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關于誠實守信的案例》,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關于誠實守信的案例》。
第一篇: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藺相如是戰(zhàn)國時趙國上卿,他曾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而聞名于世。藺相如能完璧歸趙,不僅需要膽識,更要有誠實和信義。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玉璧。這是一塊來歷不凡的寶玉,相傳由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發(fā)現(xiàn),原先是一塊未經任何雕琢的玉璞。卞和先后獻給幾任國君,玉器工匠都說是塊石頭,使得卞和被國王砍去左腳和右腳。等到楚文王繼位,卞和懷抱這玉璞在山中哭泣。楚文王知道后,讓人剖開玉璞,果真是一塊稀世美玉,便命名為"和氏璧"。
秦昭王聽說了趙惠文王獲得玉璧的消息后,馬上派遣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在信里,秦昭王表示情愿讓出十五座城來換趙國收藏的這塊珍貴的"和氏璧",希望趙王答應。
趙惠文王得到信后一籌莫展,就跟大臣們商量應對之策。眾臣想來想去,覺得十分為難:要是答應,怕上秦國的當,丟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應,又怕得罪秦國,會被秦國進攻。議論了半天,一致認為該找個有勇有謀的人去秦國交涉,罪秦國,會被秦國進攻。議論了半天,一致認為該找個有勇有謀的人去秦國交涉,但一時又想不出合適的人選。
這時宦官頭目繆賢說:"奴才推薦一人,此人叫藺相如,他是個挺有見識的人,可堪此任。"趙惠文王問:"你覺得他真能擔此大任?"繆賢回答道:"他是我的家臣,不僅有勇有謀,而且忠肝義膽。我曾經犯下罪錯,因怕您懲罰,私下里打算逃到燕國去。藺相如知道后,就勸阻我說:“您憑什么判斷燕王會接納您呢?”我說:“我曾經跟隨大王在邊境上與燕王會見。當時燕王私下里握住了我的手,表示愿意與我交個朋友。所以,我覺得他會接納我?!碧A相如馬上說:“但您要知道,當時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又是趙王的寵臣,燕王才愿意與您交朋友。如今您是從趙國逃到燕國去,燕國害怕趙國,燕王肯定不敢收留您,只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現(xiàn)在不如袒露上身,伏在腰斬人的斧子上,親自去向大王請罪,要求饒恕,或許還能得到大王的寬恕?!蔽冶惆此姆椒ㄗ隽?,大王您果然開恩饒恕了我。我-直認為這個人是個勇士,足智多謀,能夠圓滿完成出使秦國的任務。"
趙惠文王立即召藺相如上殿,要他出個主意。藺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答應不行。"趙惠文王說:"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國取了璧,不給城,怎么辦呢?"藺相如說:"秦國拿出十五座城來換一塊璧玉,這個價值是夠高的了。要是趙國不答應,錯在趙國。大王把和氏璧送去,要是秦國不交出城來,那么錯在秦國。寧可答應,叫秦國擔這個錯。"趙惠文王說:"那么就請先生去秦國一趟吧??墒侨f一秦國不守信用,怎么辦呢?"藺相如說:"秦國交了城,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國;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帶回趙國。"
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了咸陽。秦昭王得意地在別宮里接見他。藺相如把和氏璧獻上去。秦昭王接過璧,看了看,挺高興。他把璧遞給美人和左右侍臣,讓大伙兒傳著看。大臣們都向秦昭王慶賀。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見秦王提換城的事。他知道秦昭王不是真心拿城來換璧。可是璧已落到別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來呢?他急中生智,上前對秦昭王說:"這塊璧雖說挺名貴,可是也有點小毛病,不容易瞧出來,讓我來指給大王看。"秦昭王正在興頭上,未及多想,就吩咐侍從把和氏璧遞給藺相如。
誰知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宮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著眼睛,怒氣沖沖地說:"大王派使者到趙國來,說是情愿用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璧。趙王召集大臣們商議,他們都說秦因貪婪,仗著自己的強大,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玉璧,而答應用來交換的城池我們是不可能得到的,大家本來商議不把玉璧送來??晌艺J為,哪怕是平民之間的交往都要講誠信的,何況秦國是個堂堂大國呢?而且,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塊玉璧而傷了兩國的和氣。趙王誠心誠意派我把璧送來,可是,大王并沒有交換的誠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寧可把我的腦袋和這塊璧在這柱子上一同砸碎!"說著,他兩手舉著和氏璧,對著柱子做出要砸的樣子。
秦昭王怕藺相如真要砸壞了璧,連忙向他賠不是,說:"先生別誤會,我哪兒能說了不算呢?"于是命令大臣取來地圖,并且把準備換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藺相如看。藺相如想,可別再上他的當,就說:"趙王送璧到秦國來之前,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堂上舉行了一個很隆重的儀式。大王如果誠意換璧,也應當齋戒五天,然后再舉行一個受璧的儀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王想,反正他也跑不了,就說:"好,就這么辦吧。"他吩咐人把藺相如送到公館去歇息。
藺相如回到公館,叫一個隨從打扮成買賣人的模樣,把璧貼身藏著,偷偷地從小道跑回趙國去了。
過了五天,秦昭王召集大臣們和別國在咸陽的使臣,在朝堂舉行接受和氏璧的儀式,叫藺相如上朝。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王行了禮。秦昭王說:"我已經齋戒五天,現(xiàn)在你把璧拿出來吧。"藺相如說:"秦國自秦穆公以來,前后二十幾位君主,沒有一個講信義的。我怕受欺騙,丟了璧,對不起趙王,所以把璧送回趙國去了。請大王治我的罪吧。"秦昭王聽到這里,大發(fā)雷霆:"是你欺騙了我,怎么反說我不講信義?"藺相如鎮(zhèn)靜地說:"請大王別發(fā)怒,讓我把話說完。天下諸侯都知道秦是強國,趙是弱國。天下只有強國欺負弱國,絕沒有弱國欺壓強國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塊璧的話,請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然后派使者跟我一起到趙國去取璧。趙國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決不敢不把璧交出來。"秦昭王聽藺相如說得振振有詞,不好翻臉,只得說:"一塊璧不過是一塊璧,不應該為這件事傷了兩家的和氣。"結果,秦昭王還是讓藺相如回趙國去了。
藺相如憑借自己的智勇謀略,不僅信守承諾將和氏璧完歸趙國,更保住了自己的人身安全順利回國,也使強秦對趙國的虎狼之心有所顧忌。
第二篇: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尼泊爾的少年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后來,許多日本人到這里觀光旅游,據(jù)說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shù)匾晃簧倌甏I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于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里,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后來,到這兒的游客就越來越多
第三篇:關于誠信的故事
從前,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叫「聰明」,一個叫「誠信」。某日,兩人結伴乘船出游,不巧,在海上遇到大風暴,兩人乘坐的船沉沒了,救生艇上僅僅于一個位置。那個叫「聰明」的年輕人,一看形勢不好,為了爭奪救生艇上的位置,就把「誠信」推進海里,自己逃生去了。
「誠信」喝了不少水,卻大難不死,被海浪推到了一個小島上,他驚魂未定,只好坐在沙灘上等待救援的船只。不久果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歡快的音樂,他馬上站起來,向著音樂的方向望去,發(fā)現(xiàn)有一艘小船向小島駛來,他看見小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寫著「快樂」兩個字,原來是「快樂」的小船。
「誠信」急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能救我嗎?「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要是有了「誠信」就不快樂了,你看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為說老實話而不快樂。
說罷,「快樂」走了。又過一會,「地位」的小船來了?!刚\信」忙喊道:「地位」、「地位」我是「誠信」,你能帶我回家嗎?「地位”一聽,忙把船劃離小島,一邊回頭沖著「誠信」說:“不行,不行,你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要是有了誠信,我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離去,眼里充滿著疑惑與不解,只好無奈的再小島上再呆下去。
過不久,又來了一艘船,「誠信」一看是「競爭」的船,「誠信」又喊道:「競爭」,「競爭」,我是「誠信」,你能不能讓我搭你的船回家”?!父偁帯挂豢词恰刚\信」,忙說道:「你不要給我添麻煩了,如今世界競爭這么激烈,我如果還要誠信的話,我就競爭不過人家了?!闭f罷,揚長而去。
突然,海上開始電閃雷鳴,狂風卷起一波波的滔天巨浪,正當「誠信」快要絕望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親切慈祥的聲音喊到:“孩子,上船吧?!?/p>
「誠信」一看,原來是時間老人。“你為什么要救我呢?”「誠信」問道。
時間老人微笑著說:“只有時間才可以證明「誠信」是多么重要啊!”
在回程的路上,「時間老人」指著因巨浪翻船而落水的「聰明」「快樂」「地位」「競爭」,意味深長地說道:“沒有了「誠信」,「聰明」反而害苦了自己,「快樂」不會長久,「地位」是虛假的,「競爭」也是失敗的。
第四篇:關于誠信的故事
言而有信
曾子,名參,孔子的得意門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過曾參傳給嫡孫子思,再傳給孟軻,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參被儒家尊為“宗圣”。
曾子殺豬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妻戲哄兒子說:“好乖乖,你別哭,你在家里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炒肉給你吃?!眱鹤勇犝f有肉吃,變更不隨母親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來,只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正準備殺豬呢!曾參的妻子一見慌了,趕快制止曾參說:“我剛才同孩子說著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殺豬呀!你看你怎么當真了?”曾參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騙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學會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今天你要是這樣欺騙孩子,就等于教他說假話和欺騙別人。再說,今天你要這樣欺騙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后你再講什么話,他就不會相信了,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苦難了。你說這豬該不該殺呀?” 曾妻聽了丈夫的一席話,后悔自己不該和孩子開那個玩笑,更不該欺騙孩子。既然答應殺豬給孩子吃肉,就說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動手殺豬,為孩子燒了一鍋香噴噴的豬肉。兒子一邊吃肉,一邊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問他去干什么?孩子說,這是我從朋友那么借來的書簡,說好了,今天還得,再晚也要還人家,不能言而無信啊!曾子笑著把兒子送出了門。
第五篇: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曾子殺豬
曾子原名曾參,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yǎng)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愿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焙⒆勇犃?,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么當真呢?!痹鴧⒄f:“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么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第六篇: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怂故怯恼渭?,他在政界辦事言而有信,有很好的美譽。
??怂惯€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家的花園里有一座舊亭子,他的父親想將其拆除,并在較為開闊處另建一座。小??怂箯淖∷迣W?;丶叶燃伲哨s上工人在拆亭子。他很想親眼看一看亭子是怎樣拆除的,所以他打算遲些天返校。他父親卻要他準時到校上課,為些父子倆爭執(zhí)不下。他母親如同大多數(shù)母親那樣,在旁替小??怂乖斍?,最后,父親答應將亭子的拆遷推遲到年假期。于是小福克斯就離家返校了。
兒子一走,父親就讓人把亭子拆了,在另一處蓋了一座新的。誰想到兒子卻一直把亭子這件事記在心頭。假期又到了,小產??怂挂换氐郊?,就朝舊亭子走去,結果發(fā)現(xiàn)舊亭子早已不在了。
早餐時,他郁郁不樂地對父親說:"你說話不算數(shù)!"
年邁的英國紳士聽后大為震驚,嚴肅地說:"孩子,你說得對,我錯了,我這就改。言而有信比財富更重要??v有萬貫家產也不能抵消食言給心靈帶來的污點。"
說罷,父親隨即讓人在原地蓋起了一座亭子,再當著孩子的面將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