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大學生思修調查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大學生思修調查報告》。
第一篇:思修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對于現存于校園中的不文明現象進行調查。 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不文明現象, 目 前大學生對于不文明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 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 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二、調查人數:100 人
三、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
四、調查數據分析:
本次的問卷調查共一百份,回收一百份。38%的大學生認為目前學校大學生的整 體文明還是較好的,44%認為整體文明程度一般,11%的.人認為較差,只有 8%的同學 認為是很好的。而教室里的不文明現象則是囊括了上課遲到、上課時候手機突然響、 大聲喧嘩、上課睡覺。普遍的同學認為教室的不文明現象還是比較眾多的。而最讓同 學們覺得圖書館的不文明現象“事先占位”占了 53%,與此相近的則是宿舍的不文明 現象“休息時間大聲喧嘩”54%。而對于廁所的文明大多數的同學認為不沖水是比較 令人反感的。而情侶的自習課行為過于親昵一些人十分反感,一些人有些反感,而一 些人則覺得無所謂。 并且大多數的同學認為目前校園的不文明現象主要體現在了同學 們的日常行為上、語言上、環(huán)境上及交往上,同時在教室里、食堂里、道路上也是不 文明現象較常見的地方。
五、調查總結:
目前校園內的不文明現象還存在著較大的卻像,對于校園來說,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我們應該學會這保護它;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來說,不文明現象也正是我們自身道 德素質不足的最好體現。而為了使校園文明能夠得到更好的改善,從自身做起無疑是 我們最好的選擇。將是這個時代的主人公的我們,自身素質的提升也會為我們自己創(chuàng)
造一個更好更舒適的環(huán)境。因此,我們應該學會這在成長讀書的同時,不斷地提升著 個人的道德素質水平。
第二篇:大學生思修調查報告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調研目的
根據《建設行業(yè)人才市場需求狀況調查》課題工作安排,我們于20xx年12月,展開建筑企業(yè)技術現狀與人才需求調研。本次調研的主要目的是:
(1)調研全國部分省市建筑企業(yè)現狀及發(fā)展規(guī)劃;
(2)掌握各類建筑企業(yè)技術現狀及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
(3)了解建筑企業(yè)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及就業(yè)崗位;
(4)本科,碩士層次的學生就業(yè)的主要崗位及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
(5)目前建筑企業(yè)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的管理模式。
(二)調研安排
調研以實地考察為主,共調研建筑企業(yè)十余家。
二、建筑企業(yè)技術現狀調查
(一)建筑企業(yè)基本情況調查
建筑業(yè)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十五”期間,遼寧省共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
資787億元,比“九五”期間增長了189%;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投資2194.4億元,竣工各類商品房建筑面積10921萬平方米,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了147%和27.6%?!笆濉逼陂g,全省建筑業(yè)總產值5338.6億元,建筑業(yè)增加值1707.2億元,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了128.5%和77.6%。根據《遼寧省建設事業(yè)“十一五”規(guī)劃》“,十一五”全省建筑業(yè)總產值將達到11443億元,同比增長114.3%;建筑業(yè)增加值將達到3149億元,同比增長84.5%。
(二)建筑企業(yè)的企業(yè)領導、管理人員學歷結構調查1.被調研建筑企業(yè)的企業(yè)領導、管理人員學歷結構分析:
領導層學歷結構: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特別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本科學歷人員比例較高,大專學歷也有相當的比例,但總體仍以本科學歷為主。中層于部學歷結構中:以大專學歷為主,但本科和中專學歷人員也占有一定比例?;鶎痈刹繉W歷結構中:以中專學歷為主,大專學歷也占到了相當的比例,本科學
歷相對較少,大專、本科學歷的基層干部中大部分是近幾年就業(yè)的畢業(yè)生。由此可見,企業(yè)領導、管理人員目前總體上以本科學歷為主,因此,提高本科層次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水平對提升企業(yè)管理水平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三)建筑企業(yè)各專業(yè)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構成調查1.被調研企業(yè)各專業(yè)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構成分析:
從企業(yè)目前各專業(yè)領域技術人員數量可以看出,建筑工程專業(yè)人員較多,裝飾工程、工程造價、暖通空調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基本相同。這一方面說明建筑工程專業(yè)崗位需求量較大。而道橋專業(yè)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則與企業(yè)經營側重點有關。(1)從職稱結構看,基本上以中初級職稱為主,高級職稱比例較低。其中,道路橋梁專業(yè)的中級職稱較高,而高級職稱幾乎很少。
(2)從學歷結構看,以本科學歷人數為主,碩士學歷人數次之,其中的原因是近年來二級建筑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招收有較多的本科畢業(yè)生。
三、建筑類專業(yè)知識、能力調查分析
(一)土建類專業(yè)知識結構
根據調查表統計分析,認為建筑類專業(yè)人才應具備的理論知識的'百分比通過調查表的匯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yè)人才應具備的理論知識有:建筑材料、安裝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其中,9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yè)人才應具備的專業(yè)知識有: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從上述七個方面應具備的專業(yè)知識來看,要求該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應該在懂技術、會管理、能編預算和控制工程造價、熟悉合同管理的基礎上,完成建設工程投標工作,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工程項目。
(二)建筑類專業(yè)人才的能力結構
根據調查表統計分析,認為建筑類專業(yè)人才應具備的專業(yè)能力的百分比通過調查表的匯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yè)人才應具備的專業(yè)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合同糾紛處理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編制施工方案能力、微機應用能力、預算編制能力、投標策劃能力、工程索賠能力、檔案管理能力。
其中,9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yè)人才應具備的專業(yè)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
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微機應用能力。
四、調研綜述―企業(yè)對建筑類各專業(yè)畢業(yè)生知識和能力要求方面
1、畢業(yè)生文化知識、專業(yè)技能方面,各企業(yè)界一致認為應當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知識應當全面,基礎扎實,一專多能。在具體知識點上,也有企業(yè)提出應當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要有較強的識圖能力,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另外,畢業(yè)生應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要有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畢業(yè)生崗位技能證書方面,各企業(yè)普遍認為畢業(yè)生應當具備1、2個建筑類崗位證書。但同時也指出,要保證證書的真實性,提高其含金量。組織管理協調和適應能力方面,應當有靈活的頭腦,能夠協調各方面的關系,適應能力強,特別能吃苦,并易于接受新事物。
3、心理、身體素質方面,要求畢業(yè)生政治思想端正,尤其是思想上積極上進、品德好,有較強的責任心以及團隊精神和敬業(yè)精神。同時要有好的心理素質,心胸寬廣。能夠感受工作中各方面的壓力,吃苦耐勞、鍥而不舍、踏實肯干;另外還要有好身體素質。這些方面都是學校教育中應當加強和迫切解決的問題。
第三篇:大學生思修報告范文
調查題目:思修關于大學生家庭溝通現狀的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
溝通是家庭和睦的金鑰匙?!靶腋<彝ザ际窍嗨频?,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相似之處在于氣氛和諧、成員平等、言論民主,做到這些“溝通”是重要一環(huán)。家庭也是一個小社會,特別是幾代人一起的生活狀態(tài),家庭瑣事、誤會糾紛、經濟往來,方方面面很容易產生矛盾,老話說“一個鍋里吃飯,舌頭沒有不碰牙的,勺子沒有不碰鍋沿的”。很多時候是小事,瑣碎到生氣后冷靜下來,想辨辨是非,都記不清為什么。誰都不想把矛盾激化,那么積極解決問題吧,從溝通開始。
可是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生活的不斷變遷以及觀念的不斷更新變化,許多家庭的溝通方式都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以至于造成不和諧美滿甚至家庭破裂的情況。社會的步調日益加快,家人間相處的時間比早些年少了太多,更不要說和和氣氣的坐在一起嘮家常了。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問題,的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從小的方面講,兩代人的溝通會影響整個家庭的氛圍;從大的方面看,兩代人的溝通決定著中國社會的各項工作銜接是否妥當。而目前的狀況是,子女與家長的溝通正越來越少,這也就說明了我們小組調查分析的意義所在,即通過問卷的形式反映大學生家庭溝通的現狀,通過統計和關聯分析,一定程度上得出形成該現狀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調查方法
1、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號—20xx年11月20號
2、行程安排:
1—5號確定調查內容,并制定相應的調查問卷
6號發(fā)放調查問卷,并對調查對象的疑難問題作解答
7—15號,開始在網上收集相關資料,以及在書店查找相關 文獻 16—19號收集,整理并分析數據 20號撰寫調查報告
3、研究方法:本次調查的方法為網上在線問卷調查
問卷的形式可以多個被調查者同時進行,可以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 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查,問卷不需要被調查者口頭回答,只需填寫答案,
可使被調查者更容易配合調查的工作,減少調查的難度。 這是一種結構化的調查,其問題、提問的順序、答案的方式都是固定的,
而且是一種文字交流,可以避免調查者設問題的和被調查者的觀點過于主觀性,這樣可以獲得更有參考價值的信息。 調查的結果便于統計處理與分析 4、研究工具:調查問卷制作軟件
問卷分析
1、本次調查的受訪同學有60名,其中女生26個,男生34個,大一新生59個,大二1個。
2、有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與家人關系基本理想,有25名同學認為非常理想,但極少數反映很不理想,說明年輕一代與家人關系基本和諧,但也有少數極端情況。
3、在與父母聯系頻率的數據中,我們發(fā)現接近一半的同學會每周與家人聯系,有17人每兩三天一次,有9人會每天聯系,有3人表示他們的聯系頻率會更低。由此看出,大學生與家人聯系還是比較頻繁的,但也存在個別不怎么聯系。
4、在與父母不常聯系的原因上,他們多數表示是學習生活太忙導致的。說明該給大學生適當減壓了。
5、有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很少或幾乎不與父母吵架,剩下的大都表示偶爾也會有,這說明我們大學生與父母是能夠好好相處的。
6、當問及在家和學校學校哪里更開心時,大多數人選擇了家,說明我們大學生還是比較戀家并且家庭和睦的。
7、再做決定時,幾乎全部受訪者表示將綜合考慮家人和自己的觀點,說明我們是對父母保有一定程度的肯定與尊重的。
一、單個問題分析:
1、Q3請問你認為自己與家人關系是否理想:大多理想,但仍少數很不理想。 受訪同學60人,有25名同學認為自己與家人的關系非常理想,有32名同學認
為自己與家人的關系基本滿意,有3名同學認為自己與家人的關系很不理想,說明在現階段的大學生中,絕大大多數同學對自己與家人的關系基本滿意,但是也不算盡善盡美,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自己與家人的關系非常完美,然而,仍然有極少部分同學在與家人的相處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問題。
2、Q5你與父母的聯系頻率:大多聯系較密切,但少數聯系很少甚至不聯系。受訪同學60人,其中有9名同學會每天與父母聯系,有17名同學兩三天與父母聯系一次,有28名同學每周與父母聯系一次,有3名同學 每月與父母聯系一次,還有3名頻率更低,說明當今大學生大部分兩三天至六七天與父母聯系聯系一次,與父母親密關系一般,有極少數同學與父母親密度極高,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同學與父母基本不聯系。
3、Q6若與父母不常聯系。原因:主要因為忙,還有同學因為忘記或覺得沒有必要或其他原因,極少數認為無法溝通。 60名受訪同學與父母不常聯系的原因分別是:34名同學認為學習生活太忙,3名同學感到與父母無法溝通,13名同學覺得沒必要,有12名同學因為忘記,當然,還有13名同有其他原因。以上數據說明了絕大多數同學是因為學習太忙而無法與父母聯系,但是還是有極少數同學覺得與父母無法溝通,大多數大學生還是有與父母主動聯系的想法,只是由于各種外界因素而不能達成這個愿望,表明現階段大學生親情教育還是存在很多不足。
4、Q8你在家與父母吵架的頻率是:大多數偶爾很少幾乎不,少數經常、從不。 在60名受訪同學中,2名同學完全不與父母吵架,18名同學幾乎不吵架,14名同學很少與父母吵架,23名同學偶爾會與父母吵架,3名同學經常會吵,以上數據說明兩個極端的同學分布極少,會與父母吵架的同學還是占多數,表明當今大學生,絕大多少與父母家關系挺好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與父母之間的小插曲還是經常有的。
5、Q10平時做決定以誰的決定為主:大多兼顧父母自己意見。少數只聽父母或自己。 60名受訪同學中,55名同學平時做決定會綜合考慮家人和自己的看法,但有3名同學會只考慮自己,說明絕大多數同學平時做決定是理智的,然而還是有極少數同學會武斷地只顧自己的感受,這份當面的心理教育有待加強。
二、交叉關聯分析:
1、 Q3Q4:與家人關系是否理想與從小與家人是否一起居住的關系
由獨立性檢驗K≈1、3370,有75%以上把握認為有關。
說明: 有77%的可能性認為大學生與父母的關系是否理想與其是否從小和父母一起居住有關。因為在如今的社會,有的父母為了養(yǎng)家糊口會遠離故鄉(xiāng)去掙錢,將孩子交于爺爺奶奶帶大,這就是所謂的留守兒童,孩子與父母相處時間少,自然感情容易淡化,因此與父母的關系會不太理想。
2、Q3Q7與家人關系是否理想與是否獨生子女關系
說明: 有60%把握認為大學生與父母的關系是否理想與是否是獨生子女有關,一般獨生子女與家人關系會好些。原因是:一個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就可以把整個中心放在這個孩子身上,一旦生了二胎,就會存在寵愛失衡的問題,孩子與父母之間多了隔閡,于是關系自然不融洽。
說明:50%的把握認為,與父母聯系頻率越高,吵架頻率越低,聯系頻率高,說明該大學生在乎父母的感受,于是就不易于父母吵架,吵架傷和氣,還是意氣用事的行為,作為在乎家人感受的大學生是不容易與家人吵架的。
三、總結:
經過本次調查研究,大學生不缺少與父母的交流。既然是溝通和交流,當然就是雙向的。正確處理與家人的關系,有利于促進家庭和諧,最終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傮w情況是:大部分大學生是因為學習太忙而無法與父母聯系,但是還是有極少數同學覺得與父母無法溝通,大多數大學生還是有與父母主動聯系的想法,只是由于各種外界因素而不能達成這個愿望,表明現階段大
學生親情教育還是存在很多不足。還有平時做決定方面,絕大多數同學平時做決定是理智的,然而還是有極少數同學會武斷地只顧自己的感受,這份當面的心理教育有待加強。
四、建議及措施:
對于大學生而言
1常回家看看。不管我們離父母有多遠,都應該經常的回家看看,向父母報平安,讓父母看看你,以解他們對你的相思。
2幫助父母做家務。既然是大學生就更應該理解父母,知道父母養(yǎng)大我們的不易,做做家務,體現自己的孝順,讓父母窩心。
3記得父母的生日。父母生日時學幾個好菜,做一桌好飯,送父母個小禮物,讓父母知道,在你的心中始終有他們。
4經常打個電話回家。如果你不在家,那么不要讓父母為你擔心,經常打個電話報平安,說說你的近況,他們會很高興的。
5和父母談談自己的理想。有空的時候和父母談談你的理想,你的抱負,還有原因,讓父母知道你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6解釋自己的一些行為。可能自己的一些行為不被父母理解,所以需要解釋,這樣才不會引起誤會。
對于父母而言
1要用實際合理的言辭,不要夸張事實,也不要損傷子女的自尊心及降低其對父母的責任感。不要用情緒化的言辭,演變成惡言的爭吵,出現關系不可收拾的僵局。
2要用清楚具體的言辭,不要模棱兩可或含混不清,徒增親子之間的誤解誤會。不要說重話,也不要言之無物,前者破壞親子交談的氣氛,增加彼此相談的火藥味,后者促成疲勞轟炸,易失親子交談的耐性。
3要擅用幽默的表達,言談輕松風趣,以提高及分享親子之間談話的興趣。不要陳詞濫調或僵硬粗俗,以免引起子女心中不悅感受及其沉默無言以對。
第四篇:大學生思修調查報告
1.高校學生戀愛現狀
1.1戀愛心理自主、隨意性強
現今的學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或許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的寂寞。他們對感情表現得沖動,較少看重金錢、權力、地位等因素。心理自主性很強,在戀愛問題上,個性突出,重感情輕現實,易沖動,從小受傳統觀念的局限。
1.2自我控制能力較弱
大學生一旦陷入熱戀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對戀愛對象過分依賴,稍有波折就痛苦萬分。由于大學生戀愛的不成熟,成功率比較低,持續(xù)的時間也較短,失戀是大多數戀愛的必然結果,一旦戀愛受挫,即會情緒失控,對學業(yè)造成較大影響。失戀帶來的悲傷、痛苦等情緒會使當事者的心理受到很大傷害,有的甚至形成陰影容易引發(fā)嚴重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及時化解,甚至會造成輕生等嚴重后果。
2.當代大學生的幾種錯誤戀愛觀
2.1戀愛目的不明確,只為體驗愛情
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把校園愛情作為生活的點綴,以此排遣課余生活的寂寞,改變生活的單調。戀愛成為一種感情體驗,借此尋求刺激,據我們調查有63%的大學生認為校園愛情是以畢業(yè)作為愛情終點。這種戀愛觀放縱情感,推卸責任,貽害無窮。
2.2主次不清,戀愛影響學習
在對待學業(yè)與戀愛的關系上,少數學生認為戀愛會促進學習,較多的學生認為戀愛會阻礙學習,更多的學生認為戀愛后和以前一樣。大學生主觀愿望是搞好學業(yè),卻在日漸深厚的情感中迷失自我,荒廢了學業(yè),最終或因掛科,或因愛情波折而使自己陷入無盡的沉淪。
2.3思想過于開放,不符合中國傳統道德理念
西方開放思想沖擊了人們固有觀念,含蓄內斂的東方傳統被人們逐漸淡化。在回答“你如何看待大學生同居現象”時,認為“堅決反對”的占39%,認為“能接受和無所謂”的占61%。在回答對婚外戀的看法時,有一半的學生表示認同,而另一半的學生表示不認同。
3.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對于大學生談戀愛現象,很多高校采取既不支持又不反對的態(tài)度,這是不正確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研究大學生不正確甚至錯誤的戀愛動機,疏導大學生的感情困惑,引導學生端正學習、事業(yè)與愛情之間的關系,建立正確的戀愛觀。
3.1開展情感教育
愛情教育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愛的道德教育、愛的情感教育、愛的'藝術教育、愛情與事業(yè)的關系教育、失戀教育、愛情與性的教育、戀愛的原則教育、性別觀教育、生理教育、法紀教育等。要通過教育,讓大學生深刻理解愛情的本質。
3.2強化校園文化功能,以高尚的情感教育
學校應當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社會實踐活動、學術報告、文化素質教育影片等來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積極引進中外經典文學、美學作品,從多方面來滿足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培養(yǎng)知愛、懂愛、惜愛、賞愛的高素質新青年,營造積極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志存高遠,專心學習,立志成才。
3.3保持健康的戀愛心理
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大學生的戀愛健康問題,最好是由思想教育工作者會同校醫(yī),把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學生不再覺得神秘、好奇。要重視心理咨詢工作,教育學生保持健康的戀愛心理。要及時引導學生擺脫戀愛的困惑,舒緩因戀愛而產生的壓力,拋棄因戀愛而帶來的挫折感,做一個心智健全的人。
3.4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學業(yè)與戀愛的關系
戀愛實際上是一場費時、費錢、費力、勞心傷神的“疲勞戰(zhàn)”,一定程度上會分散學習精力,影響學習效果。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積累知識,培養(yǎng)對未來社會的適應力。當前應把學業(yè)放在首要位置,不要讓戀愛過多擠壓學習時問,影響學習的效果和效率。
3.5學校、社會、家庭共同聯手引導學生
由于青春期中的性心理和性行為、戀愛行為和婚戀觀念都是較為個性化并帶有隱私性的問題,因此,在學校教育的基礎上,應建立有效的機制促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指導家長與孩了共同探討一些與心理、情感、愛戀、選擇終身伴倡等問題要聯手工作,形成合力,使每一個大學生都成為棟梁之才,并永遠健康幸福。
4.結語
愛情是純潔神圣的情感,無論是花前月下的甜蜜.還是苦難相依的執(zhí)著,都令世人向往沉醉。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在步入大學后,對愛情的追求也日漸成為生活的主宰。那么如何讓大學生正確對待愛情,恰當處理愛情與學業(yè)、事業(yè)的關系,就成為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大學生戀愛觀的正確與否,對大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關乎著他們未來的發(fā)展。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共同關注這個問題.關注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為處在戀愛迷茫期的大學生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服務。
第五篇: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
法律意識,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tài)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于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支撐主體,其法律意識如何,直接影響到公民的法律素質和整個社會法治文明的程度。
一、研究和培養(yǎng)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意義
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進行客觀、準確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的基礎。
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橫跨青年和成年的群體,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加之歷史原因、外部環(huán)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準確地了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法律需求,對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長遠方針,是國家法制建設的百年大計,是促進培養(yǎng)現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二、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與分析
(一)調查形式和結果
經過對某醫(yī)科大學汾陽分校09,10,11三個年級多名大學生的法律知識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出問卷 100份,收回 100份,收回率 100%。其結果顯示:
1、法律知識的來源及對法律知識重要性的認識 34.23%的學生的法律知識主要來源于學校的教育,44.34%的學生法律知識來源于電視和報紙,受家庭影響及其他來源的占21.43%。自己認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識且能靈活運用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學生占22.5%,77.5%的學生認為自己法律知識不足或不能靈活運用。77.6%的學生認為需要學習或深入學習法律知識,13.8%的人認為只需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9.6%的學生認為完全不需要。約1/3的學生認為造成法律意識薄弱的原因為法律教育活動的局限性,1/2的學生認為社會的不良風氣及貧富懸殊是主要原因。這表明大部分學生法律知識缺乏,學校系統的法律知識教育不足,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2、主動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 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的主動運用法律知識的學生比例仍然不高,如參加勤工儉學時,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占61%,無意向的人占39%;被騙或被盜、被搶時選擇向公安機關或學校保衛(wèi)處報案的占87%,不報告的占13%;認為報案沒用或司法機關不能提供有效保護的人占15.2%。遇到不法行為時,男生選擇漠不關心的比例占到10%左右,女生比例占6%。
3、對法律的信任度和對當前法治的整體現狀的滿意度 對法律保持信任的學生占35%,認為法律會越來越完善的學生占31.2%,而認為法律不如權利有用及法律越來越成為有錢人和有權人的工具的占33.8%。對“法院做出公正判決有信心”者占26.4%,對“當前整體法治環(huán)境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達69.8%。這一方面說明作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還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 敗現象仍然暢通無阻;另一方面這種消極的法律意識也會嚴重地影響到公民法律信仰確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終建立,表現出大學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法治環(huán)境和氛圍。
(二)調查結果分析
由于大學生法律意識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要精確全面地概括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現狀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結合調查結果,對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所存在的問題作一個粗淺的概括:
1、大學
生缺乏從總體上準確理解和把握現代法治的基本精神 現代法治是以民主為基礎,以保障人權為核心,與傳統的法制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視法為工具與目的的統一,并更加強調法的目的價值,而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大學生對法的民主基礎尚未有明確的意識,仍然存在著一種傳統意義上將法作為統治工具的法律觀。譬如,他們也認可“法治”反對“人治”,但受到傳統人治觀念和現實中一些“權大于法”現象的影響,往往認為法律只具有工具價值而非目的價值;他們也認可民主反對專制,但受到中國現實國情的制約,往往認為法制只存在于民主制度而專制制度下就沒有法制,沒有認識到法制既可以與專制相結合,也可以與民主相結合,而只有以民主為社會基礎的法制模式,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法治。
2、有感性法律意識,但缺乏理性法律意識 法律本身是一門學理性極強的學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礎理論,就難以用理論解決現實存在的法律問題。大多數大學生對法律的認識還只處于初級的感性階段,正是因為缺乏系統的法學理論學習,使得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仍處于對法律本質認知的啟蒙狀態(tài)。比如,多數學生都知道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但對憲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內容卻知之甚少,現代法治國家普遍都是實行憲 政的國家,若不能將憲法提到憲 政的高度加以認識,在論及憲法內容時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權利以及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等諸如此類的關鍵問題,則是缺乏現代法治意識和憲 政意識的表現。
三、培養(yǎng)和塑造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主要途徑
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與分析,現提出如下幾點對策建議:
(一)健全法律運行機制,加強道德規(guī)范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
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因此,立法、執(zhí)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zhí)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zhí)法和監(jiān)督法律實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實行“依法治?!保瑺I造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氛圍
高校的法治環(huán)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正確樹立起到積極正面的影響,反之亦然。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動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學校制定校紀校規(guī)時,要確保所建立和使用的規(guī)章制度不違背法治的.精神,與國家現階段所頒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規(guī)不沖突,并“嚴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則與規(guī)定,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環(huán)境,不斷提高學校管理者、教師的法律素質,提高學校依法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
(三)深化大學“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改革,開展校園法制文化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要求。
目前的“法律基礎”課教材,普遍存在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的問題。教材內容未突出重點,只注重編寫的系統性,教材內容幾乎涵蓋了我國現行的法律,書中幾乎無任何案例對相應法理進行釋疑,而法律條文中大量引進的專業(yè)術語對于非法律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無異于讀天書,不適應學生自學和閱讀的需求。大學“法律基礎”課應改為法理學課,或者至少從內容上突出對法治的基本理論、現代法的基本觀念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的介紹。同時,應當積極拓展法學選修課的開設門類和開設范圍,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使學生從理性的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及各部門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宏觀把握,從而逐步培養(yǎng)出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學校是培養(yǎng)大學生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場所,但僅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和具體的安排,它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社會教育工程。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要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心理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與國家的各種建設規(guī)程同步進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環(huán)境,才能為社會輸送具有較強法律意識的跨世紀人才。因此,高
等院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識的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