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千年一嘆伊朗讀后感(推薦5篇)》,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千年一嘆伊朗讀后感(推薦5篇)》。
第一篇:千年一嘆讀書心得
苦苦的跋涉 苦苦的思索
――――《千年一嘆》讀書心得 昌盛中學(xué) 趙麗娟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昆侖的云,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的鳳凰再飛翔。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墻,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fēng)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恒河邊的梵鐘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東方有人長相憶,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屈原的夢,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的鳳凰再飛翔!
――題記 最初是從《陽關(guān)雪》感受余秋雨厚重從容的文風(fēng)的,那時真的覺得他就應(yīng)該是一位目光深邃面容蒼老的長者。此后便沉醉在他的出走文化了,先生的《文化苦旅》、《霜冷長河》、《山居筆記》一次次的給我以精神的洗禮,讓我逐漸走進他的文化思索,也讓我隨著他的文字走遍中國,而《千年一嘆》又讓我同他一起親歷最恐怖的地區(qū),在荒原上反思,在文明遺跡上思索,一路走來我似乎聽到他的重重嘆息。
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路基,意外地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荒草迷離的遺跡和戰(zhàn)壕密布盜匪出沒的城市。時刻都潛在著危機,時刻都經(jīng)受著考驗,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會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實的恐怖故事,所看到的是令人無比震驚和困惑的衰落……從希臘到埃及,轉(zhuǎn)而到以色列,巴勒斯坦,再到約旦,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然后是印度,尼泊爾,最后回到山西平遙,歲月的風(fēng)塵、戰(zhàn)場的硝煙、四萬多公里的跋涉。走在三千年前輝煌的土地上,感受著衰落的古文明,書寫心中的悲愴和感嘆。所有的文明遺跡都在向作者和讀者述說一派景象,繁華或蕭瑟;所有的古老
的文明都飽含滄桑的沉淀,隱忍又無奈。 都在無言的向后人講述一路走來的風(fēng)霜血雨之途。
希臘的藍色,埃及的黃色,以色列的象牙色,伊拉克的灰色,伊朗的黑色,印度的棕黑色,尼泊爾的綠色,當(dāng)作者的腳步探訪這些孕育過古老文明的土地,這些孕育過古老文明的土地激發(fā)了文人敏感的悲憫和思索,作者的筆,展現(xiàn)給我們的不僅是震撼,還有失落文明的痛心:
“發(fā)出最恐怖聲音的這個人種,這種嗓門,曾經(jīng)誦唱過天下最慈悲,最悅耳的經(jīng)文?!?/p>
他們的祖先頌揚普渡眾生,和諧悅耳的經(jīng)文聲聲道出天下蒼生共同期盼的:和平。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衰落了,取代振聾發(fā)聵的文明至理是令人戰(zhàn)栗的口號。尼羅河、恒河無聲的流淌,是不愿訴說還是不忍訴說?
“是的,孩子,你們可能都不識字,用不著圓珠筆,但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文字的人”。對于那些因戰(zhàn)火流離失所的伊拉克孩子們,作者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們目不識丁的悲哀,更心痛的是這片經(jīng)受硝煙的土地,會令漢謨拉比暴跳如雷,會令他們的智慧的祖先們落淚,這群懵懂無知的孩子們卻哪里察覺得到他們祖先的嘆息。
余秋雨就是這樣用他的如椽巨筆。講述他游覽失落文明的遺跡的獨特、深沉的思索。步步遠離祖國,卻時時品讀著中華文明,追溯根源,追尋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原因?!叭祟愇拿鞯木迾?gòu)崩坍得如此凄涼!”“衰草瓦礫,承載著一個從古到今的災(zāi)難,一切摧殘都是具體的,一切委屈都是難以表述的!”在撫摸文明遺跡累累的傷痕后,作者回頭苦思:作為我們的生命基座,中華文明也傷痕累累,卻如何避免了整體性的崩坍?這種避免
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世界上生龍活虎的年輕文明,過多少時間,會不會重復(fù)多數(shù)古代文明的興亡宿命?
艱苦跋涉、親歷險境,苦苦思索,終于讓作者找到了這個艱深的文化命題的答案:遠征和失序,迷昧與保守是作者思考得來的另外幾大古國文明衰落原因。
這部巨著是作者對世界文明史的探索,也是對中華文明史的思索。美妙的文字,深邃的積淀,深層的挖掘,促使作者不停的追尋,終于在《借我一生》中,找到了答案,當(dāng)他和妻子手捧那雙虎頭鞋端詳時,一定會為這千年之旅而驕傲,更會為那世紀之交的千古一嘆而自豪。
第二篇:千年一嘆觀后感
書看完了就要寫一段讀后感,不論它多還是少。雖然這本《千年一嘆》注定要被我讀很多遍,但我希望每讀一遍都能有一次新的感悟。當(dāng)然,這一定很容易做到,因為第一遍能讀懂的東西太少太少。
余秋雨先生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化人,雖然有人說他是跳梁小丑,有人說他靠賣文字為生,沒有那么崇高。可我哪管得了那么多,在我這邊從來就沒有個人崇拜這類的東西,只要是能受益的書我都愿意讀一讀。更何況,余秋雨先生在文中對于所到國文明的點評和對中華文明的解讀確實有理有據(jù)讓人折服,很多之前想不通的問題也一下全理順了。
第一遍讀完這本書,可以說最大的感悟在于對中華文明的愛更深了,更驕傲了,同時也更著急了。在以前,我總會不經(jīng)意地將文化和政治混為一談,看到西方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會不由自主地覺得中國人民的好日子怕是有得磨了。泱泱大國總抱持著文明古國和歷史悠久這幾個詞耀武揚威著總覺得丟人,因為和以前相比,現(xiàn)在的國家差太多,也對不起這厚重的歷史積淀??涩F(xiàn)在,這樣的想法已然消散。因為國家的現(xiàn)狀是政治決定的,這與文明沒有關(guān)系。余秋雨在書中的一段話對我的感觸很深,也正說明了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學(xué)生輩的一些年輕人,不好好讀書,只以否定和嘲笑為職業(yè)。一提祖先就憤恨,真該勸他們好好開開眼界,知道中國人并不是一個劣等民族,知道自己作為一個中華文明的受惠者并不容易,切莫狂妄較慢了?!斑@里必需要注意”民族“和”中華文明“這兩個詞,不可偷換了概念,我們的驕傲與當(dāng)局那可是沒有關(guān)系的。
同時,我也開始著急了,我發(fā)現(xiàn)在我身邊和我同齡的人,很少有人在關(guān)注我們自己的文明。作為我自身,我了解地太少,遠不能起到傳播的作用但至少還能保護它??珊芏嗄贻p人,他們似乎覺得自己身在中國是不幸到了極點,生來就是為了完成反抗中華文明這個使命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做事一定要一碼歸一碼,這與我們的中華文明本身沒有關(guān)系,反倒是我們忘卻了自然,忘卻了中庸,將一切主心骨都投射在人際和關(guān)系上,才會一步步走到如斯地步。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僅存的,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切不可斷送或削弱在我們這輩人手里,否則我們既對不起祖先也對不起后代了。
最后除了文中已引用的段落,再摘抄兩句與我現(xiàn)在心境較符合的句子與大家分享:
1、 圣潔總會遇到卑劣,而卑劣又總是振振有詞,千古皆然。
2、 現(xiàn)代的精致是沒有詩意的,真正的詩意在歷久不變的原始生態(tài)中。
第三篇:《千年一嘆》讀后感千年一嘆,一嘆千年
千年一嘆,一嘆千年
——《千年一嘆》讀后感
毛曉云 且顧詩書好年華
執(zhí)筆于最恐怖地區(qū),
問道于數(shù)萬里荒原,
反思于尼泊爾山麓,
驚悚于古禮貌遺言。
這個假期,我在百無聊賴之際拜讀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跟隨作者來了一場全身心的“千禧之旅”。它的目的實際上是環(huán)游世界的禮貌古國,領(lǐng)略人類禮貌的精華和感受異國的風(fēng)土人情。所以他們選取了希臘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經(jīng)除中國外的三大禮貌古國,埃及、印度、古巴比倫。作者行程數(shù)萬公里考察世界各大禮貌古跡,在尋找人類古代禮貌的路基時,卻發(fā)現(xiàn)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離、戰(zhàn)壕密布、盜匪出沒。
翻開余秋雨的《千年一嘆》,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蒼涼,沒有鮮明的色彩,沒有繁華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時如今卻衰落得如此徹底的古禮貌。人類正在慢慢親手毀掉自己的禮貌。禮貌在鐵戟長刀下衰落了,戰(zhàn)爭、殺戮把這千年的禮貌消磨了。只剩下極度的貧窮與落后,極度的愚昧與無知,禮貌與野蠻只有一步之差。禮貌的發(fā)源地,是最早開始使用文字的地方,此刻卻成了文盲最多的地方,真是絕妙的諷刺。
其中,波斯禮貌、希伯來禮貌、埃及禮貌、希臘禮貌和巴比倫禮貌......此刻只剩下了一堆堆廢墟,廢墟伴隨著他們的禮貌一齊埋葬,一并銷聲匿跡。
世界本是一個大村莊,人們原本過著本本分分的生活,只是之后有一天,一戶人家的人搶了另一戶的一點財物,得手了,于是又有一些村民紛紛效仿,這使得每戶人家人人自危,()都在家偷偷練武,使得整個村子不得安寧。我們現(xiàn)在的這個世界正是如此,戰(zhàn)爭會使戰(zhàn)勝方與戰(zhàn)敗方兩敗俱傷,會破壞兩方民族的禮貌,會使人民流離失所,貧困、天災(zāi)……接踵而至,留給人們的將是無比的傷痛。
途經(jīng)十個國家一一走過來,作者在震驚傷感中表露無遺:“人類禮貌的巨構(gòu)崩坍得如此凄涼!”“衰草瓦礫,承載著一個從古到今的災(zāi)難,一切摧殘都是具體的,一切委屈都是難以表述的!”
正如歌詞中唱到,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昆侖的云,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的鳳凰再飛翔。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墻,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fēng)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恒河邊的梵鐘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東方有人長相憶,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屈原的夢,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的鳳凰再飛翔!所以我慶幸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慶幸在自己身后有一個強大而又偉大的祖國在支撐。因此我們要盡我們所能的去學(xué)習(xí)去保護那些古老的禮貌,去教給我的后輩,去告訴他們中華禮貌千年的歷史,才會有我們光輝的此刻。中華禮貌千年的歷史,是我們民族的傳承。
第四篇:千年一嘆觀后感
知道余秋雨的名字,是在多年前,還是一個“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中學(xué)生。學(xué)習(xí)之余,最愛看《散文》雜志。就是在《散文》這本雜志上看到了余老師的《一個王朝的背影》的連載。后來在高三那年,又看到他的《文化苦旅》。又在其他地方陸續(xù)看到了他不少的文章。余秋雨的每一篇文章可以說都是凝聚了血的,他真的稱得上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為了探尋歷史的蹤跡,親自到歷史發(fā)生的地方感受歷史,千山萬水都無法阻擋他探尋世界、探尋歷史、探尋奧秘的腳步。比如《千年一嘆》。真所謂千年一嘆,一嘆千年呀!
我之所以喜歡《千年一嘆》,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古國的悠久歷史與悠久歷史所帶來的歷史滄桑感,還有最重要的就是余秋雨踏遍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布滿荊棘、坎坷和危險的。亞非歐這片土地在歷史上是文明的輝煌,而如今無論是淪陷還是戰(zhàn)爭,它們也一直都是熱點話題,加之它的歷史性,于是戰(zhàn)爭變得更加慘烈。
就像余秋雨說的“我們是去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路基,卻發(fā)現(xiàn)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離、戰(zhàn)壕密布、盜匪出沒。吉普車的車輪緊貼著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過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會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實的恐怖故事:這里,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在幾分鐘內(nèi)射殺了數(shù)十名外國旅行者;那里,近兩個月就有三批外國人質(zhì)被反政府武裝綁架;再往前,三十幾名警察剛剛被販毒集團殺害……”
那里布滿了危險,可以說他是在冒著生命危險來寫這本書?!肚暌粐@》不同與往常的那些散文,它是日記,更加的真實,也更加的能流露出真情。就像余秋雨說的,他這一路太過辛苦,所以他沒有改動這些日記,因為任何語言都代替不了當(dāng)時當(dāng)刻的感受,所以他保留了這最淳樸、最真實的文字,于是我看到了最真實、最感動的千年古城,以及最真實的余秋雨,最真實的旅程。
余秋雨之前的文章無論是寫作的手法和語言都比《千年一嘆》要好很多,可我還是覺得《千年一嘆》才是我手寫我心,才是字字看來都是血,才是真正的經(jīng)典。語言平實,不嘩眾取寵,卻仍是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心,而文章最重要的便是這種真情實感。
“以前我在實地考察中國現(xiàn)存原始文化、寫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的時候,也曾一次次地投人過肢體歷險和精神歷險,但與這次相比,那時總還能轉(zhuǎn)彎抹角地找到幫助和保護”,這一次的旅行注定了艱險。
“不僅僅是荒原?;脑钐幱袛啾趶U堡、幢幢黑影、閃閃目光。”那種內(nèi)心的恐怖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的,他們一路上都是官兵舉槍把守,就好像是在看著犯人一樣,照片上的景色也只是清一色的沙漠,沙塵滾滾、滿面風(fēng)霜,條件艱苦的難以忍受令人難以想象。
可是,我想余秋雨這一路也是值得吧!踏過千年的土地,在最近的地方觸摸千年的靈魂,感受文化的美麗,有開心,有辛酸,有感嘆……可那都是最珍貴的經(jīng)歷。
他最開始去的是希臘,他說希臘是歐洲文化的始祖,可是現(xiàn)在卻令人難過的落后了,尤其是奧林匹克100周年紀念的那場運動會,希臘在經(jīng)濟落后的同時也失掉了尊嚴,美國的經(jīng)濟強權(quán)終究還是勝過了千年的文明,可口可樂終究還是代替了希臘神話,于是全場哭聲一片,全國哭聲一片。那時痛苦的不只是希臘人,還有千千萬萬個熱愛希臘的人,可惜在資本主義強國的“統(tǒng)治”下,再深厚的文明也無法阻擋它的強勢。
而后是埃及。法老、金字塔、沙漠、咒語……埃及總是與神秘相伴,金字塔就是一個奇跡,一個至今都無法創(chuàng)造的奇跡,一個至今都無法解開的迷。還有它的歷史,上下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埃及之行對于秋雨而言還是不錯的,尤其半路上碰到了很多熱心的埃及人,雖然他們有點熱心的過頭了,可是還是很讓人感動?,F(xiàn)在的埃及繁花落盡卻依然美麗,美麗在人心,他們知足常樂,熱情好客……有很多不可多得的好品格。
然后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個國家是敵國所以出入關(guān)的時候還惹了麻煩,差一點被扣留,然后印象最深的便是關(guān)于猶太的歷史。猶太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他們沒有自己的國家,而是到處旅行,只是無論是現(xiàn)在的猶太人還是過去的猶太人都不那么幸運,他們因為沒有國家,所以處處受壓,再加上他們上進、優(yōu)秀、多金……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別人開刀的對象,即使是建立自己的國家也還是災(zāi)難不斷,紛爭不斷,可是這樣一個多災(zāi)多難的民族卻一直走了下來,他們很偉大。
給我最深震撼的還是伊拉克,不僅僅是因為余秋雨的文字,還來自伊拉克現(xiàn)實的苦難。那樣一個沉淀千年的燦爛輝煌的巴比倫千年之后不僅要遭受輝煌散盡的悲涼,還要遭受無邊無際的戰(zhàn)火的摧殘,那該有多痛啊!
“我在一本國際地理書上讀到過這樣一個斷語:‘巴格達簡直是浮在油海上的一個島?!螞r,兩河流域依然水草豐美,魚肥羊壯,如果說,這點水草曾經(jīng)大大地潤澤了歷史,那么,浩瀚的油海能給兩千萬人民帶來何等的富強!但是,極度輝煌的古代文明和極度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在這兒都變成了反面文章,現(xiàn)在,連世界上最貧瘠地區(qū)的人們,也在遠遠惋惜這個真正‘富得冒油’的地方?!?/p>
伊拉克,這個名字再也不會讓人想到燦爛輝煌的巴比倫,想到的,只有滿目瘡痍,彈火沖天,四處狼藉的恐怖之地。
無情的炮火殘殺著無辜的人們,妻離子散,顛沛流離,食不果腹,戰(zhàn)戰(zhàn)兢兢。這種提心吊膽,居無定所的生活日日夜夜折磨著伊拉克人民。
在戰(zhàn)火的摧殘下,人們心中僅存的便只剩下心中的那份信仰,那份懇求上帝賜予幸福的信仰。于是,無數(shù)的人趕往耶路撒冷,這個擁有哭泣之墻的宗教圣地。
哭泣之墻,傳說中距離上帝最近的地方。人們對著哭泣之墻呼喚上帝,呼喚和平,呼喚幸福,卻還是只見煙塵紛飛,黑沉無邊的戰(zhàn)火。
石油,水還有耶路撒冷,這些本是美好的東西卻是伊拉克人民飽受苦難的萬惡之源。
再造的巴比倫古城也失去了本色,還原后的巴比倫古城雖然美麗卻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再造的美麗只不過是破環(huán)了廢墟的歷史感,余秋雨對于巴比倫的改造非常的氣憤也非常的難過,我雖然沒能去看看,可是,我想,廢墟雖然并不美觀,但是廢墟正因為是廢墟才能讓我們感受那種文化的蒼涼感,才能讓我們在最接近歷史的地方觸摸歷史想象它當(dāng)年的輝煌與繁華。
就像是圓明園,正是因為毀壞前后的繁華與蒼涼才讓我們百年之后依舊懷念它的美麗,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廢墟,一直以來都在以它固有的方式見證歷史、銘記歷史。
余秋雨一路走來,最不喜歡的便是伊拉克。我想伊拉克作為曾經(jīng)的巴比倫,它的美麗與輝煌毋庸置疑;余秋雨作為一代文化大師,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是無論如何都會熱愛這片土地的。只是因為內(nèi)心里無法認同現(xiàn)代伊拉克人民對于古跡的做法,所以才心生厭惡的吧!正是因為愛的深刻,所以才恨得慘烈!
不過其中有一段是很感人的,就是當(dāng)時余秋雨碰到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他問:“你是不是像大人們一樣,覺得美國討厭?”沒想到女孩兒用流利的英語回答說:“你指它的人民還是它的政治?人民不討厭,政治討厭,它沒有理由強加給別人。”余秋雨又問:“你討厭美國政治,為什么還學(xué)英語呢?”回答竟然是:“語言是文化,不一定屬于政治?!?/p>
這段話大概是我在全書當(dāng)中看到的最為感人的一段了,一個那么小的孩子,可以把問題看得這么透徹,我想,伊拉克的未來掌握在這樣的孩子們的手里,伊拉克又怎么會被打倒呢?
可是,他們這樣美好,美好到令人心痛,這么可愛的孩子為什幺遭受戰(zhàn)爭的摧殘,為什么長大后要到戰(zhàn)場做令人聞風(fēng)喪膽的炮灰呢?
屬于伊拉克的故事總是那么的令人憐惜,而我只能坐在家里思念著它,為它的痛而痛,為它的悲慘扼腕痛哭罷了!
然后是伊朗,余秋雨對伊朗的評價很高,因為它和伊拉克是挨著的所以更加襯得伊朗的美好、光明,也許是因為我對伊朗不了解,總之我對于伊朗的美麗是很無動于衷的。我看不到它的美麗,我看到的只是伊拉克的慘痛,美好的伊朗襯得伊拉克更加的慘痛。
后來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都沒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了,不過余秋雨這一路很辛苦,不僅吃不好、睡不好,甚至有生命危險;我一口氣看下來也很辛苦,因為這本是承載了千年的苦痛而我深陷在這千年的苦痛中久久回不了神。
就像余秋雨說的那樣,千年一嘆,這一嘆,就是千年的時光。所幸的是中華文明保存的要好很多,雖然也大量丟失,但不管怎么說,精華的東西傳了下來,這多么得讓人慶幸啊!我們還擁有那么多!
第五篇:《千年一嘆》讀后感
一本好書于個人而言,不在于它是不是名著,不在于它是否能流傳百世,也不在于它的發(fā)行量多少,最重要的是它能不能直達你內(nèi)心深處,與你產(chǎn)生共鳴。而且,每一次的翻閱,都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從而使你有重新讀之的渴望。
對我來說,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就是這樣一本書。它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余秋雨隨鳳凰衛(wèi)視跋涉四萬公里的經(jīng)歷,挖掘了所到之處公開的以及更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書中文明的興衰,讓我心潮澎湃,讓我真切感受到人類創(chuàng)造著文明,也毀滅著文明。
先生的佳作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在游歷中展示了文明興衰的歷程和人性的特點,感受世界的精彩,同時也告訴我們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生命是短暫的,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都需要努力,只有不斷前進,社會才會進步,文明才能發(fā)展。
讀完《千年一嘆》也激發(fā)了我的愛國情懷,也為自己的無知感到汗顏。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這種驕傲不因為近百年屈辱歷史而減弱,反而更加堅信在歷史的長河中華夏文明會愈發(fā)燦爛。也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
先生說:“執(zhí)筆于最恐怖地區(qū),問道于數(shù)萬里荒原,反思于尼泊爾山麓,驚悚于古文明遺言?!蔽乙部释裼嗲镉昴菢又刈哌@段古代文明之路,感受時間留給我們的深思與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