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歷史人類起源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歷史人類起源觀后感》。
第一篇:歷史紀錄片觀后感600字
元旦這幾天,我一時來了興致,一口氣看完了紀錄片前清秘史。這部片子拍得非常好,能引發(fā)人的深思。
這個紀錄片由學者李亞平撰寫,一次偶然的談話,他認識了導演尤小剛,兩人情投意合,就制作了這部片子。
我特別佩服李亞平這樣的人。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寫了很多史學著作,但他本人的身份卻是個大商人。資料說,他是山東人,很小的時候便隨父親去了遼寧農(nóng)村,干種田,養(yǎng)梅花鹿的事情,直到21歲考上人民大學。按說八十年代大學畢業(yè)是很好找個好位子的,結(jié)果他去西藏日報社工作了五年。然后又讀了三年研究生,按說又可以選擇更好的金飯碗了,結(jié)果他又下海經(jīng)商。結(jié)果成功的做到一個跨國公司的美國市場總負責人的份。作為商人,有沒有銅臭氣;作為讀書人,又沒有讀書人的迂腐,虛偽和賤骨頭,空談。
李先生看到當今的史學界一派烏煙瘴氣,學者全然喪失了自己的良知。尤其是閻崇年這樣的人,美化專制,贊嘆皇權(quán),把人類歷史的大屠殺解讀為民族融合的必須。李先生不但認為這些人缺德,而且簡直犯了反人類罪。所以,他自己有簡直寫史了。沒想到也寫的那么好,那么人性化。
我就佩服這樣的人才。呵呵。中國當今這樣的人才還真是不少。
第二篇:歷史紀錄片觀后感600字
前天,再次接到翁飛老師的短信:今晚22:00央視十套再次播出大型紀錄片《北洋海軍興亡史》,鳴謝!由于,最近較忙,最近兩天,我特意從搜狐視頻中集中觀看,下面分享幾點體會。
一是感動。片首和片尾的北洋軍歌,令人慷概激昂。綜觀當時中國,雖未經(jīng)啟蒙,民智尚未開啟,但軍人以死報國的樸素情懷和死戰(zhàn)不屈的'精神意志仍令人敬仰。陳京瑩給老父家書中開篇就寫到,“軍人戰(zhàn)死沙場,幸事也,然盡忠不能盡孝,自古忠孝難兩全也”,家書還未寄達,陳已隨經(jīng)遠戰(zhàn)沉大海。
二曰憤懣。巨艦忠魂,忠臣良將,到頭來不過做了腐朽沒落王朝的陪葬,這部紀錄片,是迄今官方最為客觀地對甲午的反思。這種反思國恥的紀錄片,看了難免讓人心情淤塞,但我們要的是理性反思,不是燃起復仇主義的烈火,而是要苦練內(nèi)功,讓國恥不再重演。當年北洋海軍以一己之殘軀喚醒國人四千年之大夢,但國人似乎離大國民還有距離,據(jù)到過劉公島紀念館的朋友說,留言薄上盡是歪七扭八、錯字連篇、滿篇生殖器,叫囂戰(zhàn)爭與復仇的文字。紀念甲午,就是要冷靜地近乎殘酷地再次揭開自己120年的傷疤,牢牢記住恥辱和教訓,而不要在叫囂復仇中迷失自我。
三是激動。許多沉睡了120年的歷史一一浮現(xiàn)。特別是慷慨激昂的北洋海軍軍歌,完爆鬼子的軍艦進行曲。另外,此片是由海軍拍攝的,也可以說代表了官方對于甲午、海洋、海權(quán)、海軍的認識,令人鼓舞。環(huán)顧當今東亞局勢,此片值得國人尤其是當政者好好學習,中華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一定要以史為鑒。
今晚又接到翁飛老師的短信:26日,我將赴威海參加海軍舉辦的甲午戰(zhàn)爭120周年研討會。軍委、海軍等高層領(lǐng)導出席,大會學術(shù)研討在東海艦隊的旗艦上進行,制定我是第一個發(fā)言,談李鴻章與兩次海防大討論以及如何創(chuàng)建北洋海軍。會后,將在海上巡游兩三天,向北洋先烈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