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大學生戀愛婚姻觀調查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大學生戀愛婚姻觀調查報告》。
第一篇: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前言
此次調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以及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戀愛帶來的問題。調查小組于11月10日在安工大東校區(qū)就所有(大一至大四)大學生做了隨機的調查,調查人數(shù)為300人,有效問卷為260份,調查問卷涉及6個方面的問題。調查采用不記名的方式,以更真實的回答來反映大學生的戀愛觀。報告結合同學們的回答結果展現(xiàn)大學生的戀愛觀,并從中展開一些必要的討論,對一些問題提出個人看法和理論依據(jù)。
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與戀愛
1、作為大學生你正在談戀愛嗎?你渴望戀愛嗎?你的戀愛經歷是……
調查結果表明,有192位的同學(約76.5%)處于正在戀愛中或渴望談戀愛,對戀愛抱有一種美好的向往。有49%的大學生有過戀愛經歷。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認為由于學生的心智仍未完全成熟,對于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這個問題應予以正確引導。
2、大學生選擇戀愛對象的依據(jù)
對這一問題,我們設了開放式的問答題,對于選擇戀愛的對向,85%左右的學生選擇的比例基本可以概括為“真心>人品好>興趣愛好>能力>相貌”其中,大一至大二的學生偏向于真心和興趣愛好,大三~大四組的則略偏向于人品好和能力。
在選擇男女朋友的條件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學生們仍將“真心”“能力”“興趣愛好一致”作為選擇的重要指標。雖然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西方文化的流入,對本民族的戀愛觀產生一定影響。我們的大學生仍堅守“真心”為第一標準,說明學生們選擇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戀愛。但在我們的調查中確實存在小比例的大學生有重視相貌,物質這種錯誤傾向。所以建議學校及家長留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應予以正確的引導,切忌不可忽視,以免學生誤入歧途,喪失本應該幸福的生活。
3、大學生戀愛最初動機
大學時代是人生美好的時光。大學生戀愛的動機究竟是什么?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依據(jù)是什么?根據(jù)調查,有49%的學生選擇“能夠體驗一下浪漫情懷”“感覺好”,有15%的學生選擇“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還有49%的學生選擇“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yōu)點所吸引,”。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認為戀愛的動機是應該建立在彼此之間共同的生活基礎和感情基礎之上的,只有少數(shù)的部分因為空虛而盲目地去戀愛。
4、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們的未來是什么?
調查顯示,大部分67%同學對他們的戀愛未來有較明晰的規(guī)劃:其中,27%的同學選擇“兩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至婚姻”;有40%的同學選擇“戀愛雙方盡可能朝同一方向努力”;但,還有33%的同學認為未來變數(shù)太多,難以預料或以后事以后說,現(xiàn)在快樂第一。
可見大多數(shù)同學對待愛情還是會有一種理性的分析,會考慮到如何讓這份情感更好的繼續(xù)下去,直至永遠。只有少數(shù)人抱著玩樂主義來對待戀愛,這些應當注意。
對于大學生與談戀愛,我想提以下的看法。
大學生對愛情應持慎重的態(tài)度
a、不能錯把友情當愛情。在與異性的交往中,要正確區(qū)分友誼與愛情兩個不同性質的感情體驗。
b、不能錯Z愛情的.地位。不能把愛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更不能奉行愛情至上主義沉湎與感情纏綿之中。
c、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對待戀愛。片面地追求外在形象或只看重經濟條件,或者僅僅把戀愛看成是擺脫孤獨的方式,都是無法產生真摯的愛情,也得不到真正得愛情。
第二篇: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報告
35歲的李先生在兩年前結束了5年的婚姻,離婚之后的李先生,因為自身條件比較優(yōu)秀,經常被親人朋友介紹相親,但每次相處下來,李先生總覺的跟那些未婚女孩在生活觀、家庭觀念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兩年的時間,李先生談過兩個女朋友,但兩段戀情都無疾而終。
有人說離婚像扒了一層皮,有人說離婚之后才能擁抱新生,離異人群和未婚人群在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tài)度上有什么不同?“同居試婚”又有多少人能接受?結婚該不該向公婆要聘禮?4月21日,世紀佳緣發(fā)布第2期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對中國單身男女和離異人群的婚戀觀做出了詳細的比較和分析。本次婚戀觀調查,世紀佳緣采用互聯(lián)網在線定量研究的形式進行,所有數(shù)據(jù)均來自世紀佳緣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聯(lián)合研發(fā)的“懂你”婚戀智能匹配系統(tǒng)的海量數(shù)據(jù)庫,截止目前,全國共有2076785人次參與“懂你”系統(tǒng)的問答,最終認定有效樣本176715份。
“戀愛小白”不再搶手“愛過”更受歡迎
“談過幾次戀愛”、“有幾個前任”這幾乎是單身男女每次相親都避免不了的問題,隱瞞到底、留給對方感情史一片空白的印象?還是從實招來、坦誠相待?世紀佳緣最新發(fā)布的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昔日的“戀愛小白”已不再受歡迎,“有戀愛經驗”更加搶手。
在一項針對配偶戀愛史看法的調查中,離異人群和未婚人群、男性和女性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差異。數(shù)據(jù)顯示,相對于未婚男女來說,離異人群更不在意另一半的情史,且男性比女性更看得開。
27%的離異男性可以接受對方“戀愛多少次都可以”,而未婚男士的這一比例僅為16%,離異女性對另一半復雜的感情史毫不在意的比例占18%,未婚女士的這一比例為14%。對于感情史一片空白的“小白兔”類型的女生,則只有2%的離異男性和7%的未婚男性希望找這種“戀愛零經驗”的另一半,女性要求另一半“戀愛零經驗”的比例更低,僅占1%。
曾經的“戀愛小白”眾星捧月,如今不再受歡迎,反而是有一些戀愛經驗的單身男女更受異性的青睞,數(shù)據(jù)顯示,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離異人群還是未婚人群,普遍傾向于尋找“談過1―3次”戀愛的對象,其中未婚男性這一比例達32%,未婚女性占35%,離異男士的這一比例則為19%,離異女性為17%。
對此,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對于另一半戀愛經驗的態(tài)度反映了國人戀愛觀的逐漸開放,“以前男性可能都會有一種初戀情結,總是希望自己是對方的初戀,戀愛對象越單純越好,但初戀成功的概率很低”,張佳芮說,“戀愛也是一種自我成長的過程,大部分男女,只有經歷過一兩次戀愛,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理想中伴侶是什么樣子的,特別是對于離異人群來說,他們更加需要找能彼此體諒包容的對象”。
“談過戀愛的人才會知道怎樣去愛別人,才會吸取以前戀愛的經驗,在以后的戀愛和婚姻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懂得去呵護和珍惜另一半”,來自江蘇的張先生表示,自己跟女朋友在遇見彼此之前都經歷過幾段感情,“我們彼此并不介意對方的感情史,現(xiàn)在感情很好,準備年內結婚”。
離異女不care房車未婚女公然要聘禮
來自福建的林先生跟女友相戀三年了,今年準備結婚,但談起即將到來的婚禮,林先生卻一臉惆悵,“本來去年就想結婚的,結果因為聘禮的問題耽擱了,女方不僅要求買房買車,還得按照老家的風俗,出一筆聘金和價格不菲的金銀首飾作為陪嫁,我自己的經濟能力無法擔負這些,最后只能由父母出一部分錢”,林先生無奈的告訴記者。
女方向男方要聘禮是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像林先生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很常見,但據(jù)世紀佳緣最新的婚戀觀報告顯示,對于聘禮的問題,未婚女和離異女的態(tài)度卻大不相同。
數(shù)據(jù)顯示,在對待結婚是否需要父母出錢的問題上離異人群和未婚人群的看法大不相同,大部分離異男女覺得結婚是自己的事,自己就可以搞定,其中94%的離異男性和84%的離異女性不關心或者不需要對方父母的補貼,但有近一半的未婚女性認為結婚這件事公婆當然要出錢,有13%的未婚女性覺得結婚需要“公婆大放血”。
離異女不care房車,未婚女卻公然要聘禮?對此,張佳芮表示,這與雙方的經濟條件和情感的經歷有關。離異女經歷過一次婚姻,相比于未婚女,她們更加懂得婚姻的重要性,對于再一次的選擇,她們對物質的要求不會那么高,相反的,會更加注重其他的軟性條件,比如對方的性格、雙方的興趣愛好等,而對于未婚女來說,房子車子是婚姻安全感的來源之一,特別是在高壓的生活和同齡人的相互比較之下,結婚買房買車已經成了一種潮流,這讓很多未婚女性在潛意識會認為,結婚找公婆要聘禮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們自己掙的錢根本就擔負不起一個家庭的支出,公婆一直在催婚,那就只能由他們出錢來辦婚禮了”,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王小姐說道。
婚前同居不再新鮮再婚要求先“試婚”
隨著人們性觀念的逐漸開放,婚前同居已不再是件新鮮事,但離異人群和未婚人群對婚前同居的態(tài)度卻大不相同,特別是對于離異男來說,在婚前試婚卻是必不可少的“課程”。
據(jù)世紀佳緣婚戀報告顯示,離異女性比未婚妹子更能接受婚前同居,77%的離異女性愿意嘗試婚前“同居試婚”,未婚女性的這一比例只有64%,還有34%的未婚女性表示“沒結婚怎么能住到一起”而堅持婚前試婚的離異女性和未婚女性只占到3%和2%,婚前同居這件事,普遍來說,女性比男性更謹慎、接受程度更低。
而超80%的男性接受婚前“同居試婚”,而經歷過一次婚姻失敗的男性則認為“婚前試婚”很有必要,有12%的離異男表示“不試婚怎么行”,試婚成許多離異男再婚的“必修課”。
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在情侶雙方自愿的情況下,婚前同居試婚有一定的必要,因為戀愛不像婚姻,戀愛時,雙方都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xiàn)在對方面前,但愛情最終都要走進婚姻,婚姻遠遠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婚姻更多的是兩人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磨合,戀愛中覺得是小問題,當上升為兩個家庭時就是大問題了,所以情侶在婚前“同居試婚”有一定的必要,提前模擬婚后生活有助于情侶更清楚彼此到底適不適合一起生活?!疤貏e是對于離異人群來說,因為他們已經經歷過一次婚姻的失敗,所以再婚會比未婚男女更加謹慎,顧慮也會比較多,婚期試婚對于離異人群來說顯得更為必要”,張佳芮說。
“第一次婚姻的失敗就是因為結婚之后發(fā)現(xiàn)兩人在生活習慣各方面很難調和,小矛盾慢慢積累,最終導致了離婚”,32歲的王女士說道,“現(xiàn)在再找結婚對象會考慮婚前試婚,一起生活一段時間,這樣會比較放心”。
單身男女梯度擇偶男人愛“小個性”女神不吃香
光彩照人的“女神”和“有點小個性”的可愛女孩,誰才是最受歡迎的結婚對象?世紀佳緣最新的婚戀觀報告顯示,在對結婚對象的選擇上,男女的差異很大。
48%的未婚男性希望找到有點“小個性”的女朋友,38%的則表示“普普通通就好”,離異男性在擇偶上與未婚男有一定的差異,找個“有個性”的女朋友和“普通”的女朋友的比例,離異男均占比38%,相反的,選擇“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女神”做女朋友的比例卻最低,未婚男僅有9%,離異男占比10%。在擇偶上,男人普遍青睞“有點小個性”的異性,“女神”反倒不吃香。
女性在擇偶上則與男性大不相同,數(shù)據(jù)顯示,在“有點小個性”的選項上,僅有11%的離異女和14%的未婚女選擇,相反的,在對男朋友的選擇上占比最高的卻是“某方面閃光”這一特性,42%的未婚女和34%的離異女希望另一半是有閃光點的“男神”,同時女性對另一半“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要求也普遍高于男性。
張佳芮表示,在中國,男女擇偶都是梯度擇偶,差異大是很常見的事情,這與男女的角色分工不同有關,“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雖然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女性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但女性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主導,所以男性傾向于選擇“小個性”的普通女孩,這樣婚姻生活既不乏味也能有一個靠譜、穩(wěn)定的后方。“女性則相反,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總希望在戀愛和婚姻中找到安全感,所以有閃光點、各方面優(yōu)秀的男士更受女孩的歡迎”。
“女神適合遠遠的欣賞,真正一起生活的還是希望找一個比較靠譜和穩(wěn)定的女孩,當然性格好,有點個性、有點可愛的女孩更好”,28歲沈陽小伙在談到對結婚對象的選擇時說道。
單親家庭擇偶難?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對象是單親家庭
據(jù)世紀佳緣婚戀觀報告顯示,在對待另一半是單親家庭的問題上,男女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對方是單親家庭,且離異人群對單親家庭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未婚人群。
有87%的離異男和74%的未婚男能夠接受另一半來自單親家庭,但女性的這一比例要低于男性,僅有74%的離異女和50%的未婚女可以接受另一半來自單親家庭,近一半的女性介意另一半來自單親家庭。
“男朋友是單親家庭的話,我們結婚以后就需要跟婆婆在一起生活,我很擔心處理不好婆媳關系”,來自山西的陳女士告訴記者,不接受單親家庭的女性主要是“不想跟婆婆一塊住”。
“婆媳關系”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來自世紀佳緣的一份調查顯示,在“結婚后是否愿意跟對方父母住一起”的問題上,有超過60%的女性直接拒絕,有80%的女性表示這個問題需要慎重的考慮,可見婆媳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學問。
“未婚女性介意配偶是單親家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張佳芮說,“一方面是害怕跟婆婆相處,擔心處理不好婆媳關系,另一方面,由于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人在潛意識里會擔心,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由于受自己家庭的影響,可能在婚戀觀、家庭觀等方面,相對于正常家庭會有所缺陷。但其實成長在單親家庭的配偶,由于自己所受的傷害,可能會更加懂得珍惜婚姻和家庭,會更有責任感”。
而離異女性比未婚女更能接受配偶是單親家庭,是因為離異女相對來說婚戀觀會更加成熟,與婆婆相處也更有經驗?!捌畔毕嗵幍拇_是一本學問,但只要真心的對待婆婆,兩人也能如母女般親密,甚至婆婆會更疼你”,離異過一次的蔣女士感慨道,蔣女士一年前跟丈夫離婚,但到現(xiàn)在還跟婆婆像母女一樣保持著聯(lián)系。
第三篇: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一、研究目的:大學生戀愛是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關注并正確引導大學生戀愛是高校工作的大重點和難點。大學生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將對他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對于在大學生中出現(xiàn)的戀愛現(xiàn)象,我們要正確對待,積極引導。尤其要學會理性的處理好因愛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與選擇。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合理戀愛,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因愛情而錦上添花。愛情是人類永恒不變的主題,大學生在剛剛踏入大學校園,對未來有許多美好的憧憬,對愛情同時也是充滿了美好的想象。在大學生中進行戀愛觀調查能夠為大學生的感情生活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也能為戀愛觀教育的一系列其它活動提供一份客觀可靠的數(shù)據(jù)。鑒于上述原因,本文將對文法學院大一、大二全體學生進行調查和研究。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所涉及的問題有:⑴大學生持有哪幾類戀愛觀?⑵大學生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學業(yè),事業(yè)三者的關系?(3)大學生如何處理戀愛挫折?
三、研究對象
參加本次調查的受試者來自江西省南昌市某某大學的200名大一大二全體學生。
四、研究方法
本項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問卷調查。問卷的設計主要參考了OM' alley& Chamot(1990)的“學習策略問卷”,并在此基礎上作了一定的修改。問卷采用句子提問形式,如“你的父母對你出現(xiàn)的戀愛傾向作出的教育正確嗎?”等,共30小項。調查方法是非概率抽樣的隨機抽樣。具體做法是:分別到11級法律一班、10級法律一班、10級法律二班、10英語一班、10商務英語一班、10商務英語二班進行問卷調查。問卷采用Likert五點量表記分法,“從來沒有,從不這樣做”(1分)“總是這樣做”(5分),要求學生選擇與自己實際情況符合或相近的選項,在相應的數(shù)字上打“√”號。為了保證被試最高程度的合作,問卷指導語非常禮貌地告訴學生本研究的嚴肅性和研究意義。
五、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分析
問卷于2011年3月17日由筆者親自于課后發(fā)放給學生,完成后立即收回。共發(fā)放200份問卷, 回收率是90%。樣本的基本數(shù)據(jù)如下:從性別來看,男性有109人,占49.5%,女性有111人,占50.5%;我們于2011年10月27日-11月1日錄入數(shù)據(jù)。我們用sp軟件對我們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分析的方法有交互分析、相關分析、頻次分析等。
六、調查時間:正式調查是在2011年11月。
七、調查的經費預算
(1)問卷樣本修訂、打?。?.5元;
(2)復印調查問卷200份:120元;總計120.5元。
.
第四篇:當代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據(jù)調查,在當今高校,大學生談戀愛已經是很普通的現(xiàn)象了,在校大學生的年齡平均在20歲左右,已經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護和約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趨于成熟的時期。他們渴望愛情,而且中國高校的條例、條規(guī)上明確規(guī)定,在校大學生可以結婚。因此,大學生談戀愛本是無庸質疑的。但戀愛后隨之而來的是思想觀念上的排他、波動,使戀人之間無休止的爭吵,因情所困,放棄學業(yè),悔恨終生;為了愛情大打出手,出現(xiàn)校園喋血事件。兩人感情出現(xiàn)裂痕,脆弱的青少年選擇了自殺來逃避即將破碎的戀情。等等這些都為大學生本應純潔、忠貞的愛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筆,讓社會在置疑:大學生是否應該在學習期間談戀愛?在愛情與學業(yè)的選擇上,孰重孰輕?
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在我校做了一次隨機調查,由于時間有限,學院有限,有些學院的男女比例太大,接受問卷調查的只有60人,其中包括男生30人,女生30人,而且,正在談戀愛的人和沒有在談戀愛的人在思想上是有差別的,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事情必須身臨其境才有答案。不過我們相信此次調查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1,幫助大學生順利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數(shù)據(jù)如下:
1.戀愛人數(shù)增多,且十分投入與公開
目前在大學生中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戀愛是在校大學生的必修課,如果你在大學里沒有談過戀愛,那就不算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不少大學生積極投身于戀愛的大潮中去,而且越發(fā)表現(xiàn)得十分投入與公開。在教室、在食堂、在操場、在行人道等各種公共場所勾肩搭背者有之、擁抱接吻者有之,撫愛觸摸者有之,卿卿我我,旁若無人,其行為令人驚詫。這種投入的程度,可以說自恢復高考以來達到白熱化程度,使清靜的校園變成待月西廂,使大學管理者無所適從,使大學風氣難以言說。大學生對戀愛的如此投入,究竟還有多少精力學習,這種現(xiàn)象實際就是戀愛至上主義的表現(xiàn),是社會上利益至上主義在校園中的思想折射。
2.戀愛的低年化
當前,大學生談戀愛出現(xiàn)了低年化趨勢,一些人的觀點是“進校后的首要任務是抓緊時間談戀愛,否則優(yōu)秀的則被他人搶先一步,就輪不到我了”。于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進校就下手,以至于現(xiàn)在大學生的戀愛是“年齡小、膽子大、熱情高、速度快、敢實踐”。這種戀愛低年化的傾向,危害極大,它充分表現(xiàn)了一些人的人生價值判斷,萬事悠悠,唯戀愛之唯大,只追求兩個人的世界,必然導致對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人類的疾苦的.冷漠和淡忘。
3.戀愛出發(fā)點盲目
在戀愛動機上,大學生對此并沒有很清晰的目的。種種跡象表明,不少在校大學生戀愛似乎是一種時髦,只是一種對戀愛情結的滿足;更有甚者,有些大學生實際是在調侃愛情,把戀愛當成打發(fā)業(yè)余生活的方法和排解孤獨感的渠道。在對“你認為在大學里談戀愛或者你在大學里談戀愛最初動機是什么?”的回答中,67%的學生選擇“尋找精神寄托”,還有部分選擇其他,而以“將來建立家庭”為戀愛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相當部分的人是:
(1)為愛而愛。這部分同學為了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他們的情感大于理智的成份。一旦有愛的心聲在召喚,則猶如“寂寞梧桐”般從心底發(fā)出幸福的回應。他們的信仰是“不要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或者是“只求曾經擁有,更求物質占有”,只注重戀愛的過程而不考慮戀愛過后能得到什么。
(2)為滿足虛榮心而愛。這部分同學認為在大學期間沒人追求或追求不到對象,則是自身價值不高、低人一等的象征,心里產生自卑。只有追求到了或被追求了,才能顯示出與其他同學是平等的或高出他們一等。
(3)為擺脫孤獨寂寞而愛。這部分同學認為在大學讀書是苦行僧,非常寂寞孤獨,只有談了戀愛,才能解決臨時的困難。這種戀愛被稱之為“寂寞期戀愛”。
(4)為追求金錢、名譽、地位而愛。這部分同學認為在市場經濟社會里,青春、愛情也只不過是一種商品而已,只要能換取金錢、名譽、地位,愛情就可以付出。只講感情不講條件,那是在真空中生活,愛的感情里還應該有面包和咖啡,因此各種畸形愛情頻頻產生。
(5)為做試驗而愛。這部分同學在校談戀愛好比是做試驗、種試驗田,取得第一手資料,成功則已,不成功則取得經驗。他們認為趁現(xiàn)在年輕不學幾招,將來到社會上翻了船可不得了。
4.女生的戀愛比例高于男生
一是女生的生理和性心理成熟早,加之有較強的依賴性,因而她們對"感情港灣"和性愛的需求程度要強于男生;二是女大學生的絕對數(shù)小,占在校生的比例低于男生,所以在"對偶式"的愛情世界中,女生總是處于"供不應求"的優(yōu)勢地位。只要自己愿意,自身條件不占優(yōu)勢的女生同樣會找到鐘情的知音,而素質較差的男生在校園"情場"上則要相對受冷落。
5.男生主動性高于女生
由于在校大學生男、女生比例懸殊。一般情況下,男生只有自己主動出擊才能找到心儀的戀人。相對來講,女生就可以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戀人。
6.戀愛隨意性大
主要表現(xiàn)為戀愛周期縮短,頻率增快。由于許多同學戀愛憑的是一時的沖動,對未來的事考慮的不是很清楚,通常是在交往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有一個更適合自己的人,于是馬上分手,接著找另一個。戀愛中的“短平快”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戀愛的一個特征。成功率低,有少數(shù)大學生把在大學里戀愛視為在經營“實驗田”,“戀愛專業(yè)戶”也出現(xiàn)了。
7.戀愛成功率低
由于戀愛隨意性大,在校期間成功率就低,另外,大學畢業(yè)后不能在一起工作,這也是導致大學生戀人分手的只要原因。每年的五六月份,是畢業(yè)的季節(jié),也是分手的季節(jié)。
8.戀愛觀念日趨開放
日前上海大學研究生工作團委和上海大學研究生聯(lián)合會針對學校研究生婚戀觀現(xiàn)狀作了調查,對在校研究生讀書期間結婚這一做法,有29.6%的學生明顯表示贊同,32.7%的受訪者表示從愛情到婚姻最大的阻力是無經濟基礎;對于婚前性行為的態(tài)度,近6成學生認為“性是個人行為,自己負責就行了”。據(jù)中國青年報在對大學生對待婚前性行為看法的調查中:20XX年表示同意的為50%,20XX年表示同意的為65%。從數(shù)字看,這是一個增長的趨勢。大學生談戀愛,受到學生身份的限制,因而許多人認為此時的戀愛應該保守一些,但也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選擇戀愛方式。在關于戀愛行為尺度調查中有5種戀愛行為,分別是拉手、接吻、愛撫、進行性行為、同居。半數(shù)以上男生選擇了“同居”這一項,而女生普遍認為接吻或愛撫都是很正常的行為。
9.戀愛觀不夠明確
據(jù)調查統(tǒng)計,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談戀愛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滿足自己的需要。現(xiàn)在大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一些大學生把戀愛當作一種愛情體驗,及時行樂,借以尋求刺激,滿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學生是為了充實課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補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只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實質上是只強調愛的權利,而否認了愛的責任。
第五篇:大學生戀愛觀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前言
此次調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以及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戀愛帶來的問題。調查小組于11月10日在安工大東校區(qū)就所有(大一~大四)大學生做了隨機的調查,調查人數(shù)為300人,有效問卷為260份,調查問卷涉及6個方面的問題。調查采用不記名的方式,以更真實的回答來反映大學生的戀愛觀。報告結合同學們的回答結果展現(xiàn)大學生的戀愛觀,并從中展開一些必要的討論,對一些問題提出個人看法和理論依據(jù)。
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與戀愛
1.作為大學生你正在談戀愛嗎?你渴望戀愛嗎?你的戀愛經歷是….
調查結果表明,有192位的同學(約76.5%)處于正在戀愛中或渴望談戀愛,對戀愛抱有一種美好的向往。有49%的大學生有過戀愛經歷。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認為由于學生的心智仍未完全成熟,對于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這個問題應予以正確引導。
2.大學生選擇戀愛對象的依據(jù)
對這一問題,我們設了開放式的問答題,對于選擇戀愛的對向,85%左右的學生選擇的比例基本可以概括為“真心>人品好>興趣愛好>能力>相貌”其中,大一~大二的學生偏向于真心和興趣愛好,大三~大四組的則略偏向于人品好和能力。
在選擇男女朋友的條件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學生們仍將“真心”“能力”“興趣愛好一致”作為選擇的重要指標。雖然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西方文化的流入,對本民族的戀愛觀產生一定影響。我們的大學生仍堅守“真心”為第一標準,說明學生們選擇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戀愛。但在我們的調查中確實存在小比例的大學生有重視相貌,物質這種錯誤傾向。所以建議學校及家長留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應予以正確的引導,切忌不可忽視,以免學生誤入歧途,喪失本應該幸福的生活。
3.大學生戀愛最初動機
大學時代是人生美好的時光。大學生戀愛的動機究竟是什么?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依據(jù)是什么?根據(jù)調查,有49%的學生選擇“能夠體驗一下浪漫情懷”“感覺好”,有15%的學生選擇“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還有49%的學生選擇“彼此
被對方的某些優(yōu)點所吸引,”。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認為戀愛的動機是應該建立在彼此之間共同的生活基礎和感情基礎之上的,只有少數(shù)的部分因為空虛而盲目地去戀愛。
4.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們的未來是什么?
調查顯示,大部分67%同學對他們的戀愛未來有較明晰的規(guī)劃:其中,27%的同學選擇“兩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至婚姻”;有40%的同學選擇“戀愛雙方盡可能朝同一方向努力”;但,還有33%的同學認為未來變數(shù)太多,難以預料或以后事以后說,現(xiàn)在快樂第一。
可見大多數(shù)同學對待愛情還是會有一種理性的分析,會考慮到如何讓這份情感更好的繼續(xù)下去,直至永遠。只有少數(shù)人抱著玩樂主義來對待戀愛,這些應當注意。
對于大學生與談戀愛,我想提以下兩個方面的看法。
1.大學生對愛情應持慎重的態(tài)度
a. 不能錯把友情當愛情。在與異性的交往中,要正確區(qū)分友誼與愛情兩個不同性質的感情體驗。
b. 不能錯Z愛情的地位。不能把愛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更不能奉行愛情至上主義沉湎與感情纏綿之中。
c. 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對待戀愛。片面地追求外在形象或只看重經濟條件,或者僅僅把戀愛看成是擺脫孤獨的方式,都是無法產生真摯的愛情,也得不到真正得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