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七種能力(范文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七種能力(范文6篇)》。
第一篇:初中地理的教學反思
一、八年級地理學科教學目的要求
學習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懂得自學地理的方法,教會學生閱讀地圖,并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初中地理第四冊主要從中國區(qū)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材料,使學生認識不同地區(qū)的居民,如何利用當?shù)氐淖匀粭l件,發(fā)展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地區(qū)所出現(xiàn)的程度不同的環(huán)境、資源、人口等問題。同時還要復習前三冊書本以迎接小中考。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任教八年級兩個教學班共有學生約80人,由于學生來源層次不同,知識面有的窄有的寬,對外界了解多少不一,給學生學習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上學期統(tǒng)測來看,教學成績仍不夠理想,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緊學習大綱,貫徹大綱,進一步轉變觀念,實施素質教育,開展對教材的研究,解決問題,深化教學改革。
2、加緊對教師自身業(yè)務素質的提高,做到認真?zhèn)湔n,因材施教,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和技能。
3、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并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4、加快教學手段革新,教學中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學校語音室教學手段于教學。
四、取得的成績
一方面針對近年來地理統(tǒng)考試題的研究、分析,及時組織復習,先后模擬測試3次,估計平均分在26分左右。一部分學生最后中考取得了好成績。另一方面我校領導和各位老師給予了極大幫助,特別是兩位班主任耐心做學生思想工作,才使學生成績得以提高。
五、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本學期由于時間短,與以往相比學生又不上晚自習,再學習一冊新書,致使復習時間非常短,專題訓練題學生訓練少些。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對小中考還不夠重視,認為分值低無所謂,所以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導致兩極分化嚴重,同時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六、今后的努力目標
今后的教學工作,應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培養(yǎng)學生技能。力爭在學年小中考中平均分30分以上,力爭第一名,及格率100%以上,杜絕不及格。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學心得體會
如何上好初中地理,使教學更有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是我擔任地理教師以來一直思索的問題。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體會。
初中地理內容龐雜,從地球地圖到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不同的地理區(qū)域特點各異,而同一地理區(qū)域內部各地理要素(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lián)系,構成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與全球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人類活動是建立在各地理區(qū)域固有特點的基礎上,同時又對各地產生影響,進而產生各種區(qū)域乃至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人地關系思想”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在地理學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xiàn)。自然地理的區(qū)域性和整體性、人文地理要素的區(qū)位因素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構成了初中階段地理學習的主要內容。
新課程標準的改革理念,要求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目標整合于課堂探究的過程中,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聯(lián)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在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習中,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一般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技能,即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讓學生明確學什么、在哪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問題。改變以傳授知識,進行技能訓練為基本宗旨的傳統(tǒng)地理課,強化學生地理思維訓練與地理科學觀念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激發(fā)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的,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凡是學習感興趣的事物,必然會努力去認識它,掌握它,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益。因此,怎樣讓學生感興趣成了我備課時的首要任務。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富有生機與活力的課堂,讓學生愉快的學習。為此,我主要從以下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網絡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資源,制作課件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的平臺,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活動中,提高綜合能力,使學生在活潑、歡快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提高技能。
2、運用學生熟悉的歌詞、俗語、古詩等解決地理問題:“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東北風還是西北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等。通過這些歌詞、俗語、古詩詞來學習地理,不僅可以使生澀的地理知識顯得妙趣橫生,還可以較好地掌握一些詩詞名句,增強綜合思維能力,真正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綜合性特征。
3、地理課上做游戲。游戲活動很容易吸引人的興趣,更不用說天真活潑的青少年,在地理課上適當增加游戲活動能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如通過七大洲、四大洋的拼圖游戲,學生很快掌握了世界海陸分布。
4、模擬活動。例如學習巴西時,讓學生扮演政府官員、熱帶叢林土著居民、世界環(huán)保組織成員、開發(fā)商等角色,討論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fā)與保護問題。學習歐洲西部,模擬一次暑期出國旅行,選擇旅游路線,說出經過的主要國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見到的景觀等。這樣的課堂既輕松愉悅又獲益匪淺。
5、自編口訣等。一些地理事物名稱多而雜,可通過一些有趣的順口溜或學生熟悉的事物來記憶。例如亞歐分界線,通過順口溜“烏烏里有大片黑土地”,讓學生很快就記下了。講到美國的工業(yè)城市時,利用學生熟悉的美國NBA籃球隊名稱來記各工業(yè)城市的特色,如休斯敦火箭隊――航天中心;底特律活塞隊――汽車中心等。
二、巧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它儲存了豐富的地理信息,有效利用地理圖像,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將會使學習事半功倍。如何運用地圖來學習地理知識呢?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三個字“讀---畫---憶”。
1、讀一幅地圖,按先讀圖名、再讀圖例、最后讀圖的順序來閱讀。從地圖、圖片中獲取各種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大小、形狀等信息。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并分析地理事物相互之間的關系。將一個地區(qū)或一個國家的各種地圖 “疊加”起來讀,能了解和掌握一個地區(qū)或一個國家更多的地理特征,在讀圖中發(fā)現(xiàn)問題。
2、畫輪廓圖、填各種地理事物的名稱。一幅地圖往往容納了較多的地理事物。學習時,我們可以勾畫出較為重要的地理事物,以便于掌握它們的地理位置等信息。例如:在學習巴西時,我們就可以簡單勾畫出巴西的輪廓圖,圖中畫出重要的緯線(赤道、南回歸線),讓學生填出巴西的海陸位置,再根據(jù)其地形“北低南高”的特點,填出主要的地形區(qū)名稱。這樣,我們既牢牢掌握了巴西的自然地理概況,又增強了動手能力。通過畫圖、填圖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輕松掌握地理概念、地理空間分布規(guī)律和地圖知識,杜絕“地名搬家和地理規(guī)律錯位”現(xiàn)象的發(fā)生。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起到深化和鞏固所學地理知
識的作用。
3、憶圖。將地圖清晰、完整的儲存在頭腦里,隨時回放。即使地圖不在眼前,也可以將儲存的地圖信息進行空間想像。如提到任何一個大洲大洋頭腦里就要形成七大洲四大洋和分布圖,能準確說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向課堂要質量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與課堂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努力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fā)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才能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必要的關懷、勉勵、尊重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積極表演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才能立足課堂,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把提高課堂效益作為主要目的,盡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所有內容,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輕松學習、快樂學習。
四、適時進行單元形成性檢測
利用單元測試,及時反饋,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并做好必要的補充,真正讓學生享受學習。
總之,地理課就是要上學生感興趣的課,在此基礎上做到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問題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新的勞動感染學生,只有讓學生既享受知識的樂趣,又獲得情感的體驗,才是成功的地理課。
第三篇:初中地理的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偏重地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及時變革傳統(tǒng)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地理教學,努力創(chuàng)設貼近現(xiàn)實生活,切合學生實際,注重人文關懷的全新地理教學。在教學中著眼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反思之一:解放學生認知習慣,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能力,可以讓他們聯(lián)系身邊的事物來認識、獲取地理知識。例如結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頂,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頂?shù)氖聦崄砑由罾斫馕覈邓臻g分布的特點。
反思之二:解放學生的頭腦,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越俎代皰,不包辦代替,鼓勵學生大膽動腦,大膽創(chuàng)造。不怕出錯,不怕重復,讓學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增知長智。
反思之三:解放學生的嘴,培養(yǎng)表達能力。
“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看法、體會,得到能說會道的鍛煉,并能和老師、同學經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學中,通過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獨立提出問題。
反思之四:解放學生的雙手,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動手,開展小論文、小制作、小調查、小發(fā)明等活動,讓學生得到勞動成果的樂趣。初步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深入細致的作風。
反思之五:解放學生的眼睛,塑造美的情操。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讓學生到大自然、大社會中開辟智能活動空間,增大手腦活動頻率。從中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感受。
反思之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吧钪刑幪幱械乩?,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并在改造利用環(huán)境的同時,協(xié)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么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第四篇:初中地理教學心得體會
反思之一:解放學生認知習慣,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能力,可以讓他們聯(lián)系身邊的事物來認識、獲取地理知識。例如結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頂,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頂?shù)氖聦崄砑由罾斫馕覈邓臻g分布的特點。結合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的不同導引出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水熱差異。讓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地理。還可結合報刊雜志、電視新聞,接收各種音畫逼真,生動形象的地理知識。例如通過收看近幾日央視一套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觀察電視屏幕上的天氣預報圖,學會天氣符合并能分組報導天氣狀況。此外,地圖是地理學科的靈魂。要讓學生用好地理圖冊、填充圖、教材彩圖、插圖。通過讀、填、繪、析,養(yǎng)成手不離圖,圖文對照的學習習慣。例如通過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哈爾濱冰燈和廣州花市”,學生明白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這一氣溫分布特點。通過引導學生看課文彩圖“臺風云圖”,學生形象地認識了臺風及其特點。
反思之二:解放學生的頭腦,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越俎代皰,不包辦代替,鼓勵學生大膽動腦,大膽創(chuàng)造。不怕出錯,不怕重復,讓學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增知長智。例如在學習臺風時教材提出了“臺風有過也有功”的觀點,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沙塵暴、火山的看法并分成正方、反方兩組進行辯論。正方提出沙塵暴影響人們出行、污染環(huán)境,反方則提出沙塵暴也能降解空氣中的有毒物質,在一
定程度上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正方提出火山爆發(fā)釋放的氣體可能致人于死命,火山噴發(fā)的熾熱巖漿毀滅了龐培古城。反方則提出火山噴發(fā)后的土壤肥沃,農作物長勢喜人,甚至還提出人們用來表達真心永恒的鉆石就是火山奉獻的精品。同學們在激烈的辯論中不知不覺增長了知識,從而也懂得了一分為二,辯證認識地理事物的方法。俗話說“反彈琵琶出新意”,在教學中,有時我還故意與教材唱反調,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例如講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地理意義時,向學生設問:假如我國地勢東高西低,將對氣候、河流產生什么影響?講氣溫的變化時,向學生設問:三峽工程的建成,將對當?shù)氐臍鉁厝蛰^差、年較差產生什么影響?學生思維被激活后,課堂氣氛非?;钴S,學習效果顯著。
反思之三:解放學生的嘴,培養(yǎng)表達能力。
“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看法、體會,得到能說會道的鍛煉,并能和老師、同學經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學中,通過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獨立提出問題:
為什么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高級智慧生物存在?
為什么地球形狀是兩極略扁,赤道略鼓?
為什么北方多沙塵暴而南部沿海多臺風?
為什么印尼、伊朗、日本地震不斷?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學心得體會
一、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fā)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yōu)勢,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并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大陸漂移假說時,先讓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講季風氣候的形成時,我先讓學生回子顧一下自己身邊的風向變化的規(guī)律,再進行教學,不僅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且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探究地理問題。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tǒng)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fā)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lián)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fā)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范圍及其邊界,然后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充分利用課本中設計的“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材料收集和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合作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多變的天氣》教學時,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天氣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城市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天氣符號,還鍛煉了學生讀圖、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初中地理的目標是通過7――8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了解環(huán)境與發(fā)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
本次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是將“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地理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之一“過程與方法”的重要出發(fā)點,一改以往片面注重結果,關心結論的做法,對學生在探索、體驗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給予高度的重視與肯定。
對于新課程的教學,我認為應面對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是我們教育的出發(fā)點,初中生活潑好動,具有豐富的情感,活躍的思維是一群身心不斷發(fā)展的青少年。學生的單純是抽象的學習者,更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我們要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要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
地理教材中有些內容對某些學生來說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對另一些學生來說是陌生的,難以理解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膭h、增、替換例子,調整教法。要研究每個學生成長的需要,不能只把他們看做一種知識的容器。要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
初中地理新教材突出了實踐性和探究性,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而其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活動為重要形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活動,通過活動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活動中自己掌握知識,并逐步培養(yǎng)與提高能力。教師的作用主要是領導與調控,教師如何引導,如何調控關鍵在于對教學內容的導入上。恰如其分的導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并使學生的活動更廣泛更深入的開展,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深刻,為開拓思路,提高能力作好鋪墊。因此恰如其分的導入是地理教學藝術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
教師必須經常有意識地反省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要有意識地虛心聽取他人對自己教學工作的評價。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借助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進而不斷充實自己教與學的知識庫。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參加科際間的評課、觀摩,研討等活動,虛心學習,努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