增添了她的煩惱。從小時候的學(xué)羊叫、學(xué)牛叫,到在頭上戴小花再到后來有了少女的心事。她和儺送之間的愛情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駭人之舉,有的只是原始鄉(xiāng)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洋溢著含蓄之美。沈先生正是通過他們的愛情表達了人性美。
書中這種處處洋溢的自然、純潔、真摯的人性美,同樣體現(xiàn)在天保和儺送兩兄弟身上。沈先生既寫出了他倆對愛情的忠誠、堅貞,又表現(xiàn)了他倆自我犧牲的美德。他們愛翠翠,都是以感情為重的。在他們心目中,愛之所在,與世俗的錢財、地位毫不相干。儺送不選擇碾房而寧愿撐渡船;天保先是選擇車路(指托人提親),后選擇馬路(指唱三年零六個月的歌以奪得心上人的芳心)。同樣愛上翠翠,但“兄弟兩人在這方面是不至于動刀的,但也不作興有‘情人奉讓’如大都市懦怯男子愛與仇對面時作出的可笑行為”。愛情本身有“排他性”,但他們卻都以互助互愛的德性,以一種優(yōu)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繹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愛情之歌,不能不讓人為之動情。
《邊城》的人性美還表現(xiàn)在邊城人民的鄰里之愛上。這里的人民質(zhì)樸,不存在爾虞我詐的奸險用心,鄰里之間和睦相處,患難與共。他們樸實無華:像老船夫拒收過渡人塞來的錢;到集市買肉時賣肉的老板給他多稱一些;還有船總順順也總是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老船夫過世時,面對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順順盡釋前嫌,忙前忙后。這就是湘西的風(fēng)土人情,這就是質(zhì)樸的邊城人民之間濃濃的一份真情。良好的民風(fēng)世代相傳,造就了邊城的山水情。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著人生,詩意地演繹著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著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著不完美,或許這就是需要我們?nèi)ゾ捉赖牡胤健I蛳壬膶懽鳒焓幹屐`之感,書中的結(jié)尾也給予了我們一個遐想的空間。
第四篇:邊城讀后感2000字
沈從文先生的大名早已聽聞,其成名作《邊城》卻是最近才買來看過。邊城描寫了發(fā)生于沈先生所熟悉的湘川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的風(fēng)土人情: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與人性的純粹。與眾多小說如出一轍,愛情也是《邊城》故事順沿下去的主線,主人公就是那有雙清澈大眼的翠翠女孩。
翠翠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忠貞于愛情的母親生下翠翠后,便追隨已服毒死去的父親而去,留下嗷嗷待哺的幼兒給了翠翠的外公,雖然沈先生得寸進尺下一句“在一種奇跡中,這遺孤居然已長大成人,轉(zhuǎn)眼間便十三歲了”帶過,可事實上,既少母愛又缺父愛的她,成長過程中的各種不易,誰又能想像的出來?讓一位年長的外公將她撫養(yǎng)長大,又是何等的艱辛?說她是幸運的,是因為不僅有親情無限的外公陪伴著她長大,更是因為這個天真善良、溫柔清純的小女孩,在那個不大卻如世外桃源式的小鎮(zhèn)上,擁有了自己的愛情。
碼頭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都喜歡上了翠翠,也愿意娶她做自己的妻子。只是,翠翠心里只有儺送而非天保。即便順順托人向翠翠爺爺表達天保喜歡她的意思,爺爺也明里暗里詢問翠翠自己的看法,可翠翠如她母親那般,忠貞于內(nèi)心的愛情,忠情于儺送,明確向爺爺表示拒絕。她喜歡儺送,因為只有他那“又軟又纏綿”的歌聲才能讓翠翠做上個“頂美頂甜”的夢,還可以“飛到對溪懸崖半山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
只是,世事難料。因為天保意外遇難,順順對爺爺變得冷淡,不愿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儺送也因此遠走他鄉(xiāng)。更大的打擊接踵則至,最親的外公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安詳?shù)仉x她而去,維系兩人生活來源的渡船也不知所終。翠翠的依靠也似那屋后的白塔倒去,一夜長大成人。
她為了她的愛人,翠翠決定像爺爺那樣守住擺渡的崗位,苦戀并等待著儺送的歸來??墒?,“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p>
翠翠的愛情從美好中開始,在等待中進行著,結(jié)果如何,不得而知。
倘若要我說結(jié)局,六個字――“最愛,非最適合”。也許,沈從文先生與張兆和女士的婚姻便是最好的注解。
葉圣陶說過:“九如巷中張家四個女兒,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蹦敲醇揖尺h遠不如張家,又沒什么受過教育的沈從文娶了張家的三女兒,自然應(yīng)該是幸福一萬年的吭偎擔(dān)質(zhì)撬淖畎拔倚泄磯嗟胤降那牛垂磯啻問腦疲裙磯嘀擲嗟木疲粗話桓穌弊詈媚炅淶娜恕!碧鵠床淮淼慕峋幀
沈從文是在上海做老師時認識自己的學(xué)生張兆和,從現(xiàn)存的'資料來看,沈先生當(dāng)初追求張家三小姐時,確實用功不少,情書綿綿不絕,甚至用上了“用嘴吻你的腳”這種有傷自尊的言語,可見他是對她一見鐘情,不能自撥了。他將她當(dāng)做頂禮膜拜的女神,頑固地愛著她,雖然她那時依然“頑固地不愛他”。
盡管溫柔富貴鄉(xiāng)里長大的張家三小姐,不太看的上來自蠻荒之地的沈家男人,但在沈先生鍥而不舍的情書和自登家門求婚的持久戰(zhàn)下,她也慢慢投降了?!拔冶静幌矚g他,可是,他追的厲害了,他那么愛我……”。從中可以看出張家三小姐的心已然被文學(xué)家的沈先生俘獲了,他終于可以抱得美人歸。與自己最愛的人結(jié)婚,沈先生應(yīng)當(dāng)心滿意足了吧!
我不知道沈先生是不是張兆和的最愛,但反之肯定成立。既然沈先生已然有了世上最愛的情人,是否就獲得了他最幸福的婚姻生活呢?非也。
愛情不僅僅是風(fēng)花雪月的美好,也包含著平常過日子油鹽醬醋的不易。兩位出身不同,受教育程度也不同的人兒,走到一處,時間久后,自然而然生出諸多的矛盾。結(jié)婚后的生活如何,可以從張兆和女士近年來寫過的一段話中,窺視一番。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xiàn)在。過去不知道的,現(xiàn)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xiàn)在明白了?!?/p>
直至沈先生生命終止,張兆和也不曾真正走進他的心窩?;蛟S,那么瘋狂愛上張兆和的沈先生,也未必真正了解她的內(nèi)心世界。只可惜,當(dāng)我們對愛情有了答案時,卻是沒有重來機會的那一刻起。
沈先生在《邊城》里給讀者留下一個謎:翠翠會等到她心儀的儺送回來,一起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嗎?
我一直覺得,這種謎語式的結(jié)尾是小說最美好的結(jié)局,倘若再寫下去,結(jié)果可想而知。正如沈先生與張兆和女士間的愛情是如此浪漫美好,可婚姻卻一直是磕磕碰碰,最終都不能相融于一體。似一張原本白如雪的紙,是那般的潔白無瑕,可一旦沾上了寫字的墨汁,就會被涂鴉的折皺不堪,讓人唏噓不已。如此,最愛之人,不一定能相儒以沫一輩子;以白頭偕老衡量夫妻恩愛程度的標(biāo)準(zhǔn),可能也過于片面了。
雨落個不止,溪面一片煙。那雨是翠翠久等儺送不歸后的落淚,那雨更是沈先生與張小姐婚姻不幸的落淚。
第五篇:名著讀后感2000字
在這個看似漫長的寒假,用一本好書填補時間給予的空缺,我想是十分明智的。而這個假期我很慶幸有《海底兩萬里》陪我一起度過。
第一次看完《海底兩萬里》是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當(dāng)時只是很羨慕那兩個學(xué)識淵博的主人翁,能經(jīng)歷如此豐富多彩的海底旅行,讓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好奇與想象。
第二次看完這本后,非常欣賞書中的“阿龍納斯”這個人物,因為他的理智與博學(xué),還有他對科學(xué)的熱愛竟能抵得過對自由的向往。這令我吃驚,我曾一度認為自由是一種無可超越的東西,他讓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由,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但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的機會卻不可多得。
看到后來,我欣賞內(nèi)德蘭德。喜歡他的極端與剛烈。我承認那魯莽也許會鑄下不可饒恕的錯,但我欽佩于他的執(zhí)著――他從上了鸚鵡螺號那天就開始策劃著要逃走,不論旅途中有多少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這位狡猾的、威猛的捕鯨手從未放棄過他逃離的念頭。即使他在生他養(yǎng)他的大海里,即使他就算是回到陸地上也得靠大海生活,他仍熱切地期盼著離開鸚鵡螺號――因為他清楚,鸚鵡螺號不是他的生活。他讓我明白,突如其來的好事也沒有意義為之瘋狂地欣喜――好事固然是好事,但為了任何的驚喜而打破了自己平靜的生活,不值得。
再后來,欣賞尼摩船長。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渴望獨立,于是就喜歡冷靜、智慧的人物,當(dāng)然最好還要孤僻,不接受任何人的幫助。我覺得尼摩船長的冷峻和理智,都極其值得學(xué)――他是我那時除了淺薄的日本少年漫畫主人公外唯一感興趣的角色。但是,令我非常的不解的是,為什么這樣一個完美的人會有一個不明不白的結(jié)局。后來我慢慢地明白,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群體而生活,??崾且邢薅鹊?。有句話說得好,人字的結(jié)構(gòu)就是要相互支撐。
現(xiàn)在,我欣賞的人物卻是最不起眼的那個主人公的仆人――孔塞伊。是的,他的確讓很多人看不順眼――對主人惟命是從、理論知識豐富實際經(jīng)驗匱乏,等等。但是,我所欣賞他的,卻是他所掌握的“分寸”。他身為一個仆人,他做到了一個仆人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順服,勤勞,還有最重要的,忠誠。當(dāng)他得知主人要去參加九死一生的危險而滑稽的捕鯨時,在可以退縮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地表示要與主人同去。還有在教授落水時,南極冰蓋下缺氧時,他所想的多的是主人,想得少的是自己。他對主人的忠誠甚至超過了人本能的對生命的渴望。
但是,我們能說他是一條哈巴狗嗎?明顯的不能??兹猎诔酥艺\之外,有一套自己的、相當(dāng)完備的價值衡量標(biāo)準(zhǔn)。對每一件事,他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斷,但在不該他說的時候,他從來不說;不該他做決定的時候,他從不擅自主張。同時,他還在繁雜的家務(wù)事中抽出身來,發(fā)現(xiàn)了他的愛好:分類學(xué),并且將它努力學(xué)透。可以說,孔塞伊――一個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仆人,在自我的角色與他在環(huán)境中的角色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他巧妙地把握著這個“度”,不做越矩的事而又快樂非常。
看完此書,我還想起了一句話:旅途可以用來看清人的本質(zhì)。《海底的兩萬里》這本書,讓我們感悟了從四個主人公身上映射出的蕓蕓眾生之象。任何的科學(xué),都是與對人的研究息息相關(guān)的,而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海底兩萬里》絕不是一部簡單的科普作品,它讓我領(lǐng)悟很多很多……
神秘的海底世界始終都是吸引著人類去摸索的處所。海底究竟有些什么呢?讓儒爾?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來揭秘吧!這是一本科幻著述,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
它講訴了因為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擊各國游輪,阿羅納克斯傳授和他的助手一起去查看,遇到捕鯨手尼德?蘭,成果客船遇難,三人被鸚鵡螺號拯救后一起伴隨尼摩艇長環(huán)游海底世界的探險故事。書中的'各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給人留下懸念。在這本書中,我最愛好龔賽伊。他是阿羅納克斯教授的助手,是一個誠實虔誠,不可多得的人。書中的龔賽伊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我不必呼吸該多好,這樣就能把空氣讓給先生了。”而這里的“先生”天然是阿羅納克斯教學(xué)。這就是龔賽伊,他對他的主人永遠忠實、佩服。
作者筆下,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著赫然的性情,他們都不損人利己。阿羅納克斯樂觀向上的精神,尼摩艇長的勇氣和他見到友人遇難時舍生忘死去營救的精神都是值得咱們?nèi)W(xué)習(xí)的。我喜歡瀏覽《海底兩萬里》,它將那個深藍的國家刻畫得栩栩如生。那是一個無牽無掛與世無爭的地方,那里有各種各樣的海藻植被、魚類,數(shù)不清的珊瑚叢,還有豐富的礦產(chǎn)。
這本書在敘述探險故事的同時還警醒著人們愛惜大陸生物,以及避免迷信文化被壞人利用。它讓我清楚了海洋是須要靠大家的力氣去維護的。書中的故事也告知了我團隊精力的主要,碰到艱苦要有面對的勇氣跟信心。
第六篇:《紅樓夢》讀后感2000字
前些日子,讀兩本關(guān)于季羨林和魯迅的書,兩位大師在書中談到讀書問題時,都首推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我除了看過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外,居然沒有完整地讀過小說,實在臉紅,于是趕緊找來《紅樓夢》看看。
開始有讀《紅樓夢》的想法,只是想真實地看看小說寫得到底有多優(yōu)秀,竟贏得眾多國學(xué)大師們一致的好評和首推。誰知道,第一次翻看小說原著之后,我居然立即對它有了一種難以釋手的感覺。曹雪芹筆下的情景、人物躍然于紙上,恍惚間自己仿佛置身于小說所描繪的精彩紛呈的世界里,小說人物的悲歡喜怒緊扣著我的心靈,由不得你不緊緊跟隨著小說情節(jié)往下讀?,F(xiàn)在小說已讀完三分之一,但其中有個情節(jié)給我以深刻的印象和美感的享受,不把這種感觸記下來,只怕哪天遺忘了,就實在枉費了這番功夫。
在小說第三十回“寶釵借扇機帶雙敲,椿齡畫薔癡及局外”中,賈寶玉因在王夫人房里調(diào)戲小丫環(huán)金釧兒惹禍后,一溜煙跑進了大觀園里。當(dāng)時正值酷暑正午時分,園內(nèi)“滿耳蟬聲,靜無人語”,寶玉卻在一處薔薇架下發(fā)現(xiàn)一個女孩子正蹲在花下,一邊悄悄流淚,一邊用手中的發(fā)簪在地上畫著什么。
寶玉因這個看起來面熟的女孩“眉蹙春山、眼顰秋水……大有黛玉之態(tài)”而不忍離去,只管站一旁癡癡地偷看??戳税胩欤l(fā)現(xiàn)這女孩用簪子在地上一遍遍地畫著薔薇花的“薔”字,足足畫了幾十個,卻不知何意。讀到這里,不光寶玉不知這女孩子寫“薔”是為何,我也只以為她正在薔薇花下練習(xí)寫字呢……
疑惑收起,繼續(xù)往下看。
第三十六回“繡鴛鴦夢兆絳蕓軒,識分定情悟梨香院”中,曹雪芹才把之前寶玉的疑惑解開。一天,寶玉無聊想聽曲子解悶,于是便來梨香院找到唱曲最好的齡官(賈府為迎接元妃省親,從姑蘇城買了十二個小戲子養(yǎng)在大觀園里,齡官是其中唱得最好的),誰知面對全賈府上下最受寵、最帥的公子哥,這齡官根本不買寶玉的帳,一句“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我們進去,我還沒有唱呢”,就讓寶玉吃了閉門羹。
原本躺在床上養(yǎng)病的齡官因見寶玉也在她的床沿坐下,便起身躲避,寶玉這才看清,原來這齡官正是之前在薔薇架下畫“薔”字,有黛玉之態(tài)的那個女孩。生平頭一次受到這樣的冷遇,寶玉只得紅著臉,訕訕地出來,院中藥官等其他幾個人問明原因,便告訴寶玉,等“薔二爺”回來讓她唱,她必定會唱的。寶玉問賈薔去哪里了,眾人說,一定是齡官想要什么,“薔二爺”想法子給她找去了……
正說著,賈薔拎著個鳥籠從外面回來。原來,他花了一兩八錢銀子(古時算是一大筆了),買了一只會“銜旗串珠”的金絲雀兒來,想給在大觀園里天天發(fā)悶的齡官開開心?!八N二爺”帶金絲雀去屋里給齡官表演雜耍,逗得其他一幫女孩子都非常高興,獨獨齡官并不開心,仍賭氣躺下假裝睡著。
賈薔只得上來陪笑問她“好不好”,齡官便罵他:“你們家把好好的人弄來,關(guān)在這牢坑里,學(xué)這個還不算,你這會子又弄個雀兒來,也干這個浪事。你分明弄了來打趣形容我們……”賈薔一聽這話連忙站起來,又是賭神起誓,又是道歉,最后把那花了近二兩銀子才買來的金絲雀兒放生,連鳥籠子都一并拆了。
可齡官還是不依不饒,抱怨自己生病咳血,賈薔不找醫(yī)生來看卻來取笑她,賈薔一聽,又連忙一邊解釋“昨兒晚上我問了大夫……”,一邊就急著要出去請大夫。齡官卻又叫他:“站住,這會子大毒日頭底下,你賭氣請了來,我也不瞧?!辟Z薔只得又站住……
寶玉看到此處,猛然才領(lǐng)會那日齡官畫“薔”字的深意。不光寶玉,每一位讀者讀到這里,內(nèi)心肯定都與寶玉一樣被深深打動,更會為賈薔、齡官二人心中那份單純、朦朧的愛情而感動。
曹雪芹以賈寶玉的視角下筆,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描繪了看似平淡的兩個場景,情節(jié)簡單卻細致真切,仿佛就是發(fā)生在我們自己身邊的平常事一般,通篇沒有一個表示愛慕或喜歡的字眼,更無任何曖昧意味。
但薔、齡二人之間相互愛慕、一心牽掛對方的那份純真、無暇的感情,尤其是齡官在地上反復(fù)寫賈薔的名“薔”字時的那種少女情竇初開、心靈暗許對方的美麗情感和賈薔被自己心愛的女孩嗔怒時略顯笨拙的猴急態(tài),卻躍躍然于紙上,讓人回味無窮。
薔、齡二人之間這種含而不露、于點滴間現(xiàn)真情的愛情表達方式,正是中華民族傳承數(shù)千年的民族性格與美學(xué)價值觀的典型體現(xiàn):以含蓄、溫文而雅為美學(xué)欣賞的最高境界。這種民族性格特點與美學(xué)價值觀伴隨著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發(fā)展,一代代傳承和積淀,已成為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的核心之一。
當(dāng)然,人們對于情感的表露方式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而不斷變化,但不論如何發(fā)展、如何變化,民族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還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比如前兩年在網(wǎng)絡(luò)上有一首愛情歌曲,其中一句歌詞是: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這樣的示愛方式與薔、齡二人的愛情故事相比,何其淺薄、粗陋。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前段時間,電視臺上播放的一個廣告,內(nèi)容是鼓勵我們,應(yīng)該鼓足勇氣,對辛苦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大聲說出“我愛你!”類似的內(nèi)容也常在各種媒介、刊物上出現(xiàn)。誠然,做兒女的以何種方式表露自已對父母的感情,完全是個私人問題,但在各種大眾媒體上反復(fù)向人們傳遞應(yīng)該張開嘴巴大聲說出“愛”的訊息,也許會在潛意默化中影響和改變一個民族的性格特征,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見面擁抱、親吻,張口閉口必“Love”,這是西方社會人際交往的習(xí)慣,但東方人卻沒有這樣的習(xí)慣。每個民族的人際交往習(xí)慣和情感表達方式,是根植于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土壤的,是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特征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自然鏡像。正因為東西方歷史文化不同、民族性格迥異,自然使得東西方民族的人際交往及情感表達方式差異很大,而這種差異也正顯示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習(xí)慣與情感表達方式,說到底畢竟只是一種方式、一種手段而已,它并不代表內(nèi)在的本質(zhì)。西方世界不論家人、朋友還是鄰居、同事之間,擁抱、親吻、張口閉口“Love”個不停,但西方世界并沒有因這看似友善親密的感情而成為王道樂土,歷史上西方國家之間相互征戰(zhàn)討伐不斷,還有黑暗殘酷的中世紀(jì)、血腥的黑奴貿(mào)易、滅絕人性的殖民擴張、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策源地等等,哪一件西方世界能脫掉干系?
中國人感情內(nèi)斂,不善言辭,父母、子女、家庭成員之間絕少說“愛”,但這并沒影響中國家庭和社會的穩(wěn)定,更沒有阻擋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歷史文化傳承從未中斷的文明之邦的腳步。因此,對于不同民族各自不同的情感表達和人際交往方式,大可不必厚此薄彼,甚至想用單一某種方式統(tǒng)領(lǐng)全世界。
中國人常說,判斷一個人怎么樣,要“聽其言、觀其行”,不僅要聽他說了些什么,怎么說的,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做子女的感懷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對父母盡孝心,說些暖心的話誠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向父母表達愛與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