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對外漢語教案《問路》(范文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對外漢語教案《問路》(范文6篇)》。
第一篇:對外漢語教學教案設(shè)計
對外漢語教學教案設(shè)計 課文:
A:你今年多大? B:我二十一歲.A:你的生日是幾月幾號?
B:我的生日是十月十八號,正好是星期六。 A:是嗎?你打算怎么過?
B:我準備開一個生日晚會,你也來參加,好嗎? A:什么時間舉行? B:星期六晚上七點。 A:在哪兒?
B:就在我的房間。
A:好,我一定去。祝你生日快樂。 B:謝謝。
教學對象:初級漢語水平留學生 授課學時:1課時(45分鐘)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對話的意思,領(lǐng)會并正確使用本課生詞;
2、能正確使用對話中的重難點句型和語法。 教學要求: 生詞:
1、掌握每個生詞的讀音,詞性和詞義
2、能熟練地使用本課生詞進行擴展。 語法句型:
1、掌握本課的重點句型和語法;
2、運用所學句型和語法進行造句,靈活運用。 背景知識: 生日的習俗
教學步驟:
1.導入:以生日快樂歌導入,大家能聽懂這首歌里的中文嗎?首先我要問問大家在自己的國家都是怎樣過生日的呢?
2.背景知識: 生日的習俗: 各個國家過生日的習俗都不一樣,在我們國家,慶祝老人的生日一般是子女親手為他們做的壽面與壽包;小朋友過生日,父母會封紅包(展示紅包)給兒女,以作表示.無論老人小孩過生日的時候,都要煮雞蛋吃.但是現(xiàn)在很多青年人都用生日蛋糕和蠟燭慶祝.今天講的這篇課文就與生日有關(guān),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提前預(yù)習..3.講解生詞(將以下生詞寫在黑板上,并標注拼音,挨個教給學生讀) 年
今年 多大
歲 生日 正好 打算
一.今年(jin nian): 指現(xiàn)在正在度過的這一年。This year.(今年是2014年) 二.正好(zheng hao):恰好,剛好。 三.打算(da suan):計劃或預(yù)定要達到一個目標。 四.生日(shēng rì):出生的那一天及以后每年的這一天 3) 生詞擴展:(下面我們將以上學過的生詞進行一個擴展,以便大家更牢固地掌握) 生日
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在十二月十二號。(提問同學:你的生日呢?)
生日晚會
我要開一個生日晚會。(提問同學:你們過生日會舉辦生日晚會嗎?)
生日蛋糕(畫一個生日蛋糕 ) 生日那天,我會吃生日蛋糕。(提問同學:生日那天,你們會吃生日蛋糕嗎?)
過生日
小紅明天我過生日。(提問同學:你什么時候過生日?) 下面同桌用剛剛學過的詞語互相練習對話。待會兒我要抽同學練習。 4) 生詞練習:為了考考大家剛剛有沒有真正掌握,請同學選用以下詞中的幾個來進行造句 我(的)/你(的)/他(的)/她(的)
祝
蛋糕
生日
過
快樂 同學們先跟我讀讀課文.在課文出現(xiàn)了年月日的,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年月日要怎樣用呢.
4、語法句型講練
教師講解句型和語法的含義和應(yīng)用環(huán)境,然后讓學生運用句型進行造句。教師可設(shè)置一定的情景來引導學生。
(以年月日表示法為例) A:你的生日是幾月幾號? B:我的生日是十月十八號。 1)(板書) 在中國,年月日的表達順序是 年 月 日,星期可在年月日前,也可在年月日后。表日期時,日等于號,但在“今日事,今日畢。”中只能用“日”,不能用“號”。 老師舉例:我的生日是在1989年12月10號/日。(老師提問:你的生日是在幾月幾號呢? 2)對“??月??號/日”提問時,一般用“??幾月幾號?”來提問。
老師舉例:國慶節(jié)在幾月幾號? 3) 設(shè)置情景:
情景一:這是我們開學的第二周,那大家知道我們幾月幾號開學的嗎?
學生:我們??月??號開學。
情景二,小明明天過生日,今天是2014年9月19日,星期一,那小明的生日在幾月幾號?星期幾呢?
學生:小明的生日在??月??號,星期??。 5.課堂練習 選詞填空
正好 舉行
打算 明年 快樂 1.他_放學后看書.2._是2015年.3.下雨了,我_帶了雨傘.4.我們班_了班會活動.5.祝你_快樂.6課文解釋 7課文復述
第二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一、什么是偏誤
偏誤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在使用語言時不自覺地對目的語的偏離,是以目的語為標準表現(xiàn)出來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這種錯誤是成系統(tǒng)的、有規(guī)律的,反映了說話人的語言能力,屬于語言能力范疇。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來下雨了,我們快回家吧! 快八點了,你起床了。
二、語法偏誤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幾種:母語的負遷移、目的語知識的負遷移、文化因素負遷移、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影響、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
什么你要買?
那個天我們沒有去公園。
三、常見的語法偏誤
常見的語法偏誤主要有四種:遺漏、誤加、誤用和錯位。
(一)遺漏(缺失)
是指在詞語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該用的成分。 排隊的人很多,廳里面熱鬧。 有一條蛇掉進缸。
即使你們不同意,我要買這本書。
他連最簡單的漢字也寫不好,復雜的漢字寫不好。
二、誤加(多余)
是指在不應(yīng)該使用某一詞語或某種句法成分時使用了該詞語或成分。
我們班有十五個學生們。 我昨天不在了家。 他從來一次也沒說過謊。
三、誤代
誤代是指由于從兩個或幾個形式中選用了不適合于特定語言環(huán)境的一個而造成的偏誤。 我沒有夠的錢買車。 一件衣服被他撕破了。
生活中,誰有干涉別人的資格呢?特別是戀愛,局外人別干涉。
舉辦奧運會有很多好處,那就是我的看法。
四、錯序
是指句中的詞語或成分位置不當。 下樓兩個外國人住。
上海是一個中國最現(xiàn)代化的城市。 他每個星期日和朋友一起都去吃韓國菜。
第三篇:對外漢語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總體設(shè)計
20個學生,分別來自越南、韓國、日本、加拿大、挪威、德國、俄羅斯。 已學習漢語時間: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
目的:拿學位、從事與漢語有關(guān)的工作、當漢語教師、興趣
設(shè)計:教學類型、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途徑。
一、分析教學對象
1、學習者的自然特征
這20個留學生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各自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對于他們的差異,我們在分析教學對象時應(yīng)特別注意??偟膩碚f,這批學生大致可分為亞洲區(qū)和歐洲區(qū)的國別。對于亞洲區(qū)的學生,由于距離中國比較近,在歷史上都或多或少受到過中華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日、韓、越南等國家的學生,他們的母語都和漢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他們學習漢語,在某些問題的理解與接受方面會較為容易一些。而歐洲區(qū)的學生,他們的風俗文化與中國差別很大,而且其母語也是字母文字和語調(diào)語言,因此漢語的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完全顛覆從前的語言基礎(chǔ)的全新挑戰(zhàn),難度較大,問題也會很多,在教學時應(yīng)更加注意。 此外,學習者的年齡、文化程度以及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態(tài)度也是我們在教學中應(yīng)當考慮的因素。一般來說,年齡小的、文化程度較高的學生,它的接收能力會較好;但年齡大的學生學習會比較穩(wěn)定、勤奮;而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會更加有成效。
2、學習者的學習目的
從學生的資料上來看,大體可分為四個目的:受教育目的(拿學位)、職業(yè)工具目的(從事與漢語有關(guān)的工作)、職業(yè)目的(當漢語教師)、興趣目的(興趣)。了解學生的學習目的很關(guān)鍵,有助于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由此確定適合學習者的教學計劃。
3、學習者的學習基礎(chǔ)
在此之前,這批學習者都已學習過漢語,最短時間一個月,最長時限一年。他們對漢語都已有了感性的認識與接觸,但時間并不充足,缺乏成系統(tǒng)的全面的教學。尤其是對以職業(yè)為目的的學生們,更加有待提高。
二、明確教學目的(目標)
教學的最終目標都是使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利用漢語進行不同程度的交際活動。根據(jù)此批學生的學習目的及特征,我們可以大體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
(1)以興趣為目的的學生,考慮到他們只是將學習漢語作為一種業(yè)余興趣、豐富自己的方式,不宜對其要求過高,以免打擊了他們的興致。對他們,只要求做到掌握與運用簡單的基本生活用語、基本詞匯,對具有典型意義的中國文化的大體了解,面要廣但并不深刻。對聽說讀寫能力要優(yōu)先培養(yǎng)。
(2)以受教育、職業(yè)工具為目的的學生。這類學生學習漢語只是將它作為一種獲取其他目的的途徑,學習針對性很強。我們的教學要針對他們的需求逐一傳授,不需要的就盡量少涉及,需要的一定要講,而且要深要專業(yè)。對他們,不僅是語言等級要達到相應(yīng)水平,對于專業(yè)方面的知識也要全面扎實。他們的要求要比(1)類學生高得多。
(3)以職業(yè)為目的的學生,即將要成為漢語教師的學生。對于他們的要求最為嚴格,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于他們漢語不僅是交際工具,更是以后的教學對象,他們不僅要說的流利、寫的漂亮,更要了解漢語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語法研究等;此外作為一名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
三、確立教學類型
由以上分析的幾種不同的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劃分為三種教學類型: (1)漢語言專業(yè)教育(長期)
(2)與語言有關(guān)的職業(yè)培訓(中長期) (3)速成教學(短期)
四、確定教學范圍(內(nèi)容)
第二語言教學內(nèi)容總的大綱應(yīng)包括:語言要素、語用規(guī)則、相應(yīng)的文化知識、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能力。
(1)對漢語言專業(yè)教育的范圍
教學范圍應(yīng)是最廣最全面的。所有的語言要素知識點的掌握、語用規(guī)則的應(yīng)用、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中國政治經(jīng)濟地理歷史的概況、民俗文化的了解以及教師應(yīng)具備的素能。 (2)與語言有關(guān)的職業(yè)培訓的的范圍
為保證交際的順利而相應(yīng)的了解文化知識,一定的語言要素、語用規(guī)則的學習,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與將要從事職業(yè)的相關(guān)知識面的學習。
(3)基礎(chǔ)性的語言要素教學,典型的中國文化知識的了解,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視聽說。
五、進行課程設(shè)置
(1)漢語言專業(yè)教育班
對此班的學生要求較高,學習時限也較長,一般3-4年,相當于國內(nèi)一般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水平。
第一年:漢語言專業(yè)教育(初級) 第二年:漢語言專業(yè)教育(中級)
第三、四年:漢語言專業(yè)教育(高級)兼實習階段 課型及進程安排 專業(yè)課:
精讀——屬于綜合課,學時延續(xù)四個學年 口語——基礎(chǔ)階段學習,總學時為一學年 聽力——基礎(chǔ)階段學習,總學時為一學年
視聽說——綜合培養(yǎng)聽說能力,總學時為兩學年 語音——基礎(chǔ)階段學習,總學時為一學年 漢字教程——基礎(chǔ)階段學習,總學時為一學年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總學時為一年 中國古代文學——總學時為一年 語法——總學時為兩學年 閱讀——總學時為三年
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總學時為一年 寫作——總學時兩年
中國地理歷史概論——總學時為一年 中國政治經(jīng)濟概論——總學時為一年 教師心理學——總學時一年 教育學——總學時一年
教學技巧——總學時一年 知識拓展課:
古典民俗樂曲欣賞——總學時一年 書法繪畫作品賞析——總學時一年 中國電影賞析——總學時一年 中國戲曲藝術(shù)發(fā)展——總學時一年
第二學年課表:
(2)與語言有關(guān)的職業(yè)培訓班
此班學生學習時限為1—2年,一般第一年是學習基礎(chǔ)漢語知識為主,第二學年進行分科,根據(jù)以后的職業(yè)發(fā)展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課型及進度安排 精讀——總學時一年 口語——總學時半年 聽力——總學時半年 語音——總學時為半年 漢字教程——總學時半年 視聽說——總學時一年 語法——總學時一年 閱讀——總學時為一年
中國文化概論——總學時一年 中國國家概況——總學時一年
中國經(jīng)濟政治學——商務(wù)、金融系學生專修,學時一年 中國地理歷史學——旅游系學生專修,學時一年 古代漢語——中醫(yī)學系專修,學時一年
第二學年(開始分科)
根據(jù)學生的將來擇業(yè)需求可大體分為以下幾科,由學生自主選擇繼續(xù)深造,相關(guān)專業(yè)課可以將他們分別插入開設(shè)此學科的學院學習: 商務(wù)漢語(側(cè)重于經(jīng)濟貿(mào)易方面的學習) 旅游漢語(側(cè)重于地理歷史方面的學習) 國際金融漢語(側(cè)重于經(jīng)濟政治的學習)
翻譯漢語(側(cè)重于翻譯技巧的培養(yǎng)、語言知識的豐富) 醫(yī)學(中醫(yī))研究漢語(側(cè)重于專業(yè)術(shù)語、古代漢語的學習) HSK突擊班(針對考試強化訓練) 3)速成教學班
此班學生一般學習時限不超過一年,學習知識面廣,趣味性強 課型及進程安排 精讀——總學時一年 中國文化——學時一年 口語——學時一年
古詩詞戲曲——下半學年 閱讀——下半學年 聽力——學時一年
中國國家概況——學時一年 名家名篇賞析——學時一年 中國美食——上半學年 傳統(tǒng)民俗藝術(shù)——上半學年
六、確定教學原則
對外漢語教學總體原則是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主導。此外,教學中還應(yīng)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則:
實用性原則,教學內(nèi)容適應(yīng)學生需要,有針對性 實踐性原則,主張精講多練
交際性原則,將機械練習、有意義的練習、交際練習有機結(jié)合起來 結(jié)構(gòu)功能文化相結(jié)合的原則 有效的使用媒介語 趣味性原則
09級對外漢語專業(yè)
倪佳倩 0901444
第四篇:對外漢語語音教案推薦
教案示例
教學重點:
1、學會“zh ch sh r”四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zh ch sh r”和帶調(diào)韻母拼成的音節(jié)。
3、學會“zhi chi shi ri”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教學難點:
區(qū)別聲母“zh ch sh r”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hi ri”,理解它們各自的不同用處,為今后能正確拼讀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順序背誦學過的17個聲母。
2、讀6個單韻母。
3、帶調(diào)的單韻母。
二、借助插圖學習聲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學生自己借助圖學習聲母的音形。
2、問:誰能結(jié)合圖的意思試著讀一讀字母的音?
3、學生根據(jù)圖中所畫的“織毛衣”的“織”、“吃東西”的“吃”、“大獅子”的“獅”來試讀字母“zh ch sh r”的發(fā)音,如果學生讀對了一定給予表揚,如果讀錯了也不要批評,可以請別的同學試讀。
4、三個字母的音試讀后,教師要進行范讀后告訴學生:“zh ch sh r”這四個聲母都是翹舌音。發(fā)音時,舌頭都要翹起,但要注意舌頭不要卷得過于往后,不能頂在上腭正中,應(yīng)當把舌頭頂在上牙床靠上一點的部位。讀的時候要注意輕短。
5、教示范讀,學生練習讀,教師及時糾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對比練讀,讓學生區(qū)別比較,對發(fā)音有困難的同學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
7、問: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的形呀?學生說說即可。
三、正確書寫“zh ch sh r”四個聲母
1、讓學生自己觀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導學生觀察“zh ch sh”是由哪兩個字母組成的?寫的時候應(yīng)注意什么?(要靠攏,不能分開
3、教師范寫“zh ch sh”,學生觀察。
4、學生練習書寫“zh ch sh”,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對于姿勢合格的同學教師要給予表揚。
5、教師指導書寫“r”前,先請學生觀察占格位置,看書上的筆順,先寫哪筆?再寫哪筆?
6、教師范寫“r”。 要提醒學生注意先寫豎,占中格,然后在豎的上邊向右寫一彎筆,就像剛出土的幼苗一樣。
7、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邊寫邊發(fā)音記憶字形。教師個別輔導。
8、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書寫好的、進步的,進行表揚鼓勵,激發(fā)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4個聲母朋友,大家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而且書寫得也非常好!特別值得表揚的是你們能運用以前學習字母的方法自己學習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附: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二、看圖拼讀音節(jié)
1、出示書中三幅圖,問:圖上畫了什么?
2、出示圖下的音節(jié)
zh* ;ch2; sh& zhu#
3、學生自己試讀。
4、同桌互相讀,相互糾正。
5、指名讀。教師及時糾正學生拼讀中的錯誤,指導好三拼音節(jié)。
6、開火車讀。
三、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
1、讀四個聲母“zh ch sh r”,提醒學生讀時要注意輕短些。
2、出示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hi ri”讓學生想一想應(yīng)該怎樣讀?自己試著讀一讀。
3、指名讀。
4、教師強調(diào):借助“zh ch sh r”的音,再讀得長些、響些就是“zhi chi shi ri”的音了。
5、教師范讀,學生隨讀,指名讀。
6、出示“zi ci si ”與 “zhi chi shi ri”的發(fā)音進行比較,區(qū)別平舌音和翹舌音。
7、開火車讀。
四、學說兒歌
(1)出示兒歌內(nèi)容,讀一讀紅色的聲母。
(2)把你會讀的音節(jié)畫下來讀一讀。
(3)自己試著讀兒歌,把讀不準的音節(jié)畫下來。
(4)指名拼讀學過的音節(jié)??梢蕴岢鲎x不準的音節(jié),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5)同桌互相幫助讀兒歌。
(6)結(jié)合圖,請學生讀兒歌。
(7)教師領(lǐng)讀,學生隨讀,自由讀。
五、小結(jié)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4個聲母朋友“zh ch sh r”,我們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能夠正確書寫,而且還學習了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hi ri”,真棒!
附:板書
教案示例
教學重點:
1、學會聲母“y、w”,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學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
3、學習“y、w”和單韻母拼成的音節(jié)。
教學難點:
能正確區(qū)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把學過的聲母讀一讀,背一背。
2、讀帶調(diào)的單韻母。
二、學習聲母“y、w”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
1、出示聲母“y、w”的圖。
2、請學生自己借助圖學習字母的音形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
3、分小組學習,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4、請同學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一講怎樣記住字母的音形。
5、教師強調(diào)“y、w”是聲母要讀得輕短些,“yi、wu”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要讀得稍長響些,應(yīng)整體記憶。
6、指名讀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教師及時糾正。
7、開火車讀一讀,橫排讀,采取多種形式讀。
三、看圖拼讀音節(jié)
1、先出示電腦課件:沒有音節(jié)、沒有動物的圖。(26頁中間圖)
2、師問:圖上都畫了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說說這幅圖嗎?(學生可以從碧綠的湖水、茂盛的大樹、嫩綠的小草這幾方面說一說)
3、點擊鼠標出示小動物。再讓學生說一說小動物在干什么?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4、最后電腦出示音節(jié)。讓學生試著讀一讀,讀得不準時請別的同學幫助,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5、自由讀。
6、同桌讀。
7、指名讀。
四、寫聲母“y、w”
1、引導學生看書上的范字,看看是幾筆寫成的?占什么格?
2、請同學說一說應(yīng)該怎樣寫
3、教師范寫
(1)“y”是兩筆寫成的,第一筆是右斜,第二筆是左斜,占中下格。
(2)“W”是兩個斜上斜下寫成的,不要寫得太寬。教師要重點指導。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
5、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進行評改。
五、小結(jié)
從開學到目前為止,聲母教學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大家學得非常好!要繼續(xù)努力呀!
附: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區(qū)別“y i yi、w u wu ”和“{ yu”。
1、出示卡片:“y、I、yi”;“w、u、wu”;“{”
2、自己出聲讀一讀。
3、問:你們還記得“j q x ”與“{”相拼的規(guī)則嗎?說說小兒歌:“小{ 小 {有禮貌,見了j q x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念u,還念 { ?!?/p>
4、出示“y” 和“{”組成的音節(jié)“yu”。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說兒歌:“小{小{有禮貌,見了j q x y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念u ,還念 { { {。”
6、看圖讀音節(jié)“y*”和“w(”,自由讀、同桌讀、指名讀。
7、最后可以做一個課件,把凌亂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只限本課的)進行分類,讓學生親自進行電腦操作,使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
三、認讀23個聲母。
1、出示23個聲母,可以讓學生自己照著讀一讀。
2、同桌互讀互背。
3、讓學生把自己的聲母卡片拿出來按順序擺一擺。
四、學說兒歌
(1)出示兒歌內(nèi)容,讀一讀紅色的聲母。
(2)把你會讀的音節(jié)畫下來讀一讀,讀不準的音節(jié)做上記號。
(3)指名拼讀學過的音節(jié),提出讀不準的音節(jié)。
(4)結(jié)合圖,請認字多的學生讀兒歌。
(5)教師領(lǐng)讀,學生隨讀,自由讀。
五、小結(jié):
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6個單韻母,23個聲母,同學們不僅掌握了這些字母的音形,而且學會了學習字母音形的方法。別看年齡小,還真不簡單呢!我們將運用這些方法學習復韻母,我想你們一定學得更棒。
附:板書
尋找切入點 從不同著手
眾所周知,漢語中的每個詞都是由獨立的漢字組成的,而漢字是字形、聲音和意義的統(tǒng)一體。但是在西方語言中,若干個毫無意義的音節(jié)構(gòu)成一個詞,如果你把一個詞拆分成音節(jié),它的意義就不存在。這種不同語言的本質(zhì)性差別,恰恰可以成為我們學習另一種語言的切入點。
中文最大限度地達到既表音又象形,我們應(yīng)該充分運用漢字是象形字的這個特點,開辟中文教學的捷徑,突破外國學生因語言習慣不同而形成的障礙。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漢字的衍變繪制成圖表;給學生講解漢字中所含有的哲理和特有的睿智;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去解釋漢字、猜字謎;有時讓學生把漢字恢復成原始圖案也會對加深記憶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這樣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克服因使用母語而形成的習慣障礙,用全新的思維和視角去掌握一種新的語言體系。
有些教師把教授漢語拼音作為中文教學的切入點,我認為很是不妥。從漢語拼音切入不但收不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相反還會因耗費過長時間糾正漢語拼音和外國字母間易混淆的發(fā)音,使學生失去耐心,喪失學習中文的興趣。
我的經(jīng)驗是:最初的中文學習要從講解字形、字義入手,教會學生用正確筆順寫出構(gòu)架勻稱的漢字。至于發(fā)音,要反復、清晰地讀給學生聽,讓學生在字形、字義和發(fā)音間反復地
做切換練習,達到一定的條件反射,切不可過分借助漢語拼音,否則學生會對漢語拼音產(chǎn)生依賴感,離開漢語拼音就不知所措了。
當然,漢語拼音畢竟是幫助學生正確發(fā)音和自學中文的一個重要輔助工具,在學生們對漢字的結(jié)構(gòu)和發(fā)音有了一定掌握后,還是要教他們掌握漢語拼音。我認為最好的時間是在學習中文3至6個月后,這時學生已經(jīng)在不自覺中對漢語拼音和本國文字發(fā)音規(guī)則之間的差異有了一定認識,學起漢語拼音來水到渠成,用很短的課時就可大功告成了。
有限的字 最大限度地利用
國外中、小學中文課的課時相對較少,一般是每星期1-3小時。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就要通過訓練,讓學生們學會把有限的字,做最大的利用,切不可將學過的字和句一字一用,一句一用。從一開始就要深入淺出地給學生們講解中文組詞、造句的方式和語法概念,讓學生們邊學習邊體會漢語獨特的思維方式。譬如:名詞、動詞詞組的組詞方式,主謂賓的句式結(jié)構(gòu),中、外文語法習慣的不同點等,要力求通過最簡單的例句讓學生們理解中文的語法規(guī)則,然后通過練習,在實際運用中去融會貫通、理解和掌握這些抽象的語法概念。
在實際教學中,我是這樣操作的:在學生掌握了一個句子后,我會把這個句子分成若干部分,讓學生分別把某一部分拿出來做替換練習。比如:人稱代詞、動詞、賓語的各種變換,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的相互轉(zhuǎn)換等等……這樣一來,一個句子往往能衍生出十幾個甚至更多的句子。讓學生們把諸多轉(zhuǎn)換模式熟記于心,并鼓勵他們開動腦筋,把以往學過的字詞盡量多地運用到新學的句式中。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讓學生做這樣的競賽:看誰能把一個句子變成更多的句子。結(jié)果是人人躍躍欲式,個個爭先恐后,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不停地滾雪球式的練習,既是一種復習所學知識、加深記憶的手段,也能讓學生們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地使用有限的字,表達更多的內(nèi)容。這樣一來,學生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可以在學習中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第五篇:對外漢語語音教案推薦
教案示例
教學重點:
1、學會“zh ch sh r”四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zh ch sh r”和帶調(diào)韻母拼成的音節(jié)。
3、學會“zhi chi shi ri”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教學難點:
區(qū)別聲母“zh ch sh r”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hi ri”,理解它們各自的不同用處,為今后能正確拼讀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順序背誦學過的17個聲母。
2、讀6個單韻母。
3、帶調(diào)的單韻母。
二、借助插圖學習聲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學生自己借助圖學習聲母的音形。
2、問:誰能結(jié)合圖的意思試著讀一讀字母的音?
3、學生根據(jù)圖中所畫的“織毛衣”的“織”、“吃東西”的“吃”、“大獅子”的“獅”來試讀字母“zh ch sh r”的發(fā)音,如果學生讀對了一定給予表揚,如果讀錯了也不要批評,可以請別的同學試讀。
4、三個字母的音試讀后,教師要進行范讀后告訴學生:“zh ch sh r”這四個聲母都是翹舌音。發(fā)音時,舌頭都要翹起,但要注意舌頭不要卷得過于往后,不能頂在上腭正中,應(yīng)當把舌頭頂在上牙床靠上一點的部位。讀的時候要注意輕短。
5、教示范讀,學生練習讀,教師及時糾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對比練讀,讓學生區(qū)別比較,對發(fā)音有困難的同學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
7、問: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的形呀?學生說說即可。
三、正確書寫“zh ch sh r”四個聲母
1、讓學生自己觀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導學生觀察“zh ch sh”是由哪兩個字母組成的?寫的時候應(yīng)注意什么?(要靠攏,不能分開
3、教師范寫“zh ch sh”,學生觀察。
4、學生練習書寫“zh ch sh”,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對于姿勢合格的同學教師要給予表揚。
5、教師指導書寫“r”前,先請學生觀察占格位置,看書上的筆順,先寫哪筆?再寫哪筆?
6、教師范寫“r”。 要提醒學生注意先寫豎,占中格,然后在豎的上邊向右寫一彎筆,就像剛出土的幼苗一樣。
7、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邊寫邊發(fā)音記憶字形。教師個別輔導。
8、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書寫好的、進步的,進行表揚鼓勵,激發(fā)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4個聲母朋友,大家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而且書寫得也非常好!特別值得表揚的是你們能運用以前學習字母的方法自己學習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附: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二、看圖拼讀音節(jié)
1、出示書中三幅圖,問:圖上畫了什么?
2、出示圖下的音節(jié)
zh* ;ch2; sh& zhu#
3、學生自己試讀。
4、同桌互相讀,相互糾正。
5、指名讀。教師及時糾正學生拼讀中的錯誤,指導好三拼音節(jié)。
6、開火車讀。
三、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
1、讀四個聲母“zh ch sh r”,提醒學生讀時要注意輕短些。
2、出示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hi ri”讓學生想一想應(yīng)該怎樣讀?自己試著讀一讀。
3、指名讀。
4、教師強調(diào):借助“zh ch sh r”的音,再讀得長些、響些就是“zhi chi shi ri”的音了。
5、教師范讀,學生隨讀,指名讀。
6、出示“zi ci si ”與 “zhi chi shi ri”的發(fā)音進行比較,區(qū)別平舌音和翹舌音。
7、開火車讀。
四、學說兒歌
(1)出示兒歌內(nèi)容,讀一讀紅色的聲母。
(2)把你會讀的音節(jié)畫下來讀一讀。
(3)自己試著讀兒歌,把讀不準的音節(jié)畫下來。
(4)指名拼讀學過的音節(jié)。可以提出讀不準的音節(jié),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5)同桌互相幫助讀兒歌。
(6)結(jié)合圖,請學生讀兒歌。
(7)教師領(lǐng)讀,學生隨讀,自由讀。
五、小結(jié)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4個聲母朋友“zh ch sh r”,我們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能夠正確書寫,而且還學習了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hi ri”,真棒!
附:板書
教案示例
教學重點:
1、學會聲母“y、w”,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學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
3、學習“y、w”和單韻母拼成的音節(jié)。
教學難點:
能正確區(qū)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把學過的聲母讀一讀,背一背。
2、讀帶調(diào)的單韻母。
二、學習聲母“y、w”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
1、出示聲母“y、w”的圖。
2、請學生自己借助圖學習字母的音形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
3、分小組學習,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4、請同學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一講怎樣記住字母的音形。
5、教師強調(diào)“y、w”是聲母要讀得輕短些,“yi、wu”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要讀得稍長響些,應(yīng)整體記憶。
6、指名讀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教師及時糾正。
7、開火車讀一讀,橫排讀,采取多種形式讀。
三、看圖拼讀音節(jié)
1、先出示電腦課件:沒有音節(jié)、沒有動物的圖。(26頁中間圖)
2、師問:圖上都畫了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說說這幅圖嗎?(學生可以從碧綠的湖水、茂盛的大樹、嫩綠的小草這幾方面說一說)
3、點擊鼠標出示小動物。再讓學生說一說小動物在干什么?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4、最后電腦出示音節(jié)。讓學生試著讀一讀,讀得不準時請別的同學幫助,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5、自由讀。
6、同桌讀。
7、指名讀。
四、寫聲母“y、w”
1、引導學生看書上的范字,看看是幾筆寫成的?占什么格?
2、請同學說一說應(yīng)該怎樣寫
3、教師范寫
(1)“y”是兩筆寫成的,第一筆是右斜,第二筆是左斜,占中下格。
(2)“W”是兩個斜上斜下寫成的,不要寫得太寬。教師要重點指導。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
5、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進行評改。
五、小結(jié)
從開學到目前為止,聲母教學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大家學得非常好!要繼續(xù)努力呀!
附: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區(qū)別“y i yi、w u wu ”和“{ yu”。
1、出示卡片:“y、I、yi”;“w、u、wu”;“{”
2、自己出聲讀一讀。
3、問:你們還記得“j q x ”與“{”相拼的規(guī)則嗎?說說小兒歌:“小{ 小 {有禮貌,見了j q x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念u,還念 { ?!?/p>
4、出示“y” 和“{”組成的音節(jié)“yu”。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說兒歌:“小{小{有禮貌,見了j q x y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念u ,還念 { { {。”
6、看圖讀音節(jié)“y*”和“w(”,自由讀、同桌讀、指名讀。
7、最后可以做一個課件,把凌亂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只限本課的)進行分類,讓學生親自進行電腦操作,使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
三、認讀23個聲母。
1、出示23個聲母,可以讓學生自己照著讀一讀。
2、同桌互讀互背。
3、讓學生把自己的聲母卡片拿出來按順序擺一擺。
四、學說兒歌
(1)出示兒歌內(nèi)容,讀一讀紅色的聲母。
(2)把你會讀的音節(jié)畫下來讀一讀,讀不準的音節(jié)做上記號。
(3)指名拼讀學過的音節(jié),提出讀不準的音節(jié)。
(4)結(jié)合圖,請認字多的學生讀兒歌。
(5)教師領(lǐng)讀,學生隨讀,自由讀。
五、小結(jié):
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6個單韻母,23個聲母,同學們不僅掌握了這些字母的音形,而且學會了學習字母音形的方法。別看年齡小,還真不簡單呢!我們將運用這些方法學習復韻母,我想你們一定學得更棒。
附:板書
尋找切入點 從不同著手
眾所周知,漢語中的每個詞都是由獨立的漢字組成的,而漢字是字形、聲音和意義的統(tǒng)一體。但是在西方語言中,若干個毫無意義的音節(jié)構(gòu)成一個詞,如果你把一個詞拆分成音節(jié),它的意義就不存在。這種不同語言的本質(zhì)性差別,恰恰可以成為我們學習另一種語言的切入點。
中文最大限度地達到既表音又象形,我們應(yīng)該充分運用漢字是象形字的這個特點,開辟中文教學的捷徑,突破外國學生因語言習慣不同而形成的障礙。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漢字的衍變繪制成圖表;給學生講解漢字中所含有的哲理和特有的睿智;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去解釋漢字、猜字謎;有時讓學生把漢字恢復成原始圖案也會對加深記憶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這樣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克服因使用母語而形成的習慣障礙,用全新的思維和視角去掌握一種新的語言體系。
有些教師把教授漢語拼音作為中文教學的切入點,我認為很是不妥。從漢語拼音切入不但收不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相反還會因耗費過長時間糾正漢語拼音和外國字母間易混淆的發(fā)音,使學生失去耐心,喪失學習中文的興趣。
我的經(jīng)驗是:最初的中文學習要從講解字形、字義入手,教會學生用正確筆順寫出構(gòu)架勻稱的漢字。至于發(fā)音,要反復、清晰地讀給學生聽,讓學生在字形、字義和發(fā)音間反復地
做切換練習,達到一定的條件反射,切不可過分借助漢語拼音,否則學生會對漢語拼音產(chǎn)生依賴感,離開漢語拼音就不知所措了。
當然,漢語拼音畢竟是幫助學生正確發(fā)音和自學中文的一個重要輔助工具,在學生們對漢字的結(jié)構(gòu)和發(fā)音有了一定掌握后,還是要教他們掌握漢語拼音。我認為最好的時間是在學習中文3至6個月后,這時學生已經(jīng)在不自覺中對漢語拼音和本國文字發(fā)音規(guī)則之間的差異有了一定認識,學起漢語拼音來水到渠成,用很短的課時就可大功告成了。
有限的字 最大限度地利用
國外中、小學中文課的課時相對較少,一般是每星期1-3小時。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就要通過訓練,讓學生們學會把有限的字,做最大的利用,切不可將學過的字和句一字一用,一句一用。從一開始就要深入淺出地給學生們講解中文組詞、造句的方式和語法概念,讓學生們邊學習邊體會漢語獨特的思維方式。譬如:名詞、動詞詞組的組詞方式,主謂賓的句式結(jié)構(gòu),中、外文語法習慣的不同點等,要力求通過最簡單的例句讓學生們理解中文的語法規(guī)則,然后通過練習,在實際運用中去融會貫通、理解和掌握這些抽象的語法概念。
在實際教學中,我是這樣操作的:在學生掌握了一個句子后,我會把這個句子分成若干部分,讓學生分別把某一部分拿出來做替換練習。比如:人稱代詞、動詞、賓語的各種變換,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的相互轉(zhuǎn)換等等……這樣一來,一個句子往往能衍生出十幾個甚至更多的句子。讓學生們把諸多轉(zhuǎn)換模式熟記于心,并鼓勵他們開動腦筋,把以往學過的字詞盡量多地運用到新學的句式中。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讓學生做這樣的競賽:看誰能把一個句子變成更多的句子。結(jié)果是人人躍躍欲式,個個爭先恐后,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不停地滾雪球式的練習,既是一種復習所學知識、加深記憶的手段,也能讓學生們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地使用有限的字,表達更多的內(nèi)容。這樣一來,學生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可以在學習中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第六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一、什么是偏誤
偏誤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在使用語言時不自覺地對目的語的偏離,是以目的語為標準表現(xiàn)出來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這種錯誤是成系統(tǒng)的、有規(guī)律的,反映了說話人的語言能力,屬于語言能力范疇。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來下雨了,我們快回家吧! 快八點了,你起床了。
二、語法偏誤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幾種:母語的負遷移、目的語知識的負遷移、文化因素負遷移、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影響、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
什么你要買?
那個天我們沒有去公園。
三、常見的語法偏誤
常見的語法偏誤主要有四種:遺漏、誤加、誤用和錯位。
(一)遺漏(缺失)
是指在詞語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該用的成分。 排隊的人很多,廳里面熱鬧。 有一條蛇掉進缸。
即使你們不同意,我要買這本書。
他連最簡單的漢字也寫不好,復雜的漢字寫不好。
二、誤加(多余)
是指在不應(yīng)該使用某一詞語或某種句法成分時使用了該詞語或成分。
我們班有十五個學生們。 我昨天不在了家。 他從來一次也沒說過謊。
三、誤代
誤代是指由于從兩個或幾個形式中選用了不適合于特定語言環(huán)境的一個而造成的偏誤。 我沒有夠的錢買車。 一件衣服被他撕破了。
生活中,誰有干涉別人的資格呢?特別是戀愛,局外人別干涉。
舉辦奧運會有很多好處,那就是我的看法。
四、錯序
是指句中的詞語或成分位置不當。 下樓兩個外國人住。
上海是一個中國最現(xiàn)代化的城市。 他每個星期日和朋友一起都去吃韓國菜。