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關于留守老人調查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關于留守老人調查報告》。
第一篇:農村孤寡老人調查報告
山西省農村孤寡老人的調查報告
中北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賈洋
前 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老齡化人口不斷增多。尤其是近幾年許多農村人進城務工,以及老人的保守,人們對孝文化的意識的淡薄等各種各樣的原因,農村孤寡老人逐漸增多。他們收入微薄,忍受病痛的折磨,有的甚至還要下地種地。由于農村的文化建設十分的匱乏,他們每天只能曬太陽,三五個拉家常(這或許就是他們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了),但更多時候是在用睡覺來打發(fā)自己的生命。曾經為了我們及這個社會**苦苦地付出一輩子的農村老人,卻要在晚年承受這般痛苦,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話題。
基于這樣一個現狀,我做了一個關于山西省農村孤寡老人的社會調查。本調查通過深入的訪談式的了解與調查,試圖展現農村孤寡老人的基本情況,生活現狀,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并在此基礎上 探討出一定的解決辦法。旨在希望更多的人關注農村的孤寡老人,切實地幫助他們。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終。關心和救助農村孤寡老人這一社會弱勢群體,妥善解決他們的生產生活,使他們能夠體會到社會的親情與溫暖,
本次調查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偶遇抽樣方式,對奇村,嘉禾,蔚野,柴家莊,屯莊,劉家莊進行了實地的實地調查采訪,了解他們的最基本的生活情況。調查實地調查采訪的對象為農村孤寡老人。孤寡老人是指無配偶,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沒人照顧的人,年紀超過60周歲,喪失勞動力的人。本次調查數據分析采用的工具為spss數據分析。
在實地調查采訪當發(fā)現中,農村老人的養(yǎng)老方式基本為家庭養(yǎng)老,子女多在自己的身邊。農村孤寡老人較少。同時,有一部分老人對社會調查高度敏感,不愿意過多透露自己的情況。
正文論述
本次調查涉及到的是農村孤寡老人(孤寡老人是指無配偶,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沒人照顧的人,年紀超過60周歲,喪失勞動力的人)。下面將分為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分析農村孤寡老人。
一 基本情況
從本次調查的基本情況來看, 農村孤寡老人的男女*別比各占一半,但有一個現象比較明顯。男*孤寡老人一般為一直未娶的單身男*,即為光棍,據調查了解,基本上是由于年輕時,家里貧窮,娶不起媳婦造成的。女*孤寡老人為子女不在身邊或老伴早已去世的女*構成。
下圖為農村孤寡老人的的教育程度說明。7%的農村孤寡老人為中學教育程度。36%的農村孤寡老人未受過文化教育。36%的農村孤寡老人上過民校,且通過民校的學習,學會了讀寫漢字。21%的農村孤寡老人上過民校,但不讀寫漢字。年齡越大的農村孤寡老人,接受的文化教育越少。女*普遍比男*接受的文化教育要低,這與社會的傳統觀念的分不開的。
農村孤寡老人的年齡分布如下:
從上表來看,農村孤寡老人主要集中在70歲到90歲之間,60歲到70歲之間次之,90歲以上很少。
上圖為子女情況,近一半的農村孤寡老人為沒有子女,即為單身,全部為男*孤寡老人。有一成的孤寡老人的子女一個或多個已經去世。其余剩下的當中,這些老人均為子女不在自己的身邊。
二 生活情況
生活作息時間:
早晨起床時間
晚上休息時間
從生活作息時間表上可以看到,農村孤寡老人起床時間大多集中在6點到8點之間,有少部分老人會早起去鍛煉身體(走到某個地方然后再走回來)。睡覺時間大多集中在9點到10點之間,7點到8點之間。年齡大的老人,沒有電視或是電視不能看的孤寡老人,睡得較早,集中于7點到8點之間。60到70歲之間的年齡較小的睡覺大多集中于9點到10點之間。由此可以看出,農村孤寡老人,睡覺的時間很早,起床時間較早。這無不與他們內心的孤獨寂寞,苦悶有關。
做飯吃飯情況:
注:困難為做飯困難
從表中可以看出多數人會做飯吃飯次數為3次,飯吃飯次數為2次以及做飯困難的較少。在實際接觸中,他們他們的飯菜也頗為簡單:饅頭,咸菜,掛面,餅子等。
上圖為農村孤寡老人的身體基本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身體好的農村孤寡老人所占的比例不大,14%。這部分老人一般具有勞動力,可以下地干活。57%的農村孤寡老人或多或少總會有些身體問題。其中,長期病,,腿疼,眼花,耳聾,牙齒不好是農村孤寡老人中最普遍的身體問題。29%的農村孤寡老人患有大的疾病,例如腦梗塞,半身不遂等。農村孤寡老人一旦患有疾病,勞動力喪失,生活自理也成為了一個問題。 下圖為農村孤寡老人所居住的房屋的基本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50%的是土砌房, 29%的是瓦房, 14%的是危土砌房,其他是住在村委大院等。危土砌房是屬于住著比較危險的土砌房,下雨隨時可能塌掉等。瓦房相對較好些,不漏雨,冬天不冷。土砌房就比較差了,下雨時,普遍不同程度的漏雨。年代久遠的土砌房很容易成為危房,影響孤寡老人的生命安全。
農村孤寡老人的收入來源比較單一。36%的農村孤寡老人有了低保的補助,43%的農村孤寡老人有了五保的補助。14%的沒有低?;蛘呶灞?,生活比較困難。農村孤寡老人一般有莊稼地。身體好的孤寡老人,自己還要下地,一般男*孤寡老人。女*孤寡老人及沒有勞動力的農村孤寡老人都會把地租出去,一般租給了自己的熟人和遠房親戚,可以得到一些租金。 有子女的農村孤寡老人,很少能獲得子女的錢的給予。在調查的對象中,有一位叫劉志厚的農村孤寡老人,在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兵,每年有4000元的補助,這就是在實地調查采訪對象中最特殊的了。
農村孤寡老人的生活支出很少,基本上是生活必須支出。其中,冬天燒爐子取暖用的塊碳是大頭之一,每年都要支出800元左右的錢來購買塊碳。對于杜銀成老人來說,800元左右的塊碳是她一年支出的四分之三。從身體情況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農村孤寡老人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種類的疾病,*費也是一個很大的支出。對于趙旭桃,陳文先這樣長期患病的老人老說,*錢一直占著他們支出的主要地位。其他支出為日常油鹽醬醋類的消費支出。另外,農村孤寡老人很少買衣服(要買也是買特別必須的,如暖鞋等)。他們大多穿別人不穿而送給他們衣服或是很早以前買下的衣服。
農村孤寡老人使用電器設備的情況。除了,劉貴和一家沒有電視外其他農村孤寡老人家里都有電視。三成的電視是壞的。只有一成的家里使用電磁爐和電話,這些也往往集中于60歲-70歲之間的孤寡老人。
三 精神狀態(tài)
在實地調查采訪中,所有的農村孤寡老人最常用消磨時間的辦法有多樣。和閑下來的農村,大街上總會有或大或小的人群閑聊,老人們常常就是到這樣的人群閑聊,一坐就是一上午,一下午,一天。當天氣不好時,或其他原因,無法出去閑聊時,就在家里睡覺,一睡就是一天。有時老人們會到別人家去串門,一般去年齡差不多的別人家里閑談。像沈玉蓮這樣的老人,腿腳不便,同時周圍沒有能聊天的老人以及沒有鄰居,每天只能坐在離家不遠的巷口注視著過來過往的人,車輛。劉貴和老人,幾乎沒有人和經常他接觸,甚至是充滿了嫌棄。老人說,去集市買東西,坐車有人會嫌棄!劉貴和老人一個人常常獨來獨往于村子的大街小巷。
老人們看電視,看的節(jié)目主要集中于新聞和戲曲。男*孤寡老人常???新聞與地方新聞。除此之外,和女*老年人一樣,喜愛看戲曲節(jié)目。老年人的電視接收設備很差,往往只能收看一個山西臺,這使得電視不能更好地幫助老年人解悶
四成的農村孤寡老人會養(yǎng)一些小動物來解悶,例如常見的有貓,*,還有老人養(yǎng)著鳥。養(yǎng)小動物能夠減輕他們的孤獨與寂寞。鄭在雙老人說:[院子大了,有些悶,有個*呀,貓呀,可悶些!"農村孤寡老人家家都有電視,但有一部分是壞的。老年人解悶倒是想看電視,由于腿腳或是力氣的問題,無法自己能處理,也不能拿去修理,更加苦悶了。
農村孤寡老人普遍對自己的生活,生命呈悲觀態(tài)度。老人自己的時間很多,,有近一半的人盼著自己的死去。在問到杜銀成老人[一個人時會想什么"的問題時,她說[我就是在想多會就死了!"趙黃梅老人回答這個問題說道[活著,沒有指頭,沒有靠頭!無依無靠"[活著,天黑了,天亮了,憋死也就你一個人,餓死也就你一個人。你要是早上爬起來了,就是一天;你爬不起來,死了,還不是人不見!"在實地調查采訪完陳文先老人,要走道別時,我說寒假回來一定看望他,沒想到他卻說了句這樣的話[過年時,不知道還有沒有我了!"和王補娥老人談到子女來看望的問題時,她說[一年只有春節(jié)一次,來一次吧,也是瞎折騰,折騰上一氣,然后又走了!"。在和這些農村孤寡老人的交談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悲觀與無奈,對子女的傷心。
結論及建議
●農村孤寡老人 ,這個社會底層的群體存在的問題有:
1。 生活條件普遍較差
2。 生活收入普遍偏低
3。 生活單調,缺乏必要的文體活動
4。 老人內心普遍感到無望,苦悶
5。 身體普遍不好
6。 居住分散
●在調查發(fā)現一些農村老人的現象
在實地調查采訪當發(fā)現中,農村老人的養(yǎng)老方式基本為家庭養(yǎng)老,子女多在自己的身邊。雖然農村老人的子女就在自己的身邊(同在一個村),雖然會經常*的照看,但卻是各過個的生活。于孤寡老人一樣,他們也對自己的生活不滿與無奈,孤獨與苦悶。
●保障農村孤寡老人安度晚年的一些建議
1。國家層面
在國家層面上,進一步完善保障農村孤寡老人的法律法規(guī),不斷*保障農村孤寡老人的政策。加大對農村孤寡老人的補助力度,建立健全農村孤寡老人的醫(yī)療保障體系制度。適當的時候,以國家財政為基礎,省市縣各級財政為輔,在中心鄉(xiāng)鎮(zhèn),建立起中心敬老院,把全鎮(zhèn)全鄉(xiāng)的生活條件較差同時身體較差的孤寡老人納入到敬老院中,用財政補貼養(yǎng)老院的運營成本?;蛘撸焉顥l件較差的農村孤寡老人集中起來,給予他們好的房子,給予必要的補助,讓這些農村孤寡老人盡量自己生活,可以相互幫助,相互照應,生活不孤單,這也會使得社會能更好的關懷農村。同時,也要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要繼續(xù)發(fā)展[電影進村"
的活動,也要形成[戲曲進村"的活動。
長期來看,農村發(fā)展是解決農村孤寡老人社會保障問題的根本路徑。歸根結底,農村孤寡老人老人的社會保障還是農村發(fā)展的問題。正因為如此,如何保障農村孤寡老人就是如何解決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問題。所以,在國家層面上,仍然需要做好[三農"工作,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
[三農"工作是一件系統而復雜的工作,需要各部門在農村經濟發(fā)展上進行一定的政策傾斜,同時對全縣農村融資工作進行協調、指導和監(jiān)督。要完善惠農融資政策體系,在金融信貸等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及時研究*縣貸款貼息、擔保業(yè)發(fā)展、金融信貸、激活民間資本等方面的優(yōu)惠扶持政策,各級財政用于農業(yè)事業(yè)單位的經費要加大投入。也可由*組織實施,論*、推薦、儲備更多更好的農業(yè)項目供銀行和擔保機構篩選,向金融機構推薦生產經營好、發(fā)展?jié)摿Υ?、貸款風險小的優(yōu)質企業(yè)和農業(yè)生產大戶,以項目帶動信貸資金投入。各級農業(yè)(林業(yè)、水利)技術推廣機構要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實行技物結合,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向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領域延伸。通過*的統籌安排,實現科技興農。
農村是社會的一部分,它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我們也鼓勵社會資本的注入,社會資本的注入同樣具有巨大能量,可試行建立*、行業(yè)和社會資本參與的投資基金,如成立農業(yè)發(fā)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按照[*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將財政支農資金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貸款擔保、直接投資等形式,吸引社會資金、金融資金涌入農業(yè)生產經營領域,放大政策*支農資金的投資效應。要積極鼓勵優(yōu)質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yè)和企業(yè)集團面向市場,不斷發(fā)展從而帶動千家萬戶發(fā)展生產。要逐步形成社區(qū)集體經濟組織、國家經濟技術部門、各種民辦*技術協會(研究會)等組織相結合的服務網絡。 以市場為導向,積極發(fā)展貿工農一體化經營。通過公司或龍頭企業(yè)的系列化服務,把農戶生產與市場連接起來,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緊密結合。這是我國農業(yè)在家庭經營基礎上向*化、商品化、社會化生產轉變的有效途徑,也是發(fā)展[三農"的有效途徑。
2。社會層面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養(yǎng)老、愛老"本是*傳統美德,全力關愛身邊的孤寡老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依托大中專院校,社會各界公益組織社團,形成對農村孤寡老人[一對一"的幫扶的策略,建立健全社會關懷農村孤寡老人的長效機制。
逢年過節(jié),對農村孤寡老人進行捐助;或是平時,可以到農村孤寡老人家里坐下聊天,傾聽他們的聲音,排解他們的苦悶。
組織志愿者團隊,定期為敬老院和散居的孤寡老人提供各類志愿服務,推動社會公眾參與到關心幫助孤老的行動之中。
3。媒體層面
媒體要大力宣傳關于孝的中華傳統美德,批判那些拋棄老人的事情,教育*示人們尊重和關懷孤寡老人。在資訊如此發(fā)達的現在,可以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報道一些具體的事例,或正面或反面。
同時,也要展現農村孤寡老人的生活現狀,號召人們 關懷農村里的孤寡老人們。通過宣傳,吸引更多的社會目光關注孤寡老人,鼓勵和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共同關注孤寡老人,切實有效的改善孤寡老人生存環(huán)境,提高孤寡老人們的生活質量,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體會到[夕陽無限好"的美好展望。同時,讓社會各階層、各群體樹立和培養(yǎng)[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這種意識,讓所有人充分理解孤寡老年人的感受,更加積極的投入關愛孤寡老年人的行動當中,教育年輕一代養(yǎng)成[關愛老人、尊敬老人、扶助老人"的習慣,弘揚和傳承[敬老、養(yǎng)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有力推動社會養(yǎng)老機制的完善和構建社會主義*社會!
4。個人層面
個人要孝,對父母長輩要好好盡自己的孝。同時,也要用自己有限關懷農村孤寡老人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引導大家如何去幫助,關懷農村孤寡老人。遇到自己的身邊有農村孤寡老人,主動去詢問有什么困難,盡量去幫助他們。如果自己的能力有限,積極號召社會愛心人士,公益組織去幫助他們。如果有時間和精力,可以積極參加各種關心孤寡老人的志愿活動或者募捐活動。
●對社會及個人的*示意義
1。加強對孩子的[孝"的教育。
在前面我們就曾分析過,好多孤寡老人是因為兒女的不孝而不得不選擇獨自生活,這是這個社會的悲哀,這也是這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中一個搽不掉的污點。長期以來,[孝"一直被作為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教化的出發(fā)點。當然新時期的[孝道"并不是唯父母之命是從的[愚孝",而是在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做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柔無聲"。把[孝道"變成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情感,成為思想的一部分。要讓青少年明白:尊重長輩并不是迂腐,粗魯撒野并不是瀟灑,只有對長輩發(fā)自內心的尊重與愛戴,才是一個現代公民應有的素質與風范。只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輿論和媒體導向形成合力,青少年就會由愛父母和家人進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愛他人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
2。調節(jié)男女比例,防止*別比例失調引起的養(yǎng)老問題。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在孤寡老人中男*比例要遠大于女*,有相當一部分男*是沒有婚史的,也就是光棍,這是由于當時客觀的社會原因和主觀的要增加家庭勞動力而造成。而在現代社會中,由于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而且在*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中,男孩要遠多于女孩,這樣無形之中為男女比例增加了壓力,也為將來孤寡老人的養(yǎng)老問題埋下隱患。
3。好好讀書,知識改變命運。轉變自己思想,創(chuàng)造自己的天地。
農村的孤寡老人和城市孤寡老人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不僅在于他們的物質生活,更多地在于他們的精神世界。農村的孤寡老人由于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低,造成在思想方面比較傳統和保守,以至于和現在的社會在好多時候顯得格格不入,在交流溝通方面出現了較大的問題,在和社會接觸的時候選擇了沉默和自閉,這樣不知不覺中加重了他們的精神負擔,而且他們的觀念也不能很好的與時俱進,只會是更加的苦悶。
3。轉變社會風氣 ,養(yǎng)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的社會風氣。
現在孤寡老人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百善孝為先,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孝順長
輩的思想,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樹立好的榜樣。通過教育和宣傳大力宣揚*的傳統優(yōu)良美德--孝道,對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進行批評和斥責,凈化我們的生存空間。
結 束 語
實地調查實地調查采訪中,很多農村孤寡老人不愿意采訪。其中原因之一是我的實地調查采訪不能給他們實際帶來什么。確實!寫這份報告完,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能給他們帶去什么!
或許真誠的呼吁以及實際的行動便是*吧!
第二篇:農村老人調查報告
中國農村正在經歷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老年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變化。在這一轉型過程中,老年人和空巢家庭比例的快速增長將直接影響我國養(yǎng)老保障體系和養(yǎng)老服務體系的建設,以及農村老齡化問題的全面解決。為了了解農村老年家庭空巢的發(fā)展狀況及其對農村家庭養(yǎng)老的影響,20xx年XX月,國家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了農村空巢和空巢樣家庭老年人狀況調查。報告如下:
一、基本信息
調查使用了國家統計局批準、中國老齡研究中心在XX和XX實施的兩次中國老年人口調查的數據,結合了北京、河北、江蘇、浙江、黑龍江、江西、河南、安徽、重慶、甘肅等1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典型調查。調查對象是農村空巢和空巢家庭的老人,即沒有孩子(包括媳婦、女婿),或者有孩子但不一樣的老人。
空巢老人家庭有兩種類型:
1.獨居;
2.夫妻戶。
空巢老人家庭包括三類:
1.代際家庭(老年人與未成年的孫子或孫子生活在一起,這被稱為留守家庭);
2.兩代老年戶(老年人隨父母生活);
3.與同戶其他人(老年人與其兄弟姐妹或照顧者等共同生活。).
XX農村空巢和空巢樣家庭3288萬戶,占農村老年家庭總數的48.9%,比XX的44.9%高出4個百分點??粘埠涂粘矘蛹彝ダ夏耆?742萬人,占全國1.08億農村老年人口總數的43.9%。其中空巢家庭老人占38.3%,空巢家庭老人占5.6%。除了代際家庭從XX年的4.4%下降到XX年的3.7%外,其他家庭的比例都有所上升。獨居家庭數量從13.3%增加到14.7%,夫妻數量從26.7%增加到27.7%,與他人同住家庭數量從0.5%增加到2.1%,兩代老人家庭數量從0.4%增加到0.7%。
空巢和空巢樣家庭的分布存在明顯的地區(qū)差異。東部和中部省份空巢比例相對較高。比如山東、河北、江蘇的老年空巢、空巢式家庭比例超過60%,北京、河南、浙江、安徽、遼寧也超過50%。陜西、廣西、云南等西部一些省份不到30%。省內分布差異也很明顯。在嚴重的地方,90%的青壯年都在村里外出,幾乎都是呆在家里。
隨著老年人的老齡化,空巢和空巢樣家庭的比例下降。在農村地區(qū),60-69歲的年輕人有50.2%生活在空巢和空巢式家庭中,80歲以上的老年人減少到40.5%??粘埠皖愃瓶粘布彝サ睦夏耆擞?4.9%與配偶同住,28.8%喪偶。
老年人空巢和空巢樣家庭有明顯的區(qū)別。大約五分之二的老年人自愿與他們的.孩子分開居住。夫妻是這類家庭中最常見的家庭,主要是年輕人和老年人,他們的身體和生活條件都比較好。48.3%的老年人被迫與子女分開居住。其中30.7%的老人想和孩子住在一起,但是因為孩子不孝,婆媳關系緊張,或者孩子外出發(fā)展,不得不一個人呆在空巢里。17.6%的老年人愿意去養(yǎng)老院,但是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又不是入住對象,或者當地沒有養(yǎng)老機構,所以不能去。
二、主要問題
空巢老人和空巢家庭老人的生活問題不僅是農村老人面臨的普遍問題,也是他們的孩子缺勤帶來的特殊問題。
(1)養(yǎng)老保障不穩(wěn)定。
農村空巢和空巢樣家庭從事生產勞動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高近5個百分點,占47.4%,子女接受資助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低6.6個百分點,占59.5%??粘埠涂粘布彝ダ夏耆四耆司杖霝?373元,約是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4/5。受自立能力、子女自身經濟狀況、贍養(yǎng)老人意識淡薄等因素影響,空巢和空巢式家庭中39.6%的老人感到經濟困難,49%認為缺乏經濟保障,只有13.6%接受政府和集體救助。
(2)缺乏基本醫(yī)療保障。
27.2%的空巢老人和空巢家庭老人健康狀況不佳,65.5%患有慢性病。57.8%的人沒有享受任何形式的醫(yī)療保險。參加新型合作醫(yī)療的老年人大多反映合作醫(yī)療報銷門檻高、報銷率低、報銷手續(xù)過于復雜、門診藥費過高但無法報銷、住院需要墊付大額押金。由于上述原因,70%的空巢和空巢式家庭的老人生病后不就醫(yī)。拖動疾病很常見。
(3)護理服務供需矛盾突出。
20%,約948萬生活在空巢或空巢式家庭的老年人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7.5%的老人需要照顧,11.3%的老人得不到照顧,比非空巢家庭老人高出8.4個百分點??粘埠涂粘彩郊彝ダ先说恼疹欀饕揽颗渑?,占52.3%,國家、集體和養(yǎng)老機構居家服務僅占2.9%。相比之下,非空巢家庭老人的照顧主要依靠子女,占64.1%。
(4)獨居老人面臨生命風險高的問題。
獨居老人(包括散居五保老年人大約有1004萬。其中,52.4%感到經濟困難,18.4%需要照顧但無人照顧,53.6%經常感到孤獨,21.0%感到不開心,7.5%有自殺念頭,均顯著高于其他老年人。統計分析顯示,農村60%的獨居老人面臨著經濟困難、健康不佳、需要照顧和孤獨中的至少一種,近19%的獨居老人面臨著兩種以上的生活風險。
(5)隔代戶和兩代戶老人生活壓力大的問題。
孩子們出去工作,把祖父母留在家里。留下來老年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總數的3.7%,接近400萬。他們不得不從事農業(yè)生產并照顧他們的孫子。他們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健康狀況最差。54.7%的老年人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比前一年更差,69.3%的人患有慢性病,41.7%的人在調查前兩周處于患病狀態(tài)。這些指標明顯高于其他空巢和空巢樣家庭。兩代老人既要養(yǎng)活自己,也要贍養(yǎng)年邁的父母。他們參與農業(yè)勞動的比例高達80%,只有44.3%的人從子女那里獲得經濟支持。醫(yī)藥費最大。年人均住院費用達到1827元,遠高于其他空巢和空巢樣家庭的1068元。
三,農村老年家庭空巢現象及問題原因
(1)農村老年家庭空巢化是人口、經濟、社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情況還會繼續(xù)。
農村老年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原因之一是五六十年代的人口高峰,70年代以來實行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父母紛紛步入老年,老齡化加速。二是農村人口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數量增加,老年家庭空巢期延長,兩代老人家庭數量也增加。第三,在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中,大量農村勞動適齡人口向城鎮(zhèn)遷移,留守老人增多。第四,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愿意兩代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數量增加。上述因素的持續(xù)存在,必將推動農村老年家庭空巢化的進一步發(fā)展,空巢化、類空巢化將成為我國農村老年家庭的重要生存形式。
(2)兒童缺勤削弱了家庭養(yǎng)老的作用。
老人自立、夫妻互助、子女贍養(yǎng)是傳統家庭養(yǎng)老的三大支柱,因為子女在家庭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缺勤,失去了支撐家庭養(yǎng)老的穩(wěn)定結構,影響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突出表現為缺乏照顧者和精神慰藉,同時增加了老年人的勞動負擔和自我贍養(yǎng)負擔。獨居的老人失去了配偶的支持,那些和他們的孫子生活在一起的人也失去了支持。留下來老人增加了世代撫養(yǎng)的負擔,兩代老人的家庭是養(yǎng)老保險。難度相對多一些。
(3)農村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發(fā)展滯后,導致部分老年人養(yǎng)老和護理服務真空。
家庭養(yǎng)老功能不足,老年人對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的需求增加。由于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障覆蓋面窄、水平低,社會福利服務基礎設施匱乏,社會養(yǎng)老服務不發(fā)達,老年人的養(yǎng)老尤其是服務需求得不到保障。調查顯示,32.8%的空巢和空巢式家庭老人需要居家家務服務,而本地只有7.0%有這種服務,35.4%需要居家養(yǎng)老,只有6.3%能提供居家養(yǎng)老,17.6%需要入住養(yǎng)老機構,與老人的需求相差甚遠。
(4)農村老年家庭空巢現象及其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措施不力。
主要表現為:一是政策缺勤。地方居家養(yǎng)老政策和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主要針對城市,很少有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政策。第二,觀念落后。在一些地方,工作理念仍然存在。家庭養(yǎng)老金事實上,對于農村老人空巢對問題關注不夠。第三,缺乏有效的措施。農村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落后,社會組織不發(fā)達,農村養(yǎng)老服務問題很難解決?;谏鲜鲈颍粘怖先思彝ピ黾訋淼恼疹櫡諉栴},在很多地方都沒有提上日程。
(5)對老年人的尊重感和贍養(yǎng)概念已經消失。
農村地區(qū)關注老蕭晴現象相當普遍,少數子女視老人為累贅,部分子女多的家庭推卸贍養(yǎng)義務。婆媳關系緊張。媳婦是主人,養(yǎng)孩子不能防老。外出打工的孩子忽視家中中老年人的生活安排,缺乏與老人的接觸。和娶一個女兒,不要撫養(yǎng)母親。傳統習俗等等。這些因素導致了一些老人的贍養(yǎng)失敗。
四.對策和建議
農村老年家庭的空巢伴隨著農村人口的老齡化和高齡化。在城市化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影響下,依靠老年人勞動自救、子女撫養(yǎng)和土地保障的傳統養(yǎng)老模式進一步受到挑戰(zhàn),需要從整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服務的建設中進行綜合考慮和應對。在繼續(xù)鞏固家庭養(yǎng)老的基礎上,大力發(fā)展社會養(yǎng)老保障和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社會養(yǎng)老和家庭養(yǎng)老相結合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是保證包括農村空巢家庭在內的廣大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服務需求,解決新時期農村老齡化問題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為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將所有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納入保障范圍,考慮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采取措施給予優(yōu)待和照顧。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可以降低貧困老年人的門檻,提高補貼標準。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可以考慮免除70歲以上老年人的參合費用,對參加合作醫(yī)療的老年人在個人賬戶計入金額和報銷比例上給予優(yōu)惠,適當擴大老年人常見慢性病門診報銷種類。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為貧困重疾老人開辟綠色通道。積極探索建立農村老年人非繳費型養(yǎng)老金制度。對不享受社會保障待遇的8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可以發(fā)放生活補貼,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醫(yī)療需求。
(二)加快建立農村社會養(yǎng)老服務體系。
加強農村綜合養(yǎng)老服務機構建設,提供優(yōu)質服務三無在老年人等傳統服務對象的基礎上,將服務對象擴展到年老、患病、殘疾、獨居、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該院已委托老年人一號在農村社區(qū)建設綜合養(yǎng)老服務設施,依托該設施為老年人現場提供生活護理、文化體育娛樂、法律服務和宣傳教育服務,逐步形成生活維護、定點和上門服務相結合的養(yǎng)老服務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村集體要積極出資設立養(yǎng)老服務公益性崗位,積極倡導鄰里互助、志愿者互助、老人互助。以單戶家庭、代際家庭和兩代老人家庭為重點,特別是年老、貧困、患病和無法自理的老人,應建立聯系和援助制度,制定有效的應急措施,照顧好他們的生活。
(三)充分發(fā)揮家庭養(yǎng)老的基礎作用。
進一步推動簽訂農村家庭贍養(yǎng)協議,鞏固家庭贍養(yǎng),督促流動兒童妥善安排留守老人生活生產。加強敬老的法制教育和道德宣傳,將敬老孝納入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鎮(zhèn)評選表彰內容,改變不良習俗,構建和諧家庭關系。加強對老年人的宣傳教育,幫助老年人加強生命安全自我保護,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措施,提高老年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四)加強對農村老齡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老齡化問題納入農村改革發(fā)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研究解決。要制定促進農村養(yǎng)老服務的農村養(yǎng)老服務機構、設施發(fā)展規(guī)劃和政策措施,并將相關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將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農村養(yǎng)老服務發(fā)展納入部門工作安排,切實承擔起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福利服務、醫(yī)療衛(wèi)生、安全保障、權益保障和積極文化生活的責任。要建立健全縣鄉(xiāng)兩級老齡工作機構,保證必要的人員和經費,發(fā)揮好綜合協調、檢查監(jiān)督作用。在農村基層,一般應建立農村老年人協會。在村委會的領導和支持下,實現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積極調解涉及老年人的糾紛,維護老年人權益,激活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組織老年人自助互助。
第三篇:農村留守老人調查報告
農村留守老人問題調研——以xx村為例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現在在農村僅憑耕種所得收入已遠遠滿足不了人們正常的生
活需要,其中,大多數年輕人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紛紛選擇背井離鄉(xiāng)去城市打拼。因而,留守老人這個特殊群體不斷擴大,成為我國新農村建設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本次調研主要以走訪、查閱文獻、入戶調查等方法對農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現狀、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造成農村留守老人養(yǎng)老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養(yǎng)老問題的幾條建議。
關鍵詞:留守老人、農村、現狀、對策
一、留守老人概念的界定
目前相關的各權威部門并沒有對留守老人給出其明確的定義。
一部分學者從老人年齡角度考慮,例如王學芳在《農村留守老人養(yǎng)老支持網絡結構探析》一文中,則認為留守老人是子女長期外出流動時留守在戶籍地村的60歲以上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指出了留守老人的年齡限制。
也有一部分學者從子女外出原因及外出時間角度考慮,例如陳浩(2007《農村留守老人養(yǎng)老問題研究》)一文中的界定: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農民工在進城時把父母留在了農村,催生了留守老人這一特殊的群體。我們把這種由于農村人口遷移引起的特殊現象所構成的老人群體稱為農村留守老人群體。
還有學者從子女及子女配偶是否在老人身邊的角度考慮,例如:王樂軍《濟寧市農村留守老人生存質量及影響因素研究》一文的研究對象為濟寧各縣市農村留守老人,其農村留守老人的確定標準為:常住農村的老人,年齡大于等于60周歲;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因外出工作均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者。突出子女及子女配偶都不在老人身邊。因此,本文對留守老人的概念做了一個具體的定義: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長期離開戶籍地的60周歲以上或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二、農村留守老人生存現狀
(一)家庭氛圍缺失、精神生活單調
由于子女們外出打工,老人們在生活上缺人照顧,精神生活單調,很是孤獨。很多年邁的老人必須自給自足,但是他們已經年邁,更需要子女的照顧。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子女外出后,電話稱了老人與子女的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時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老人大多過著“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的寂寞生活。
(二)生活來源缺乏應有的保障 大部分的留守老人基本沒有經濟來源,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比如通過種植莊稼,像小麥,花生,油菜,還有種菜等再拿到菜市場上賣所得,收入來源單一。在走訪中,我發(fā)現,一般老人都是用柴火來做飯,每年的秋天,他們就會上山砍柴以備過冬。就拿我的奶奶舉例,她一年四季始終住在一座可能被年輕人叫做“破爛房”的地方,一個人生火做飯,一個人生活,這在人們看來會是相當可憐和孤獨的。而且,她是沒有養(yǎng)老和醫(yī)療保險的,就算有,也只是很微小的福利。因此,在農村地區(qū),留守老人的生活保障問題顯得十分突出,應得到社會和國家的重視。
(三)生活照料問題
子女對父母的生活照料需以空間距離的接近為基礎,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兩代人的分離,因此子女的鄉(xiāng)城遷移客觀上減少了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安全和醫(yī)療等方面得到的照料,使留守老人普遍處于家庭照料不足的困境。另外,家庭代際關系的失衡、尊老敬老養(yǎng)老關系的淡化,加劇了留守老人的艱難處境。
(四)就醫(yī)難、醫(yī)療費用不足問題突出 疾病是威脅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最大殺手。在所調查的留守老人群體中,基本上都患有慢性病和多種疾病。許多人都是中年就醫(yī)服藥,在自己的年收入或子女供給的生活費用中有一大部分都用于治病、買藥上。盡管老年人治病服藥是不足為奇的正?,F象,但是因治病花去的昂貴醫(yī)藥費,確實成為老齡化家庭長期處于貧困狀態(tài)的“無底洞”。甚至是引起親情脆弱化、家庭關系不和的主要矛盾。
(五)隔代監(jiān)護問題 自改革開放初期以來,農村勞動力大規(guī)模向城市涌動,由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組成的隔代家庭在農村日益普遍。隔代監(jiān)護對監(jiān)護者和被監(jiān)護人都產生影響。留守老人作為監(jiān)護者,監(jiān)護孫輩無疑加重了自身的負擔;而留守兒童作為被監(jiān)護人,由于留守老人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方式失當等不利于留守兒童成長發(fā)展。而隔代親使老人易嬌慣溺愛孫輩,使留守兒童養(yǎng)成不良習慣,影響其健康發(fā)展。
(六)農村治安狀況堪憂
隨著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盜賊也越來越多。他們專揀在家務農的“空巢老人”下手,作案手法嫻熟,情節(jié)惡劣,就像當年鬼子進村一樣,毫發(fā)不剩。而且作案越來越高調,次次都能得逞。一般來說,老年人對自己的財物缺少防范保護的意識,容易使犯罪嫌疑人得手,部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不知或不敢向司法機關求助,這些侵害農村留守老人的犯罪對社會治安和人們的心態(tài)影響很大。如何保護農村留守老人的合法權益,讓老人安度晚年,是家庭、社會的共同責任,需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三)留守老人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推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推進,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向城市謀發(fā)展,老人們留守農村,是不可回避的實際狀況。自留地及宅基地因素也是老人堅守農村的重要原因。
(二)農村老人的自身特點。
農村老人對原居住地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的留戀、良好的生活關系網絡和老年人對城市生活的排斥感等,是導致城市化過程中老人留守農村的因素。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農村留守老人經濟上的低收入、生活上的低層次、政治上的低影響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決定了他們很難依靠自身力量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農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的愿望。
1、加強社會扶持力度,增強老人的社會保障水平。從長遠看,通過社會保障體系使老人安度晚年,是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問題的重要途徑。政府應給農村老人以國民待遇?,F代社會是一個生產社會化的社會,與其相配套,過去由家庭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一定要走向社會化。因此,要建立健全農村地區(qū)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打破城鄉(xiāng)二元社會保障體制,縮小城鄉(xiāng)差距,使留守老人“老有所養(yǎng)”。
2、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就近就業(yè)。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問題,只有大力發(fā)展農村生產力,提高廣大農民的致富能力,這親才能讓外出務工人員“ 落葉歸根”。政府應加大力度,把農村經濟發(fā)展起來,應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傾斜,在實用技術、科普知識上給予支持,千方百計地把農村經濟發(fā)展起來,用經濟成果“留人”“留心”。
3、舉辦農村養(yǎng)老福利事業(yè),借助社會力量撫養(yǎng)老人,使老有所養(yǎng)。有的地方,由鄉(xiāng)、村組織牽頭,通過批發(fā)商引資等多種渠道興辦養(yǎng)老院、托老所等,對于年齡較大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可以考慮由其子女出部分錢,搬進托老所,進行社會養(yǎng)老。
4、完善農村醫(yī)療制度。留守老人、大多體弱多病,門診費用大。按照目前農村醫(yī)療保險規(guī)定,只有住院才能得到較多的費用報銷,而村級的門診費報銷比例低,但事實上老師選擇在村級的門診看病,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費報銷比例的同時,提高農村人村級門診費的報銷比例,切實解決他們看病貴的問題。
5、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民警要以案說法,對老人們進行日常自身安全防范、突發(f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等宣講,教育農村留守老人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法制意識,一旦發(fā)現被詐騙要及時報警。各鄉(xiāng)鎮(zhèn)建立專職治安巡防隊,在鄉(xiāng)鎮(zhèn)派出所指導下工作,以彌補警力不足。結束語:
當今,農村留守老人問題儼然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留守老人在經濟上缺乏保障、生活照料不足、農業(yè)生產負擔重、治安狀況不好等生存狀況不容樂觀,想要改善農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狀況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使留守老人能夠真正享受天倫之樂。
留守老人調研報告
對留守老人調研報告
關于關愛農村留守老人兒童的調研報告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調研報告
第四篇:農村老人調查報告
農業(yè),目前在很多鄉(xiāng)村仍是一種重體力勞動。當需要重體力勞動者的鄉(xiāng)村,因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時,老年人――這個體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體,將面臨怎樣的困難?湖北竹溪縣不久前的調查結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不久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民政局成立20個調查小組,分赴全縣各鄉(xiāng)村,入戶調查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顯示:農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難”――生活難、看病難、辦事難、得到情感慰藉難。
竹溪縣位于鄂西北山區(qū),屬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由于經濟欠發(fā)達,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全縣60歲以上農村老人有4.9萬人,其中“空巢老人”1.88萬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總數的38.39%。
收入不足――近九成仍須從事農業(yè)生產
100元能干什么?對城里人來說,可能買件衣服都不夠,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個月的所有“收入”加起來,也就百元左右。
調查隊員走進水坪鎮(zhèn)油坊梁村2組李發(fā)普的家。這是一個“冬冷夏熱”、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歲的李發(fā)普和他84歲的瞎眼老伴生活在這里。雖然有四兒兩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難,無力將他們接到身邊贍養(yǎng)?!按髢涸缇拖聧徚?三兒、四兒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兒老大不小了還娶不上媳婦;兩個女兒也嫁在農村,生活比較困難?!崩先艘荒槦o奈地說,“只有二兒有工作,條件好點,現在每月給我們50元養(yǎng)老錢?!边@50元孝敬錢,加上老兩口每人每月55元新農保和45元農村低保,就是他們的所有收入。算下來,每人每月125元。
李發(fā)普夫婦在竹溪縣的“空巢老人”中,還算是“富裕戶”。調查隊員統計,全縣6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養(yǎng)老保險金,30%左右的農村困難“空巢老人”享受了農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養(yǎng)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這點錢用于買油、買鹽、穿衣、治病等都很緊張,更不要說其他方面了。從經濟上說,竹溪縣6200多名鰥寡孤獨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對要好。他們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無憂,有的居家養(yǎng)老也享受了國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為困難。
收入不夠靠什么?竹溪1.88萬“空巢老人”中,必須從事生產勞動的就有1.68萬人,占到近九成。這些六七十歲乃至七八十歲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種糧、種菜生活將更加艱難。
政府應進一步調高新農保養(yǎng)老金標準、農村低保標準,解決他們目前的基本生活問題。――調查人員建議
看病太難――“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雖然農村老人絕大多數參加了新農合,可由于自費部分難以承擔,門診費用又不能報銷,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顧,老伴年紀大,為患者熬藥、喂藥等都很費力,幫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難了。而獨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則幾乎無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導致“看病難”,竹溪是山區(qū),交通不便,更加劇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難”。在大山里,有的農戶家距村衛(wèi)生室超過5公里,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縣醫(yī)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們得了急性病常常會耽誤治療,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交通問題不僅加劇看病難,老人們領農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邊遠地區(qū)的“空巢老人”到銀行代發(fā)點領款,所領資金還不夠往來車費。交通條件較好的水坪鎮(zhèn)油坊梁村,“空巢老人”到鎮(zhèn)里領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車費。
衛(wèi)生醫(yī)療部門應加強村級醫(yī)療網點建設,讓“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開展巡診活動,定期為“空巢老人”檢查身體,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檔案。提高“空巢老人”醫(yī)療費報銷比例,減少自費數額,減輕其經濟壓力;銀行代發(fā)部門應開展送款上門活動,讓行動不便、路途遠的“空巢老人”在家領款等。
子女在外――精神“空巢”最難熬
竹溪“空巢老人”外出務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計,有的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沒回過一次家,有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與老人通一次電話,讓老人陷入孤寂之中。水坪鎮(zhèn)油坊梁村1組的郭承全夫婦就是如此,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將小孩也帶到打工處上學,幾年時間不回家探視老人,老人反而天天為兒孫的生活狀況擔憂著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遠,但由于“代溝”等問題,共同語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遠。老人們只能圍著自己的“空巢”打轉轉,生活在封閉的狹小空間里,情感得不到傾訴和釋放,整天郁郁寡歡。
除了天倫之樂的缺失,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貧乏。受經濟發(fā)展水平低的限制,竹溪縣絕大多數農村沒有活動室,沒有圖書室,更沒有健身、康復的器材設備。水坪鎮(zhèn)油坊梁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戶,其中20戶家里連電視機都沒有。
竹溪縣居家養(yǎng)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溝通的對象就是村干部。為此,縣里要求村干部或老人的親屬與村組簽訂聯系責任書,聯系者承諾經常到被聯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訪了解,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政府還應加強老齡服務機構、隊伍、項目建設,保障村級老年協會正常運轉,逐步培養(yǎng)專業(yè)服務人員。同時,逐步開展村級老人活動室、文化圖書室、健身運動場所建設,豐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樂、安享晚年。
第五篇:農村老人調查報告
一、前言
為了使自己漫長的暑假生活更充實而有意義,我進行了一次關于農村老人生活的社會調查。調查對象是我所在家鄉(xiāng)的老人,目的是了解現代老人的生活狀況,讓老人們在晚年能夠更多地體會到親人、朋友、社會對他們的關愛,讓他們以更幸福地感覺快樂地面對生活。同時,也呼吁身邊的人們去關愛老人,愛護老人,尊敬老人。
老人的世界需要的是愛,當然我們的世界需要的也是愛,只是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愛,但愿我們能把愛給予老人們多一些,在他們有生之年能過得更快樂,更幸福。
二、調查基本情況
我所調查的村有326戶人家,其中家庭中和老人一起生活的有84戶占比例為25.77%;有41戶是老人和子女分居,占比例為12.58%;其余201戶家庭中沒有老人(60歲以上的)。在我所調查的幾戶兩輩子共同生活的家庭中,有56戶家中的老人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比較滿足,占比例約為66.67%;有28戶家中的老人對自己的現狀不很滿意,占比例約為33.3%。 在我所調查的41位獨居老人中,有29位老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還不錯,占比例為70.8%;有8位老人生活于養(yǎng)老院,靠政府生活,但是生活得還不錯,占19.5%;有4位老人生活處于物質水平追求尚不完善階段,占9.8%。
三、調查結果
第一篇 靠贍養(yǎng)生活的老人
耿老人,現年81歲,身體健康,老伴已經去世多年,膝下有二子三女。三個女兒分別外嫁他村,兩個兒子負責贍養(yǎng)義務,家庭住址很近。老人和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但是吃飯卻是到
兩個兒子家輪流吃,即大兒子家吃一個月,二兒子家吃一個月。
老人對自己生活狀況的滿足不僅是建立在物質條件滿足的狀況之下的,精神生活也是需要一些調味劑的,做年輕一代的不要干涉老人的自由,可以讓他們的生活更輕松,適當地放縱老人們進行一些娛樂活動,比如玩撲克、打麻將等。
第二篇靠自理獨立生活的老人
賈老人,現年74歲,身體康健,老伴范老人今年71歲,半年前患了老年癡呆癥,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條件不錯。每個月都有老伴八到九百的退休金維持,老兩口子也有一些自己的餓積蓄。他們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已經成家,常年在外,只要過年過節(jié)回家看看,也給一些生活費,還算孝敬;兒子和媳婦是出了名的小氣。
在老人家中,我感覺的到的.不只是老人生活所感到的孤獨,還有對生活的一些無助和無奈。老人說自己老了,腿腳不是很方便,自己想要買什么東西時得靠孫子跑腿,可是孫子在父母的教唆下學會的是和爺爺奶奶要跑路費。去年,兒子和媳婦說要裝修房子得花一萬五千多,問老人拿了一萬一千元。現在,房子裝修好了,小兩口子卻要鬧著和老兩口子分居,叫兩位老人回原來的老院去住。老人說現在的媳婦都心眼鬼,看見你還有點“油水”就想盡辦法地“榨”,今天說要給地里追肥要幾百,明天是孫子上學要交什么費先借一些,后天是
誰家有紅白事得上禮,還有要交水電費沒零錢,總之是想盡辦法的從老人手里拿錢。老人說,人家是媳婦,是家里的功臣,要什么都應該給,那些東西死了也都還是人家的。當我問起老人自己感覺是否幸福時,老人卻是滿臉惆悵地說根本談不上什么幸福,說自己能有那樣的晚年已經算不錯了。老人說自己老伴有病,看見孫子吃東西有時會要,媳婦不僅破口大罵還會去打老人的手。老人說,現在自己還能照顧老伴,她希望老伴先死,免得自己走后老伴受罪。現在老兩口子還和兒子一家住一個院,但是兩家卻是分灶的,他們可以獨立的照顧自己的生活。但是,每天都是一家的出出進進的,有時人家給點眼色看還是受不住的,清晨早起掃院子,給孫子疊被子還得老人去做,甚至有的時候媳婦不想做飯了還會吃老人的……
第三篇獨居生活中的老人
劉老人,現年68歲,由于身體不好,經常生病,現在和保姆一起生活。兒子常年在外,有時間的時候也回家看看,負責保姆的工資和家里的一切開銷。女兒家離的很遠,女兒有時間也回家看看,接濟一些日常生活,比如給帶些米、面、油等等,也給定額的生活費。
老人雖然和保姆在一起生活,但是不在一起住,所以老人的生活是孤獨的。老人說自己感覺還很幸福,畢竟孩子們都很孝順,對自己又關心。老人有時間就出去竄門,或者是打牌等等。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孤獨中充滿樂趣的,自己也是自由的,生活由自己支配。
四、調查總結
在此次調查的125位老人中,自我感覺生活還幸福的占比例為74.4%;其中滿足的精神生活追求的占37.6%,尚不能很好的滿足物質生活的占約9.8%。由此可見,中國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況有好有壞,尚不平衡。為此,我做出以下總結:
1、物質追求尚不能滿足的老人,一般是無兒無女的或是兒女英年早逝的??梢?,中國的農村老人是一個需要全社會給予特別關注的特殊的弱勢群體,社會應當加大保障力度。
2、家庭中有病殘老人的,老人的生活一般都不是很好,自立的能力不足,家庭關愛也太少??梢姡覀儜攺V泛普及愛老敬老的宣傳活動,尤其要對現在的年輕家庭進行特殊的敬老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道德規(guī)范和法律宣傳。
3、老人的幸福一定程度上關系著整個公民道德建設,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尤其是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況制約著“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我們應當從社會政治制度本身出發(fā),尋求最根本的解決老人問題的途徑。
4、老人與年輕人兩輩人之間的關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家庭財產狀況及老人在集體中的地位制約和影響著。由此可見,我們應當樹立平等、公平觀念,無論是自己家的老人,還是別人家的老人,都應當善待老人,不能心存偏激,更不能因家庭財產多寡和老人地位而冷落老人。
總之,老人是一個需要特殊關愛和幫助的族群,年輕人應當以孝敬老人為出發(fā)點來面對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讓他們更幸福地去走完剩余的人生,讓我們挽起平等的手共同構建這個社會的永久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