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大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大全)》。
第一篇: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名稱:Politeness Principle as a strategy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商務英語談判中的禮貌策略研究 學生姓名: 學號: 學院: 專業(yè)年級:英語專業(yè)商務方向**級 指導教師: 職稱: 一、選題的依據(jù): 由于商務活動的需要,在世界高度一體化,國際商務活動日益頻繁,中國進入WTO 的國際背景下,需要人們熟練掌握對外商務活動的原則和技巧;而商務談判是對外商務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商務談判實際上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經(jīng)濟活動, 其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的應用。在談判過程中談判雙方都希望己方利益化,因此雙方在談判過程中的語言表達和應用對談判有著深遠影響。得體、合適的語言表達能促進商務談判的順利進行。而禮貌原則作為一種語用策略是商務談判的必要技巧,我們通過運用禮貌策略減少談判雙方的利益摩擦,緩和談判環(huán)境,使雙方在快樂的條件下獲得共贏和理想的談判結果。本選題旨在研究禮貌語言策略在商務談判中的影響及具體應用。其意義如下: 意義:1. 得體的談吐能樹立談判者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形象,是商務談判中的潤滑劑; 2.增加談判者之間的信任度,提高談判中的自覺性,增加談判的成功性,從而實現(xiàn)經(jīng)濟利益; 3. 對商務談判中禮貌原則的研究有利于對今后禮貌原則文化差異起著促進作用; 4. 對禮貌原則的研究及禮貌語言的學習、應用利于人們生活實際中的交際和商務活動,利于個人生活?! ?)綜合國內(nèi)外有關本選題的研究動態(tài)和自己的見解 我國學者何自然認為禮貌語言實際上是一種語用策略。大量學者對語用學中的禮貌策略進行了研究。我國學者胡艷芳認為禮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一條重要準繩(2009),普遍存在于人類的交際活動中。國內(nèi)學者徐盛恒也有深入的見解他認為禮貌語言是語言交際可能涉及的各方關系的杠桿(1992),起著調(diào)節(jié)人際關系的作用。他們的研究都說明了禮貌語言策略在人們生活交際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鈱W者對其的研究更為突出。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就提出了“面子行為理論”,建立了禮貌模式。20世紀60年代,美國語言哲學家Grice(1975)在Austin 和Searle的言語行為基礎上提出了會話合作原則,該原則認為人們在所有會話中都應遵循質(zhì)量,方式和相關的四準則。R.Lakoff(1972,1973,1975,1977)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禮貌三規(guī)則。1978年Brown 和Levinson 提出了“面子論”。而英國語言學家利奇(Leech,1983)將語用原則分為“人際修辭”(interpersonal rhetoric)和“篇章修辭(textual rhetoric),提出了禮貌六準則。語用學中禮貌語言策略的歷史來源及國內(nèi)外學者的研究為諸多學者對禮貌策略在商務談判中作用及應用的研究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許多學者就Grice的合作原則及相關理論,Leech的禮貌六準則,以及Brown和Levison的“面子論”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進行了相關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禮貌原則這一語用策略不僅適用于人們生活中的交流同時在商務談判中依然適用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此基礎上,本選題在淺析各位學者對語用范疇中禮貌策略研究的同時,著重研究其具體禮貌語用策略和準則在商務談判中的影響及應用。深入探討 Grice的合作原則、Leech的禮貌六準則(得體,慷慨,贊譽,謙遜,一致,同情準則)及 Brown和Levison的“面子論”及他的禮貌策略(積極和消極禮貌策略)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討。從而說明禮貌語言策略在商務談判中的重要性?! 《?、研究內(nèi)容 (1)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觀點: 本選題在淺析各位學者對語用范疇中禮貌策略研究的同時,著重研究其具體禮貌語用策略和準則在商務談判中的影響及應用。深入探討 Leech的禮貌六準則(得體,慷慨,贊譽,謙遜,一致,同情準則)及 Brown和Levison的“面子論”及他的禮貌策略(積極和消極禮貌策略)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討?! ?2)論文內(nèi)容提綱: 1 商務談判的簡單介紹 1.1商務談判的定義 1.2商務談判的基本原則(語言特征) 2 禮貌語言策略的介紹 2.1禮貌的定義 2.2相關的禮貌理論( Grice(1975)會話合作原則; Leech的禮貌六準則; Brown Levison的“面子論”等) 2.3 相關禮貌理論下的具體禮貌原則和策略 3一些語用禮貌策略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重點) 3.1 “得體準則”(把Grice的合作原則中的量的準則,質(zhì)的準則,關系準則納入為得體準則 說明:此為創(chuàng)新點) 3.2 慷慨準則的應用( Leech原理) 3.3 遜準則的應用( Leech原理) 3.4 Brown Levison積極和消極禮貌策略的應用 4 總結 三、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選題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和經(jīng)驗總結法,以網(wǎng)絡技術、人工智能為研究手段,采用對比分析、綜合分析等方法和手段,通過對國內(nèi)外學者在禮貌原則領域的見解和研究成果的對比和解析,總結出禮貌語言策略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的重要性?! ∷摹⑦M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2.9.3- 9.19: 資料收集,閱讀整理資料,擬定論文研究大致方向 2012.9.19 - 9.24: 向論文老師申報論文題目;確定研究方向,擬定出論文大綱,積累資料 2012.9.24 -10.15: 撰寫開題報告及交予老師審核 2012.10.15 -11.10: 聽取指導老師建議結合實際撰寫、修改論文一稿 2012.11.11 -11.25: 聽取指導老師建議撰寫、修改論文二稿 2012.11.26.- 12.5: 聽取指導老師建議撰寫、修改論文三稿 2012.12.6.-12.15: 撰寫論文定稿 2012.12.16-12.18: 上交論文定稿 2012.12.19-12.23: 將論文定稿交予老師審查 2012.12.27―12.28: 做好答辯準備 五、主要參考文獻 [1] Brown, P. &Levinson, S., 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E.N . Goody(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65-311. [2] Grice, H.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Morgan(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5, PP.41-58. [3] Goffman,E., 1967, International Ritual: Essays on Face Cto Face Behacior.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mpany. [4] 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M]. New York : Longman Inc, 1983. [5] 胡艷芳(Hu, Yanfang),積極禮貌策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重慶工學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6] 何自然(He, Zirran).語用與英語學習[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 [7] 邱天河(Qiu Tianhe), 語用策略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運用[J]. 外語與外語教學. [8] 徐盛恒(Xu Sheng hen)禮貌原則新擬[J]. 外語學刊,1992. [9] 熊學亮(Xiong, Xueliang).禮貌文化參數(shù). 簡明語用學教程, 2008.5: 1165-170. [10] 楊林聰(Yang Lincong)禮貌原則在商務溝通中的應用[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六、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簽名: **年**月**日 七、所屬系(教研室)意見 負責人簽名:*** 八、學院意見 主管院長簽名:
第二篇:英語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一、論文題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二、研究現(xiàn)狀:
對于課堂互動與英語口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國內(nè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構建主義模式 它是以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的互動模式,司洪海在《構建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中從對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討將構建主義引入英語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義和作用。盧艷春和路雅琴在《構建主義與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則分別“從構建知識觀”“構建學習觀”“構建教學觀”入手,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性、構建性。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角色扮演探究》中著重探討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動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對指導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黃玉蘭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中》從角色扮演是“多為互動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了角色扮演這一教學方法的目的、步驟和利弊等方面。以學生為中心模式 這一模式被單獨研究的較少,黃影秋在《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中》通過對學生口語課堂學習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邊互動”。并提出闡述如何運用其他“教學策略提高口語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而劉蓉在《談英語口語課堂互動》中則提出了互動可以創(chuàng)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語課堂和整體小組作業(yè)模式”,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合作性學習模式 這種模式的研究較為普遍和盛行,它興起于美國,在后來取得實質(zhì)性的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黃艷在《合作性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中提出了以下幾種合作模式,從而的出該模式的優(yōu)勢所在。顧曉樂在《合作性學習與情景劇表演》中從情劇表演的角度來證明合作性學習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中則通過合作學習在口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原則。而慕東文在《合作性學習的特點、目標、內(nèi)容和實踐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則,對待新的理念,指導英語口語教學。情景設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據(jù)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的語言情景對第二語言習得者的交際緊張、焦慮的研究表明口語情景設置不適當,會影響學生用目標語進行交流,進而強調(diào)進行口語教學情景設置的重要性。張舍茹、孫邊旗在《英語口語教學的情景設置>>中就論述我們應注意“情景互動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及如何設置“英語口語教學中情景設置的形式”兩個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討了情景設置這種互動模式。孫久榮在《論英語口語課的情景教學》中對情景設置這個模式從宏觀上進行了分類,進而得出“開放式情景”和“封閉式情景”,為情景設置互動模式研究開辟了一個小領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通過對目前已經(jīng)發(fā)展起來并比較成熟的幾種互動模式的歸納來看:關于人際互動這種互動模式在目前的互動性研究中被單獨研究還比較少,沒有被當作一種獨立的模式應用到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它更多的是被貫穿到其他幾種互動模式當中。因此,本論題認為它還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四、研究的理論依據(jù)和研究方法:
本論題將以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為基礎,以互動理論和構建主義理論為依據(jù),運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對已有的研究進行宏觀上的概述,從而引出本文論題,通過例證分析、驗證人際互動模式對課堂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五、提綱: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some main interactive modes in the present classroom
chapter two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the necessity and merit of tak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oral english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chapter three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two type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
classroom climate
classroom size
chapter fou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some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when evaluating
the concept of evaluating
the technology of 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參考文獻
jonssen,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 [j].educational (1994):34-35.
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盧艷春, 路雅琴.“構建主義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前沿雜志.11(XX):98-100.
司洪海.“構建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 基礎英語教育.4(XX):8-9.
吳蕾.“構建主義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東華大學學報(社科版).7(XX年):23-24.
范雄飛, 黃玉蘭.“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之中.”讀與寫雜志.9(XX):35-37.
徐志敏, 王瑛.“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角色扮演探究.” 外語研究.8(XX):56-57.
黃影秋.“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效果.” 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3(XX年):81-88.
何亞娟.“中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渭南師院學報.12(XX):72-73.
顧曉樂, 黃芙蓉.“合作學習與情景劇表演.” 國外外語教學.2(XX):55-56.
黃艷.“合作性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 長沙大學學報.10 (XX年):145-146.
慕東文.“合作性學習的特點、目標、內(nèi)容和實踐策略.” 甘肅農(nóng)業(yè).6(XX):304-305.
孫邊旗,張舍茹.“英語口語教學的情景設置.” 教育理論與實踐8(XX):37-39.
孫久榮.“論英語口語課的情景教學.” 遼陽師專學報21(XX):87-89.
第三篇:英語專業(yè)開題報告
課題名稱:中學生英語學習狀態(tài) 一英語對中學生意味著什么
1、選題意義和背景。
1.1選題背景:
(一)對當前英語學習現(xiàn)象的考問(二)理論學習的熏陶
1.2選題意義:
1.2.1理論意義
本研究從現(xiàn)象學的角度定義“學習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是一種意識,這種狀態(tài)是整體的、自上而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是不斷的發(fā)展變化的,他們的語言意識品質(zhì)是逐漸地養(yǎng)成。每一階段的教育都要有意識的形成,而每一個意識的形成都需要有可以接納它的內(nèi)在前提。中學生在中學六年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提供內(nèi)在前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的變化。通過對此的研究,我們能夠明確教師的“教”就是使得學生逐步地形成他們的英語語言意識品質(zhì),養(yǎng)成其英語素養(yǎng)。這樣的一種理論理解,帶有根本性的變革的意義。教育歸根到底是“一種意識品質(zhì)的養(yǎng)成”,意識是最原初的形態(tài),它是人的覺察狀態(tài),蘊含著“知、情、意、行”最初始的合而未分的胚芽。一旦教育使學生具有了某種意識,它就會像種子擁有的生命基因那樣作用于學生的心靈,在一個個與之相合的具體情境之中一次次地生根發(fā)芽,舒枝展葉,它外顯于人的形狀、姿態(tài)就是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就是意識品質(zhì)養(yǎng)成的結果。由此可見,英語課堂不再是英語知識的傳遞而是英語語言意識品質(zhì)的養(yǎng)成。英語課堂不是單。純的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而是英語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這種理論依據(jù)的尋找在方法論上也是一種新的探索,它不僅豐富了英語教育的研究,而月為中學英語教學設計提供了經(jīng)過論證的建議,同時也為現(xiàn)存的教育實踐活動提供理論借鑒與支撐。
1.2.2實踐意義
首先,本研究筆者致力于尋求英語教學的理論依據(jù),從分析學生的語言學習狀態(tài)入手,明確中學英語教學的基點。然后再分析語言是什么,明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意義和作為一門中學課程的意義,形成對中學英語教學內(nèi)涵實質(zhì)的理解。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就是使得學生養(yǎng)成他們的英語素養(yǎng):語言意識品質(zhì)。這一理解不僅豐富了當前的英語教育理論和英語教學研究,同時也能夠為教育實踐者提供理論借鑒。
其次,本研究通過對中學生入學初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和高三畢業(yè)時的學習狀態(tài)的把握形成對中學英語教學的理解。教師要做到就是在六年的教學中,讓學生從最開始的狀態(tài)達到高三畢業(yè)時應有的狀態(tài),這也就明確了中學英語教學就是要形成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呈現(xiàn)的課例體現(xiàn)著學生從最初擁有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到高三畢業(yè)時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的自然的、整體的過渡。這些能夠為中學英語教與學提供更有效的具有借鑒意義的具體措施。并且本研究對我自身的教育理論和實踐也具有較強的訓練意義,對以后投入中學英語教育有很大的實踐和理論指導意義,讓我能夠自信、有理、有據(jù)地從事中學英語教學。
再次,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要有一個根本的追求,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其提供一個明確的解答:英語課堂不是英語知識的傳遞而是英語語言意識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這樣的一種理解,可以使得我們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不至于陷入“語言工具論之爭一”和“題海戰(zhàn)術”之中。對英語教的依據(jù)的明確,使得教師的教學是直接拿著英語本身去感染學生,學生擁有的是英語語言本身,而不是單詞的累積、語法的機械記憶等等。學生養(yǎng)成的是英語素養(yǎng),而不是解英語題的技巧或是聽說讀寫的技能。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可以在中學六年的日常教學實踐中實現(xiàn)學生英語語言意識品質(zhì)的養(yǎng)成。讓學生真正學懂英語,讓英語學習不再成為一種負擔,讓英語本身的語言力量去感染他們。并且使得他們對使用英語這門語言來理解和表達所思所想充滿熱切的愿望,對英語及其蘊含的文化充滿著新奇。這也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也是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一)關于“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在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梳理時,筆者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外的關于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展開的。國外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在提到learning state時,更多的指的是遠程學習中的學習狀態(tài),與國內(nèi)所指的學生課堂或者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是迥然不同的。在查閱到的相關文獻中,學習狀態(tài)多指的是在課堂或是課堂之外的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
(二)關于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研究在中國知網(wǎng)中,輸入“中學生英語習得”這一關鍵詞共檢索出5篇文章,其中一篇《略論語法翻譯法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的積極意義》從我國英語教學的具體情況談起,談及了中學英語學習的特點,認為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語法翻譯教學法仍具有重要的意義。文中并沒有涉及中學生語言習得的內(nèi)容,僅論述了語法翻譯法這一教學方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剩余的四篇中的兩篇文章《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如何創(chuàng)設語境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習得的能力》和《善用朗讀,促進中學生英語習得》探討的是如何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和善用朗讀這些具體的英語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語言的習得。他們只是從微觀的視角來闡述具體的英語教學方法,并未對學生英語習得做整體的分析。《語言遷移對英語語法習得的影響》這篇碩士論文以影響語言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語言遷移中的一可加工理論為切入點,通過實證調(diào)查的方式探討了這一理論對中學生英語語法習得的影響。最后一篇《論語意與形式兼顧理論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作者選取國內(nèi)外二語習得和外語教學研究的一個熱點課堂教學中兼顧語義與形式的教學模式,探討這種教學模式在中國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討論若干可操作的教學方法與步驟。認為語意與形式兼顧教學結合了純語言形式教學和純交際教學的優(yōu)點,有利于提高學習者語言的流利性和準確性。
(三)關于中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對此研究的關注,只是想了解當前的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是依據(jù)什么來設計教學促進學生英語語言意識品質(zhì)的養(yǎng)成。
3、參考文獻。
著作類:
[1]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林中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在通向語言的途中[M].北京:商務印刷館。1997.
[3]梅洛龐蒂。知覺現(xiàn)象學[Ml.北京:商務印刷館。20xx.
[4]帕默爾著。李榮譯。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
[5]劉永富。胡塞爾現(xiàn)象學?海德格爾本是學引論一從所知學的角度重新解解讀胡塞爾與海德格爾[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xx.
[6]涂紀亮?,F(xiàn)代歐洲大陸語言哲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7]洪堡特。論人類語一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M].北京:商務印書館。20xx.
[8]胡塞爾著,倪良康譯。邏輯研究[M].海:上海譯文出版社。第2卷。第一部分。
[9]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下卷[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xx.
[10]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下卷[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xx.
[11]伽達默爾著夏鎮(zhèn)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xx.
期刊類:
[1]蔡嘩,閻輝。關于藝術類專業(yè)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調(diào)查[J].藝術教育。20xx.3:16一17.
[2]陳水生。不同生源類型高職生學習狀態(tài)的調(diào)查與思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xx. 6:36一37.
[3]陳迎明,賀志軍。當前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思考與建議[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xx.
[4]高波?!白泛币粌和瘜W習狀態(tài)之愿景[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xx.4:23一26.
[5]高常營,金延。工具還是存在-伽達默爾語言觀探析[J].唐都學刊。20xx(4)
[6]葛明。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水平及其與英語學業(yè)成績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xx.28(2):41-453.
[7]韓曉玲,陳忠華。解讀洪堡特關于語言本質(zhì)和語言“世界觀”問題的哲學思想[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第1期。
[8]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9]康靜涵從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看教師的教學效果-兼評王文麗《五彩池》課堂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xx.第10期。P8.
[10]廖肇銀。課改:營造嶄新的學習狀態(tài)-訪特級教師沈重予[J].汀西教育。第二期。20xx. P12-14.
[11]曉玉。體育教師應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xx. 15:573.
[12]馬藝。新課程改革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一以小學語文為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xx.
[13]牟飛燕。西部學困生在學習狀態(tài)方面的情況調(diào)查及其分析[J].甘肅農(nóng)業(yè)。12:223.20xx.
[14]寧虹。重新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20xx.第11期。
[15]寧虹。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現(xiàn)象學意識[J]教育研究。20xx.第11期。
[16]寧虹。教師教育:教師專業(yè)意識品質(zhì)的養(yǎng)成一教師發(fā)展學校的理論建設平[J].教育研究。20xx.7
[17]寧虹。教育的實踐哲學-現(xiàn)象學教育學理論建構的一個探索[J].教育研究。20xx.第7期。
[18]寧虹。實踐一意義取向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教育研究。20xx.第8期。P42-47
[19]寧虹,胡薩。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本然統(tǒng)一[J].教育研究。20xx.第5期。
[20]寧虹,鐘亞妮?,F(xiàn)象學教育學探析[J].教育研究。20xx.第8期。
[21]申小龍。洪堡特“語言世界觀”思想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0.第2期。P55-60.
[22]吳波。洪堡特“精神力量”及其與民族和語言的特性的關系[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第1期。P84-89
[23]武延紅。關于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探討閉。教學實踐。20xx.第5期。
[24]汪小英。語言工具性與語言本體論一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反思[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xx.
[25]王玉琴。如何保持良好的地理學習狀態(tài)[J].內(nèi)蒙古教育學報20xx.6:42.
[26]鄢鋒。高校女生實施體育選項課后的學習狀態(tài)分析與對策[J].麗水學院學報。20xx.第2期。P119.
[27]楊文斌,余貞凱。玉溪師院網(wǎng)球選項課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J].讀與寫雜志。20xx.5(5):5-56.
[28]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P64.
[29]尹靜,馬世超。高校組織氣氛、學生學習狀態(tài)、學業(yè)成就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xx.
[30]易立新。語言與精神-論洪堡特的語言哲學思報[J]西安社會科學。20xx.第6期。F8-10.
[31]張柯。語言的本質(zhì)一海德格爾后期語言思想梳論[J].淮陰工學院學報。20xx,第17卷第2期。
[32]周兵,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課程環(huán)境研究一江蘇省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對課程設置評價及學習狀態(tài)調(diào)查[J].體育與科學。20xx. 21(5):50一52.
論文類:
[1]李晉巖。中國學生外語學習生活體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xx.P25.
[2]劉文英。語文教學中最佳學習狀態(tài)激活與維持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xx.
[3]馬駿。第二語言習得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D].黑龍江大學。20xx.
[4]毛春洲。中學生英語學習歸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xx.
[5]嚴彩麗。初中英語教學之前概念教學[D].首都師范大學。20xx.
[6]于全有。語言底蘊的哲學追索一從傳統(tǒng)語言本質(zhì)論到層次語言本質(zhì)論[D],吉林大學20xx.
第四篇:英語專業(yè)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zhì)量和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當學生確定畢業(yè)論文選瓜方向后,在調(diào)查研究墓礎上撰寫的報請學校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壓為何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擁有何種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指導教師應該認真引導學生寫好開瓜報告,向?qū)W生闡述撰寫開題報告的重要意義,并通過開月報告對學生的整個論文情況進行宏觀的把握.那么如何指導英語專業(yè)學生寫好開理報告,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1、創(chuàng)新選題、合理定題
進行開題報告寫作的首要工作是指導學生進行選題,確切的說是進行論文方向的選擇.這是正式書寫開題報告前不可或缺的準備工作,是教師和學生都應該予以重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逐步對自己課月的研究方向漸漸清晰,脈絡更加分明.確定論文寫作方向一般有兩種方式:"由面及點式"和"由點及面式".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選題思考過程.作為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他們的選題方向主要有:語言學方向,翻譯方向,文化方向,文學方向和教學法方向.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先選擇一個大的方向,最終確立題目,這就是所謂的"由面及點式"的選題思路.例如,學生首先可以確定自己選越方向為文學,然后,在眾多英美文學作品中選擇自己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簡愛》,最后通過材料搜集、調(diào)查研究,找到自己的學術興奮點,并最終確立題目《分析海倫的性格特征》。
比如說學生可以先選擇《簡愛》這部作品,然后確立寫作方向.如果對作品語言分析,修辭特點分析,則可劃分到語言學方向;如果是對其電影版本的臺詞翻譯進行分析,那劃分到了翻譯方向:還可以通過這部作品分析中西方愛情觀或中西方女性獨立憊識,這就歸為文化方向.這種"由點及面式"的選擇思路往往比較適合平時學習注愈積累、善于思考的學生.這類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普于發(fā)現(xiàn)間理和解決問瓜,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問題意識.指導得當再加上學生自身的努力,往往會寫出比較優(yōu)秀的畢業(yè)論文。
2、書寫規(guī)范、正確評價
完成了選題環(huán)節(jié),就要指導學生進入開魔報告的正式書寫階段.在這一階段當中,指導教師首先要明確的是使我們的學生寫出一份規(guī)范的、真正體現(xiàn)了其研究過程的開題報告.在正式寫作之前,指導教師要使其先明確寫作內(nèi)容以及如何在開題中體現(xiàn)他們各自的研究過程.然后再逐步進行宏觀指導,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研究實際撰寫開題報告.一般來說,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nèi)容:課理研究的目的憊義;課題研究的國內(nèi)外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課題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論文大綱);課題研究的方法;課題研究的步驟安排。
2.1明確課月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憊義也就是為什么要選擇這一課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這一課題對于理論發(fā)展有什么樣的推動作用,對于現(xiàn)實具有怎樣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這一內(nèi)容大致可以論述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現(xiàn)實的實際需要、課題研究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以及本課題的理論與學術價值。
2.2了解目前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現(xiàn)狀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這一部分主要包括學生對課魔相關研究掌握的廣度和深度,即"有哪些國內(nèi)外學者或機構對該課題已經(jīng)進行哪些方面的研究或己經(jīng)取得哪些成就,將朝哪方面進一步發(fā)展".這一環(huán)節(jié)包括國內(nèi)外現(xiàn)狀、研究方向、存在問題、參考依據(jù)等內(nèi)容.在這里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對于研究現(xiàn)狀的分析不是材料的簡單堆砌,而是帶有評論性的合理的材料組織,應指導學生以批判性的眼光歸納、總結和評論文獻,從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所研究課題的進展和結論.此外,指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既要閱讀與課題內(nèi)容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免思維過于流散,同時也不能過于局限,否則就會造成思路狹窄、視野單一的局面,而這一點又是對指導教師知識儲備與學術修養(yǎng)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2.3確立畢業(yè)論文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指導學生確立論文的寫作提綱.這是整個開題報告的核心,也是指導的重點.因為論文得撰寫最終要以提綱為依據(jù),提綱確立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論性與層次性,是否能達到最初確立的研究目標,這些都直接關系到整個論文撰寫的最終結果.另外,研究內(nèi)容的確立也是研究方法與手段選擇的依據(jù),是預期結果樹立達成的邏輯前提。
2.4科學的研究方法
正確的研究方法是論文得以順利完成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常見方法有:觀察法、調(diào)查法、實驗法、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教師應根據(jù)具體題目需要和現(xiàn)有的科研條件幫助學生確立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避免走彎路.例如,要研究"留學生遇到的文化休克現(xiàn)象"必定離不開調(diào)查法;要研究"如何改進中學生聽力教學"則益采用實驗法;耍研究"從中西方思維差異看中式英語"則離不開比較研究法。
2.5合理安排進度,充分利用時間
安排研究班應課題研究的時間安排應當在開題報告中體現(xiàn)出來.教師在指導學生撰寫開題報告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規(guī)定合理的研究時間.明確要求學生在相應的時間階段完成課題研究的相關步驟.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題具體展開之前的時間預設,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與畢業(yè)期間其他活動不相沖突的條件下,與學生進行充分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之上,經(jīng)過協(xié)商后做出的具體時間安排,而不應是教師的主觀硬性規(guī)定。
2.6認真把關
這是教師指導論文開題報告的最終階段.這一階段其實是對以上分開步界的一次綜合處理,是教師對上述環(huán)節(jié)的一次整體關照.學生將從寫好的開題報告交給指導教師進行審查,教師必須要對學生負貴,嚴格把關,認真對特.在審查中,首先要看學生是否按要求寫好了開題報告中規(guī)定的所有欄目,格式是否規(guī)范;重點審查學生的選題是否具有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性,難易程度是否與學生專業(yè)知識水平相匹配;其次還要看學生完成畢業(yè)論文是否具備相應的資源條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難:最后還要看指導教師本身對選題的熟悉程度和指導好論文寫作有把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