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詩詞的讀后感(合集)》,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詩詞的讀后感(合集)》。
第一篇:詩詞的讀后感
我喜歡蘇東坡大江東去的氣勢恢宏、喜歡岳飛滿江紅的慷慨悲歌,但更喜歡的是毛澤東的詩詞,其常見作品我都能倒背如流。這些豪邁奔放、回腸蕩氣的文字撞我心扉,蕩我魂魄,令我思緒飛揚。
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便以天下為已任,志存高遠,賦詩說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在《七古?送縱宇一郎》中對朋友的離別感慨萬千,叮嚀、鼓勵有加――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秭米。在《沁園春?長沙》中與風華正茂的同學(xué)一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渡過了難忘的崢嶸歲月?!读栽?給彭德懷同志》短小精悍的三十六字,鏗鏘有力,語言樸實無華,由其是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更見獨特效果,彭德懷叱咤風云、威震敵膽的高大形象躍然紙上,彪炳千秋。在《七律?吊羅榮恒同志》中詩人思前想后,情真意切,懷念、哀悼之情溢于言表。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表達了詩人欲哭無淚的情緒和對戰(zhàn)友的高度信任。全詩語句凝練,活用典故,條清縷晰。
毛澤東同柳亞子先生詩詞唱和一向被傳為佳話。想當初柳亞子先生對新政權(quán)對其待遇有不滿情緒,毛澤東以詩作答,幽默含蓄,感人至深,從憶舊入手,對其進行了關(guān)心、勸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深意濃,使柳亞子先生心悅誠服,同時也感動了眾多愛國人士,紛紛走入政協(xié)隊伍,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能熊羆。正氣凜然的應(yīng)對美、蘇反-華勢力,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嘲笑了蘇聯(lián)修正主義的狂妄自大。詩人鐵骨錚錚,浩氣回蕩。令正義的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毛澤東一生戎馬倥傯,逆境重重,風云變幻,但他卻能在國、內(nèi)外紛繁復(fù)雜的境況中縱橫捭闔,游刃有余,同時還創(chuàng)作了這么多震古爍今,美妙絕倫的詩詞,分析的結(jié)論是功夫在詩外,毛澤東一生手不釋卷,遍覽群書,博古通今,足跡踏遍萬里山河,見多識廣,而又性情豪邁、浪漫。所以才會有如此驕人華章。由于集多種才能于一身,善于團結(jié)各界人士,有著崇高的人格,因此他有著一種獨特的誘人魅力,凝聚了一批中華優(yōu)秀兒女、民族精英,與其一道赴湯蹈火,南征北戰(zhàn),締造了偉大的共和國。
第二篇:詩詞的讀后感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笔茁?lián)開門見山贊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詩的藝術(shù)基調(diào)。它是全詩精神的開端,也是全詩意境的結(jié)穴。 “不怕”二字是全詩的詩眼,“只等閑”強化、重申了“不怕”;“遠征難”包舉了這一段非凡的歷史過程,“萬水千山”則概寫了“難”的內(nèi)外蘊涵。這一聯(lián)如高山墜石,滾滾而下,牽動著全篇,也籠罩著全詩。“只等閑”舉重若輕,顯示了詩人視自然之敵若梯米,玩社會之敵于股掌的統(tǒng)帥風度。“只”加強了堅定的語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它對紅軍蔑視困難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強調(diào),表現(xiàn)了紅軍在刀劍叢中從容不迫,應(yīng)付自如,無往不勝的鐵軍風貌。首聯(lián)是全詩的總領(lǐng),以下三聯(lián)則緊扣首聯(lián)展開。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币宦?lián)是寫山,也是寫紅軍對山的征服。五嶺、烏蒙本是客觀的存在物,但當它進入詩人的視野,也就成了審美的對象。所以它不再是單純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對象?!板藻啤?、“磅礴”極言山之高大綿亙,這是紅軍也是詩人心中的山,極大和極小正是詩人對山的感知,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則愈顯紅軍長征之難;愈則愈縣紅軍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紅軍對困難的蔑視。通過兩組極大于極小的對立關(guān)系,詩人充分地表現(xiàn)了紅軍的頑強豪邁的英雄氣概。從藝術(shù)手法上說,這是夸張和對比。寫山是明線,寫紅軍是暗線,動靜結(jié)合,明暗結(jié)合,反襯對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币宦?lián)是寫水,也是寫紅軍對水的征服。紅軍渡過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長征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沙江寬闊而湍急,蔣介石夢想利用這一天險圍殲紅軍于川、滇、黔邊境。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如果說巧渡金沙江是紅軍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戰(zhàn)斗,那么強渡大渡河則是紅軍表現(xiàn)最勇敢、最頑強的一次戰(zhàn)斗。大渡河的險惡也不亞于金沙江,且有敵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敵人還拆掉河上瀘定橋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鐵索。但是英勇的紅軍硬是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闖過了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企圖使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陰謀。所以這兩句所寫的戰(zhàn)斗都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五嶺”“烏蒙”兩句通過紅軍的主觀感受直接表現(xiàn)了紅軍的英雄氣概,這兩句則是通過寫景來記事,通過記事來表現(xiàn)紅軍的英雄事跡。
頸聯(lián)中的“暖”和“寒”這一對反義詞,是詩人精心設(shè)計的兩個感情穴位?!芭弊譁剀跋矏?,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勝困難的歡快;“寒”字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兩個形容詞是精神的巨變,又是感情的裂變,含不盡之意于其中,顯無窮之趣于其外,搖曳多姿,起伏跌宕,張馳有致。
足聯(lián)“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笔菍κ茁?lián)的回應(yīng)。開端言“不怕”,結(jié)尾壓“更喜”,強化了主題,升華了詩旨?!案病背猩衔亩鴣?,也是對上文的感情收束。紅軍過五嶺、越烏蒙、度金沙、搶大渡,從敵人的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現(xiàn)在,紅軍又翻岷山,進陜北,勝利大會師已為時不遠,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的目的已基本實現(xiàn),與前面的種種喜悅相比,它自然更勝一籌 。“盡開顏”寫三軍的歡笑,這是最后勝利即將到來的歡笑,以此作結(jié),遂使全詩的樂觀主義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突現(xiàn)。
第三篇:詩歌讀后感
當我真正看完冰心的散文集后,我發(fā)現(xiàn)了冰心寫作不單是愛用"呵"字這樣簡單。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間都充滿了一個字:愛。冰心愛美麗的自然"相關(guān)的作文",大自然,她愛海,因為在她眼里:海是溫柔而沉靜,海是超絕而威嚴,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虛懷,廣博,也許在冰心的心里,愛海就是這么一點一分的積漸起來的。冰心愛兒童,在她生病的其間,還為小朋友寫了《寄小讀者》可見在她心中,小朋友地位的重要。冰心愛母親,她甚至這樣形容過她的母親:母親的話句句可使做兒女的人動心,母親的字一點一劃都可使做兒女的人落淚。冰心也曾傻傻地問過母親愛她的原因,而母親告訴她:不為什么,――只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是啊,當你尋見了世界上有一個人,認識你,知道你,愛你,都數(shù)千百倍的勝過你自己的時候,你怎么能不感激,不流淚,不死心踏地的愛她,而且死心踏地的容她愛你?冰心愛親人,愛父親,愛三個弟弟,愛她的同學(xué)。
冰心把這種愛化為一種極為清麗,極為溫婉的文筆,寫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另外一個世界,有一個充滿愛,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
第四篇:詩歌讀后感
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為人民奉獻的人,魯迅先生就是其中一個。
記得前不久,我在家里閑著無聊,便找書讀。在不經(jīng)意間,我從眼角瞟到了魯迅先生寫的《自嘲》詩,出于好奇,我拿起來看了看。《自嘲》這首詩主要講了魯迅先生當年失魂落魄的事?,F(xiàn)在想起來,意思大概是:交了倒霉運怎么還會想有順心事,躺在床上連身都不敢翻,倒會把頭碰到墻上。所以,走在大街上用破帽低低地遮住臉,怕被別人看到――招來橫禍。我就像酒裝在漏船里,在湖中心的激流中打轉(zhuǎn),隨時有被湖水吞沒的危險。我這人不招人喜歡,有許多人指斥我,罵我,詛咒我,應(yīng)該沒有病也會死掉,但我偏橫著眉毛冷淡地對待別人的指責,甘愿為人民做貢獻。然而,咒罵任人咒罵,窩囊我自窩囊,只要自己還有能夠安身的小樓,躲進小樓成為一統(tǒng)天下,不管春夏秋冬。
讀完這首詩后,我感到了當時政府的黑暗和魯迅先生的無助,同時也體會到了魯迅先生的無私崇高精神。魯迅先生不僅滿腹才情,還經(jīng)常關(guān)心勞動人民和進步青年。雖然他已經(jīng)逝世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第五篇:詩歌讀后感
拿到《詩歌里的平陽》這本書,就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封面是油畫,所畫的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平陽。我想最奇妙之處,就是本書作者想把平陽比作一個世外桃源吧。
我情不自禁翻看這本用詩歌來歌頌平陽的書。作家任澤健先生一定有一雙會探索美的眼睛。光是看著目錄里的詩歌名稱,我就十分滿足,好像跟這些詩歌打交道很久了。
我最喜歡《稻子的幸?!?,看著標題,我的疑惑涌上心頭,稻子能有什么幸福。這首詩有四個小節(jié)。第一個小節(jié)是,陽光普照,影子再次清晰,美與丑一同呈現(xiàn),我覺得實在是太深奧了。如果根據(jù)我的理解遠山被陽光所照,一面明亮一面黑暗,亮的那一面,充滿生機,十分惹人喜歡;而暗的那一面光線灰暗,使人感覺冷漠。
第二小節(jié),大概意思就是看著稻子,聞著花香,回憶起兒時,美好與幸福在心里蕩漾。第三小節(jié)是寫大自然對我們的`饋贈,我們要好好珍惜,要好好對待。第四小節(jié)寫的是心中不只有幸福,還有憂傷。作者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取題目,表達了自己的心情,通過這首小詩,平陽美麗的景色躍然紙上。
作者用詩來記錄家鄉(xiāng)美好的風景,真是一種表達美好的奇妙方法。
第六篇:詩歌讀后感
遠方
小時候,遠方是動人的神話,
是寬闊無垠的天庭, 是長長的喜鵲橋, 是七仙女翩躚舞姿的動人, 是牛郎織女一期一會的凄美, 是奶奶沙啞的搖籃曲, 和溫柔的擁抱。
少年時,遠方是一列火車, 承載著青春的夢想, 奮斗的希望,
漸漸地,遠方變成了逐夢的地方。
長大后,遠方是家里一盞燈火,
是有人守候的溫暖, 若說世上最大的悲哀, 定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當我們汲汲營營忙于經(jīng)營生活,
疏忽了身邊的親人, 于是很久很久以后, 最遠的遠方, 便是我在人間, 你在天堂。
人生如同一曲循環(huán), 苦苦尋覓的遠方, 或許就在觸手可及的近處,
所以啊, 遠方在遠方, 取惜眼前人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