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簡述調查報告寫的步驟(范文2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簡述調查報告寫的步驟(范文2篇)》。
第一篇:撰寫調查報告
撰寫調查報告
一、研究報告的類型
研究報告是反映社會研究成果的一種書面報告。它以文字、圖表等形式將研究的過程、方法和結果表現(xiàn)出來。其目的是告訴有關讀者,對于所研究的問題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取得了哪些結果,這些結果對于認識和解決這一問題有哪些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等等。
1 描述性報告與解釋性報告
* 描述性報告著重于對所研究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描述,這種描述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其主要目標是通過對研究資料和結果的詳細描述,向讀者展示某一現(xiàn)象的基本狀況、發(fā)展過程和主要特點。如風笑天的《變遷中的女性形象——對雜志的內容分析》
* 從女性的生理形象、職業(yè)形象、政治形象、知識形象、事跡形象描述了中國女性典型形象的特征及其變遷:五十年代單一的勞模型、七十年代末的勞模型、個人成就型、勇于斗爭型等并存,八十年代以個人成就型和女強人型為主的模式,討論了女性形象變遷與社會變遷的聯(lián)系。
* 解釋性報告的著眼點則有所不同,它的主要目標是要用研究所得資料來解釋和說明某類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或說明不同現(xiàn)象相互之間的關系。 *
《菊與刀》、《自殺論》
⑴描述性調查報告與解釋性調查報告
⑵學術性與應用性調查研究報告 ⑶綜合性調查報告與專題性調查報告
三、調查報告的撰寫步驟
1 確立主題
⑴主題的含義:
* 就是調查報告所要表達的中心問題。 ⑵主題確立的意義:
* 是整個調查報告的靈魂;
* 是整個調查報告撰寫過程順利開展的前提。 ⑶怎樣確立主題:
* 在一般情況下,調查報告的主題就是該項調查的主題,即調查報告所要反映的中心問題也就是整個調查的中心問題,二者往往是一致的。
* 但在有些時候,可能會由于某些原因,使得調查報告的主題不能與調查的主題統(tǒng)一起來。
* 還有的時候,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使得調查所得的資料與調查最初的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無法說明事先預定的調查主題,此時也要根據(jù)實際的資料和結果重新確立調查報告的主題。
2 擬定提綱 ⑴什么是提綱:
* 是對整個報告寫作的總體設想和規(guī)劃。 ⑵為什么要擬訂提綱:
* 清理思路,明確調查報告內容,安排好調查報告的總體結構,為實際寫作打下基礎。
⑶怎樣擬訂提綱:
* 對調查報告的主題進行分解,并將分解后的每一部分進一步具體化。
2 擬定提綱
例如:青年結婚消費問題調查
可先將?°青年結婚消費問題?±這一主題分解成: ?°青年結婚消費的現(xiàn)狀?±; ?°青年結婚消費的特點?±; ?°青年結婚消費的趨勢?±;
?°青年結婚消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正確引導青年結婚消費的建議?±等幾個大的部分。
然后將每一部分的內容具體化。比如,將第一部分內容具體化為:① 結婚消費的數(shù)量;② 結婚消費的內容和形式;③ 結婚消費費用的來源;④ 當事人的職業(yè)、文化程度等背景與消費形式間的關系等等。
3 選擇材料
⑴為什么要選材:
* 一項調查所得資料與調查報告所用的材料并不是一回事。調查資料往往都與調查主題有關,但不一定都與調查報告的主題緊密相聯(lián)。 ⑵選擇什么樣的材料:
* 一種是從調查中得到的各種數(shù)據(jù)、表格、事例等客觀材料,另一種是在這些客觀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所形成的觀點、認識、建議等主觀材料。 ⑶怎樣選材:
* 按照調查報告的?°骨架?±來進行;
* 使所用的材料具有最大的代表性和最強的說服力。
4 撰 寫
⑴什么是撰寫:
* 就是用適當?shù)奈淖职堰x擇的材料流暢地組織在一起了。 ⑵撰寫的要求:
* 撰寫時通常要從頭到尾一氣呵成,而不要經(jīng)常地在一些小的環(huán)節(jié)上停下來推敲修改,以免耽誤過多時間。
* 使整個調查報告緊緊圍繞所確立的主題來展開,使得調查報告在整體思想、體系結構、內容形式、行文風格等方面都前后一致,渾然一體。 * 當調查報告全文寫完后,再反復地從頭閱讀、審查和推敲每一個部分,認真地修改好每一個細節(jié),使得調查報告不斷豐富和完善。
第二節(jié) 調查報告的結構
* 標題 * 摘要 * 導言 * 方法 * 結果 * 討論
* 參考文獻及附錄
1、標 題 ⑴標題的類型
* 陳述式 中國企業(yè)社會責任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調查 * 問題式
怎樣緩解女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 * 結論式
中國青年最看重“發(fā)展空間”,五大原因最易跳槽 * 雙標題式
民心的力量——關于民心網(wǎng)的調查報告
標題的要求
* (1)它必須準確揭示調查報告的主題思想,做到題文相符。
* (2)高度概括,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二 、摘要
* 摘要放在報告的最開頭,單獨作為一個部分與原報告隔開,是對全文做一個簡明扼要的小結,讓廣大讀者能很快地對這一個研究的主要內容、方法、結果和結論有一個總的了解,從而便于他們決定是否繼續(xù)閱讀整個報告的細節(jié)內容。
本文運用五次大規(guī)模調查所獲得的資料,以同齡非獨生子女為參照對象,以青少年問卷與家長問卷相互對比,從性格特征、生活技能、社會交往、社會規(guī)范、生活目標、成人角色、自我認識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中國城市第一代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研究表明,城市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發(fā)展是正常的,他們與同齡的非獨生子女之間在社會化各方面相同點遠多于相異點。
三、導言
* 研究的問題及其背景 * 文獻評論 * 自己的研究
1、研究的問題及其背景
* 研究報告應以對所提問題的描述開始。將這一問題故到一個較大的背景中,以便讀者了解為什么這個問題十分重要,它為什么值得研究。例如一篇題為帶有性別偏見的招工廣告“幫助和支持了”性別歧視嗎?
公民權利運動的12條權利禁止在招工廣告中指明對某一性別更為優(yōu)先,除非性別是一種真正的職業(yè)條件。在解釋這一規(guī)定時,同等就業(yè)機會委員會裁定,即使是在需求一欄中標上“男性”或“女性”的做法,也應該被看做是違法的。 *
* 不管怎樣,大量的雇主繼續(xù)在招工條件中說明性別條件,許多還在招工廣告中明確指出只招收某一種性別的人員。同時,許多報紙也繼續(xù)按需求性別把這些廣告分成某一性別的專欄。
這些廣告是否由于它們實際上阻止了某種性別的人對他們并不能很好勝任的那些工作的申請而扮演了幫助和支持就業(yè)歧視的角色呢?這篇論文中所報告的兩項研究希望在經(jīng)驗層次上回答這一問題。
2、文獻評論
陳述了研究的問題及其背景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對這一領域中已發(fā)表的研究結果和結論進行總結和評論。這就是被稱為“文獻評論”的工作。
文獻評論部分應該充滿著恰當?shù)摹⑾嚓P的并且是簡明的和精確的材料。如《農(nóng)村代際擇偶研究》一文首先總結了西方的擇偶理論: * 弗洛伊德的父母偶像理論 * 價值理論 * 擇偶梯度理論 * 社會交往理論
3、介紹自己的研究
在導言部分的最后,應該簡要地介紹一下自己的研究。這種介紹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討論研究內容的細節(jié),而是介紹研究的基本框架,比如你所研究問題或準備檢驗的假設是什么,主要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是什么。在前面所列舉的性別偏見廣告的例子中,采取的是下列過渡性介紹: *
* 那么,現(xiàn)在的問題是:這種廣告是否的確起到了阻攔潛在的申請者申請工作的作用。本研究希望回答這一問題,它所采取的方式是讓中學高年級男生和女生閱讀幾份招工廣告,并根據(jù)他們自己的興趣給每一工作打分。對這些興趣的評分進行分析便可以知道,那些用非性別歧視的語言所寫的廣告是否增加男人和女人對那些在傳統(tǒng)觀念上被認為是“別的”性別所干的工作的興趣。
4、撰寫導言的原則 * (1)盡可能用常用的語言撰寫,而少用專業(yè)術語。
* (2)不要把毫無思想準備的讀者拉進你的問題或理論之中。要用必要的時間和空間,一步一步地把一般性的讀者引人到對特定問題的正式的或理論化的陳述中來。
* (3)用例子說明理論觀點,或者用例子來幫助介紹理論性的或技術性的術語。
四 、方 法
1、有關研究方式、研究設計的介紹
* 針對導言部分所提出的問題,本項研究是采取哪一種方式進行探討的?研究的基本設計是什么?這是研究報告的方法部分首先應該說明的問題。研究采取的是實驗研究的方式,還是采取的實地研究或文獻研究的方式。
2、有關研究對象的介紹
* 在研究報告中,常常要對作為研究對象的人及其活動進行說明,尤其是在實驗研究或調查研究的研究報告中,更要專門介紹研究對象的選取及其樣本的構成情況。
3、有關資料收集方法的介紹
(1)對研究的主要變量的說明
即說明研究的主要變量是什么,變量的操作定義是什么,這些變量是用哪些指標來進行測量的。如果是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還應該對問卷中用來測量這些變量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說明。即使在研究報告的附錄中附有調查的問卷,也要這樣做。
(2)對資料收集過程進行說明
即如實地把研究者是如何進行實驗操作、實地觀察或問卷調查的過程告訴讀者。
(3)對所用的工具進行說明
* 無論是實驗所用的儀器、材料,還是測驗所用的量表,調查所用的問卷,都要對讀者進行一定程度的描述。
4、有關資料分析方法的介紹
5、對研究的質量及局限性的說明
五、結 果
在較短小的論文或較簡單的研究報告中,結果和討論部分常常結合在一起,作為“結果與討論”部分。在這種情形中,結果在表達時也同時被討論。這一部分結尾的兩三個段落通常陳述研究所得的結論、研究的實施或資料分析過程中所包含的問題或帶來的限制,以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在刊物所發(fā)的經(jīng)驗研究報告常采用這種形式。
* (1)再次向讀者提示你在報告的導言部分所提出的概念性問題,即對所研究問題的概念性陳述。
* (2)進而向讀者提示你在研究中實際完成的操作或實際測量的行為。即對問題的操作性陳述。
* (3)緊接著馬上告訴讀者你的答案。
* (4)用數(shù)字、圖形、表格、材料來向讀者說話。即從這時開始,向讀者展示你的詳細的、具體的證據(jù)和結果,并對這些數(shù)字、圖形、表格進行必要的說明和解釋 。 * (5)在每一個分文結果的末尾部分,都應對該結果所處的位置做—簡要的小結。
市場調查報告中通??偨Y
* (1)優(yōu)勢(strengths) * (2)弱點(weaknees) * (3)機會(opportunities) * (4)威脅(threats)
需要注意的事項:
* 結果與討論的關系。
* 關于數(shù)據(jù)、資料、圖表的處理問題。在這方面,初學者常犯的毛病主要有3 種。第一種是面對一大堆收集來的資料和統(tǒng)計數(shù)字不知該如何取舍。第二種是片面地認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圖表越多越好。第三種是對圖表和數(shù)據(jù)的說明太膚淺。
大學生對“文革”的了解與評價研究報告
六、討 論
討論一般是從告訴讀者你從研究中掌握了什么開始。一開頭就以明確的敘述說明研究假設是否得到證實,或者明確地回答導言部分所提出的研究問題。但是,要注意,不要簡單地再次解釋和重復結果部分已經(jīng)總結了的觀點。每一句新的陳述都應該為讀者理解這一問題帶來一些新的東西。
七、參考文獻及附錄
參考文獻
* 中文版著作的寫法如下:
① 費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② 〔 美)K .貝利著.現(xiàn)代社會研究方法.許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 英文版著作的寫法如下: ① Whyte W F .Streetcomer Soiety .Chicago:univesity of Chicago Pre , 1943 .② Moster C A &Kalton G .Survey Methods in Social Investigation ( 2nd ed .) .Newybrk : Basic Books , 1972 .中文文章的寫法如下:
① 張兆高.城市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城市研究.1984 ( 5 ) : 35-38 *
② 王林.論我國家庭結構的演變.婚姻與家庭.1982 ( 3 ) :46-54 * 英文文章的寫法如下:
Bem S L & Poston D .Dose advertising aid and abet sex discrim-ination? * Journal of , Social Psychology.1973 ( 3 ) : 6 一8
附 錄 * 附錄部分是將一些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研究細節(jié)的資料編排在一起,作為正文的補充。這些資料主要有:收集數(shù)據(jù)資料所使用的調查表、問卷、心理測驗量表等;計算某些指標或數(shù)據(jù)的數(shù)學公式介紹;某些統(tǒng)計和測量指標的計算方法介紹;某些調查工具、測量儀器以及計算機軟件介紹等等。由于這些材料占有較大的篇幅,故在學術刊物發(fā)表時,常略去這一部分,而在以學位論文形式出現(xiàn)的研究報告中,則必須有附錄部分。
第三節(jié)、撰寫調查報告應注意的問題
1 行文原則
* 用簡單平實的語言寫作。
* 陳述事實力求客觀,避免使用主觀或感情色彩較濃的語句。 * 應以一種向讀者報告的口氣撰寫,而不要表現(xiàn)出力圖說服讀者同意某種觀點或看法的傾向,更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
2 引用與注釋
* 報告中凡是引用別人的資料,一定要注明來源,而不能將別人的工作和成果不加注明地在自己的報告中使用。
* 引用的具體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引用別人的原話、原文時,要用引號引起來,再作上記號注明;二是只援引別人的觀點、結論但并非別人的原話、原文時,則不用引號,只需在其后作上記號注明即可。
* 對于報告中引用的別人的資料,以及某些不易理解的內容或概念,常常通過加注釋來進行說明。注釋的作用主要有:指出所引用資料的來源,供讀者參考查證;表示作者遵守學術道德,不把別人的成果掠為己有;既可幫讀者解釋報告中的疑難,又不使報告中斷和過于冗長:
* 注釋的形式主要有3 種,即夾注、腳注和尾注:
夾注即直接在所引資料之后,用括號將其來源或有關說明括起來,對引文進行注釋或提示。比如:
?°使用某一特定的數(shù)學模型要以已達到的某一量度層次為前提。?±(布萊洛克,1960)
?°我國15-24 歲青年中,有82.3 %的人已經(jīng)就業(yè)。?±(中國青年報.1986 .4 .10 ) 前一個夾注形式往往與報告最后的?°參考文獻?±相呼應。在參考文獻中,一定要列出一條與此夾注相配合的文獻,如:
[ 美」布萊洛克,社會統(tǒng)計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
* 腳注即在所引的資料處只注明一注釋號,比如在該資料后的右上角用① 、② 、③ 等等來標明,然后在該頁的最下端,用小一號的字體分別說明引文的出處、時間等情況,或作出有關的解釋。
* 尾注則是在所有引用的資料處按順序注明注釋號,最后在文尾用小一號字體全部按注釋順序排出,分別說明引用資料的出處、時間等情況,或作出有關解釋,并冠以?°注釋?±的標題,而不是分別排在各頁之下。在目前學術刊物上所發(fā)表的研究報告中,3 種注釋形式都在使用中,不過不同的刊物要求往往不大一致。
1)口頭報告能用較短的時間說明所需研究的問題。
2)口頭報告生動,具有感染力,容易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 * 3)口頭報告能與聽者直接交流,便于增強雙方的溝通。
* 4)口頭報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一般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報告內容、時間做出必要的調整。
調研報告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 1.篇幅不代表質量
* “ 報告越長,質量越高” ? * “ 信息超載” 的噪音
* 2.解釋不充分
簡單重復圖表中的數(shù)字,而不進行解釋工作
* “在我們的全部議員中,女性議員的比例研究提高了50%!”在德國議會選舉后,媒體這樣報道。德國議會中的議員異常興奮,并為之喝彩。
* “嗯,是這樣的”,其中一個議員輕聲地說:“以前我們有4個議員,而現(xiàn)在增加到6個??”。
3.偏離目標與脫離現(xiàn)實
堆滿與調研目標無關的資料。
不現(xiàn)實的建議
4、忽視結論的適用范圍
例1 :中國人比較聰明嗎?
* 一位加拿大教授注意到中國留學生通常比加拿大學生表現(xiàn)得更加聰明、好學、成績優(yōu)秀。在他的課程中,他們沒有一個不及格的,然而當?shù)氐募幽么髮W生中有1/3的人沒有通過該門課程。因此,他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從統(tǒng)計學角度看,中國人也許比較聰明。
* 然而,他沒注意到這里面也有一個機制在起作用:通常只有聰明、有才智的中國學生才能到加拿大留學。用這樣優(yōu)秀的群體與加拿大普通學生進行比較,結果可想而知。
* 教授的中國留學生通常比加拿大學生表現(xiàn)得更加聰明! * 中國人比加拿大人聰明???
第二篇:生物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目的
農(nóng)村中學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厭學、教師難教的現(xiàn)象。初二是學生物理學習的起始階段,此階段的教學和學習會影響學生整個中學物理學習。本研究擬對農(nóng)村中學初二學生物理學習狀況進行調查,旨在把握當前農(nóng)村中學初二學生物理學習狀況,了解初二學生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二、調查及統(tǒng)計分析
1.調查方法
問卷設計主要考慮了四個方面:基礎知識(難易程度、知識結構、學習成績)、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的、聽課狀態(tài)、作業(yè)情況、學習困難)、學習習慣(預習、復習、計劃)、情意水平(興趣、信心、歸因),共20個題目。
從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生來源和教學成績等方面,實地考查勐臘縣農(nóng)村中學,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勐臘縣某中學作為研究對象。該校地處農(nóng)村,90%的學生來自農(nóng)村,可代表農(nóng)村學生學習情況。對該校初二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37份,收回有效答卷110份。
2.結果與分析
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計算所占比例,從所占比例情況來分析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
(1)基礎知識,為調查問卷的
具體題目為:
1.你覺得初中物理與其他科目相比,其難易程度是()。
A.最難
B.較難
C.不難
2.已學過的物理知識,在你的腦海里是否有清晰的知識結構()。
A.沒有,都忘了
B.有一點,有些地方模糊
C.有很清晰的知識結構
3.你的物理成績所處的水平是()。
A.優(yōu)秀(90分左右)
B.中等(80分左右)
C.一般D.不及格
統(tǒng)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53%的學生覺得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難的科目;45%的學生對已學過的物理知識根本沒印象,35%的學生對知識結構感到模糊;52%的學生考試成績處于不及格狀態(tài)。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學生的物理學習存在一定困難,學生基礎知識薄弱、不系統(tǒng)。物理教育,只是時間上達到了要求,學生的知識、發(fā)展水平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進一步對學生及教師的訪談說明,學生對概念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往往流于形式;難于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理不清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對公式說不清來龍去脈,只能生搬硬套,不能靈活應用,稍作變化就不知其所以然;一般僅滿足于字面的理解,浮于表面,很難達到解釋的理解、批判的理解。日積月累,上課就會一知半解或根本就聽不懂,學習感到枯燥無味,也就對所學的知識不能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這對以后的學習會造成很大的困難。
(2)學習態(tài)度,為調查問卷的7、9、10、12、13題,主要涉及學習物理的目的、對學好物理的認識、聽課狀態(tài)、作業(yè)困難程度、完成作業(yè)方法進行調查。題目具體為:
7.你認為學習物理的目的是:()。A.為將來實踐應用B.學習知識很有用C.為了考試D.沒有目的,學校安排的
9.就你個人而言,你覺得學好物理關鍵是:()。A.認真聽講B.課前預習C.多問D.弄懂
10.聽課時你大多處于()狀態(tài)。A.思維活躍,邊聽邊思考B.認真聽講,但只是被動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C.剛開始認真聽,后面就不聽了D.不聽課,做自己的事情
12.平時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你認為對你來說是:()。A.很少,但難度大,很難做對、做完B.容易,但作業(yè)量多C.難度適宜,作業(yè)量也適宜D.很難,且很多,基本上不會做
13.完成物理作業(yè),你的做法是:()。A.先看書復習,后完成B.邊做邊看書C.與他人討論、請教完成D.大多是抄襲他人
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2表明:49%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只因為是學校安排所以才學習;45%學生上課從來不聽課,隨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39%的學生只能集中聽20分鐘;32%的學生完成作業(yè)有困難;對于作業(yè)的完成,49%的學生要與他人討論才能完成,34%的學生只能依靠抄襲完成作業(yè)。
再結合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得到學生整體學習態(tài)度: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熱情不高,因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難以調動;在課堂中,無意識記強于有意識記,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做出一些不利于教學的事情,如交頭接耳、看課外書等;對物理知識沒有刻意去理解掌握,不求甚解,積極學習的內部動因處于低迷狀態(tài)。課堂中許多學生懶于動手動腦,對教師的啟發(fā)、引導無動于衷,對學習成績漠不關心。
(3)學習習慣,為調查問卷的8、11、14、17、18、19、20題,主要涉及計劃、課堂筆記、預習、復習、檢查反思、研究、交流。題目具體為:
8.你在學習物理時,經(jīng)常給自己制訂學習計劃嗎?A.經(jīng)常制訂B.有時制訂C.很少制訂D.從來不制訂
11.上物理課時,你如何做物理筆記?A.記住一些自己對問題新的見解B.不全記,但記住要點和重點C.默默記在心里
14.你每天物理課前預習的時間平均為:()。A.接近1小時B.半小時以內C.不經(jīng)常預習D.沒有預習的習慣
17.遇到物理難題時,你會怎么辦?A.獨立思考B.向老師或長輩請教或找同學討論C.利用圖書室或電腦網(wǎng)絡查資料D.不去管它
18.你平時學習物理的途徑是什么?A.抓好課堂,其余時間自學B.跟著課堂走,跟著教師腳步走C.除學校學習之外,還請物理家教D.其他
19.你最喜歡的物理課堂形式有:()。A.講練結合型B.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C.討論提問型D.同學相互合作
20.教師有沒有對物理學習進行方法上的指導?A.經(jīng)常指導B.針對具體物理問題進行指導C.偶爾有D.沒有
統(tǒng)計結果如表3所示。
表3表明:33%的學生從不制訂學習計劃;對于物理筆記,55%的學生選擇默默記在心里,也就是不記筆記;對于預習,49%的學生不經(jīng)常預習;31%的學生從來不預習,有的學生預習、復習時只講速度、結果,不抄題、不仔細審題,沒有規(guī)范的步驟、詳細的解答;46%的學生喜歡講練結合的課堂,但是這部分學生聽課時卻不注重對概念的理解,只追求聽講幾道例題,并且做課堂練習的時候,懶于動筆;有的平時對難題很感興趣,對中等難度及以下的題不屑一顧,好高騖遠;有些物理學困生每天聽課后,完成作業(yè)了事,既不課前預習,也不課后復習,盲目解題。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也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注重知識的理解及方法的領會,只靠死記硬背定義、公式,有的學生片面注重參考書,不重視教材;沒有自始至終的學習計劃,教師讓干什么就干什么;沒有自我反思的過程,更沒有研究與交流,有部分學生一節(jié)課不動手、不思考,壓根不學習。同時,調查也揭示出,教師依據(jù)學生情況做針對性的指導不夠。總之,初二學生的物理學習習慣的自覺性有待提高。
(4)情意水平,為調查問卷的3、4、5、15、16題,主要涉及歸因、難易程度、信心、學習興趣、學習動機。題目具體為:
3.你喜歡學物理嗎?
A.非常喜歡
B.較喜歡
C.一般
D.不喜歡
3-1.如果你不喜歡學習物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A.從未感興趣過
B.不愛學,跟不上
C.成績總提不高
D.太難,太費勁
3-2.如果你喜歡學習物理,是什么原因呢?
A.物理課堂生動有趣
B.物理教師平易近人
C.物理很簡單,很容易學
D.其他
4.物理對你來說(請在橫線上寫出原因)。
A.難學
B.不難
5.你對自己目前的物理學習現(xiàn)狀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比較滿意
C.不滿意
D.不滿意,且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恐懼
15.你為什么學習物理?
A.為將來的工作需要
B.了解自然及社會
C.為了升學
D.學校安排的
16.你經(jīng)常參加一些與物理相關的活動嗎?
A.參加興趣小組,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
B.偶爾參加一些活動
C.很少參加這類活動
D.想?yún)⒓?,但課業(yè)負擔過重,沒時間參加
統(tǒng)計結果如表4所示。
表4表明:在回答不喜歡物理的學生中,33%的學生認為物理太難;62%的學生覺得物理很難,從心理上就對物理產(chǎn)生一種畏懼心理;44%的學生對自己學習成績不滿意,每到考試就異常緊張,無法正常發(fā)揮,物理學習就變成了一副沉重的負擔;52%的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缺乏強烈的學習情感;55%的學生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總體上講,學生情意水平較低。
三、教學建議
1.加強基礎知識
在授課過程中,對接觸到的知識點要以點帶面,從知識點向知識面發(fā)展,將物理常見知識點在剛開學的短時間內作些復習,使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學中側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要重視知識演化的過程和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解題后,注意舉一反。
三、融會貫通。
2.端正學習態(tài)度
增加教學中科學、合理的情境設計,寓教于樂,授課生動有趣,將看似枯燥的物理邏輯思維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理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注意難易結合,加強對物理學困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yè)。
3.培養(yǎng)學習習慣
制訂學習計劃,通過制訂一定的學習計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合理安排時間;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堅持課后及時復習;獨立完成作業(yè);認真糾正錯題,對錯誤的地方要反復思考,并要經(jīng)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復習強化,做適當?shù)闹貜托跃毩?,使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由“熟”到“活”。
4.增強情意水平
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降低學習要求;積極關注學困生,并適時進行特殊輔導,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多鼓勵,常表揚,以成就感保持自信心。
5.提高教師素質
更新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教師的教育行為。觀念之存在于人腦,相對于其他東西來說是比較深層的東西,觀念更新絕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地努力,既要加強理論學習,又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多種途徑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
參考文獻
[1]漆書青,戴海崎,丁樹良.現(xiàn)代教育與心理測量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2-65.
[2]李俊明.有的放矢提高差生成績[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xx,19(1):28-29.
[3]孫彥,孫祝,王麗珍.物理學習策略研究[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xx,(12-13).
[4]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上海:商務圖書館,197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