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策略
8、師生共同識字,提升識字興趣。 在倡導師生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下,我們是
否在課堂關注了呢?與其說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還不如坐下來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呢!我在課堂經(jīng)常請小老師帶讀生字,我自己就坐在小老師的座位上,還要強調(diào)老師也當學生了,和他們一起讀,教師共同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給學生榜樣的示范,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營造快樂的氛圍,親其師而信其道嘛。
三.關注細節(jié),開展寫字教學
1、規(guī)范美觀的示范。 老師正確美觀的書寫其實就是學生潛意識里的字帖,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寫規(guī)范字。、
2、從觀察字的結構來引導學生寫字。 如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筆應寫在什么位置最好看。學生自己觀察的結果比老師說的效果要好得多。
3、通過字形的美丑對比來提高寫字的美觀性。 教師可以故意把容易寫錯的字寫錯,引起學生的注意,也可以寫出結構不勻稱的字,讓學生比較哪些寫得不美觀。
4、把容易出錯的部位形象化。 比如:“拔”,學生喜歡把右邊寫成“發(fā)”,我說當你寫這個字的時候就想想那豎被拔掉了?!懊啊弊趾苋菀装焉厦娴淖址饪冢哪稽c說,人感冒了,你把他的兩個鼻孔封住,鼻涕怎么流出來呀。
5、尊重童趣,改變評價方式。 在評價課堂練習寫字的時候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筆墨,我把打“優(yōu)”變成“五角星”,只要有進步就多打,沒有個數(shù)的限制。學生每看到練習上的“星星”變多了,興趣自然就有了。評價的方式可以多種,靈變則常新,只要是符合童趣的就一定有效果。
6、提供展示的平臺,獲得收獲的愉悅。我們可以在教室里開鉛筆字展覽,也可以讓學生把書寫的字拿給高年級的學生看,讓他們加“星星”。我們班在“六一”的時候面向全校師生辦了《鉛筆樹下的故事》鉛筆字作品展覽,我們設計好作品紙,讓學生像書法家那樣把古詩和兒歌寫在作品紙上,孩子們寫出的作品比平時的更整潔、美觀,而且是興趣盎然,津津樂道。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楔子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學生書寫好壞,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書寫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基本功,各科特別是語文科要重視和抓好學生的書寫習慣,這是非常重要的。
1、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
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引導觀察,看圖上小朋友做得又正又直。寫字時怎么辦?頭微微向下低,眼睛離本子一個紙盒長,手離筆尖兩、三個手指寬,胸離課桌一拳遠。使學生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姿勢要求,又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堅持不斷的糾正、提醒學生,同時讓家長在家里也不斷的提醒,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良好的書寫姿勢。
2、 培養(yǎng)學生書寫規(guī)范字的習慣
漢字筆順的基本規(guī)則是: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nèi),從外到內(nèi)后封口,先中間后兩邊等。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規(guī)范書寫,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整體結構、筆順規(guī)則、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這是知道低年級學生寫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不規(guī)范的要及時糾正。同時教師規(guī)范的書寫,對學生起到榜樣示范作用。為了給學生起好這一作用,教師課前應進行反復練習,對照課本檢查是否合要求。開始時還可以將范字寫在每個學生的本子上,對基礎差的學生可以手把手地教。
總之,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了學習方法,就有了學習的效率,這對學生來說是終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識字寫字是始終貫穿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沒能激發(fā)和提升學生對識字寫字的興趣,即使他們掌握了許多的字詞,但沒有讓他們形成持續(xù)學習的動力,作為語文老師是有責任的。充滿激情的語文課堂也可以從識字寫字來入手,靈變常新,找到激活自己和學生思維的著力點,關注細節(jié),運用各種方法教學,相信我和孩子們的語文課堂會精彩紛呈,童趣飛揚。
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方法2017-05-12 22:56 | #2樓
一 激發(fā)興趣,巧用方法;自主學習,高效認字
1 巧設豐富多彩教學情境,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
針對小學生的語文教育,我們的宗旨并不僅限于書本知識的傳達,更多的目的是在教育中激勵、喚醒、鼓舞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注重孩子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1)豐富多彩的課堂情景形式,直觀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有助于聯(lián)想記憶。有心理學家實踐證明,小學生往往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尤其動態(tài)的變化著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針對這樣的心理理論,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多種豐富形象的課堂手段,引進圖像、多媒體等,讓課堂動起來,做到聯(lián)想動作記生字,可以幫助小學生加強生字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達到識字、知字的目的。
(2)引用小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小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意識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二是注意力不但持久穩(wěn)定,而且緊張程度也比較高。將游戲應用于學習過程中,讓孩子們有濃厚的興趣的同時,在開心快樂中認識生字。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將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拥奶剿?,主動的求知,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享受成功的樂趣。
(3)多識字,讓生活中處處是學習生字的舞臺。其實識字不用僅局限于課堂,生活的世界到處都有識字的機會,要鼓舞孩子將識字學習擴展到生活的周邊。應教導孩子善于觀察,在生活的各種場景中常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學會的生字,并看其組詞、應用場景;與實物聯(lián)系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加深對字形、發(fā)音的印象。
2 授人與魚不如授之與漁,教會孩子識字規(guī)律方法,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在識字的教學中,最深的體會是并不能單單讓孩子只學會了幾個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作者簡介:趙雪嬌,女,遼寧省葫蘆島市錦郊中心小學教師
識字的過程中,教學小學生識字的方法,鼓舞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并且去運用漢字規(guī)律性知識,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
(1)象形識字。中國漢字有一部分是源于對生活實物形狀的摹仿,我們稱之為象形字。在語文課堂上,這類象形字不用教,我們只需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先是讓學生說說,描繪此字實物的外形結構,再引導學生畫畫,最后歸納到字的結構。采用象形識字方法,能讓孩子動腦去想象,也能讓孩子動嘴去交流,最后也達到了深刻識字的目的。
(2)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二年級以上的小學生已掌握的一定數(shù)量的獨體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獨體字的基礎上加一筆、減一筆、兩字或三字組合的方式去認識新的生字,識字方式不要強求統(tǒng)一,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識字方法,并要想方設法保護學生這種熱情并激勵學生用自己的加減、拆分方式。
(3)利用部首的變化記憶字形。中國漢字部首的增加、減少、更換會衍變成新的生字。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并且應用這種生字規(guī)律,能夠引導學生擴充思維空間,學會聯(lián)想。當學生有新的想法的時候,教師要給予表揚并及時將它們寫在黑板上,要求學生練習。久而久之,在這樣方式的練習識字中,學生的思維會更開闊,提高識字效率。
(4)通過查字典識字。 “查字典”是小學生必備的識字基本技能。鼓舞小學生學會字典的查閱,多查勤查。查字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音序查字法與一年級的認讀拼音是同步進行的,在字典查詢的過程中還能進一步鞏固拼音的學習,讓小學生做到學中用,用中仍在學。
二 用心書寫,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還要寫會3000個,低年級的寫字教學是鉛筆字,鉛筆字是孩子正式接受寫字教育的開始,因此教學更要有細致、科學的指導。
(1)教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包括坐的姿勢和執(zhí)筆的方法。因為正確寫字姿勢是在學習生活中的點滴逐漸養(yǎng)成的,老師要時刻檢查并給予糾正,此外,老師還要教給孩子運筆的方法。
(2)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田字格。在小學生具體寫字能力后,老師要指導低年級學生使用田字格,在方格中把握生字筆畫之間、各部分之間的結構聯(lián)系,學會把握上、下、左、右空格占比,照顧筆畫安排位置,把字寫得結構緊湊、端正。小學生在初學寫字時,指導學生掌握漢字的筆順規(guī)則和間架結構,讓孩子先書空,掌握字體筆順后再在本子上聯(lián)系,孩子遇到筆順容易寫錯的字,教師必須加以指導。
上述是我們再書寫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傳統(tǒng)方法,但書寫是從視覺感知到動作技巧熟練掌握中間有一個心理適應、調(diào)試的過程,因此我們針對小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適應心理狀態(tài)要給予解決更正:
(1)由于平時書寫過程中時間的限制,造成學生觀察臨寫前,主觀意識過強,客官意識過弱。小學生在習字的時候,經(jīng)常想當然,并不去思考原有字形的結構,寫出的字體和原有字體相差很多。要求孩子客服這個習字毛病,首先要引用上述的有趣的識字方法引導孩子作者簡介:趙雪嬌,女,遼寧省葫蘆島市錦郊中心小學教師
觀察字體結構,讓孩子有興趣并且注意到字體的筆畫、字形等。
(2)小學生在臨寫時,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不會從整體上全盤先去觀察,而是看一筆寫一筆,導致寫出來的字有的時候結構布局不合理,有的時候字體脫節(jié),沒有達到字體美觀的成效。改善這一情況,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臨字之前,培養(yǎng)讓他們先從大整體出發(fā)的習慣,一個字或是一行字,把握整體形象、整體效果,做到胸有成竹,再去下筆。
三 結論
鑒于多年教學經(jīng)驗,在小學生認字教育方面,課堂上,老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寓教于樂,并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內(nèi)容豐富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識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在超越課堂之外的生活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做識字的有心人,讓孩子們自覺的去想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并能去主動和其他學生交流,獨立探索、大膽想象。在漢字的書寫練習教育方面,由于寫字是視覺、動作協(xié)調(diào)的訓練,首先老師要重視習字方法,對學生習字心理要給予指導,并且一定鼓舞學生要將豐富多彩的認字的學習經(jīng)驗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探索新的方法,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思路、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