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及流失的調查報告模版》,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及流失的調查報告模版》。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狀況調查及逐漸流失原
因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機電學院 電信1班
徐波)
摘要: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外來文化侵入的原因,更有自身傳承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現狀也不樂觀!但在當今時代,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不僅體現在經濟上、政治、軍事上,從長遠來看,文化的發(fā)展對一個民族而言尤為重要,它維系著一個國家的信仰、歷史等多方面內容,并對未來人民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將產生深遠影響,而這些又關系著一個民族的發(fā)展?jié)摿?,。因此,文化這項軟實力將在以后世界的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
流失
傳承
創(chuàng)新
中國傳統文化已植根于中華民族五千年,在其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對炎黃子孫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主要內容包括:睿智的哲學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體系、輝煌的文學藝術成就、獨特的語言文字形態(tài)、浩瀚的文化典籍以及萌生最早并曾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等等[1]。然而,傳統文化的傳承狀況又如何?
一、傳統文化的傳承現況
中國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了中外交流,這無疑對我國國民視野開闊和思維開放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此時,國外文化及文化產品也隨之進入中國,而當屬美國好萊塢電影、近年來韓流。自從美國電影進入我國人民的生活后,一系列大片已在中國人心中打上深深烙印,而國產電影則受強烈沖擊。早期的《侏羅紀公園》等到來沖破了國人的傳統視野,近幾年的《阿凡達》《變形金剛》等更在我國創(chuàng)造良好成績。。韓國網絡游戲及電視劇占中國市場的75% [2],而近年來的“韓流”更是令國人應接不暇。而導致的結果是為其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背后還隱藏的文化侵略。不難發(fā)現,易接受外來文化的群體主要為年輕人,尤其是兒童,在他們還沒很深的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前向其灌輸外來文化及思想既是一件易事,也足以影響年輕一代一生對其文化的態(tài)度。拿最受人關注的80后90后性格來說,在某種程度上習慣了西式人格,即以內在自我為核心,是在內在自我的基地上生長出人際自我和社會自我的,而中國人是以人際自我為核心鑄造自己的性格[3]。因此,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令人擔憂的。
然而,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卻備受青睞。美國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動畫片《花木蘭》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這部影片在新加坡首映后,在全球循環(huán)放映,總收入達3億美元,成為迪斯尼公司生產的利潤最高的影片之一 [4] 。但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內容卻來自中國歷史。而在北京奧運會之前上映的《功夫熊貓》又是一典型例證,此片同樣獲得成功,而其內容運用的是中國古代生活場景和道教精神。在韓國“江陵
端午祭”事件已將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好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且韓方繼續(xù)打算用中國資源申遺??v然這種翻改歷史、盜竊他國文化的行為并不可取,但這種看好中國傳統文化的態(tài)度卻給我們啟發(fā)。我們沒有拍出《花木蘭》級別的電影,甚至將盡人皆知的節(jié)日拱手讓給韓國,在批評對方行為的同時,我們更該做的是反思,否則,這種用中國資源賺走中國人的錢并泯滅中國人思想的事將繼續(xù)上演
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開始被政府和社會重視,同時也積極尋求保護對策。講解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百家講壇》欄目就很受大家喜歡。2006年6月,我國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名列其中。同年9月,《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正式出臺。綱要指出,要充分發(fā)揮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傳統民族節(jié)慶的作用。2007年11月9日至15日,“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調整研究小組”在人民網、新華網、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網、新浪網等大型網站上,就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調整方案(草案)開展問卷調查,共獲得約150萬份有效答卷。對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jié)日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的問題,總投票1499337張,其中,支持931242張,占62.11%;反對441860張,占29.47%;無所謂126235張,占8.42%。2007年12月16日,國務院正式頒布了修訂后的《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一年中法定節(jié)假日的總天數由10天增加至11天;其中,勞動節(jié)的假期由3天調整為1天,新增法定節(jié)假日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各放假1天。據國家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節(jié)假日調整的主要原則之一,就是要有利于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根據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狀況調查及逐漸流失原因調查問卷也顯示我國國人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在逐漸增強。
二.傳統文化流失其原因
1.全國上下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淡薄
進幾十年來,無論是因大量知識分子西學意識強烈,還是全球化形勢愈演愈烈,都使國人在很大程度上了解與接受外來文化。當一種文化現象久了便成為一種習慣,無形之中使我國國民淡化了中國傳統文化,甚至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已不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就更談不上對其實行保護。而當舉世都認同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價值后,才發(fā)現并愿意承認其博大精深。盡管如此,國人仍沉浸在外來文化之中,對本民族文化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對中國文化缺乏認識的結果。而更值得反思的是,政策上歷來對其關注較少,并且中國的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顯得更為“宏觀”,[6]教育上對青少年培養(yǎng)傳統文化意識重視不夠,社會上對其涉及較少,難以形成多流派觀點以便提出好的對策,此外,廣大經營者為獲取經濟利益大力宣傳外來文化,忽視本土文化,這其中有媒體方面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完成歷史責任。由于政策等方面的不加重視,導致民眾意識淡薄,從而難以有文化危機感,就更談不上傳承與發(fā)展。
2. 政策與實施難統一
由于我國地域廣泛、民族眾多、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等原因,執(zhí)行文化政策一直是一個突出問題。近年來,我國已認識到傳統文化民族前途的重要性,而且也在努力尋求有效的應對對策,但實施進程緩慢。這其中有歷史遺留心理因素,有各地區(qū)發(fā)展不同步的客觀原因,也有社會各方面支持力度不夠、政策不可行和管理上的不到位等。僅就管理而言,目前按管理模式相對滯后,不符合當前形勢發(fā)展,事業(yè)單位活力不大,體制內文化產業(yè)結構改革盡管勉力推進,還顯得發(fā)展較為緩慢和滯后[7]。 3. 中國創(chuàng)意速度發(fā)展地慢
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只有創(chuàng)意才是長久的成功通行證。隨著世界競爭的加劇,各文化強國已采取政策、經濟扶持等多種形式推動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發(fā)展,從文化創(chuàng)新占據受眾思想到創(chuàng)造文化附加產品獲得豐厚利益。我國傳統文化民族與地域性特征顯著,又無可比擬的豐富資源,為取材提供廣闊的空間。但目前我國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滯后,沒有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并在其基礎上實現創(chuàng)新,,文化附產品更是無從談起。較成功的是1999年的《藍貓》以及近年來的《喜洋洋與灰太狼》,但整體看這種成功案例為數甚少。
三、結論
通過調查發(fā)現:傳統文化的傳承發(fā)展的形勢嚴峻,但土壤深厚。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了解歷史、教育后人、凝聚國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凈化靈魂的功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當以文化復興作為靈魂。希望在全社會形成弘揚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人人都來為這件事貢獻一份力量。社會應形成保護傳統文化風尚,學校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有關部門應牽頭或支持民俗活動的開展
參考資料:
[1]黃鶴,唐孝祥,劉善仕.中國傳統文化釋要[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3,5-11. [2]劉吉發(fā),岳紅記,陳懷平. 文化產業(yè)學.[M].北京: 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51. [3]劉承華.文化與人格.[M].北京: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2).30. [4]何以跨越時空[EB/OL]. http://www.xiexiebang.com/content/20081119/news_35037.shtml,2007,11,19. [5]馬馳.展需要全民參與——中韓文化發(fā)展考察報告[N]社會科學報,2008,12,11.6. [6]張曉明,胡慧林,章建剛.2006年文化產業(yè)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