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五臺山導游詞(范文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五臺山導游詞(范文6篇)》。
第一篇:臺山導游詞
路線:乘火車可以到石家莊,石家莊汽車北站(在火車北站旁)到五臺山每天有三班汽車,分別是7點、9點、14點,車程4.5小時。也可以到太原站下,太原汽車東站(距離3.5公里)每小時有一班去五臺山的車,14:30以后車少,車程4小時。五臺山的汽車站很好找,從塔院寺出去,到臺懷鎮(zhèn)中心的主干道,乘坐免費環(huán)保車,一站路就到了。車站上明碼標價,去五個臺的價格從40到80不等。非車站的車可能到不了臺頂。三天基本上可以把五臺山主要寺廟都轉完,比如:
d1黛螺頂、圓照寺、菩薩頂、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集福寺d2清涼寺、金閣寺、龍泉寺、南山寺、南臺頂、鎮(zhèn)海寺d3東臺頂、西臺、碧山寺。
d1塔院寺、東臺、那羅延洞
d2:佛母洞、白云寺、明月池、佑國寺、南山寺、鎮(zhèn)海寺、觀音洞
d3:黛螺頂、上善財洞、下善財洞、金剛窟、五郎廟、碧山寺、七佛寺
d4:西臺、中臺、獅子窩、吉祥寺、南臺、清涼寺、金閣寺、龍泉寺
d5:菩薩頂、羅T寺、三塔寺、金剛窟、明月池、觀音寺、文殊洞、顯通寺、繞大白塔21圈
d6:北臺、圣洗浴池寺、八功德水、西來寺
d7:殊像寺、塔院寺繞塔
d1北臺、八功德水、西來寺
d2:東臺那羅延洞
d3:西臺、中臺、獅子窩、吉祥寺、南臺、清涼寺
d4:菩薩頂、羅T寺、三塔寺、金剛窟、明月池、觀音寺、文殊洞、顯通寺、殊像寺、塔院寺
d5:普庵寺、白云寺、明月池、佑國寺、南山寺、鎮(zhèn)海寺、觀音洞
大白塔:
佛陀的真身舍利,此塔是二千多年前由信仰佛教的古印度國王阿育王始建,自漢迄今,又代有崇建,為五臺第一圣境。古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寶鑄成了84000座佛舍利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中。中國有19座,五臺山獨得其一,稱之為慈壽塔。1987年法王在五臺山傳法,主要在塔院寺。法王傳講佛法時就坐在這上邊的臺階上。 大白塔數(shù)度放光。
大白塔上方南面有一個佛的腳印。佛準備圓寂時留下一個腳印,腳跟上有千幅說法的吉祥圖案,幫助將來朝拜的人清凈業(yè)障往生凈土。唐朝時名顯(譯音)的高僧將印度的腳印圖描給皇帝供奉朝拜,明朝大德明啟(譯音)化緣后刻于石頭上供奉于白塔。
文殊發(fā)塔
這座文殊發(fā)塔是五臺山塔院寺(注:五臺山的寺院修藏傳佛教的非常多,尤其是格魯派修法傳承,塔院寺已圓寂的住持寂度法師,是能海上師的弟子)中的又一圣境。相傳在北魏年間,文殊菩薩為宣示眾生平等,化作一貧女來到寺廟乞食,并留下一縷頭發(fā)。僧人們遂于此處建一佛塔供養(yǎng)。至明萬歷年間,由方廣道人重修,并現(xiàn)見菩薩頭發(fā),發(fā)色若金。到了近年,又由當時住于五臺山的漢地高僧寂度大和尚重新整修。
菩薩頂
菩薩頂寺廟依山勢而建,因此山形酷似印度的靈鷲山,古亦被稱為靈鷲峰。位于寺廟一側的大殿,此殿中供奉的是藏傳佛教前譯寧瑪派大圓滿祖師布瑪莫札和藏傳佛教中最具神威的智慧護法神格薩爾王。此間佛殿的對面佛殿中,供奉著藏傳佛教的祖師蓮花生大士師。這些佛像都是法王在87年來五臺山時做的。 在菩薩頂前院的西配殿里,還有一尊泥塑文殊菩薩像,過去,這尊文殊菩薩像的右肩上還帶著一支箭,據(jù)說還是皇帝射的。如今肩上的箭沒有了,但乾隆皇帝給它的封號“帶箭文殊”依然流傳至今。
后院正房內存有四口大銅鍋。這些鍋是過去菩薩頂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臘月舉辦佛事活動時煮粥用的。其中最小的一口鍋,直徑即近二米。據(jù)說,有一個冬天,小和尚去刷洗銅鍋爬不出來,最后還是搭上木梯才把他拽出來的。菩薩頂山門外的兩座石獅中有一頭沒有舌頭。這是少有的石雕作品。據(jù)說,在清朝康熙年間重修菩薩頂時,早上的粥總是不夠吃,火頭僧發(fā)現(xiàn),鍋內的粥被石獅偷吃了,于是便在粥鍋內放上一把利刀,待石獅偷粥吃時,刀把舌頭割下來了。這樣,這頭石獅就沒有了舌頭。
標簽:
第二篇:五臺山作文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和我去山西游玩,那里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因有五個像平臺一樣的山頂而得名的“五臺山”。
進入山中心的臺懷鎮(zhèn),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大白塔。大白塔是五臺山的標志,塔高56.3米,就像一個寶葫蘆聳立在山上。大白塔的塔頂上懸有兩百多個銅鈴,一陣風吹來,銅鈴就丁丁冬冬地響起來,聲音清脆悅耳。
從大白塔過去,就來到了著名的顯通寺。寺廟門口寫著“大顯通寺”四個金色的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顯通寺里有許多珍貴的文物和許多佛像,古色古香。寺內還有一座“無梁殿”,十分奇特,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的杰作。
往東走,走到大智路,跨過路上的1080個臺階,就來到了黛螺頂。登頂之后,就看到了石獅子和山門。在山門外的西南角有一座望景亭,向四面遠眺,星羅棋布的寺廟座落
在萬綠從中,若隱若現(xiàn),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清風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五臺山還有數(shù)不清的美景,真不愧是世界遺產之一!
第三篇:龍泉導游詞
各位團友,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及我本人歡迎大家到白云巖風景區(qū)旅游?,F(xiàn)在,我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白云巖風景區(qū)的情況:白云巖風景名勝區(qū)分為白云瀑景區(qū)、石馬大峽谷和巖樟生態(tài)溝景區(qū)。目前白云瀑景區(qū)已經建成并對游人開放。白云巖風景區(qū)距離城區(qū)約四公里,乘車只需十余分鐘就可到達,交通十分便利。雖然離城僅一步之遙,但卻非常幽靜,給人以遠離塵囂之感。景區(qū)內風光秀麗,瀑多潭奇,有白云瀑、七星井、明月潭、龍門潭、千年古樟等各具特色的自然景點,白云巖風景區(qū)不但自然景觀十分優(yōu)美,而且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有宋代管師仁兄弟讀書處,管師仁官至吏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深得宋徽宗賞識;有始建于明成化年間的“白水橋”;據(jù)龍泉舊志記載,宋代德佑皇帝去福建途經白云巖,曾在此建立行營;景區(qū)內還有一個至今保護著原始風貌的古村――下樟村。今天中午我們將在那里用餐,大家可以在那里品嘗到富有龍泉鄉(xiāng)村特色的農家飯、農家菜。
大家請看位于我們左邊的那座橋,它叫“鐘靈橋”,又叫“白水橋”。它始建于明成化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了。
各位團友,白云瀑景區(qū)的入口到了,請大家跟往前走?,F(xiàn)在我們看到的三個大字――“白水澗”,是我們當?shù)匾晃粫伊质罉s先生所提,他的書法飄逸灑脫,蒼勁有力。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到了“明月潭”,這個水潭為什么叫明月潭呢?有兩種說法,一個說法是:這個水潭水深達數(shù)丈,在月夜之下看來,只見明月不見底,所以叫明月潭。還有一個說法是:宋代有管師仁、管師復兄弟倆在此讀書,管師仁后來做了吏部尚書,他向宋徽宗推薦自己的哥哥管師復,皇帝見管師復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非常喜歡,于是想留他在朝中做官,但他卻婉言謝絕了?;实蹎査麨槭裁矗蛯懥藘删湓娊o徽宗皇帝:“滿塢白云耕不盡,一潭明月釣無痕?!北硎緦枢l(xiāng)的美景十分留戀,不愿在外做官。同時,用白云和明月表達了自己悠閑不受拘束的個性,以及自己寧靜、淡泊的情操。后來,管師復就終生隱居在白云巖這個地方。后人為了紀念管氏兄弟,就把這個地方的地名叫做“白云巖”,而把這個潭,取名為“明月潭”。大家請看,這個潭的.四周,隨處可見這些大大小小的圓形石頭,形狀十分奇特,當?shù)厝斯芩小翱铸埖啊?。當然,它并非真的恐龍蛋。在遠古時代,這里曾經爆發(fā)過火山,巖漿凝固后就形成了這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我們前面這個潭叫“龍門潭”,因為瀑布的頂端像龍頭,整個瀑布有如龍噴水,所以叫它“龍門潭”,旁邊這個洞叫“紫云洞”,相傳是一個道士坐化成仙之處。在景區(qū)內有許多這樣深淺不一的洞,事實上,它們是古人采礦留下來的。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到達的這個景點叫“七星井”這些大大小小的井,似潭非潭,似洞非洞,似井又非井,非常奇特。據(jù)說,當年龍泉寶劍的鼻祖歐冶子在龍泉的劍池湖畔鑄劍,而歐冶子的女婿和女兒干將和莫邪就在此地煉劍,這些井就是他們用來淬劍的。和龍泉城南的“七星井”相對應,人們把這些井也叫做“七星井”。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已經聽到了瀑布的轟鳴聲,過了這座吊橋,我們就到了整個景區(qū)最壯觀的景點――“白云瀑”,請大家過吊橋進盡量注意安全,不要故意搖晃。
好,白云瀑到了,因為這個瀑布分為一左一右兩條水龍,所以又叫“雙龍瀑”,白云瀑高約六十余米,它所在這座山叫“白馬回首山”,而白云瀑正好是白馬的尾巴。水大的時候,水從頂端飛泄而下,如白馬灑尾之勢,非常壯觀。水小時,水噴到半山就散成了水霧,在太陽照耀下,有時會現(xiàn)出彩虹,當然,這種景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順著潭邊的這條石徑往上爬,用近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們就可到達一個古老的村落――下樟村。這條路比較陡,請大家注意安全,慢慢地爬。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已經到了下樟村了,下樟村是一個只有59戶人家的小山村,總人口才兩百多人。村里的建筑比較古樸,大都是清末和民國時期的建筑。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棵大樟樹,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樹齡了,據(jù)村里的老人講,看樟葉的盛衰,能知年情的豐欠。今年樟葉長得這么茂盛,一定會有好收成。
第四篇:龍泉導游詞
路線:乘火車可以到石家莊,石家莊汽車北站(在火車北站旁)到五臺山每天有三班汽車,分別是7點、9點、14點,車程4.5小時。也可以到太原站下,太原汽車東站(距離3.5公里)每小時有一班去五臺山的車,14:30以后車少,車程4小時。五臺山的汽車站很好找,從塔院寺出去,到臺懷鎮(zhèn)中心的主干道,乘坐免費環(huán)保車,一站路就到了。車站上明碼標價,去五個臺的價格從40到80不等。非車站的車可能到不了臺頂。三天基本上可以把五臺山主要寺廟都轉完,比如:
d1黛螺頂、圓照寺、菩薩頂、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集福寺d2清涼寺、金閣寺、龍泉寺、南山寺、南臺頂、鎮(zhèn)海寺d3東臺頂、西臺、碧山寺。
d1塔院寺、東臺、那羅延洞
d2:佛母洞、白云寺、明月池、佑國寺、南山寺、鎮(zhèn)海寺、觀音洞
d3:黛螺頂、上善財洞、下善財洞、金剛窟、五郎廟、碧山寺、七佛寺
d4:西臺、中臺、獅子窩、吉祥寺、南臺、清涼寺、金閣寺、龍泉寺
d5:菩薩頂、羅T寺、三塔寺、金剛窟、明月池、觀音寺、文殊洞、顯通寺、繞大白塔21圈
d6:北臺、圣洗浴池寺、八功德水、西來寺
d7:殊像寺、塔院寺繞塔
d1北臺、八功德水、西來寺
d2:東臺那羅延洞
d3:西臺、中臺、獅子窩、吉祥寺、南臺、清涼寺
d4:菩薩頂、羅T寺、三塔寺、金剛窟、明月池、觀音寺、文殊洞、顯通寺、殊像寺、塔院寺
d5:普庵寺、白云寺、明月池、佑國寺、南山寺、鎮(zhèn)海寺、觀音洞
大白塔:
佛陀的真身舍利,此塔是二千多年前由信仰佛教的古印度國王阿育王始建,自漢迄今,又代有崇建,為五臺第一圣境。古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寶鑄成了84000座佛舍利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中。中國有19座,五臺山獨得其一,稱之為慈壽塔。1987年法王在五臺山傳法,主要在塔院寺。法王傳講佛法時就坐在這上邊的臺階上。 大白塔數(shù)度放光。
大白塔上方南面有一個佛的腳印。佛準備圓寂時留下一個腳印,腳跟上有千幅說法的吉祥圖案,幫助將來朝拜的人清凈業(yè)障往生凈土。唐朝時名顯(譯音)的高僧將印度的腳印圖描給皇帝供奉朝拜,明朝大德明啟(譯音)化緣后刻于石頭上供奉于白塔。
文殊發(fā)塔
這座文殊發(fā)塔是五臺山塔院寺(注:五臺山的寺院修藏傳佛教的非常多,尤其是格魯派修法傳承,塔院寺已圓寂的住持寂度法師,是能海上師的弟子)中的又一圣境。相傳在北魏年間,文殊菩薩為宣示眾生平等,化作一貧女來到寺廟乞食,并留下一縷頭發(fā)。僧人們遂于此處建一佛塔供養(yǎng)。至明萬歷年間,由方廣道人重修,并現(xiàn)見菩薩頭發(fā),發(fā)色若金。到了近年,又由當時住于五臺山的漢地高僧寂度大和尚重新整修。
菩薩頂
菩薩頂寺廟依山勢而建,因此山形酷似印度的靈鷲山,古亦被稱為靈鷲峰。位于寺廟一側的大殿,此殿中供奉的是藏傳佛教前譯寧瑪派大圓滿祖師布瑪莫札和藏傳佛教中最具神威的智慧護法神格薩爾王。此間佛殿的對面佛殿中,供奉著藏傳佛教的祖師蓮花生大士師。這些佛像都是法王在87年來五臺山時做的。 在菩薩頂前院的西配殿里,還有一尊泥塑文殊菩薩像,過去,這尊文殊菩薩像的右肩上還帶著一支箭,據(jù)說還是皇帝射的。如今肩上的箭沒有了,但乾隆皇帝給它的封號“帶箭文殊”依然流傳至今。
后院正房內存有四口大銅鍋。這些鍋是過去菩薩頂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臘月舉辦佛事活動時煮粥用的。其中最小的一口鍋,直徑即近二米。據(jù)說,有一個冬天,小和尚去刷洗銅鍋爬不出來,最后還是搭上木梯才把他拽出來的。菩薩頂山門外的兩座石獅中有一頭沒有舌頭。這是少有的石雕作品。據(jù)說,在清朝康熙年間重修菩薩頂時,早上的粥總是不夠吃,火頭僧發(fā)現(xiàn),鍋內的粥被石獅偷吃了,于是便在粥鍋內放上一把利刀,待石獅偷粥吃時,刀把舌頭割下來了。這樣,這頭石獅就沒有了舌頭。
標簽:
第五篇:臺山黛螺頂導游詞
游客們:
在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zhèn)中心寺廟集群區(qū),有臺內五峰”緊緊環(huán)抱:黛螺頂、菩薩頂、壽寧寺、靈應寺在四周的山脊、山頂上坐落,與腹地巍然高聳的大白塔相呼應,確實象雄偉壯闊的生座會預下面秀麗挺拔的“臺內五峰”。
黛螺頂,在臺懷中心寺廟集群區(qū)東,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從山下仰望,只見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間又聳起一座小山。山頂寺宇的山門和牌樓圍在樹木之中,常有云霧繚繞。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頂寺宇名為大螺頂,又稱黛螺頂。 黛螺頂亦名大螺頂,又名青峰,古寺名叫佛頂庵。黛螺頂,以供有象征五個臺頂不同形象的文殊菩薩而著稱。
黛螺頂,是五臺山東臺頂延伸下來的一個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處與該山峰同名的黛螺頂古剎,相當于一幢130多層高的摩天大廈,也是夠高危的了,要想登頂,絕非舉足之勞。登黛螺頂?shù)纳铰酚袃蓷l,一條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條沿南端的山脊而上。北端的山路略緩而斜,南端的山路為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輔成,全程共計1080個臺價,基本是直上直下。登上大智路,煩惱頓消,登頂之后就看到了黛螺頂?shù)呐茦?,石獅和山門了。佇立觀望,俯仰之間,風景迥異。菩薩頂、塔院諸寺,紅墻碧瓦,翹檐飛甍,輝煌壯麗;黛螺頂翠色參天,白云輕撫,溢光流彩。
第六篇:龍泉導游詞
被譽為我省歷史文化名城的龍泉市,在2012年新建成了一座人民廣場,成為廣大市民文化生活的新場所。據(jù)了解,龍泉市人民公園位于龍泉市行政中心南側,是龍泉最大、最重要的城市廣場及大型公共建筑空間之一。主要由青少年宮、圖書館、文化宮、劇院、商業(yè)建筑、市民廣場、商業(yè)廣場及地下停車場組成。公園廣場19000多平方米,圖書館、地下室、文化中心綜合樓總建筑面積23000多平方米,投資概算1.48億元。廣場建好后有了音樂噴泉、石柱、龍形文化墻、大型電子顯示屏等,給市民生活休閑增添了不少的樂趣。每天來這里游玩的人是絡繹不絕,
根據(jù)規(guī)劃,建設部門2009年年初栽種紅豆樹、大樟樹、桂花等國家二級以上樹種34株,建成后的人民公園綠地面積達1.4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0.2%。
對人民廣場建設,我們市住建局根據(jù)規(guī)劃實際要求,做到提前綠化與建筑同步使用,也就是同步建設,同步成林。另外,在綠化上,盡可能充分體現(xiàn)與建筑景觀、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為公園增添活力與美感。
這幾年,龍泉市正在努力恢復或新建一些文化古跡和景點,人民廣場就在這方面作了嘗試,通過努力,那更深層次的龍泉本地特色文化浸潤到每一位龍泉市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