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歌唱活動教學展示方案(范文5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歌唱活動教學展示方案(范文5篇)》。
第一篇: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身體的協調本事,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
2、幼兒能在游戲中體驗游戲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螃蟹頭飾若干,皮球若干。
活動玩法:
男女兩隊排在前面的兩個小朋友為一組,兩人學小螃蟹的姿勢,背靠背,夾住球。胳膊像鉗夾一樣互相勾住,向前走,走到標志處再走回來,把球放入筐內,然后排在隊尾等待下次繼續(xù)玩。下一組小朋友只要前一組的把球放入筐內就能夠出發(fā)。兩只"小螃蟹"必須要注意團結協作好,球不要掉下來,如果掉了,從頭再來,走時必須要注意安全。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本事,學會躲閃。
2、培養(yǎng)幼兒合作本事
【活動預備】
1、小魚頭飾若干,魚網頭飾兩個。
2、用一個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樂CD《很多小魚游來了》
【活動玩法】
一、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份,兩個幼兒做魚網,其余的幼兒做成群結隊的小魚。做網的兩名幼兒雙手相握,舉過頭頂,然后分開成魚網狀,做小魚的幼兒排成一字隊形,等待穿越。
二、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念童謠:“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快快捉住!”,扮做魚兒的幼兒低頭彎腰快速從魚網下部經過,扮魚網的兩名幼兒聽到“捉住”二字后,趕緊把魚網放下,捉住沒來得及經過的幼兒,把魚兒網住,放到桶里,沒有捉到的魚兒繼續(xù)參加游戲。當捉到3-5條小魚時,讓捉到的小魚團體表演一個節(jié)目。
三、第二次游戲讓幼兒換主角進行。
【活動反思】
很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示扮魚網的兩名幼兒不要提早放下魚網,當聽到“捉住”兩字時,迅速將魚網放下。扮小魚的幼兒要首尾相接,魚貫而進。
第二篇:歌唱活動教案
一、活動目的:
1、運用多媒體讓幼兒欣賞樂曲,感受優(yōu)美歡快熱情的節(jié)奏。
2、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動作、顏色、線條、繪畫等形式表現樂曲的各段不同特點。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學會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音樂。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彩色筆、畫紙、錄音機、樂曲磁帶。
三、活動過程:
1、律動進場《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題: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其中瑤族不僅山美、水美、人美,音樂也很美。我們一起來聽聽《瑤族舞曲》?!?/p>
3、完整欣賞樂曲。
第1遍:你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有幾段?
第2遍:哪幾段聽起來的感覺是一樣的?是什么感覺?
小結: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與第三段感覺是一樣的,都是緩慢優(yōu)美的節(jié)奏,第二段是歡快熱烈的節(jié)奏。
4、音樂欣賞與美術欣賞相結合。
(1)曲子里快的節(jié)奏、慢的節(jié)奏,我們可以怎么表現?(動作、線條、顏色、繪畫)
(2)出示色塊圖,讓幼兒講講圖上有哪些顏色?快的節(jié)奏可以用些什么顏色?慢的節(jié)奏可以用些什么顏色?
師小結:紅色、橙色、黃色讓人感覺很熱情,同它來表現快的節(jié)奏;藍色、白色、粉色讓人感覺柔和,用它表現慢的節(jié)奏。
(3)出示多媒體課件。今天,老師帶來了4幅畫,現在請小朋友一邊看著這些畫,一邊聽音樂,找一找哪張畫給人的感覺與第一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為什么?
A:借助多媒體課件聽第一段音樂。
B:聽第二段音樂,找找哪張畫給人的感覺和第二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為什么?
5、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樂曲。
小朋友聽了這么好聽的音樂,看了這么美的畫,也想自己動手來畫。你喜歡哪一段,就把這一段的感覺畫下來。畫完了告訴小朋友你畫的是哪一段?為什么要這樣畫?
6、幼兒相互欣賞交流,結束活動。
第三篇:音樂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隨節(jié)奏節(jié)拍和舞伴協調走交替步。
2、能根據動作順序規(guī)律快速記憶動作。
3、感受與同伴動作一致跳集體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歌曲《往牧場的小路》。
2、《往牧場的小路》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共同完整欣賞歌曲《往牧場的小路》,進一步熟悉音樂旋律,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教幼兒學習1-16小節(jié)動作,重點教幼兒學習交替步。
(1)教師講解示范交替步,重點引導幼兒明確走交替步時先出右腳。
(2)教師哼唱旋律,引導幼兒跟走交替步。
(3)請幼兒站好雙圈,教師哼唱旋律,教幼兒完整做1-16小節(jié)動作。
(4)引導幼兒聽音樂與舞伴合拍、協調地做1-16 小節(jié)動作。
3、教幼兒學習17-28小節(jié)動作。
(1)教師示范17-28小節(jié)動作,引導幼兒尋找動作的順序規(guī)律。
(2)教師帶領幼兒邊喊口令(腰腰- 肩肩-上上-扭一扭-頭頭肩肩腰腰-扭一扭)邊做動作。
(3)引導幼兒聽音樂合拍連貫做17-24小節(jié)動作。
(4)教幼兒學習交換舞伴方法(男孩雙手叉腰站在圈上不動,女孩用右手指著下一個舞伴,并向右走到新舞伴前面)。
(5)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練習交換舞伴動作。
(6)引導幼兒聽音樂完整地做17-28小節(jié)動作。
4、組織幼兒跟音樂完整跳集體舞,提醒幼兒注意舞,提醒幼兒注意動作的變化及動作的合拍和協調。
第四篇:歌唱大賽活動策劃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開啟新征程,展現新風貌,xx區(qū)充分發(fā)揮高校云集、充滿活力、創(chuàng)造力強的優(yōu)勢,推動“我愛紅歌賽”品牌活動走進高校,打造校園版“我愛紅歌賽”——xx區(qū)首屆新時代校園原創(chuàng)歌曲大賽,從“唱紅歌”到“寫紅歌”,圍繞著歌曲創(chuàng)新設計比賽環(huán)節(jié),通過PK“寫紅歌”形式,謳歌新時代、唱響新時代、走進新時代。
二、活動主題
我的青春正當紅
三、內容要求
首屆新時代校園原創(chuàng)歌曲大賽活動內容核心是創(chuàng)造性,經典歌曲新唱,注重原創(chuàng),譜寫新時代主旋律。
1.原創(chuàng)歌曲作品要求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發(fā)掘新時代下(特別是)獨特的精、氣、神,展現一座城市新時代追求和精神文化氣質。
2.經典紅歌追求新意,或詞曲改編,或唱法創(chuàng)新,符合新時代主旋律,更適合大眾傳唱。
3.原創(chuàng)紅歌,可對革命詩詞、書信等作品譜曲,創(chuàng)作成歌曲傳唱
4.作品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性,詞曲優(yōu)美,通俗易懂,瑯瑯上口,富有感染力。
5.演唱形式不限,可獨唱或合唱。
6.原創(chuàng)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著作權。
四、活動時間
1.啟動階段:10月下旬
2.初賽海選:擬于十一月上旬
3.電視現場總決賽: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五、比賽設計思路
比賽分為初賽海選+電視現場總決賽兩個階段,每所高校即為一個代表戰(zhàn)隊。
第一階段:初賽海選
每所高校向活動組委會提供不少于三首創(chuàng)新歌曲(或原創(chuàng)或老歌新唱,最好兼有),經組委會專家組評審,選出參加決賽的選手。
參賽作品原唱歌曲需提供主創(chuàng)人員簡介、作品簡介(500字左右)、歌詞,老歌新唱作品需提供選手姓名、歌曲名,于10月30日前將電子版?zhèn)髦?。
第二階段:電視決賽
組委會根據高校參賽曲目情況設計具體思路和賽制規(guī)則、獎項,組委會將設置優(yōu)厚的獎品作為獎勵,吸引大學生廣泛參與。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郵箱:
第五篇:歌唱活動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散文詩,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學會用象聲詞創(chuàng)編兒歌《快樂的小雨滴》,并通過歌唱、游戲等活動體驗創(chuàng)編的快樂,發(fā)展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發(fā)熱愛大自然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樹葉、荷花、等圖畫若干,字卡“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各一套:幼兒人手一份胸飾樹葉、荷花、小屋、窗戶等圖案
三、活動過程:
一、音像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聆聽下雨,觀看畫面
師:“小朋友門聽,這是什么聲音?”“下雨天,小朋友們會做些什么?”“有一只小蝴蝶卻和小朋友做的不一樣,讓我們去瞧瞧!”
二、初步欣賞散文詩,了解散文詩的主要情節(jié),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
1、欣賞課件片段。
設疑小蝴蝶在做什么?他聽到小雨點發(fā)出了哪些聲音?
引導幼兒思考并回答。
2、完整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及用動作表現
3、學習課件
(1):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引導幼兒為象聲詞創(chuàng)編動作
(2)尋找雨滴落下的地點。
師:“小雨點分別落到哪兒才發(fā)出這么好聽的聲音的呢?
幼兒思考并總結:樹葉上、小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3)、探索小雨點落下時的'狀態(tài)?!?/p>
師:小雨點落在這些地方好象在做什么呢?
幼兒總結討論:是和樹葉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頭、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三、學會創(chuàng)編兒歌《快樂的小雨點》,并能用演唱的形式表現兒歌內容
1、教師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內容串聯起來,編成兒歌《快樂的小雨點》
2、師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現兒歌的內容。
四、音樂游戲:小雨點的旅行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及玩法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雨點,四名幼兒扮演樹葉、屋頂、荷花、和窗玻璃進行游戲。
4、師生共同游戲
五、結束部分
師:多可愛的小雨點??!落下的聲音真好聽,小朋友們知道嗎/大自然里還有許多比小雨點還好聽的聲音呢!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聽一聽。
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大自然的聲音
2、通過多種形式(看圖書、上網)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