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老舍《我的母親》教學設(shè)計(大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老舍《我的母親》教學設(shè)計(大全)》。
第一篇:《我的母親》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的:
1、體會自然樸素的語言風格。
2、感受作者對母親的熱愛、感激和懷念之情。
3、認識中國婦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并使之發(fā)揚光大。
二、教學重點:學習老舍先生回憶散文的寫法和謀篇布局的精巧。
三、教學難點:對重點字詞和句子的理解。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有名的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話劇《月芽兒》《茶館》《我這一輩子》是誰的作品嗎?對了,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20世紀著名的現(xiàn)代作家,他的作品曾被譯為二十多國文字在國外廣為流傳。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老舍先生講述的他的母親的故事。
請同學們先瀏覽一遍課文,把生字詞找出來,查字典解決,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練習(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并能說出其意思):
殷勤 揣在懷中 撮土 挨打 掂量 喪事
殷紅 揣摩 一撮子 挨家挨戶 惦念 廿位
二、整體感知
1、讀課文,講出文中敘述了母親的哪些事,理清思路,學生概括,老師歸納總結(jié)。
參考:母親的身世;
母親的出嫁、生“我”;
母親的勤儉持家;
待人接物,為人處世;
保護兒女;
愛子情深;
母對兒的理解、牽掛;
兒對母的想念;
兒對母的哀悼、感激和懷念。
齊讀最后一段一起感受一下作者的感情。加深對這種感情的理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悲痛及對母的感激、懷念。
2、文中所敘述的事例體現(xiàn)了母親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母親形象?學生討論并歸納總結(jié)。
參考:反映了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zhì):吃苦耐勞、勤儉、愛清潔、熱情好客、樂于助人、能忍讓、不怕吃虧、堅強、勇敢
(軟而硬的性格)愛子情深、無私
第二課時
三、探究研讀
1、回顧上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對母親身世的敘述在全文來說有什么作用?
母親既非大家閨秀,又非小家碧玉,而是出生在窮苦農(nóng)家,所以她從小就能吃苦,她的出生和小時候艱苦的生活也培養(yǎng)了她熱愛勞動的習慣,造就了她堅韌、吃苦耐勞的品格,所以這些敘述為下文寫母親的勤勞、“軟而硬的性格”埋下了伏筆。
2、文中“母親”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母親的呢?誰來說一說,這位母親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作者是通過什么描寫方法來刻畫母親形象的?
比如這句“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褪峭缿魝兯蛠淼暮谌玷F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這是通過什么來寫母親?對母親的手的描寫反映了母親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參考:母親的手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滅的記憶,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細致地描寫了母親的手,通過這些細節(jié)來表現(xiàn)母親熱愛勞動,勤勞能干,不怕吃苦的優(yōu)良品德,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勞動婦女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
3、再看還有哪些細節(jié)表現(xiàn)了母親的性格特點的?又分別是通過什么描寫來刻畫母親形象的?
學生舉例并說明其所用的描寫方法。如第十一段有這樣一段描寫:“除夕,我請了兩個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她遞給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這里用了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以“笑”、“愣”、“嘆”、“遞”等字寫出了母親神態(tài)的變化及感情的變化,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疼愛――雖依依不舍卻不曾挽留的深沉、內(nèi)斂而含蓄的愛。這些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等的手法,都細致地刻畫了人物形象,從某些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此外,還有心理活動描寫,外貌描寫,這些也是刻畫人物、表現(xiàn)人物的重要手法,也叫做細節(jié)描寫。
4、在這篇文章里,作者以感人的筆墨刻畫了一位偉大母親的形象,像一部紀錄片一樣記錄了這位母親感人的人生歷程。同時,在這位母親的人生路上也有作者的足跡。因為其中也穿插了作者自身的經(jīng)歷和感想,即在寫法上有敘述,也有議論、抒情。作者不僅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懷念之情,還寫了母親的性格對“我”的深刻影響。再次讀一讀課文,找一找,有哪些語句寫出了母親對“我”的深刻影響?
“從這里,我學會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還被我保存著。”
“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習性,還未全改,盡管生活是這樣清苦,因為自幼兒看慣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
5、作者在文中寫道:“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蹦赣H對我進行的是什么樣的“生命的教育”?
參考:母親不識字,講不出什么大道理,她給“我”的教育不是語言上的,而是行動上的。不是通過言傳而是通過身教,她在生活中默默地影響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在習慣、性格、為人處世等方面給予“我”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6、談一談你學完這篇課文后有何感想。
引導和結(jié)語:母親是我們?nèi)松械牡谝晃焕蠋?,她辛辛苦苦地撫養(yǎng)我們長大,默默地奉獻著無私的母愛,溫曖著我們的心,教我們學習做人,學會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母愛,感謝母親、尊敬母親、關(guān)心母親,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母親!不僅要尊敬自己的母親,也要尊敬天下所有的母親!
四、擴展延伸
找一些有關(guān)母愛的文章進行朗讀并比較寫法異同。
第二篇:《我的母親》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截取人物最典型的經(jīng)歷來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
2了解文中的議論起到的深化主題、加深情感的作用。
3體會文章的細膩、真摯、深沉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采用討論、質(zhì)疑、比較、拓展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典型的事例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寫法。
2這篇散文的情感于平淡中見真情,可通過反復誦讀來體會語言細膩、真摯、深沉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章中表現(xiàn)母親對子女的愛護、關(guān)懷之情,體會字里行間飽含的子女對母親的愛戴之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截取人物表現(xiàn)中最典型的經(jīng)歷寫人物。
【難點】語言細膩、真摯、深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閻維文演唱的《母親》。同學們喜歡這首歌嗎?這首歌之所以廣為傳唱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歌頌的是超越時空界限的、在天地間永恒激蕩的母愛。今天,我們要學習鄒韜奮先生的《我的母親》,去認識一位20世紀初的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作者
鄒韜奮,新聞記者、政治家和出版家。著有《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等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文筆質(zhì)樸,情文并茂。
2指導學生積累字詞(給加點的字注音)
憧憧躡手躡腳娓娓動聽女紅萬籟俱寂歉疚惺忪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抓住典型事例,探討母親形象
思考:
(1)作者回憶了母親的哪幾個生活片段?請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給3---6節(jié)加上小標題。
(2)這四個典型事例分別表現(xiàn)出母親性格中具有哪些閃光點?
(3)這篇文章除了刻畫母親的形象以外,還反映了舊社會壓抑、埋沒婦女才能的社會內(nèi)涵,從文中哪些話可以看出?
〔點撥〕設(shè)計此題的目的是既讓學生掌握課文內(nèi)容,同時也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答案可以是豐富多彩的。
(1)歡悅?cè)岷偷娜輵B(tài)、娓娓動聽的講述、淚如泉涌的痛苦、日夜勞碌的身影等。
(2)第一個片段表現(xiàn)母親“活潑的、歡悅的、柔和的、青春的美”以及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第二個片段表現(xiàn)母親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對只子女啟蒙教育的循循善誘。第三個片段表現(xiàn)母親的矛盾心理以及對子女的無限憐惜和愛之情。第四個片段表現(xiàn)母親的勤勞和奉獻。
(3)作者在文章中表現(xiàn)了對被舊社會壓抑和埋沒的婦女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如:“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寧查氏’……名字”“如果母親生在現(xiàn)在,有機會把自己造成一個……良師?!薄暗俏矣X得她的可愛的性格,……更有貢獻的分子?!?/p>
2探究思路
思考:四個片段作者是如何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可讓學生討論完成)
〔提示〕前三個片段基本上是按時間順序,從“兩三歲”,寫到“十歲”,第四個片段寫的是八歲。作者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前三個片段側(cè)重在母親,主要表現(xiàn)母親可愛的性格和能干才具,而第四個片段雖然也贊頌了母親的辛勞,但側(cè)重點在我,透過一個八歲男孩的心靈,寫出孩子對母親的愛戴和歉疚,文章流露的情感又更進了一層。
3提煉信息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為鄒韜奮的母親寫一則墓志銘。
〔提示〕:如:平凡的人,偉大的心。
4課堂小結(jié)
有人說過:“父母對子女的愛,尤其是母親,是人類最高尚純潔的、美好的感情?!北疚纳钋榈鼗貞浟岁P(guān)于母親的幾個片段,表現(xiàn)了母親的可愛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現(xiàn)了對舊社會被壓抑和埋沒的婦女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第2課時
(一)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精讀第三、四個片段,探討兩種矛盾心態(tài)(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研討:)
(1)“清算”功課時,作者將母親的矛盾心態(tài)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找出文中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想一想,母親為什么這樣痛苦?
(2)夏夜,母親為我做布鞋,我心里有好多歉疚,可是又不敢說出口,如何理解孩子的這種矛盾的心態(tài)?
2理解文章運用的描寫和議論等表達方式的作用
思考:
(1)課文在敘述事例后,用了大量的“現(xiàn)在追想、現(xiàn)在想來、如今想起”等詞語,為什么?
(2)本文在記敘描寫中穿插了一定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點撥〕
(1)文章用較多的筆墨寫我的心理,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對母親的深刻理解,引發(fā)讀者和作者思想上的共鳴。
(2)畫龍點睛。或分析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或評價敘寫內(nèi)容,或拓展主題。特別是結(jié)尾,全是議論,概括母親的良好品質(zhì),表現(xiàn)對封建社會的憎恨和譴責。
3探討封建制度的罪惡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你認為鄒韜奮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點撥〕重教育,重文化,對子女要求嚴格,這是好的;有母愛的溫暖,有母親努力勞作的榜樣,有文學熏陶,這些是好的。但是體罰是不可取的。這個家庭仍是一個封建家庭,婦女在家庭中沒有地位,母親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母親早逝也說明當時生活條件和醫(yī)療條件極差。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不可能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4品味本文細膩、真摯、深沉的語言
結(jié)合“探究練習二”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評說。
5理解截取法
比較《我的母親》和《背影》在選材上的異同
〔點撥〕《我的母親》和《背影》都采用了截取法。但《背影》是截取人物狀態(tài)中最鮮明、最動人的瞬間-----背影來構(gòu)建文章的;《我的母親》截取人物表現(xiàn)中最典型的經(jīng)歷-----四個片段來表現(xiàn)人物。
(二)總結(jié)反思拓展延伸
在你的人生歷程中,母親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敬重母親的哪一點?你最苦惱母親的哪一點?如今身處幸福中的我們該怎樣回報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